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第一节促凝血药、抗凝血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课件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课件
只能使血象好转,不能改善神经症状,而 维生素B12治疗较好。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47
第6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主要为骨髓造血因子。 人体至少有四种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即: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多向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即IL-3)
1、出血——促凝血药 2、血栓——抗凝血药 3、贫血——抗贫血药 4、失血——血容量扩张剂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3
主要内容:
一、影响凝血过程的药物 ㈠促凝血药:维生素K等 ㈡抗凝血药 1.抗凝血过程药:肝素、香豆素类 2.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等 3.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 等
二、抗贫血药 三、血容量扩充剂 四、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早期应用肝素能 防止微血栓形成。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 耗竭,避免继法性的出血。
3.其它 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输血时预防血液凝固及血库保存鲜血等体外抗凝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18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停药,并注射鱼精蛋白。 2、过敏反应。 3、其它:血小板减少症,骨质疏松和自发性
15
内源性凝血系统 (Intrinsic)

Ⅻa
IⅩ
IⅩa
外源性凝血系统 (Extrinsic)

Ⅺa
Ca2+ + Ⅷ + PF3
第一步 Ⅹ
Ⅹa
Ⅴa +Ca2++ PF3
Ⅶ Ⅲ+ Ca2+
ⅩⅢ
第二步 Ⅱ(凝血酶原) 第三步 I (纤维蛋白原)

第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PPT课件

第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PPT课件
②香豆素类→作用缓慢而持久。
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1.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 (1)可用大量VitK对抗,但作用缓慢。 (2) 病情较重时,要输新鲜血浆、全血对
抗(其内含有大量有活性的凝血因子)。 2.影响胎儿骨骼发育
.
21
肝素与香豆素类作用比较表
肝素
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
用法:
静脉
口服
靶点:
AT-Ⅲ
.
5
内源性
Ka Ⅻ
TF:组织因子 Ka:激肽释放酶 Pk:前激肽释放酶 HK:高分子激肽原
外源性

HK Ⅺ
TF
Pk
Ⅻa
Ⅸ Ca2+
Ⅺa
Ⅸa PL

Ca2+ Ⅷ



示 意
变化方向

催化方向
Ⅶa TF

Ca2+
Ⅹa Ⅴa Ca2+ PL
Ⅱ Ⅰ
ⅩⅢ
Ⅱa
Ca2+
Ⅰa
Ⅹ Ⅲa
Ⅰa 难溶性
凝血过程
各种凝血因子相继激活 ↓
• 同时激活抗凝血系统
.
3
血液凝固相关知识
血凝概念: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
凝胶状态过程。
凝血因子:指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的
物质。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根据发现的先后 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即Ⅰ--- ⅩⅢ。 常称作FⅠ--- F ⅩⅢ。
凝血因子的命名
因子
Ⅰ Ⅱ Ⅲ Ⅳ Ⅴ
⒊ K3 、K4可诱发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缺乏者溶血反应(因为G-6-PD的作用是维持 还原型谷光苷肽的水平,而还原型谷光苷肽是维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药理学课件)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药理学课件)
峰,维持3-4天。
特点: ①口服有效; ②作用慢而持久; ③ 仅体内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2.作为心梗辅助用药。
四、不良反应
应用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可累及机体的 所有脏器,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 血尿及胃肠道、呼吸和生殖系统的出血症状。
五、用药指导
• 1.优点是口服有效,作用时间较长。 • 2.缺点是显效慢,作用过于持久,不易控制。 • 3.对需快速抗凝者则应先用肝素发挥治疗作用后,再
死率,也用于其他血栓性疾病。 •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出血。。
促凝血药
简介
促凝血药:能加速血液凝固、抑制纤维 蛋白溶解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使出 血停止的药物。 。
编号
一 二

