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摘要:惩戒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惩戒不等同于体罚。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此时,最需要人去帮助、引导,同时,教师适当的灌输、强迫和惩戒责无旁贷。
关键词:惩戒;体罚;教育手段;必要性
据有关媒体对惩戒教育理解程度的一项调查显示:91%的教师、83%的学生、65%的家长都认为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
由此可见,多数人对惩戒教育的意义是持肯定态度的。
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学校对此的认同比社会认同要高。
在今天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们成人尚且犯错,又怎能指望我们的小学生能够“洞察秋毫”,“明辨是非”,“行善去恶”,不犯错误呢?对学生,道理当然是要讲的,不但要讲,而且要“讲足、讲够、讲深、讲透。
”但有的道理你讲了他们不一定能懂,有的道理他们懂了不一定能实践,有的时候他们实践了不一定能坚持。
因此,适当的灌输、强迫和惩戒是必要的。
一、惩罚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惩罚,它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很多学校出现了学校怕家长、老师怕学生的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如果学校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处罚,处罚也明显会不严厉,有“背景”的孩子更是可以非常轻易地摆脱处罚。
这些现象,实际造成中国教育中惩戒效力的严重缺失。
犯错的孩子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
误,甚至由于可以逃脱惩罚,或者说由于不惧怕惩罚,反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一种“老大”的形象,让这些犯错的孩子越发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
我们做教师的有时只能望生兴叹:现在的学生难教都是出了名;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奈何不了他;学生与老师顶撞,老师无可奈何;学生是上帝,学生“无错原则”。
于是,老师们学精了,学生谈恋爱、做违法违纪之事,老师当作没看见,学生学不学,那是你的事,反正老师管不了学生。
于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差劲,个别学生读到小学毕业还不识拼音,连请假条也不会写。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马卡连柯不仅将惩罚与学生的尊严感联系起来论述这一命题,而且在实践中也成功地实现了惩罚与尊重的统一。
所以,我们可以“用惩罚来减少某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倾向性”。
二、惩戒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必要的惩戒既可以约束学生的言行,唤醒一些迷途的羔羊,也可以维护老师的尊严
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的,有罚学生“写作”的,与其说是一种惩罚,倒不如说是一种特别的关爱。
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惩罚,犹如暖暖的春风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
易催人奋进。
我们何不学习一些他的惩罚方法呢?最终要让学生明白老师为他着急,老师希望他尽快改正错误,转入正确的轨道上来。
因为教育惩戒不是出自恨或虐待狂之心,而是出自博大而深沉的爱。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被惩戒的是他的不良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惩戒也是爱他,使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行为后果负责的方式。
某班主任“美丽的一脚”让一位迷途知返的学生觉得需要改变。
因为他的老师说:“如果不是看你还有救,我才懒得踢你。
”我们身边有许多老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学生的爱戴,因为学生能体会出老师心中的爱,理解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的过程。
三、教育惩戒历练学生的成长足迹,学生在惩戒的风雨中学会承受挫折,接受磨炼,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我们说的惩戒不等同于体罚。
体罚明显带有暴力化倾向,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摧残心灵和肉体的错误教育方式。
它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性格等主观因素,不讲究教育方式的科学合理,一意孤行,一味蛮干,只能给受教育者带来伤害和痛苦,造成教育的失败。
用惩戒的方法来教育,其目的是教育,是为了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而不是为了去伤害受教育者的尊严。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误入岔道,步入歧途,都在所难免的。
通过一定的惩戒手段,可以让学生铭记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已
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哪些行为将会让人后悔一生。
在违法和违纪之间,学校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小惩大戒的教育手段则会让他在边缘外止步。
一个人的成长必然经历坎坎坷坷,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
此时,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郑文.应让惩戒教育走出“荒漠”[j].教育,2009(01).
[2]仇德辉.数理情感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13-228.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街道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