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俄国十月革命高考知识点总结
![俄国十月革命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eb61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b.png)
俄国十月革命高考知识点总结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俄国十月革命,欢迎大家阅读。
俄国十月革命知识网络俄国十月革命重要知识点一、选择题1.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解析:注意关键词:“国际环境”,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战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答案: D2.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法国巴黎公社更成熟的是( )A.战争引起革命B.人民反对战争C.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D.临时政府不得人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理解能力。
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关键的主观因素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这是巴黎公社所不具备的。
答案: C3.二月革命后列宁曾说:“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指的是当时的( )A.沙皇专制政府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帝国主义D.反革命叛军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指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 B4.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与1911年辛亥革命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都受到专制统治的压制C.都受到国际环境的重大影响D.都推翻了帝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俄国二月革命受到在一战中俄国作战失利的影响。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ed2f414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2.png)
5.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 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 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
解错误的是( A ) 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D.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俄国一战强征1500多万壮丁入伍,占全国男劳动力的一半。 到1917年,约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内经济凋 敝,粮食紧缺,工厂倒闭,工人罢工不断。
罢工时间 1914.8-12月
1915 1916
罢工次数 68次
1000次 1500次
人数 3.5万 54万 100万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 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
其他的帝国 国 主义国家 外
联合起来
国 俄国国内的地 内 主、资本家和
沙皇军官
制度不同! 三年国内战争 苏俄单独退出一战!(1918——1921)
不甘失败!
“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① 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②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
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 ③ 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4.十月革命的意义:
人民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和平
1917年7月,临时政府下令前线的俄军 大举进攻,结果俄军惨败。
土地 面包
拒绝进行土地改革,分给农民土地。
1917年秋,饥荒再度来袭,首都居 民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大约110克面包。 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
二 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十月革命现曙光 1.十月革命的准备:
1917年4月,列宁辗转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 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民族和国际场合的革命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民族和国际场合的革命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df71f98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b.png)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民族和国际场合的革命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是一场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革命。
为了理解革命的背景,必须考虑俄国历史、社会和政治状况,以及国际上的局势。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十分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贫穷普遍存在,农民和劳动者生活条件恶劣。
而同时,俄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也表现出非常残酷和压制,一些人在这些制度下面对自由和自主权遭到压制和剥削,这些因素都对十月革命的爆发产生了影响。
此外,俄国的文化和知识分子也在寻求改变。
一些文化人认为,必须在政治、经济改革和社会福利上取得进展,并为消除被压迫阶层的悲惨命运作出贡献。
在国际上,二十世纪早期是一个忙碌而动乱的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整个欧洲陷入了战争的深渊。
战争产生的压力和颠簸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和政治紧张。
这种状况也促成了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诞生。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在欧洲及其他国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人们在探索社会变革中新的思想、理论和策略,这种思潮推动了十月革命。
总之,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是十分复杂的。
落后的经济、残酷的政治制度、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以及国际战争和全球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这场革命的爆发。
此外,1905年的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以及二月革命也为十月革命埋下了伏笔。
1905年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引发了大量的社会和政治改革,让人们对革命产生了更多的期望。
而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但无法满足人民渴望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愿望,这也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取代了沙俄政府,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国有化措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
然而,在危机和外部压力的影响下,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苏联纷纷推出了改革开放政策,试图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总体上看,俄国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还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
史料解读:俄国十月革命
![史料解读:俄国十月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415b54c2f111f18582d05ad2.png)
俄国十月革命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农奴制残余并存在俄国,工业资本主义从其发展初期开始,就具有相当高的集中化水平。
1879年,百人以上的企业的工人占全部工厂工人的67%;1890年占71%;到1913年,产业工人人数增至350万人,其中40%在千人以上的大企业工作。
由于企业和工人高度集中,大城市出现了。
19世纪末,彼得堡已拥有120万人口,莫斯科居民也超过100万。
20世纪初叶,垄断组织已成为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年代里,45个工业部门中约有200个卡特尔和辛迪加,全国12家大银行集中了国内50家股份银行80%的固定资产和债务。
另一方面,俄国还保留着大量半农奴制的土地占有制,农民小商品生产、宗法式的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普遍存在于农村。
农业的经济技术极其低下,1910年的统计,全国正在使用的有1000万把木犁和2500万个木耙,铁犁仅420万把,铁耙不满50万个,农业机械几乎等于零。
在一些地区一直存在着公开的“短期农奴制”。
──周尚文等著《新编苏联史》【解读】十月革命之间的沙皇俄国,是一个政治、经济都很落后的军事封建式的帝国主义国家。
这段资料表明的是沙皇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性,其要点是:①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工业有比较高的集中水平,出现了像彼得堡、莫斯科这样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