促凝血药的分类
类别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常用药物 维生素K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血管收缩药
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垂体后叶素
01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临床用途】 一般与口服抗凝血药合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用于心脏手术或瓣膜置换术,防止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 胃肠刺激、血压下降、头痛等。
03 纤维蛋白溶解药
一、作用机制
溶栓药 (链激酶、尿激酶等)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
五二、、用链药激指酶导
【临床用途】 •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 血栓形成不超过6h疗效最佳。 • 对于形成已久的血栓则无溶解作用。
7 9
10
2 1
凝血与抗凝血系统动态平衡
凝血 系统
抗凝血 系统
抗凝血药的分类
编号 一
类别 抗凝血药
常用药物
肝素 香豆素类 枸橼酸钠

血液系统药物—促凝血药(药理学课件)

血液系统药物—促凝血药(药理学课件)

【作 用】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生物 合成,使这些凝血因子氨基末端谷氨酸磷酸化, 促进凝血。
应 用】 ✓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长期口服广谱抗生 素所致出血、早产儿及新生儿出血 ✓某些药物(双香豆素过量、阿司匹林所致出血) 中毒引起的出血。 ✓大剂量用于解救杀鼠药中毒。
维生素K
【不良反应】
目标要求:
➢ 掌握维生素K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 熟悉氨甲苯酸、凝血酶的作用特点
凝血系统 抗纤溶系统
抗凝系统 纤溶系统
凝血平衡系统
抗凝血药及溶栓药
血液凝固及纤溶过程
血液凝固过程
血液纤溶过程
内源性外源性纤溶源自原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 (Ⅱ)因子
凝血酶 (Ⅱa)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止血药
止血药
又称为促凝血药,是一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 或抑制纤溶过程,可达到止血目的的药物。
✓维生素K——促进凝血因子生成 ✓氨甲苯酸——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止血药
维生素K (Vitamin K)
维生素K的基本结构是甲萘醌。K1由植物 合成,K2由肠道细菌产生,二者均为脂溶性, 需胆汁协助吸收;K3和K4由人工合成,皆为 水溶性,不需胆汁协助吸收。
课堂练习
一、判断
1. 肝素可用于体外循环时抗凝。(√ )
2. 氨甲苯酸对于非纤溶酶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无效。
(√ )
3. 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酶原的原料,故常用于血栓栓
塞性疾病。( × )
4. 叶酸对抗剂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选用甲酰四
氢叶酸钙治疗。(√ )
防治措施: ①静注要缓慢②一旦过 量可用香豆素类药解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较大剂量维生素K3(30mg/次)可致新生儿溶 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对红细胞缺乏6-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成人也可诱发急性溶 血。注意使用维生素K每次剂量要适宜,不可超 过30mg。
4.过量时可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可用口服香豆 素类(或采用肝素)解救。
2021
补充到书上
17
二、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苯酸(止血芳酸) 氨甲环酸
【作用及应用】 能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高浓度
时能抑制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 解而止血。
20维蛋白溶解药
1、主要用于纤溶酶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如产后出血、前列腺、肝、胰、肺等大手
术后出血。 2、链激酶、尿激酶过量导致的出血
纤维蛋白溶解药
要时立即输血补充凝血因子加以控制。
胎儿出血或畸形
2021
32
体外抗凝药
枸橼酸钠
【作用及应用】
酸根离子能跟钙离子结合,使血中Ca2+ 下降产生抗凝作用
本药仅作为体外抗凝剂,用于体外血液 保存。
(因血中Ca2+ 浓度降低可发生低钙抽搐 等)
2021
33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低钙血症,应补充钙剂 输血量不应太大,速度不应过快
2021
34
抗凝特点 机制
肝素
体内外
抗凝 血酶 Ⅲ
华法林 体内
拮抗 Vitk
主要不 解救药 良反应:
自发性 出血, 过敏反 应
鱼精蛋 白
自发性 维生素 出血 K
维生素K中毒的20解21 救药
35
应用广谱抗生素等 Vitk拮抗药(香豆素类、水杨酸或敌鼠钠中
毒)等引起的出血
2021
15
2021
16
维生素K Vitamin K★
【不良反应】
1.K1若静注速度过快(超过5mg/分) ,可产生
颜面潮红、出汗、血压突降或发生休克 。故一般 临床多采用K1肌内注射。
2.口服K3、K4易引起恶心、呕吐,嘱患者饭后服 用。
高血压、冠心病、癫痫患者禁用。
2021
