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幼儿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纠正幼儿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
李一林
2006.12.30
【摘要】吃手指、咬指甲是幼儿一个普遍又难以杜绝的不良习惯,本文就如何纠正这个不良习惯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来自幼儿自身的习惯养成,幼儿教师的帮助,家庭的合作,家园合力共同来纠正这个不良习惯。
【关键词】吃手指咬指甲情绪焦虑教师幼儿
“吃手指”对0——1岁的婴儿来说是一件普遍的事情,这阶段的婴儿往往通过“吃手指”来缓解安全,饥饿感或是自己进行游戏玩耍解除因生理、心理特点而无力进行其他事情的限制。对这一阶段的婴儿的这个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制止。但如果是两三岁的幼儿仍有“吃手指”这个现象,那就应该值得我们担忧,而且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
我所在的小班有个4岁的女孩萱萱就是其一。萱萱总习惯在她睡觉时“吃手指”,只要一躺下,她就不自觉地把大拇指伸入嘴里。如果老师强行握住她的手时,她就显得局促不安,不断地做其他的小动作,比如:抠肚脐眼、摸腿等,这样会让她无法顺利入睡。
针对萱萱的这种情况,在家园共建中我们与其妈妈进行沟通交流。据其母反映,以前萱萱在家时也有这种情况,家里曾针对她的这个不良习惯进行过引导、纠正,也取得了有效的成绩,即在萱萱由小小班升入小班的前一个月,萱萱成功戒除了“吃手指”的习惯。妈妈以为萱萱可以从此戒掉这个不良的习惯了,因此,家长也就没有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不料,开学后不久,萱萱又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睡眠时“吃手指”的习惯。老师发现后,对她进行引导、纠正,可只要老师握着她手指的手一松开,她又把手指伸进嘴里进行吮吸,或者把手伸进被窝偷偷地抠肚脐眼等而无法入睡。
无独有偶,中班的一个女孩芝芝的这种情况有过之而不及,芝芝在幼儿园午休时,躲进被窝里偷偷吃手指,把手上的指甲吃完后又咬脚上的指甲,而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而此前在小班时并没有这种吃手指的习惯。
一、吃手指、咬指甲的根源
精神分析学的鼻祖,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早期。另外,“性别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儿童在很小的年龄就能够使用性别标签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性别又是儿童自我概念的一个基本方面。”[1] 吮吸是人类最初的一个本能的行为,当婴儿出生后,当嘴唇接触母亲的乳头时就会本能进行吸吮,而在吮吸母亲奶头的过程中,婴儿得到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感,即可以满足他机体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心理上的满足。虽然此时的婴儿心理活动很简单,但由于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他同样渴望丰富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躺在床上纹丝不动。因此,吮吸是一种原始的条件反射,凡接触到婴儿口唇的任何物体,都会引起婴儿的这种反射。在整个婴儿时期,婴儿吸吮自己的手指很常见,一般持续到两三岁后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其间,婴儿会因饥饿而吸吮手指,以期得到如吸吮母亲乳头般的满足;会因寂寞无聊、焦虑不安、身体疼痛等吸吮手指,以期自慰、减轻焦虑、转移注意力等。如果偶然出现这些行为或持续时间不长,应该是一种婴幼儿的正常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与外界接触的增多,这一不良嗜好大多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不过,若饥饿、疾病、孤独、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反复出现经常存在,则吸吮手指的行为就可能转化成咬指甲。并形成一种癖好,以致难以革除。成为一种较具顽固性的不良习惯。这一不良习惯形成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父母无法及时满足幼儿爱的需求。随着社会老年化时代的到来,“421”的家庭结构越来越多,年轻的父
