第4章 扩散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 SC S PTP 落后一个迭代步。
(2)任何复杂的函数总可以用线性函数来近似逼近; 线性又是建立线性代数方程所必须的。 (3)S P 0 是为保证代数方程迭代求解收敛所必须的;
代数方程 aPP
件是 aP
a
a
nb nb
b 迭代求解收敛的充分条
nb
,因为 aP
33
4.3.1 非常数源项的线性化处理
34
4.3.1 非常数源项的线性化处理
3、线性化方法应用实例
35
4.3.2 补充边界节点代数方程的方法
对第二,第三类边界条件问题,边界温度未知,但它们 进入到内点的离散方程中,因此需做处理才能使离散方程
(代数方程)组封闭。两类方法:补充边界节点代数方程的
方法与附加源项法。
23
4.2 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全隐格式
(1)直角坐标系
非稳态项的积分:
扩散项(x项)的积分:
24
4.2 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全隐格式
(1)直角坐标系 扩散项(y项)的积分:
源项的积分:
25
4.2 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全隐格式
(1)直角坐标系
整理上述各项结果成标准形式:
系数的物理意义:节点间的热导
26
4.2 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全隐格式
aPP aEE aW W
P E
9
补充
四项基本原则
(3)相邻系数之和原则 依据:对于线性微分方程,如果不考虑它的定解问题,那 么如果为齐次方程的一个解,则( +C)也必为方程的解。 离散化方程也必须反映这一事实。于是, aPP aW W aEE
aP (P C ) aW (W C ) aE (E C )
一阶截差

TM 1
TM 11
( x)(x) S

1
h x
h x Tf
二阶截差
39

4.3.2 补充边界节点代数方程的方法
2、内节点法
边界节点可以看成是第一种区域离散方法(外节点法) 中边界节点所代表的控制容积厚度 故第二类边界条件有:
x 0 时的极限。

x 为网格间距
( x)e 设 Lx ( x) 为节点间距比 w
要获得由物理意义的解,各影响系数 均需大于等于零。
结论:数学上的稳定未必导致物理上有意
义的解;推荐使用全隐格式。
22
4.2 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全隐格式
1、三种二维正交坐标系中的全隐离散方程
(1)直角坐标系
(a)二维非稳态导热方程:
(b)控制容积积分: 空间型线与一维问题相同;
时间型线为全隐格式;
界面上热流密度均匀。
数值传热学(Numerical Heat Transfer)
第4章 扩散方程的数值 解法及其应用
1
扩散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 4.1 一维导热问题
4.2 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全隐格式
4.3 源项与边界条件的处理 4.4 求解代数方程的TDMA方法
4.5 管道内充分发展的对流传热概说
2
4.1 一维导热问题

TM 1 TM 11
第三类边界条件有:
q B x
为边界节点 与第一个内节点 之间的距离
x
h x TM 11 Tf TM 1 h x 1

形式上与外节点法一阶截差公式一样,但它却是内节点 法中具有二阶截差的公式。
40
方法补充
对图:
x 为节点间距
从而违反系数同号原则和相邻系数之和原则
12
4.1.3 界面导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1、算术平均法
假设P,E之间,λ与x成线性关系, 则有:
E e e P ( x)e ( x) e
2、调和平均法
设P,E处导热系数不同,据界面连续原则:
13
4.1.3 界面导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qP P
要求
E P (x) e
qE qP
qE E
P E (x) e
若: P E 则违反相容性原则。
8
补充
四项基本原则
(2)系数同号原则 控制容积中心节点和其相邻节点的系数都必须是大于 等于零的,即它们必须是同号的。 这一法则是基于这样一个自然现象而提出的,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网格节点处变量的增加将导致相 邻节点上该值的增加。 对于扩散系统,例如导热,某一点处温度的升高必然导 致其相邻区域的温度也升高,比如:
a
nb
S P V 。所以
32
S P 0 可以确保代数方程迭代求解收敛。
4.3.1 非常数源项的线性化处理
(4)如果实际问题的 S P 0 可以人为地构造一个负的 S P 以有利于迭代过程收敛。 (5) S P 绝对值的大小对迭代收敛速度的影响
迭代算式:
分母增加,相邻两次迭代值之间的差别减小, 在一定迭代次数下,有利于强烈非线性问题迭代求解 的收敛,但迭代收敛速度减慢。
系数
aE ,aW
的物理意义:
代表了E点对P点的影响,又称影响系数。
7
补充
四项基本原则
(1)控制界面上流的相容性原则 当一个面作为两个相邻控制容积的公共界面时,这两个控制 容积的离散化方程中必须用相同的表达式来表示通过该面的 通量,如热流密度,质量流量以及动量流量等等。
要求同一时间通过同一控制面的流应该相等
4.3.1 非常数源项的线性化处理 4.3.2 补充边界节点代数方程的方法
4.3.3 附加源项法
4.3.4 两种处理方法的比较
30
4.3.1 非常数源项的线性化处理
1、线性化方法
源项是一个广义量,其代表不能包括在控制方程的非 稳态项、对流项与扩散项中的所有其它各项之和。 线性化表达式:对任意控制容积P其源项表示为:

