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扎实抓好大春农业生产的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扎实抓好大春农业生产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抓好XX镇大春农业生产,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XX年大春生产的意见》(XX府办发〔XX〕1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任务

当前,农业已进入新的时期,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阶段性的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XX年大春生产必须适应新形势,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扎实抓好大春农业生产工作。主要工作思路:稳面积、建基地,调结构、提品质,促加工、创品牌,降成本、增效益。今年主要目标是:大春粮食总产0.97万吨,建优质粮油基地面积0.3万亩,发展优质水稻面积0.7万亩、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二、多措并举,稳定播种面积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是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前提,粮食安全实行行政长效责任制,各村将粮食安全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强化措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培育种植大户,引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无人耕种的土地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利用机耕、机播、机防、机收、机烘等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种植面积,力争应种尽种、不荒田土。

要充分利用幼龄果园、田坎、田边、地角、坡坎等零星土地种植豆类、绿肥,大力发展田坎玉米,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总体产量。

三、转变方式,推进结构调整

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调优结构,提质增效,满足需求。一是在着力调优结构,种植结构上,稳定水稻和玉米面积基础,适度调减红苕面积,扩大豆类和洋芋面积。在品质结构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抗品种,大力发展优质稻,面积达0.7万亩。加大推广鲜食玉米(糯玉米),调整播期,分批次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可订单发展青贮玉米。主要发展“红心苕”等食口性好、商品性好的鲜苕。二是着力建立优质粮油基地。因地制宜做好优质粮油基地区域规划布局,建成稳定的优质粮油基地0.3万亩。同时,抓好耕地力保和提升,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三是着力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大力培育壮大粮食加工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基地,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创建品牌,强化营销,延长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着力推动特色、新奇农业发展。针对当前消费者对农产品差异化需求的现状,发展有机、绿色、特色、新奇等高端农产品,开展基地观光、采摘等乡村旅游活动,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四、集成技术,提升科技水平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一是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和新技术。重点突出节本增效技术,做好技术储备,实现“藏粮于技”。二是抓住高产播期播种。水稻、玉米、红苕三苗同步育苗,2月下旬开始,3月中旬基本育完。三是积极推

广优质良种。水稻主推宜香优2115、XX优6203、德优4727、宜香4245、XX优8377等国标二级及以上品种,玉米主推XX单455、XX单189、同玉18、中玉999等品种,鲜食玉米主推渝糯、金科糯等系列品种。结合我镇实际,确定我镇主推品种,各村社要加强宣传,引导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种植主推品种,确保优质高产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三是积极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机插秧、强化栽培、杂糯间栽等技术,同时加强水稻直播技术示范推广。四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机耕、机播、机防、机收、机烘等技术,引导农机具生产者研究生产适合我镇使用的农机具,研究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栽培模式。

五、提质增效,坚持绿色发展

以绿色粮油高产高效创建引领全镇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促进我镇农业高产高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搞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利用,废旧残膜回收;积极示范推广秸秆覆盖栽培,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积极示范推广“稻—鱼、稻—鸭”等绿色种养模式;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防治病虫,推广农作物病虫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使用高效药械,做到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推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突出抓好水稻、玉米等粮食高产高效创建。

六、政策扶持,培育新型主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持续发展,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有效措施之一。村社要制定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方案引导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以利益为纽带,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内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推进粮油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安排将农业项目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积极扶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农业机械化设备,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开展农产品加工、包装上市。同时加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引导购买耕、播、防、收、烘等农业机械,开展粮食生产从种到收的全程社会化服务活动,推动粮食适度规模发展,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荒田荒土等问题。

七、强化服务,确保措施到位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管理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关键时期,集中时间、精力、财力、物力,打好大春农业生产攻坚战。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大春农业生产示范片建设,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政策落实。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扎实抓好土地确权颁证,放活土地经营权。要广泛宣传XX惠农政策,做到惠民政策落实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确保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严禁挪用、挤占、贪污、截留、滞留、克扣农业补贴资金。四是加强技术服务。要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利用

现代传媒,结合全省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开展技术扶贫活动,广泛开展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培训,把技术送到农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手中。加强指导技术,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学化种植、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加强示范引导,推动大面积生产技术落实。要加强宣传报道,帮助企业利用各种展销会、媒体大力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搞好产品营销。要加强农业执法,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农业市场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