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电子效应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 Y CR3 H CR3 I=0 X δ+ CR3 -I效应
+I效应
2. –I 效应和+I 效应的相对强度 静态诱导效应的强弱与取代基或原子的电负性强弱相关。 常见的取代基或原子的电负性
第二部分
专题
强弱顺序如下:
F> Cl > Br > I> OCH3 > NHCOCH3 > C6H5 > H> CH3 > C(CH3)3
第二部分
专题
专题二
电子效应及其应用
2.1
电子效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1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是电子效应的一种, 是由路易斯首先提出的。 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分子 中引入一个基团或原子后,由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导致σ键电子的移动,使分子中的电子 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不但发生在直接相连的部分, 也可以影响到不直接相连的 部分。这种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极性(电负性)不同而引起成键电子对向电负性大的方向 移动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其特点是能沿分子链传递且迅速减弱。 如氯丙烷分子中,取代在碳原子上的氯原子的电负性较强,C—Cl 键产生偶极,使与氯 原子连接的第一个碳原子(α–碳原子)产生部分正电荷(δ+) ,也使第二个碳原子带有部分 正电荷,第三个碳原子带有部分更少的正电荷,依次影响下去。这种影响的特征是沿着碳链 传递,并随着碳链的增长而迅速减弱或消失,一般传递到第三个碳原子就忽略不计了。诱导 效应是一种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并不能完全转移到另一原子上, 只是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 化,即键的极性发生变化。由极性键所表现出的诱导效应称作静态诱导效应(Is) ,而在化 学反应过程中由于外电场(如溶剂、试剂)的影响而产生键的极化称作动态效应(Id) 。实 验测得原子或基团的吸电子能力顺序为:
在 H 左边的是吸电子基团,在 H 右边的是给电子基团。吸电子或给电子的能力越大, 产生的诱导效应也越强。 对于同族元素,吸电子诱导效应: 对于同周期元素,吸电子诱导效应:
N> C CR > C 6H5 > F> Cl > Br > I
F>
NR> CR
OR >
NR2 CR2 >
NR2
对于不同杂化状态的同一原子,s 轨道成分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
CR2 CR3
烷基主要是给电子基团,不同烷基的相对给电子强度如下:
C(CH3)3 > CH(CH3)2 > CH2CH3 > CH3
在碳链上的烷基只有与不饱和碳相连时才显+I 效应。 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分子的反应中心如果受到极性试剂的进攻, 其共价键的电子云分 布受到试剂分子产生的外电场影响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与外电场强度和共价键的极化能力 有关。这种因极性试剂、极性溶剂等外界电场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分子中电子云的偏移,使分 子发生暂时极化(或极化的暂时加强)的诱导效应称为动态诱导效应。动态诱导效应是暂时 性效应,仅在外界电场存在时存在。静态诱导效应是分子的内在性质,它既能对反应起促进 作用, 也能对反应起阻碍作用。 动态诱导效应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由反应试剂产生的外界电场 的极化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及其方向是反应试剂进攻造成的,符合反应变化的要求,即电 子云向有利于反应的方向转移,因此动态诱导效应对反应总是起促进作用。
O N+HR3 >
OCH3 >
NO2 >
OH >
CN >
COOH >
CH CH2 >
C
>
H
F>
Cl >
Br >
I
C6H 5 >
1. –I 效应和+I 效应 静态诱导效应通常采用烷烃 H—CR3 上的氢作为比较标准,规定其为 0。如果用电负性 较碳原子大的 X 取代了 H—CR3 上的氢原子后, 化合物 X—CR3 中—CR3 部分的电子云密度比在 H—CR3 中的小, X 叫做吸电子基团。 由吸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吸电子诱导效应 (–I) 。 如果用电负性较碳原子小的 Y 取代了 H—CR3 上的氢原子, 化合物 Y—CR3 中—CR3 部分的电子 云密度比在 H—CR3 中大, Y 叫做给电子基团。 由给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给电子诱导 效应(+I) 。
C C C C C C C C C C C O
C C C N
