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整合提
专题12【认读导引】两大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三条线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其他思想及佛教、道教思想对儒学的冲击;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五大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汉朝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宋明时期理学诞生;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四大发明和古代文学艺术成就。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地位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这些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需要秦朝受到压制秦朝统一后,儒学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朝:董仲舒新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在继承先秦“仁”“仁政"等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将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发展为理学正统地位依然如故经朱熹、王守仁等人汲取佛、道的精华,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阶段,儒家思想走向极端,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重新焕发生机遭到怀疑和冲击,但仍居于正统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封建统治的腐朽1.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基层社会C.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A[宋代时乡约是士人教化乡民的工具,由理学家撰写,但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由地方官推行,宣讲“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皇权借助儒学向基层社会扩张,故选A项。
]二、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最高水平宋元时期四大发明已全部出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两宋时期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宋词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明清时期传统科技继续发展,但未转化为近代科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小说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2.唐诗宋词中有大量涉及体育活动的内容,还有许多描写女子体育活动的诗词.这反映了唐宋时期()A.乡村居民生活的丰富多彩B.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多样C.文化生活市民化的发展趋势D.士人阶层热衷竞技活动C[根据材料“唐诗宋词中有大量涉及体育活动的内容,还有许多描写女子体育活动的诗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体育活动较为丰富,这体现了文化生活市民化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
(3)政治黑暗
玄学的主要内容
(1)“意”与“象”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 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 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2)“无”和“有” 何晏、王弼“贵无论”。强调“无”是宇宙万物的根本。 “有”代表宇宙具体之万物,与“无”是母子、本末的 关系。 (3) “自然”与“名教” 自然:宇宙本体,世界本源,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 名教:人们之造作,是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的种 种等级与教化的总称,也可迳直指“礼教” 制度。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何晏、王弼、
阮籍、嵇康、向秀、郭象、裴頠等。 清谈(玄谈): “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 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 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 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唐翼明
• 竹林七贤
魏晋风度:服石养生、风姿特秀、萧条高寄、动违礼法
玄学的影响
• 魏晋玄学开辟了一个思辨时代,发展了哲理 思辨,开出了谈玄析理的风气,且不论年资, 以友交会,与两汉经师的师道尊严迥然相异。 • 玄学的现实意蕴是对魏晋人所追求的理想人 格做理论上的建构。在“贵无”思想的深刻影 响下,魏晋士人在无限的内心世界发现了个体 存在的价值。
玄学的影响
• 玄学在两汉经学日趋烦琐、注重章句注疏的 时候,提出了“得意忘象”,将士人们从烦 琐的考据中解放出来。“名教”与“自然” 之争,实际上是对汉武帝以来儒家伦理道德 的怀疑甚至否定,同时也揭露名教礼法的虚 伪。 • 玄学对文学、音乐、绘画和书法等艺术都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自魏晋以后,我国艺术伦 理、艺术欣赏及创作,都注重“畅神”、 “传神”,追求玄外之音、象外之意,这在 很大程度上与受了玄学“象外之意”、”言 不尽意“的影响有关。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9.0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必修3)
学作品要注意透过其外在形式,揭示它反映的社会背景。
3.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提示:从汉赋、唐诗、宋词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 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
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 郑板桥 蕉石图》,________的《墨兰图》
文人画 ________成就最 元明清 为突出
四、戏曲艺术 1.演变 元杂剧 (1)元朝:________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昆曲 (2)明朝:______流传甚广。 2.京剧 徽剧戏班 (1)乾隆末年:_________进京演出。 徽汉合流 (2)道光年间:形成“_________”的局面,京剧出现。
3.汉赋 楚辞 (1)含义:以_____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大一统 (2)特点:内容丰富,手法夸张,表现________时代恢弘的文化 气度。 (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 《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 ① 开放与繁荣 ___________的社会环境。 诗赋 ②科举考试以_____为主。
3.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及产生原因。
提示:(1)不同点
①基本内容:西方侧重对事物及其规律探索的理论科学,建立了 学科体系;中国则侧重于应用科学。 ②研究方法:西方科学家注重观察和实验;中国则采取传统的典 籍整理和经验总结。
(2)明清时期影响中西科技发展的因素
因素 政治 中国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失去科技发 展的民主氛围 西方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政治 保障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第36课时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电子课件 人民版必修3
第六页,共22页。
返回目录
知识点2 人民(rénmín)教育事业的发展
I 知识整合
知识(zhī 巧记速记夯基础
1.社会主义(shèhuìszhhiǔ)y校ì)对教育的兴办:
时期 内 容
意义或成就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 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
解读考纲ABC
史论(shǐ lùn)突破1 对“双百”方针的全面(quánmiàn)认识
【思维引导(yǐndǎo)】阅读教辅材料,简述“双百”方针 的内涵、目的、基本精神及历史教训。
【感悟历史,关注现实】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领域
时间
成就
国弹的防成攀在。 登他开者心创。11119999里祖他56678470,国是—年 年 年年—航 知国央天 识为视, 的重《他 宝,感是 藏家中中中 中动先 ,国国国国为中行 是成第第第轻国人 科功一一一;》,学座颗颗爆科颁披的炸实人奖学荆旗验第造词最一性地斩帜重原颗球棘,原,子氢 卫,是子爆反弹 星名把中炸应“弹利智华成堆东最慧民功建方锻族轻成红造知。一成识5号年阶分”归19梯子发6国7,的知弹射年路识?留 典氢成,初弹功1给 范探0爆年后 。:炸当两来成时党功中。央你为知什道么““勒两紧弹腰元带勋”搞原子
第八页,共22页。
返回目录
II 聚焦重点
解读考纲ABC
史论(shǐ lùn)突破 2
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及教育、科技(kējì)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
高考篇
客观题突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9·浙江文综高考)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 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 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探究2:
四大发明在西欧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 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演进做出的重要贡献, 但四大发明在中国始终未能够像在西欧那样促进社会的飞 跃性进步。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的大背景使四大发明在 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明清时期封 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 阶段,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使读书人仅关心四书五经。 由此得出的启示:科技发明能否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 用,往往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种 条件的制约。
答案:C
研究思考预测
中国古代的科技的特点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 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 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 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 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 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答案:D
主观题突破
(2006·全国文综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6讲汉代儒学课件新人教版
探究:(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汉朝皇帝祭孔的礼仪越来越重,说明了孔 子及儒学地位的逐渐提高。 [提示] 现象: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原因:董仲舒 更新儒学体系,建立“新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中央设太学,传播儒术。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第 36 讲 汉代儒学
