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也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足见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了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所谓“习惯”,是指一个人后天养成的自动化的动作行为倾向。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益;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养成的良好习惯则会使学生受益无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为一生储存资本,使之不断地增值。这正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开设《每月一个好习惯》这一课程,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六年铺展一生”,也就是力求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去为学生的一生作好铺垫。那么,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习惯”。
二、良好的习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对他们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良好习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知识如果有不足,还有时间再进行学习和弥补,而人的习惯一旦形成,将难以改变,所谓“积习难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由于文化素质、家教观念等方面存在不足,许多农村的家长不重视也不懂得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不但不重视形成好的习惯,甚至还有不少陋习,习惯养成教育亟需加强。
四、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部分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较大的感知差距,适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很少。
为此,我校根据多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聚集全体教师的智慧,编制了《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教材。这对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小学生懂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掌握文明礼仪、公共秩序以及有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具体目标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集中在三大方面,即:学习、行为和生活,包括一系列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
(1)生活好习惯
①不任性,自己单独行动应事前告诉家长,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
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③不看有毒有害书籍,不痴迷电视,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十小时的睡眠时间。
④不早到校,放学后不在校内外逗留,及时回家。
⑤自己洗手、洗脸、洗头、洗澡、刷牙、剪指甲。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洗手帕。
⑥学会扫地、擦桌子、擦地板,吃饭时帮助拿碗筷。
⑦主动参加值日工作。打扫室内外公共卫生。主动开关门窗、电灯、水龙头,擦黑板。给花草树木浇水,搞好绿化美化。
⑧会使用针线、剪刀。会削铅笔、钉本子、包书皮。能分类保管学习用品。
⑨学会铺床、叠被子,能有条理地摆放自己房间的物品。了解厨房卫生常识,会洗刷碗筷和茶杯。
⑩会使用电器及简单的劳动工具。认识几种农作物和畜禽动物。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学会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对损坏的桌椅进行修理。
(2)学习好习惯
①及时了解预习下一课学习内容,对重点、难点或不解之处,在书中勾画圈点或写预习笔记。
②上课专心听课,自觉守纪。能注意听同学发言,边听边想,判断正误,及时纠正。注意观察老师各种演示及表情,理解学习内容。
③坚持经常阅读有意义的各种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能阅读一些中外古典名著,写读后感。
④当天知识当天复习。
⑤按时、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规范准确。作业完后能仔细检查,认真做自我修改。
(3)文明好习惯
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在集体中学习过民主生活,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做好事,努力为集体争光。
②尊敬老师、孝敬长辈。
③正确使用公共设施,不故意损坏。自觉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珍贵动物。自觉爱护名胜古迹。
④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来跑去。校内常规全做到,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⑤衣着整洁,自觉维护个人卫生。自觉参加家庭和学校的卫生整洁劳动,看到杂物自觉捡起。
⑥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或有病须向班主任请假。
⑦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不随便说话,站队快、齐、静,散开集合不说话。
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环境卫生,
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⑩自觉保护周围环境。
三、课时设置及授课对象
课时设置:总课时量180课时,一至六年级每周1课时。
授课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教学材料与课程内容
根据多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集全体教师之智,搜集各类资料,通过改编、创编教材,作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载体。各册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自己起床,自己吃饭。
(2)自己整理自己的课桌、书包等。
(3)自己做作业。
2.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1)勤洗手,勤剪指甲。
(2)勤洗澡,勤换衣服和袜子。
(3)注意口腔卫生。
(4)爱护环境卫生。
3.讲文明、讲礼貌。
(1)主动问好。
(2)说到做到。
(3)注意社交仪表。
(4)不乱动别人东西,不给别人添麻烦。4.勤俭节约。
(1)不浪费食物。
(2)爱惜文具。
(3)不乱花钱。
(4)节约资源。
5.兴趣浓、爱学习。
(1)背诵、朗读与复述。
(2)认真写字。
(3)细致观察。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
6.自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1)固定摆放物品。
(2)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
(3)爱惜公物。
(4)用完公共物品应该放回原位。
7.今日事今日毕。
(1)不浪费时间。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3)每天有计划。
(4)专心致志做好每件事。
8.孝敬父母。
(1)认真听父母的话。
(2)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
(3)体谅父母的难处。
(4)在特殊的日子里给父母送上祝福。9.热爱学习求上进。
(1)课前做好准备。
(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3)独立完成作业。
(4)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10.尊重他人。
(1)耐心倾听别人说话。
(2)微笑待人,帮助他人,快乐无穷。
(3)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4)与动物和谐相处。
11.敢于承担责任。
(1)学会自我服务,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
(2)多为班级和集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