构成共轭体系的分子骨架又称为共轭链,最简单的π–π共轭体系分子是 1, 3–丁二烯。在 1, 3–丁二烯分子中,四个π电子不是两两分别固定在两个双键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四个 碳原子之间,这种现象称为电子离域。电子离域体现了分子内原子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 这样的分子称为共轭分子。由π电子离域所体现的共轭效应,称为π–π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使 1, 3–丁二烯的碳碳单键键长相对缩短,使单双键产生了平均化的趋势,共
2.1.2 共轭效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双键与双键之间、p 轨道与双键之间的相互影响,使电子云不 仅仅局限在某个碳原子上或两个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上, 而是分散在多个原子构成的 “离 域”体系中(离域是相对于定域即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限定区域而言) ,这种离域体系就 是共轭体系。 共轭效应是指在共轭体系中因电子离域产生的一种电子效应, 它能使分子中电子云密度 的分布发生改变,内能降低,键长趋于平均化,整个分子更稳定。常用 C 表示共轭效应,+C 表示给电子共轭效应,–C 表示吸电子共轭效应。 根据参加共轭的化学键或电子类型,可以将共轭体系分为两大类: 1.π–π共轭体系 双键、单键间的共轭体系称为π–π共轭体系,形成π–π共轭体系的双键可以是多个,形 成双键的原子也不限于碳原子。如:
第二部分
专题
轭二烯烃 1, 3–戊二烯的能量比非共轭二烯烃 1, 4–戊二烯的能量低 28 kJ/mol。这个能量差值 是由π电子离域引起的,是共轭效应的具体表现,统称离域能或共轭能。电子的离域越明显, 离域程度越大,则体系的能量越低,化合物也越稳定。共轭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原子共平面和 电子云平均化。 π–π共轭体系电子云移动的方向有的取决于外界因素,有的取决于分子内部不同元素的 电负性,并且电子云移动的方向总是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一边。在π–π共轭体系中,当π电 子向一个方向移动时, 共轭链上的原子就出现正负电荷交替现象, 这与诱导效应产生的影响 不同,并且这种极性交替现象可随着共轭链的增长一直传递下去,其强度不减弱。 2. p–π共轭体系 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原子有 p 轨道,这个 p 轨道与π键的 p 轨道形成 p–π共轭体系。最 简 单 的 p–π 共 轭 体 系 是 由 三 个 原 子 组 成 的 : CH2
+I效应
2. –I 效应和+I 效应的相对强度 静态诱导效应的强弱与取代基或原子的电负性强弱相关。 常见的取代基或原子的电负性
第二部分
专题
强弱顺序如下:
F> Cl > Br > I> OCH3 > NHCOCH3 > C6H5 > H> CH3 > C(CH3)3
第二部分
专题
专题二
电子效应及其应用
2.1
电子效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1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是电子效应的一种, 是由路易斯首先提出的。 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分子 中引入一个基团或原子后,由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导致σ键电子的移动,使分子中的电子 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不但发生在直接相连的部分, 也可以影响到不直接相连的 部分。这种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极性(电负性)不同而引起成键电子对向电负性大的方向 移动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其特点是能沿分子链传递且迅速减弱。 如氯丙烷分子中,取代在碳原子上的氯原子的电负性较强,C—Cl 键产生偶极,使与氯 原子连接的第一个碳原子(α–碳原子)产生部分正电荷(δ+) ,也使第二个碳原子带有部分 正电荷,第三个碳原子带有部分更少的正电荷,依次影响下去。这种影响的特征是沿着碳链 传递,并随着碳链的增长而迅速减弱或消失,一般传递到第三个碳原子就忽略不计了。诱导 效应是一种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并不能完全转移到另一原子上, 只是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 化,即键的极性发生变化。由极性键所表现出的诱导效应称作静态诱导效应(Is) ,而在化 学反应过程中由于外电场(如溶剂、试剂)的影响而产生键的极化称作动态效应(Id) 。实 验测得原子或基团的吸电子能力顺序为:
在 H 左边的是吸电子基团,在 H 右边的是给电子基团。吸电子或给电子的能力越大, 产生的诱导效应也越强。 对于同族元素,吸电子诱导效应: 对于同周期元素,吸电子诱导效应:
N> C CR > C 6H5 > F> Cl > Br > I
F>
NR> CR
OR >
NR2 CR2 >
NR2