“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秦初,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反 对郡县制。 2.经过: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秦始皇坑儒, 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3.评价 (1)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 浩劫。 (2)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称之为 “灭学之祸”。 (3)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_儒___学__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7.法律儒家化: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 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 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 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 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评价
视角 1 从社会发展角度命题 汉代儒学是在继承先秦儒学、吸收黄老之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的,呈现出外儒内法的特点。解题时需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对点 1] (2017·北京高三统练)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
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
想—当短视与速成正在摧毁社会,如何用长期思
考缔造更好的未来》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册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三大单元 休戚相关的共同体与信息时代的迭新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复习任务一:请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古代文明产生的历程
复习任务二:根据视频和表格内容,概括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共同特征
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情况一览表
建筑:乌尔城遗址
文字:印章文字
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共同特征
1、地理位置:基本上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2、地理环境:多临近大河大海流域 3、文明标志:以古代城市、文字的产生、 国家的形成为主要标志 4、基本态势:呈分散性、相对独立发展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纵向)
第一大单元 多元发展格局与农耕时代的来临
中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2课 文明的扩展与交流 (横向)
外
历 史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纲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要 下
第二大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与工业时代的到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 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 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 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它们在形成文明纵向发展的 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使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历史(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
2.历史解释——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 都围绕着皇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这保证了国家 权力始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一些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 为皇帝服务的。家国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 加强了中央集权。 (4)秦朝建立的这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 世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视角1 秦朝“大一统”局面的建立与巩固 材料 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如《田律》 《厩苑律》《仓律》等。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 易市场。《秦律十八种》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市” “市 肆”“南街”等名词。《金布律》有如下规定: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 金、布,以律。有买及买(卖)殴(也),各婴其贾①(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 婴。在财政会计方面,确立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 度”。如《田律》规定:乘马服牛廪②,过二月弗廪、弗致者,皆止,勿廪、致。
2.(2019全国Ⅱ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
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D)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一语点拨:中央集权体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
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
1.秦朝暴政: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焚书坑儒”;秦朝刑法严 苛。 2.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号为 “张楚”。 3.秦朝灭亡: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 的军队进占 咸阳 ,秦朝灭亡。
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5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第3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1.(2018·常德一模,25)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答案 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和政治统一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各地工艺和文字大同小异,说明文化有统一趋势,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也有统一趋势,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
2.(2017·保定二模,28)《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该科技成就( )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D.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答案 D解析火药的发明源于炼丹,并非由少数民族带入中原,故A项错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唐代后期,故C项错误;火药传入欧洲对推翻中世纪封建统治,实现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
3.(2017·湖北六校联合体高三4月联考,27)根据下面的两幅图片,可以得知( )图一战国司南图二清朝早期象牙罗盘A.古代中国科技主要服务于生产和贸易B.古代中国科技的实用性与稳缓性C.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D.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答案 B解析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指南仪器,是当时人们为了采玉的需要而发明的,清朝早期的象牙罗盘与战国司南相比较,其原理与功能大抵相似,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和稳缓性(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缺乏发展的动力),故B项正确。
4.(2017·山西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24)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2019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
思考:董仲舒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 竹木简、帛。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 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 样估计都不会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 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美]德克· 卜德《中国物品西传考》 造纸术问世前人类的书写材料 古埃及纸草: 易断裂,难以保存 巴比伦泥板: 笨重 印度桦树皮: 不易保存 希腊羊皮: 昂贵 甲骨;青铜;竹木简;丝絮 中国: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汉代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2.备考策略:(1)首先应该抓住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 大一统,从政治的大一统、思想文化的大一统等角度归 纳相知识,形成秦汉时期总的时代特点。 (2)秦汉政治是相似的,但是,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却差 异很大,学习中注意归验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 影响,并能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价值趋向。
一、秦朝文化
统一文字