②垄断组织已成了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
③俄国还保留着封建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农业经济极其落后。
这段资料说明: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已经具备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基本特点,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集中在少数垄断组织手中。
②俄国的大城市资本主义比较发达,可在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却是宗法式的封建主义经济形式。
③俄国的无产阶级非常集中,组织性也比较强。
这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城市里的重要原因。
2.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①号召推翻专制政府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②的传单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36f3b6d3b307e87100f6966d.png)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2009-04-25 21:02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如下一些特点。
(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然相对落后。
20世纪初,俄国已经是号称世界第五的工业国家。
但是,它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相比,无论是工业技术水平、工业规模,还是工业生产产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
其中,半数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即彼得格勒)两大城市。
就国家经济格局来说,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工业产值也仅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
国民经济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特别是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严重约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
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
其中,电气工业总资本的90%由外国控制。
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到十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
同时,由于政府财政经常入不敷出,沙皇政府不得不向外国大举借债。
1903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超过30亿卢布,1914年高达60亿卢布,俄国的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帝国主义特征;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第二,由于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19张PPT).ppt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1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eeb21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c.png)
时间 1914.8---12月
1915 1916
罢工次数 68次
1000次 1500次
参加人数 3.5万 54万 100万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②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列宁(1870年-1924年)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沙皇专 制统治
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③二月革命的爆发 性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0万人举行反战罢工和示威游行, 发展为武装起义,得到士兵支持。二月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 成立苏维埃(罢工委员会组织的代表会议),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 埃成为全国革命领导中心。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
——《全球通史》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⑤四月提纲指明方向
四月提纲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 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国家政权 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由全国的工人、雇 工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仍是掠夺性的帝国主 义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只有推翻资产阶 级的统治。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 国有化。
马 克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思 主 义
1848年 《共产党宣言》
1871年 巴黎公社
理想到现实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四.十月革命的意义
②对世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https://img.taocdn.com/s3/m/6fd7c374700abb68a882fb5b.png)
苏联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其它一些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产生背景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条件。
如果离开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时的国情,离开苏联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来谈这个问题,就不容易把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弄清楚。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l/3,农业产品则占国家全部产品的2/3。
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
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当时俄国的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
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接踵而来的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反革命叛乱,使已属落后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给苏维埃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总数达390亿金卢布,超过战前整个国家财富的1/4。
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
工厂停产和粮食奇缺,引起了失业和饥荒。
1920—1921年,全国就约有3300万人面临饥饿和死亡。
显而易见,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被粉碎后,苏维埃俄国党和政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然而恢复国民经济,只意味着要达到1913年的水平,达到一个仍然是落后国家的水平。
要使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彻底“摆脱资本桎梏的整个解放事业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就必须“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
列宁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民经济收成丰盛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情况兴旺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
要挽救俄国”就要“挽救”和“恢复”重工业,这是列宁从分析苏俄的国情,分析苏俄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得出的结论。
十月革命俄国社会主义的崛起
![十月革命俄国社会主义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047546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f.png)
十月革命俄国社会主义的崛起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在俄国崛起的标志。
本文将探讨这场革命对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一、十月革命前的背景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前,俄国社会经济状况严峻。
资本主义的剥削加剧了工人与农民的贫困,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引发了底层群众的不满情绪。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使社会紧张情绪达到高潮。
这种社会背景造就了革命的土壤。
二、导致十月革命的原因1.统治者的腐败和无能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贵族和官僚集团的腐败无能更是加剧了人民的不满情绪。
统治者对社会问题的漠视,缺乏改革的决心,促使了社会主义的崛起。