母肩负的重任越来越多。不仅要承担上一辈老人的赡养,还要顾及下一代儿女的养育,有着挑子两头重的感觉。而迫于生计,为了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年轻的父母只能把主要精力和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繁忙的工作令年轻的父母们无暇顾及幼儿,对幼儿关怀照顾不够。幼儿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缺少母爱。祖父母的关爱是代替不了父母之爱的。
2、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伙伴。从八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起,新式的家庭环境取代了原来家里兄弟姐妹热热闹闹的模式,而走向了一个家庭一个幼儿的“小太阳”模式,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和放学回家之后,常常是一个人在家里独自玩耍,内心孤独、寂寞、乏味,以吸吮手指、咬指甲来排遣寂寞和孤独是最简捷的方法,久而久之便成为习惯。
3、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使家庭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合理,独立,很多新建小区对门不知道是何人的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的政策形成的“421”【2】结构日渐普遍让幼儿必然缺少了游戏的伙伴。家庭中同龄人的缺乏既有益养成幼儿的独立性格但同时也极易造成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不会也不可能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懂的沟通,交流。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困难只有逃避或自虐。而咬指甲对仍然处于口腔,肛门期的幼儿是其必然的选择
4、紧张焦虑情绪也是一个成因,如看恐怖的影视片以及受到父母的责骂或惩罚等。由于年轻父母工作的压力造成了他们利用为幼儿增添各种各样的现代电子“玩伴”(即为幼儿买VCD、DVD播放器等)让幼儿通过观看影片代替陪幼儿一同玩耍,或是带幼儿外出游玩。以为这样就可以为幼儿排遣孤独、无聊的情绪。然而,人类毕竟是一种社会性的高级动物,人的这一本质需求是无法改变的,因此,观看影片虽然表面上为幼儿排遣了无聊的视觉,但却忽视了影片剧情的多变也容易造成幼儿过度心因压力和紧张的焦虑。家庭矛盾也是引起幼儿情绪焦虑的另一重要原因。有些家庭中,父母当着幼儿的面发生争吵甚至家庭暴力,这些具有一定暴力性质的事情超乎了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另幼儿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让幼儿无所适从,而采取逃避的方式,进行吃手指、咬指甲来缓解心中的紧张情绪。
5、回避困难、问题。幼儿的各种能力还处于一个初创并不断健全的关键期,外界的一切事物对婴幼儿来说都是新鲜和颇具吸引力的,因此生活中面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幼儿遇到自己无能为力事情或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又不能够及时从监护人那里得到必要的支持,帮助心理压力无法缓解时就只有用咬指甲,吃手指来转移注意力,逃避面临的一切,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
二、咬指甲、吃手指不良习惯对幼儿的影响。
(一)吃手指、咬指甲对幼儿生理的影响。
1、不良的牙齿咬合习惯:手指对牙齿和上嘴唇的压力会逐渐导致上牙向外突出,从而影响上下牙的咬合。就牙齿的生理特点来说,上牙床没有下牙床排列得那么紧密,长时间的吮指习惯,会造成上牙床的形状从U形变成V形,同时,也容易使上牙之间的间隙增大,或者牙齿向外突出,从而不利于咬或咀嚼某些食物。【3】
2、影响面部容貌的美观性。由于长时间的吃手指、咬指甲使牙齿变形,促使面部五官受到一定的推挤,产生局部的错位,从而令脸部的美观遭到一定的破坏。
3、影响幼儿的发音。医学专家认为,人的发音和口中牙齿的排列是有一定的关联的,如果上下牙在相互关系上对不准,会影响到发音,更可能造成口齿不清。
4、影响手的美观。经常性的吃手指、咬指甲会使手部肌肉变形,有的幼儿的被“吃”、被“咬”的那部分手会比其他的地方小,甚至形状会畸形,严重的吃手指、咬指甲还可能产生手部感染、肿胀、增生。
5、吃手指是一个非常不卫生的习惯。众人皆知,幼儿正处于多动、好动期,这种特性会另幼儿不断地去参与自己认为“好玩”的一切活动,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撕纸活动,幼儿都能玩得很满足。所以,幼儿的手会不断地接触各种物体,不论是干净还是带有污渍的,幼儿都不会拒绝。从而使手部滋生了很多的细菌,在吃手指、咬指甲的过程中又把这些不卫生的物质送入口中,从而产生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