(1)小篆: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 于图案美。 (2)隶书:始于秦朝,成 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 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 定。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 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 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 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 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 《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 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第二年,两个儒生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 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 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焚书坑”及“坑儒谷”遗址坑杀。此 即为“坑儒”。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单元【优质PPT】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 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 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 的影响。(4分)
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
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
不合时宜„„他们把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
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D
C.墨家
D.法家
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 白相用,干湿 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矣。 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
下列 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C
继承——仁政、民本 发展——大一统、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根本目的——神化皇权,维护专制集权
(2014江苏)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
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
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形成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 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 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 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2012山东)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
——林存光《孔子新论》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 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 负。(6分)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__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基准考点三
主题一
主题二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探究思考: 邓小平为什么决定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对当 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有何影响?
答案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
基准考点二
主题一
主题二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基准考点三
新中国的教育
主题一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
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教育。 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改革开 提出教育应 优 放之初
先发展 的思想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研析高考
练出高分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1)基础教育:制定《 义务
教育法 》
提出“教育要 80年代 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
(2)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 (3)高等教育:增设了一批 新兴 边缘学科 专业,建立 了学位制度;扩大了学校办 学的自主权
2生物技术: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 实现;人类基因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研析高考
练出高分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整体把握 新中国科技成就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研析高考
练出高分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背景: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完成,社会制度发 生根本变化。 2提出: 1956 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
史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 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 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 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 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史料二 “神舟”6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 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 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 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 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4.董仲舒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 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 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 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深化拓展】 长期以来,史学界多数人认为西汉前期统治者为了恢复农业 经济和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一些措施抑制私营商业的发展。但很少有人关 注另外一个方面,即西汉前期也有许多措施是有利于商业发展的。西汉前 期商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商业的发展激起了人们的求富心 理,形成了一股求富思潮。
主题二儒学的官方化——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 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须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①。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 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 行动上的规范②,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③。
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造纸术 ①概况: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意义: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数学:《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许多算 术命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 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农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汉代儒学成为统治 思想和汉代的经济。 2.备考策略:(1)首先应该抓住这 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大一统, 从政治的大一统、思想文化的 大一统等角度归纳相关知识,形 成秦汉时期总的时代特点。(2) 秦汉政治是相似的,但是,秦汉 的经济和文化却差异很大,学习 中注意归纳这些差异形成的原 因和造成的影响,并能总结经验 教训,形成正确的价值趋向。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课件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两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性,使中华文 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绸之路流入中 国,中华文化广泛外传。 (3)气势恢宏。两汉时期,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
易错点
1.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利用水力的鼓风冶铁工具。 2.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抑制的是私营工商业,官营商业却大 力发展。 3.中国的丝绸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到达了地中海东海岸。 4.焚书坑儒主要销毁的是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 《书》和诸子百家著作等,其他如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等没有销毁。 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
第一单元
先秦至秦汉时期
第4讲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
时空重点
统一度量衡、货币、 文字;焚书坑儒
前221年 秦朝建立
前207年 秦朝灭亡
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重农抑商、丝绸之路 独尊儒术
前202年 西汉建立
9年 西汉灭亡
蔡伦改进 造纸术 《伤寒杂病论》
25年
105年
220年
东汉建立
东汉灭亡
主题概览
西南丝 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绸之路 作用: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
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上丝
条件:航海技术的发展
绸之路
西汉: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二、秦汉时期的文化 1.思想
秦朝
思想 思想
推崇法家学说(选必3,第1课子目1)、焚书坑儒 黄老无为 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
2021高三一轮复习复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共34张PPT)
年代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科技发明(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l-400年
45
28 62%
17 38%
40l-1000
45
32 71%
13 29%
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为何在明清时期不能象西方 那样发展为近代科技?