对于不同杂化状态的同一原子,s 轨道成分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
CR2 CR3
烷基主要是给电子基团,不同烷基的相对给电子强度如下:
C(CH3)3 > CH(CH3)2 > CH2CH3 > CH3
在碳链上的烷基只有与不饱和碳相连时才显+I 效应。 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分子的反应中心如果受到极性试剂的进攻, 其共价键的电子云分 布受到试剂分子产生的外电场影响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与外电场强度和共价键的极化能力 有关。这种因极性试剂、极性溶剂等外界电场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分子中电子云的偏移,使分 子发生暂时极化(或极化的暂时加强)的诱导效应称为动态诱导效应。动态诱导效应是暂时 性效应,仅在外界电场存在时存在。静态诱导效应是分子的内在性质,它既能对反应起促进 作用, 也能对反应起阻碍作用。 动态诱导效应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由反应试剂产生的外界电场 的极化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及其方向是反应试剂进攻造成的,符合反应变化的要求,即电 子云向有利于反应的方向转移,因此动态诱导效应对反应总是起促进作用。
O N+HR3 >
OCH3 >
NO2 >
OH >
CN >
COOH >
CH CH2 >
C
>
H
F>
Cl >
Br >
I
C6H 5 >
1. –I 效应和+I 效应 静态诱导效应通常采用烷烃 H—CR3 上的氢作为比较标准,规定其为 0。如果用电负性 较碳原子大的 X 取代了 H—CR3 上的氢原子后, 化合物 X—CR3 中—CR3 部分的电子云密度比在 H—CR3 中的小, X 叫做吸电子基团。 由吸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吸电子诱导效应 (–I) 。 如果用电负性较碳原子小的 Y 取代了 H—CR3 上的氢原子, 化合物 Y—CR3 中—CR3 部分的电子 云密度比在 H—CR3 中大, Y 叫做给电子基团。 由给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给电子诱导 效应(+I) 。
C C C C C C C C C C C O
C C C N
构成共轭体系的分子骨架又称为共轭链,最简单的π–π共轭体系分子是 1, 3–丁二烯。在 1, 3–丁二烯分子中,四个π电子不是两两分别固定在两个双键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四个 碳原子之间,这种现象称为电子离域。电子离域体现了分子内原子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 这样的分子称为共轭分子。由π电子离域所体现的共轭效应,称为π–π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使 1, 3–丁二烯的碳碳单键键长相对缩短,使单双键产生了平均化的趋势,共
2.1.2 共轭效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双键与双键之间、p 轨道与双键之间的相互影响,使电子云不 仅仅局限在某个碳原子上或两个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上, 而是分散在多个原子构成的 “离 域”体系中(离域是相对于定域即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限定区域而言) ,这种离域体系就 是共轭体系。 共轭效应是指在共轭体系中因电子离域产生的一种电子效应, 它能使分子中电子云密度 的分布发生改变,内能降低,键长趋于平均化,整个分子更稳定。常用 C 表示共轭效应,+C 表示给电子共轭效应,–C 表示吸电子共轭效应。 根据参加共轭的化学键或电子类型,可以将共轭体系分为两大类: 1.π–π共轭体系 双键、单键间的共轭体系称为π–π共轭体系,形成π–π共轭体系的双键可以是多个,形 成双键的原子也不限于碳原子。如:
第二部分
专题
轭二烯烃 1, 3–戊二烯的能量比非共轭二烯烃 1, 4–戊二烯的能量低 28 kJ/mol。这个能量差值 是由π电子离域引起的,是共轭效应的具体表现,统称离域能或共轭能。电子的离域越明显, 离域程度越大,则体系的能量越低,化合物也越稳定。共轭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原子共平面和 电子云平均化。 π–π共轭体系电子云移动的方向有的取决于外界因素,有的取决于分子内部不同元素的 电负性,并且电子云移动的方向总是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一边。在π–π共轭体系中,当π电 子向一个方向移动时, 共轭链上的原子就出现正负电荷交替现象, 这与诱导效应产生的影响 不同,并且这种极性交替现象可随着共轭链的增长一直传递下去,其强度不减弱。 2. p–π共轭体系 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原子有 p 轨道,这个 p 轨道与π键的 p 轨道形成 p–π共轭体系。最 简 单 的 p–π 共 轭 体 系 是 由 三 个 原 子 组 成 的 : 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