aP aW aE
aP anb
或更一般地写成,
更一般的,如果考虑源项和非稳态项的作用,必然有:
aP anb
10
补充
四项基本原则
(4)负斜率源项原则
要求:源项的斜率必须小于等于0 依据:当源项是待求变量的函数时,即 S=S() 为了加速收敛过程,一般要对源项进行线性化除理, 即把源项写成下面的形式, S=Sc+Sp 其中Sp是源项的斜率,该原则要求:
Sp 0
11
补充
负斜率源项原则的由来 重复前面的离散化过程,对于一维稳态问题,可以证 明,源项线性化的差分方程变为:
aPP aW W aEE bP
其中aE 和aW 的定义没变,但是,
a P aW a E S p x bP Sc x
注意到:aE>0,aW>0。但是,当Sp>0时,有可能导致aP<0,
4.1.1 一维稳态导热的通用控制方程
4.1.2 通用控制方程控制容积积分法的离散 4.1.3 界面导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4.1.4 一维非稳态导热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4.1.5 数学上的稳定未必导致物理上有意义的解
3
4.1.1 一维稳态导热的通用控制方程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不同坐标系通用控制方程
A( x) 是与导热面积相
其中: aE
e Ae A , aW w w , ( x)e ( x) w
( c) P AP x a t
0 P
17
0 aP faE faW aP fS P AP x
4.1.4 一维非稳态导热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4、稳定性分析结果
由von Neumann分析法得:
18
4.1.5 数学上的稳定未必导致物理上有意义的解
通过分析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19
4.1.5 数学上的稳定未必导致物理上有意义的解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0
4.1.5 数学上的稳定未必导致物理上有意义的解
21
4.1.5 数学上的稳定未必导致物理上有意义的解
这只有当
f 1(全隐格式)才能满足。
从物理上分析——非稳态导热离散方程可写为:
关的因子。
4
4.1.2 通用控制方程控制容积积分法的离散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A( x) :
假定源项可线性化: 采用分段线性型线; 对P控制容积做积分:
5
4.1.2 通用控制方程控制容积积分法的离散
将 TP 置于等号前, TE ,TW 置于等号后:
采用下列符号式表示方法:
6
4.1.2 通用控制方程控制容积积分法的离散
4.1.4 一维非稳态导热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3、一般化时间型线下的积分结果

t t
t
t t t 0 Tdt fT (1 f ) T t fT (1 f ) T t
上角标(������+∆������)已删去,而上角标t则以0代替。f是在0与1之间 的加权因子。 代入型线,积分可得:
(2)圆柱轴对称坐标系与极坐标系
圆柱轴对称
极坐标
27
4.2 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全隐格式
2、三种二维正交坐标系中离散方程的统一表达式
28
4.2 多维非稳态导热的全隐格式
s
R为名义半径,直角坐标系取1,圆柱与极坐标取r;
SX为标尺系数,直角、圆柱坐标取1,极坐标取r。
29
4.3 源项与边界条件的处理
0.5 f 1
0 f 0.5
,初值问题格式绝对稳定;
,格式条件稳定:
at 1 2 x 2(1 2 f )
5、一维非稳态导热空间项时间取值的三种常见格式
(1)显式,
f 0
; ;
(2)全隐式,
f 1
(3)C-N格式, f
0.5 ;
0 TE0 2TP0 TW TP TP0 a t x 2 T 2TP TW TP TP0 a E t x 2
E
( x)e
e

( x)e
E
( x) e 2E
调和平均法结果合理,比算术平均要好,其已广泛为国内外
学术界所接受。
15
4.1.4 一维非稳态导热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1、一维非稳态导热通用控制方程
2、控制容积积分
设������������取t时刻之值,记为 ������������ 容积P做积分: 空间阶梯型型线
0 0 aPTP aE fT (1 f ) T a fT (1 f ) T E W W W E 0 TP0 a P (1 f )aE (1 f )aW (1 f ) S P AP x
SC AP x
由此可得:
TM 1 TM 11
( x)(x) S


q B x

x
x
2
38
4.3.2 补充边界节点代数方程的方法
1、外节点法
(b)对于第三类边界条件
分别代入具有一阶截差与二阶截差的表达式中,有:
h x TM 11 Tf TM 1 h x 1
对于一维稳态含内热源的控制方程,二阶离散有:
TM 11 2TM 1 TM 11 S 0 2 ( x)
所以
TM 1 TM 11
( x)(x) S


q B x

x
x
2
37
4.3.2 补充边界节点代数方程的方法
1、外节点法
采用控制容积平衡法有: 以进入区域的热量为正
������
,在∆������时间间隔内对控制
( c) P AP x(T
t t t
t t P
T )
t P
t t
t
e Ae (TE TP ) w Aw (TP TW ) dt ( x)e ( x) w
需要选择对时间的型线
16
AP ( SC S PTP )xt
S f ( ) 在控制容积中P点的斜率。
以变量T为例:
SC , S P 对控制容积P均为常数,S P 是变量 的源项曲线
31
4.3.1 非常数源项的线性化处理
2、线性化方法讨论与说明
(1)对与被求解变量有关的非常数源项,线性化比假 定为常数更合理:用 S f (T ) 来表示P的源项比
dT (a)对于第二类边界条件 dx
采用泰勒展开,一阶截差有:
1、外节点法
qB
x
x qB TM 1 TM 11
36
4.3.2 补充边界节点代数方程的方法
1、外节点法
二阶截差,采用虚拟点法,在右边界 外虚设点 M 1 1 则:
TM 11 TM 11 qB 2 x
串联热阻叠加原则的反映
14
4.1.3 界面导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3、两种方法的比较
设 ,热阻主要在E侧,网格均分时,但据算术平均:
( x)e
P
2
表明热阻由导热系数大的物体所决定,不符合传热学基本原理。 据调和平均:
( x)e
e

( x)e
E

( x) e
P

( x) e
网格均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