(1)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开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兴起;
(2)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条件,推 动资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政权;
(3)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 提供条件,推动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开拓,有利 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总之,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 义社会的变革。
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 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工 业革命) 政治上: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思想上: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文 明与工业文明较量失败的必然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
宋初 用于 用于航海 活字;元王祯创
军事
南宋广泛 木 活字;明中
用于航海 期 铜 活字。
外传
世界 影响
8 世纪经 12末13初世纪 12、13世纪 由波斯人传到西
阿拉伯人传 经阿拉伯人 经阿拉伯人 方
到欧洲;
传到欧洲; 传到欧洲
促进文明发 展和社会进 步。
有利于资 有利于开 有利于 文艺 运 产阶级打 辟 新航路。 动出现 复兴 败 骑士。阶层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高三历史)必修3
时空定位教学过程: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一)何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涌现及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意为数量多,有儒、墨、道、法、阴阳、杂、纵横、兵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各派从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出发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宇宙和社会的看法。
(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1、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时空定位教学过程:专题三、四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关于“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须知的几点1、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方面争论(1)观念之争(是否学):早期抵抗派(林、魏);洋务派;顽固派。
时空定位教学过程: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双百”方针(1)提出背景①新中国文艺工作的口号②社会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③目的: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3)含义:(4)实质:政治民主化在科学文化事业上的反映(5)意义:正确方针根本保证推动了……(6)成就(略)时空定位教学过程:人文精神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起源(一)时间、地点: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希腊(二)背景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成熟;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根本原因)平民地位的提高及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直接原因)(三)内容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四)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1、代表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2、评价时空定位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达尔文进化论(一)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2、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4、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5、自身实践:达尔文的科学探索(二)著作:1859年《物种起源》(三)主要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高考历史必修3总复习:第十二单元第24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据势力,对巩固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2)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
位。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归纳概括】
孔子、孟子、荀子思
想观点的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性恶 论”
“性相 人性 伦理观 近”说 本善说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孔子
孟子
荀子
治 国 理 念
①提倡“为政 ①提出“仁 以德”,对于 政”学说, 缓和阶级矛盾、 要求统治者 调整人际关系、 尽可能地给 稳定社会秩序 人民最基本 有积极作用; 的生产和生 ②其改良政治 活条件;② 的主张也体现 有利于缓和 了与时代同步 矛盾和促进 的精神 社会发展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1)思想内容
“仁”和“礼”,即 核心 仁者爱人 “___________”“克己复礼”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 政治 为政以德 任意刑杀;提倡“___________”, 思想 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 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探讨人世间 思想 的实际问题 教育 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教 思想 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想,并融合了阴阳五行家、道家及法
家的一些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
曾拥有的。而先秦儒学宣扬的“礼”、“
仁”、“仁政”、“民本”也为汉代新儒学
所继承,适应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政
治需要。汉代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
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
栏目 导引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 丹 蕉 石 图
墨 兰 图
1、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2、山水画:是国画的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述内容,在题材 上特别讲究布局勾画,画面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在创 作上,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 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3、宫廷画:广义的说是指围绕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 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也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 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题材非常广泛,以工笔设色和 写实风格为主。 4、风俗画: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题材的人物画; 5、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 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 6、工笔重彩: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绘画艺术
张旭
自 怀 叙 素 帖
天 际 乌 苏 云 轼 帖
魏碑:魏碑是我国南北 朝时期(公元420-588年) 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 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 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 种。北魏书法是一种承 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 渡性书法体系,对当时、 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 生了巨大影响。 龙门二十品
瘦金体:瘦金体是宋徽宗
(赵佶,1082~1135年)创 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 书”或“瘦筋体”,也有 “ 瘦金体 鹤体”的雅称, 是楷书的一种。其特点是瘦 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 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 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 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 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3、课本学思之窗。
2、中国的书法艺术大致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由 隶书衍生出哪些字体?兼具哪些功能?这些字体 都有何特点?列举相应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等 慈 寺 碑
钟繇小楷
佛 王 遗 羲 教 之 经
九 成 欧 宫 阳 醴 询 泉 铭
颜体
玄 柳 秘 公 塔 权 碑
王 羲 之 草 书
中 王 秋 献 帖 之
女 史 箴 图
洛神赋图
展子虔 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
清 明 上 河 全 图
清 明 上 河 全 图
清 明 上 河 全 图
清 明 上 河 全 图
清 明 上 河 全 图
清 明 上 河 全 图
清 明 上 河 全 图
清 明 上 河 全 图
