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 经受不住 月中宫殿 哪里比得上 月光下的身影也跟 美玉砌成的楼宇。 着做出各种舞姿。 指想象中的仙宫。
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山(今属四川)人。北宋 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诗、词、文皆独步一时。 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 开豪放一派。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3.写作背景
齐读词前小序。了解本词写作的时 间、目的。 时间在丙辰年的中秋节,当时41岁 的苏轼任密州太守,他在政治上处境失 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被 贬官后,与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六 七年没有见面。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 一边饮酒,直到天亮,写下这首《水调 歌头》,一方面来表达复杂、矛盾的心 情,另一方面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小序: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 早晨,喝得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何时才有?我端起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 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在那月中宫殿 里,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月下起舞,清影 翩翩,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啊。
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 只是希望 指月亮 雕花的窗户
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以“明月”开端,以“婵娟”收 尾,上阙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 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可以说是借明月自喻清高。下阙 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 离人的祝福,可以说是用圆月来 衬托别离,升华为美好的祝愿。
3.《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派词的代 表作,其豪放词风在本词中是如何体 现的?
4.历史影响
前人曾有论: “中秋词自东 坡《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 废。 ”
1、读准字音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水 调 歌 头
—— 苏 轼
1.词与题解
词,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唱歌的诗体, 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 式。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 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 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 派,其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 为主,风格大气、恢弘,少了缠绵悱恻,多 了豪迈豁达。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这一 篇的题目是《明月几时有》。
chán juān gé qǐ shèng(旧读shēng) qióng
què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2、划分节奏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 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 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为什么
不能入睡
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 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月儿不该 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 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有阴晴圆 缺的时候,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希 望人们能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 享这美好的月光。
1.齐读课文思考: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和缘由。
2. 本词以什么为线索?上下两阙各写了 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苦闷 、矛盾 ) 明 上阕:月下饮酒 月 下阕:对月怀人 (乐观、旷达)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上片写饮酒问月,由向往天上转化为喜爱人 间生活;写词人的想象,他在天上、人间徘 徊、矛盾,从中也提示了作者退隐与做官的 抉择和困惑。 下片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探求人 生哲理,表达美好的祝愿。全词想象丰富, 意境深远,哲理深刻,反映了作者政治失意 而想归隐,但积极的心态,终于战胜了消极 避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洒脱、旷达的胸襟和 乐观的心态。
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 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 质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 年”“何事长向别时圆”。将青天拟人化, 人与天对话,想象大胆奇特,感情奔放豪 迈,笔墨酣畅淋漓。“把酒”“归 去”“弄清影”这几个词语同样有一种挥 洒自如的气派。
3.范读欣赏——齐读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古往今来,明月牵动了多少文人雅士 的情思。他们通常用月亮表达自己的思 念、苦闷、孤独、惆怅等情感,比如: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天海 涯上 共生 此明 时月 。,
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千年以前, 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 了千古传咏的咏月名篇。今天,我们就走进 苏轼,走进他的词,看看他围绕月亮向我们 诉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