2.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浪潮下逐渐壮大。
工人们要求提高待遇、缩短工时以及改善劳动条件。
面对统治者的漠视,工人们开始组织罢工和示威,形成了强大的工人运动,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打下了基础。
3.恶劣的生活条件在农村地区,农民们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和地主的剥削。
他们生活在极度贫困和不公正的环境中,对现状越来越不满意。
这种社会不公正为社会主义的崛起提供了条件。
三、十月革命的实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以推翻临时政府为目标。
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夺取了政权。
通过这场革命,社会主义取得了在俄国的政权,并展示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力量。
四、十月革命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影响1.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开始在俄国社会深入人心,劳动者取得了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权。
这对俄国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十月革命的成功激发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热情。
它成为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典范和激励,鼓舞了世界各地的工人阶级和进步分子。
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
3.引发反对力量的挑战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发了国内外反对力量的挑战。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dd4f0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01.png)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俄国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的命运,也对整个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腐朽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1917 年 3 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继续执行战争政策,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渴望。
在这种背景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敏锐地把握了时机,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策略。
他们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工人和士兵,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在经济方面,十月革命后,俄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工业实行国有化,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尽管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这些努力为后来苏联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十月革命打破了旧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建立了全新的无产阶级政权形式。
苏维埃制度成为了人民参与政治、管理国家的重要途径,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远。
它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全世界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为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宝贵的经验。
许多国家的工人阶级和进步力量受到启发,纷纷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解放。
十月革命也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其影响下,各国纷纷成立了共产党组织,加强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合作。
共产国际的成立,为各国共产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共产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3390e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8.png)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和影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20世纪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次革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因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而另一些则是在一战期间产生的。
本文将探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I. 19世纪末产生的原因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政治和社会局势极其动荡,许多政治和经济问题相互缠绕。
以下是一些导致十月革命的主要原因:1. 经济落后和不平等俄国的经济一直相对落后,贫富悬殊非常严重。
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缺乏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贵族和富人占有大部分资源和财富。
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满。
2. 中东条约和战争另一个导致十月革命的重要条件是一战。
俄国加入了战争并遭受了重大损失,这加剧了政府和社会的混乱。
而使事情更加复杂的是,1916年英国和法国签署了中东协定,协议将土耳其的大部分领土划分给他们,这引发了大量的俄国反对情绪。
这使得沙皇政府在人民的眼中更加苟延残喘。
3. 政治腐败和压迫在这个时期,沙皇政府越来越被视为腐败的象征。
政府无能,贪污成风。
政治和社会的自由越来越受到压迫。
人民希望在沙皇统治下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变革。
II. 1917年之前的事件在1917年之前,俄国出现了许多与十月革命有关的重要事件。
1. 1905年革命1905年,俄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暴动,因为人们对沙皇政府和权力的不满,呼要改变工人阶级和农民受到的不公和压迫。
虽然这次革命被镇压,但它揭示了俄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激发了更多的人加入改变俄国的运动。
2. 1914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加入了这场战争。
由于战争导致了经济和社会崩溃,沙皇政府的统治被削弱,许多人呼吁政变。
同时,与战争有关的物价上涨和糟糕的生活条件加剧了人们的不满。
3. 二月革命1917年2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这次革命削弱了沙皇政府并推翻了尼古拉二世。
这开启了一个新的政治局面,俄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与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与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3df60e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d.png)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与原因20世纪初,沙皇俄国内部问题严重,国家经济落后,政治腐败严重,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民主制度的诉求逐渐增强,这些问题成为了俄国革命的根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社会阶层分化问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阶层分化非常明显。
沙皇统治下的农民和工人日益贫困,而地主和富豪却生活奢侈。
这种阶层分化一直是不稳定的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加快,工人阶级的增长速度加快,农民的贫困程度加深,阶层分化问题愈发严重。
二、经济危机加剧俄国油田、煤矿等资源丰富,但是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俄国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既带来了自给自足的优势,又阻碍了商品的流通,阻碍了市场的形成,限制了工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俄国政治的日益动荡,俄国影响一直没有恢复到反德同盟时的繁荣。
三、政治因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为时代的洪潮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工业发展带来了无产阶级的增长,农民贫困加重,这些问题加剧了政治腐败,对贫苦民众的斗争,加强了地位者的压迫,劳动人民的诉求日益增强,导致了1905年开始的俄国革命,虽然1905年革命失败了,但它揭示了沙俄黑暗的一面,并加深了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俄国内部的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军事实力低下、群众斗争、屡次的政治危机,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深刻的背景。
战争中,俄国军队一度战败,随着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罗曼诺夫王朝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人民的不满和愤怒加剧,俄国政府内部混乱,甚至无法为前线军队提供足够的口粮和弹药。
总之,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非常复杂,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