5、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 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
材料:日本学者薮内清 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 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 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 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 法,”“自出新意,不贱古人。” 材料: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 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 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 人”。 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 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4、东汉华佗(神医)麻沸散、五禽戏;
5、唐朝孙思邈《千金方》 6、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7、针灸
4、各个朝代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根据材料总结 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的农学 成就;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 生产技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的总结了16世纪 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农政全书)书中还将他(徐光启)与欧洲传教士 合译的《泰西水法》一书的内容引入,介绍了欧洲先进的 水利技术和工具;《天工开物》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 技术。如倭缎织造法、朝鲜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 造法等。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2、在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领域取得了哪些 成就?根据材料指出从分布领域看有什么特点? 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总结中国古代天文历 法成就巨大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历法 9 25 7 7 8 8 项数 22 25 25
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于世界
5、成就上:
6、想一想,为什么在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走向 衰落了?在科技滞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 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主要表现是 什么?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发展的原因。
1、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①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 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②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③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
1、特点:体裁特点:
内容特点: 2、代表作: 3、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
3、为什么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能进入黄金时期?表 现有哪些?
(1)、原因:
1、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南北、中外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 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4、诗歌本身不断发展变革和大量诗人勇于创新的结果
④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古代中国科技发 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⑤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 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6、想一想,为什么在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走向 衰落了?在科技滞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 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主要表现是 什么?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发展的原因。
2、表现: ①批判思想的产生; ②市民文学——小说的繁荣; ③出现新的剧种——京剧形成并发展。 3、原因:
①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③市民阶层的扩大。
二、辉煌灿烂的文学
1、春秋战国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各自有 何特点?其影响是否超出文学领域?如果有,请 说明。
1、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2、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3、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 广阔飞空间; 4、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4、总结不同时期的绘画成就。并了解国画、山水 画、风俗画、文人画的特点。
5、结合必修一、二、三,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的原因和特点。
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 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 验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 3、在科技使用上: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 力的意识 4、在分布上: 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 学等方面
3、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交往: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本国科技能吸收其他 国家地区人民的智。
音乐
青铜铸造、雕塑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2)、表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4、词是何时出现的?何时呈现繁荣?原因是什么? 叙述派别、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5、散曲是何时兴起的?又是何时达到繁荣阶段的? 有何特点?什么是元曲?有何特点?列举代表人 物及其作品。 6、叙述小说的发展历程。为什么在明清时期能蓬 勃发展?有何特点?代表作有哪些?根据明清时 期小说的特点,想一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哪些 时代特征?
一、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总结四大发明分别的发展历程。四大发明分别 是在什么时候外传的?是怎样推动西方国家的社 会转型的?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发挥 这样的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 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 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 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 种“色彩” ——《中西对比500年》 原因: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 里和完备的封建制度 说明:科学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超出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经 济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 例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 探究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2、汉赋的特点、代表作。秦汉时期还有哪些文化 成果能体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特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了解到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
5、结合必修一、二、三,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的原因和特点。
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见《五三》42页
1、我国古代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 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
特点: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 原因: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 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原因: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封建王朝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 显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
3、我国古代医学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1、战国扁鹊:四诊法 2、《黄帝内经》 3、东汉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时代特征: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
7、列出从先秦到明清主流文学形式的变化,想一 想反映了什么趋势?
变化: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趋势:逐渐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