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图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主题图”教学研究

第一节“单元情境图”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9期;作者;田奇述

(一)

各版本新教材都在单元的前面,以半页、整页或蝴蝶页(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了“情境图”,这种现象在以往的教材尚未出现过,是新教材的一个特色,我们把这种“情境图”称为“单元情境图”。既然新教材有了“单元情境图”,那么,我们就要去研究它。我对人教版数学第一学段课本多幅的“单元情境图”进行了研读,认为它的作用是:

1、整体性。“单元情境图”与“例题情境图”、“习题情境图”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整体性。“单元情境图”中的信息,通常覆盖了整各单元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这一特点从许多“例题情境图”是“单元情境图”的一个局部或有关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

2、思想性。新教材处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许多“单元情境图”都具有思想教育与数学知识完美统一。

3、资源性。“单元情境图”无论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了具有特定数学信息背景的精彩镜头,还是以童话为背景的卡通情境,都是为学习这个单元内容提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学资源。

4、指向性。新教材改变过去用文字表述例题的编写形式,采取以“情境图”告诉教师教学的活动方式:是用操作来学习还是用小组合作来学习等。

上述列举的4种“单元情境图”的功能,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整体或几种功能联合发挥作用。

(二)

当前许多老师对“单元情境图”的使用存在着“弃之不用或过分铺展”等问题,这样教学都会使“单元情境图”未能很好地发挥应有作用。“单元情境图”该如何使用,我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 单元“解决问题”有关情境图教学片段简录来说明:

1、“单元情境图——游乐园”教学。

“节假日你们喜欢上哪儿玩?”“游乐园。”一句简短的对话,把学生海阔天宽的思绪拉到课堂,课开始了。随着欢快的乐曲,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单元情境图,把学生带进快乐的游乐园。“这幅图就在你们课本的第2和3页(蝴蝶页),请同学们打开书,象学语文那样给它分成几个部分,并给各部分取个小标题。”一阵静思之后,大多数学生有了答案。“可分为四个部分:看木偶戏、买面包、玩翘翘板和丢沙包”。教师巧借语文课的分段、添标题方法,把复杂的单元情境图梳理的条块分明,省时、高效。

2、“例1情境图——看木偶戏” 教学。

“你们知道吗?这幅图里面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我们到木偶戏场去。”教师从单元情境图切换到例1情境图。例l重点处理加减混合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3、“例2情境图——买面包” 教学。

随着欢快的乐曲,课件又回到单元情境图。“前面我们已经解决了看木偶戏问题,接着我们找个最难的问题来解决。”教师问得巧,学生纷纷落入“预料”之中——“买面包什么数据都没有,最难!”课件从单元情境图切换到例2情境图。“买面包事情怎样发展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 例2重点处理连减和小括号计算解决的问题。

4、“练习——丢沙包情境图”教学。

“丢沙包的小朋友等急了,我们快去看看吧!” 随着欢快的乐曲,课件又回到单元情境图。不过教师对“丢沙包”情境图作了这样动态处理:

情境1:原有12人在丢沙包,第一次去了3人玩翘翘板,第二次又去了4人玩翘翘板。

情境2:原有12人在丢沙包,7人去玩翘翘板,又来了6人丢沙包。

这样2道练习题与例1、例2基本相似,情境图的资源得到充分挖掘。

5、“例3情境图——玩翘翘板” 教学。

随着欢快的乐曲,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单元情境图。“游乐园我们哪个地方还没去。”“玩翘翘板。” 课件从单元情境图切换到例3情境图。例3重点处理乘法和加减计算解决的问题。

(三)

新教材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挑战。“单元情境图”如何使用,上述教学案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

1、把握整体,优化教学时间搭配。从时间上来说,“单元情境图”不象“例题情境图”是在一节课里完成的,它贯穿于整个单元始终,分散在各个课时里。如上述案例“单元情境图”在第1课时对整幅图进行了分块,以利于学生对整个单元把握,优化教学;同时,每个例题情境图都很自然地从单元情境图切入。

2、把握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安排。从内容上来说,是交融在各个课时的内容里。“单元情境图”与“例题情境图”、“习题情境图”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整体性。“单元情境图”中的信息,通常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这一特点从许多“例题情境图”是“单元情境图”的一个局部或有关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上述案例采取“从一个整体(单元情境图)——向多个局部(看木偶戏、买面包、玩翘翘板和丢沙包)发散”教学模式,解决了“单元情境图”与“例题情境图”游离的矛盾,更好地发挥了“单元情境图”教学作用。

3、把握整体,优化资源功能。从“单元情境图”功能来说,主要是提供的教育和教学资源。上述案例通过对“丢沙包情境图”的动态处理,生成了两个缘于“单元情境图”又高于原“单元情境图”的新情境紧扣例题针对性地进行练习题目,充分利用“单元情境图”提供的教学资源。

虽然“单元情境图”比“例题情境图”和“习题情境图”少的多,但是它在教材中往往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单元情境图”的教学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第二节“单元主题图”的认识与教学探讨

本文发表于《辽宁教育》2005年第9期(一等奖);作者;田奇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实验教科书》图文并茂,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引起了教师极大的关注,同时也产生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主题图”的困惑和思考。本文仅对“单元主题图”的认识与教学谈点浅见。

一、“单元主题图”的认识

“主题图”有“单元主题图”、“例题主题图”和“习题主题图”。所谓“单元主题图”是指人教版新教材在单元的前面,以半页、整页或蝴蝶页(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的“主题图”或一幅图与数个例题有关的“主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