从根本上讲,俄国十月革命是推翻沙皇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这使得人们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政治经济制度建设的认识、理解和划分,也进一步得到了完善、深化和拓展。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941258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3.png)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俄国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的命运,也对整个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俄国在革命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经济上,虽然在 1861 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但封建残余仍然严重,广大农民贫困不堪,工业发展也相对滞后。
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黑暗腐朽,人民毫无民主权利可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的经济更是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的无产阶级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发动了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首先起义,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俄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首先,它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和帝国主义的枷锁,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包括实行土地改革、将大型工业企业收归国有等。
其次,在政治上,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真正的民主权利,能够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决策。
然而,十月革命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极其深远的。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在此之前,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而十月革命的成功,向全世界证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行性,为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树立了榜样,鼓舞了他们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信心。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纷纷觉醒,掀起了革命的浪潮。
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它为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共产国际的成立,更是加强了各国共产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使得共产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国际关系方面,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同时,它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e9583e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7.png)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原因俄国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10月25日开始的,是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一场政治革命。
这场革命改变了整个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
在那个时代,俄国已经成为一个变革的国家。
而这个变革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1. 经济上的困难在19世纪末期,俄国的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这是因为农民们被占有土地的地主压迫,而工人们则被垄断的资本家剥削。
在那个时候,俄国的经济结构非常落后,农业占GDP比例非常高,而制造业则非常弱小。
同时,俄国的贫富差距非常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将近十倍,这为俄国后来的革命铺垫了道路。
2. 社会制度的落后在19世纪,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也是十分严重的。
俄国农村地区的农民们基本上都是受到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另一方面,俄国的各级政府也被国王的专制统治所控制。
同时,农村和城市之间人们的生活条件差距也非常大。
3. 政治上的问题在1905年,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革命。
这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对于沙皇政府的专制和贪污腐败十分不满,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人们希望通过选举代表会议来进行政治改革。
然而,沙皇政府并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这次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这次革命给了俄国人民深刻的警醒,也为日后的革命铺垫了道路。
4. 世界大战对于俄国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俄国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
战争期间,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沙皇政府的军队也一再遭受惨重的损失。
这些问题极大地动摇了俄国沙皇政府的稳定,也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政权。
革命后,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改革俄国社会制度,以期实现社会主义。
然而,这场革命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严重的后果,俄国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总之,俄国十月革命是由俄国社会的长期问题和历史背景造成的。
它不仅是对俄国自身历史的影响,同时也对整个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背景与意义
![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背景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4b97b5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1.png)
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背景与意义在20世纪初,俄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
而当时的俄国政治制度为沙皇专制制度,民主自由大大受限。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不满,而这也使得十月革命在俄罗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一、背景1.1 社会问题加剧在沙皇专制下,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得不到保障。
尤其是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初期,工人阶级处于非常困苦的生活环境之中。
资本家通常会剥削他们的工人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工人们往往因为劳动条件差、工资低廉、工作强度大等原因而抱怨和反抗。
然而,工人阶级不是唯一面临困境的人。
农民收入也非常微薄,他们受到赋税的沉重打击。
同时,资本家和土地地主们却过着富裕的生活,人民的不平等感愈来愈严重。
这种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为革命奠定了基础。
1.2 政治危机不断自19世纪初以来,俄国不断遭受政治危机的煎熬。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沙皇受到各种政治集团的影响,导致政策错乱,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同时,在俄国工业化的初期,维护稳定的警察和军队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这些不确定因素助长了政治危机,使人民对现有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人们对专制政府的不满已经很深,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加剧了这种不满情绪。
再加上战争时期食品和供应短缺,人民感到生存危机,罢工和示威活动不胜枚举。
这些事件都让人们开始反思现存的政治体制,革命思潮开始渐渐抬头。
二、意义2.1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世界的影响深远。
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拉开了苏联建国的序章。
此外,十月革命也对其他国家的革命产生了影响。
例如,它启发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也帮助印度和非洲的革命运动激发了冲击力。
2.2 新思想的开端十月革命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其对当时的思想和文化运动的启示。
苏联不但在国内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也努力试图向世界推广这种制度,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文化氛围。
简述十月革命的背景