23
五、局部止血药 凝血酶
从牛、猪血液中提取的凝血酶原经 激活而得
局部止血、作用快
用于:
结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管
口服或灌注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2021
24
血栓栓塞性疾病
血栓,是指在人体血管内形成的血块,血 栓形成是指血管内形成血凝块的过程。
2021
25
案例:
2021
11
按其作用机制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一、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三、促进血小板生成药 酚磺乙胺(止血敏) 四、血管收缩药 垂体后叶素 五、局部止血药 凝血酶
2021
12
促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vitamin K) ★
来源和种类
K1(植)K2(肠道) K3和K4(人工)
男性,50岁,因大手术后一直卧床休息,今晨 突然出现小腿深部疼痛,压痛,肿胀,急送医 院,经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提示有静脉血栓, 能迅速阻止血栓继续扩大的药物是:
A、华法林 D、吗啡
B、肝素 C、右旋糖酐 E、阿司匹林
2021
26
第二节 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是能阻止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药物。 体内、外抗凝血药 肝素 、双香豆素(口服) 体内抗凝血药 华法林 ◆ 体外抗凝血药 枸橼酸钠
2021
21
用途:手术前后预 防出血以及治疗消 化道、肺、脑、眼 底出血、鼻出血及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等。
偶见过敏反应。
2021
22
四、 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垂体后叶素 Pituitrin
(内含加压素和缩宫素)
能使血管收缩及子宫收缩。 用于肺咯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
血、产后大出血,也可用于尿崩症的治疗。
华法林 Warfarin
华法林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
【作用及应用】
可竟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阻碍凝血酶原和 Ⅶ、Ⅸ、Ⅹ因子的合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拮抗作用,故体外无效。
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作为心梗辅助用药
2021
31
【不良反应】
自发性出血: 应立即停药,并用大量维生素K对抗。必
药理作用
维生素K参与有活性的凝血因子Ⅱ、Ⅶ、 Ⅸ、Ⅹ的合成
2021
13
【药理作用】
维生素K作为辅酶在肝内参与凝
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
2
7
9
10
2021
14
临床用途
各种原因所致Vit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 Vitk吸收障碍:梗阻性黄疸、胆瘘、肝病及
慢性腹泻; Vitk合成减少:早产儿、新生儿,长期大量
2021
27
(一) 体内外抗凝血药
肝素 Heparin
【药理作用】
肝素在体内、外均有迅速而强大 的抗凝作用。肝素能促进抗凝血 酶Ⅲ(AT-Ⅲ)的抗凝血作用。
肝素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2021
28
【临床应用】
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体外抗凝:心血管直视手术、体外
循环、心导管检查等。
2021
29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 口出血等。一旦发生立即停药,静注鱼精蛋白
对抗
2、一过性血小板减少
3、脱发、骨质疏松,偶见发热、荨麻疹、哮喘 过敏反应。
4、出血倾向、肝、肾功能不全、脑出血、术后 均禁用;孕妇应用可引起早产及胎儿死亡。
注意:严禁肌内注射
2021
30
(二) 体内抗凝血药
第七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2021
1
血液
凝血(止血):血管收缩 血小板激活 凝血系统激活
抗凝血:抗凝血系统激活 纤溶系统激活(纤维蛋白溶解)
2021
2
生理性凝血:
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 Ⅹ,Ⅺ,Ⅻ,ⅩⅢ等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
2021
3
7 9
10
2021
19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腹泻、恶心、胸闷等 用量过大可促进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 禁用于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
2021
20
三、促进血小板生成药 酚磺乙胺 (止血敏)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血管收缩 促进血小板生成并增强血小板的功能 特点:作用快,维持时间长,毒性低。
2 1
2021
4
凝血与抗凝血系统动态平衡
凝血 系统
抗凝血 系统
2021
5
出血
机体凝血功 能障碍的临 床表现
2021
6
讨论:
1、生活中有哪些出血情况?
2021
7
2021
8
外伤出血
2021
9
2021
10
第一节、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 能加速血液凝固、抑制
纤维蛋白溶解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