![简述十月革命的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4e6c4e0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c.png)
简述十月革命的背景简述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影响一、历史背景: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具备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为现实的历史条件。
(一)客观:1、经济上: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史称1861年改革,通过这次改革,俄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自由劳动力问题,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但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导致了俄国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政治上仍保留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农民只能用赎买的方式得到份地,俄国仍保留小农经济,国内市场十分狭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俄国也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说明俄国已具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却受到封建残余的影响,仍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方帝国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2、政治上: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的落后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2)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4)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军事上:一战激化了矛盾(二)主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1、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组织性。
2、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3、俄国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
二、革命过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第一阶段: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二月革命:(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沙皇专制制度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2009-04-25 21:02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如下一些特点。
(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然相对落后。
20世纪初,俄国已经是号称世界第五的工业国家。
但是,它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相比,无论是工业技术水平、工业规模,还是工业生产产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
其中,半数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即彼得格勒)两大城市。
就国家经济格局来说,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工业产值也仅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
国民经济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特别是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严重约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
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
其中,电气工业总资本的90%由外国控制。
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到十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
同时,由于政府财政经常入不敷出,沙皇政府不得不向外国大举借债。
1903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超过30亿卢布,1914年高达60亿卢布,俄国的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帝国主义特征;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第二,由于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主观条件: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第三,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
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 /5,法国的1/4。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师:总结)这使得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
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
……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
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
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
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师)上述资料反映了俄国哪方面的矛盾?
(生:讨论、总结)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
(师:总结)沙皇政府的统治结合了帝国主义和军事封建主义的各种罪恶因素,广大人民遭受双重剥削和压迫,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
材料三: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师)以上资料反映的是俄国哪方面的矛盾?
(生:讨论、总结)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师:总结)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材料四: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列宁选集》第26卷
(师)这段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生:回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一战对俄国的影响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一战中俄国军事上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使俄国反动统治摇摇欲坠。
(师:总结)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总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交织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革命当时还具备以下主观条件:具有较强革命性的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有广大的贫苦农民为革命的同盟军。
列宁认为,当统治阶级再也统治不下去,当被统治阶级再也生存不下去的时候,革命的时机就成熟了。
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溃败、经济崩溃,领土被肢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继续把人民当炮灰,国内局势不断恶化。
在大战期间,沙皇政府不断加强反动统治,工会组织大部分被解散,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家议会中的代表被逮捕,党的报刊全部被查封。
大战还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混乱的局面,约1 400万青壮劳动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
由于燃料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有30多座高炉熄火。
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物价飞涨,食品奇缺。
为了应付战争开支,沙皇政府大借外债,仅在军需订货方面,就欠英、法、美三国的债务达77.69亿卢布。
俄国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1916年,许多城市开始发生饥荒,工人运动急剧高涨。
这一年罢工有1 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
1917年初,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示威运动在彼得格勒发生,接着扩展到莫斯科、巴库等大城市。
政治方面,沙皇专制制度依靠贵族地主阶级和军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一方面有侵略压迫其他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另一方面又因实力不足而处于对西方强国的依赖地位。
俄国参加一战并未改变自己的落后局面,反而带来了极大的危机,使国内本来就十分突出的社会经济矛盾更加激化(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危机四伏)。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体,俄国参加一战,使社会经济矛盾更加激化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
俄国危机四伏,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尖锐激化,为俄国革命提供了历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