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的限制 ,一时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的理论 ,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证明是正确的 ,这样的例 子在学术界不少 。因此 ,如果非要立即对科研 成果比个高低的话 ,就只能以数量的多少 ,甚至 以关系和后台来决定 。比来比去 ,最终是助长 了浮躁作风 ,以致于目前学术界表面上热闹非 凡 ,成果数量很多 ,实际上低水平重复 ,学术泡 沫充斥学术界 。量化管理“精确 ”的背后是鼓 励数量 ,忽视甚至是轻视学术质量 ,导致学术界 急功近利 。
TEXTLI E EDUCATOI N
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思考
张意忠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7)
摘 要 : 我国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存在着行政主导 、重数量轻质量 、重科研轻教 学等问题 ,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学术水平的提高 。对此 ,需要延长考核期限 ,健全 考核内容 ,改革考核标准 ,增加考核渠道 ,这样才能提供教师宽松的学术环境 ,促进教师健 康发展 。
2. 健全考核内容 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内容常以科研为导向 。 在一些人眼中 ,教学可有可无 ,科研才是正业 。 但是培养人才是大学存在之根本 ,是大学的第 一要务 ,是教师的第一职责 ,在此基础上才发展 出科学研究 、服务社会的功能 。因此 ,对教师应 该全面考核他们在教书育人 、科学研究 、服务社 会 、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情况 ,不应该以出版物为 导向 ,以科研成果代替一切 。 3. 改革考核标准 一是建议取消以科研经费的多少 、课题和 奖励的等级作为考核的依据 。这里有一个理论 前提要弄清楚 :一般地说 ,经费越多 、课题级别 越高 ,确实显示出你的科研能力较强 、科研水平 较高 。但是在评价科研业绩时 ,并不是经费越
多 ,科研成果的水平就越高 ,实践中确有一些耗 资巨大但成效不佳的科研项目实例 。对于奖励 的级别也应同样地看待 ,奖励的级别越高 ,表示 成果越重要 ,社会意义越大 ,但是应主要通过对 社会生产 、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来作最后评定 。 也就是说 ,科研水平的考核标准应该以成果质 量为依据 。
二是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 。在考 核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 时 ,评价标准在时间 、数量 、形式上应有所不同 。 有学者认为 :提出一个哲学命题 、破解一字甲骨 文恐毕生不能 ,写出一条立法建议并进行论证 , 几月几周即可 。如采用一个标准 ,以论文见高 低 ,实在难以衡量 。现实的评价标准有普遍采 用自然科学评价标准的倾向 ,以这样的标准考 核不同学科的成果不仅不科学 ,而且不合理 。 因此 ,不同的学科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 规律 ,选择不同的考核标准 。
这样的师德规范会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并 乐于去遵守执行 ,而达不到如此规范的教师将 为众人所不齿 ,便于对其进行甄别和清除于教 师队伍之外 。
三 、结束语
作者简介 : 张意忠 (1968 - ) ,男 ,江西新余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E2mail: zhangyizhong82000@ yahoo. com. cn
18
TEXTLI E EDUCATOI N
纺织教育 2008. 4
数量多少或刊物的“行政级别 ”,对学术水平难 以兼顾。教师的学术成就完全变成了分数 ,这种 做法与过去农村生产队记工分的方式相类似 。 在学术研究被量化和数字化的“数字时代 ”,与 追求数量化和标准化的“泰勒式工厂 ”管理模式 和竞争方式完全一致。在今天 ,教师似乎在为获 取金钱而从事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完全被商品化 了。难怪有人说 :“评审要量化工作表现 ,等于将 教师变成一堆可以描述 、计算并能互相比较的数 据 [2 ] 。”量化考核导致教师每天都得为学校制定 的年终考核指标奔波 :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 多少篇文章 ,承担什么级别的课题 ,获得多少科 研经费 ,获得什么级别的奖项。在这种情况下 , 一些教师走上粗制滥造之路 ,他们不得不急功近 利、夸大成绩 ,把一篇文章分成几篇发表 ,把还没 有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研究结论就匆匆发表 。 虽然科研成果多了 ,但学术水平下降了 ,因为他 们没有时间思考一些根本性问题 ,只是急于拿出 成果来应付检查 。
一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1. 行政主导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都是 以行政为主 ,致使行政权力凸显 ,教师缺乏学术 权力 。即使象教师考核评价这样的学术事务 , 同样是在行政部门的操纵控制之下 ,评价标准 、 评价程序 、评价方法都由行政部门一手操办 ,教 师没有发言权 ,是典型的“外行评内行 ”。 学术属于高深学问 ,它不是普通的常识 。 学术又具有学科性 ,有很强的专业性 ,它是属于 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 ”。 随着科学的发展 ,每个专业领域的学术判断越
4. 增加考核渠道 一是同行评议 。实行同行评议 ,既有利于 评议者独立思考 ,实事求是地做出评判 ,又有利 于减少行政干预 ,避免非专业人士对评议的影
(下转第 27页 )
20
TEXTLI E EDUCATOI N
纺织教育 2008. 4
准底线 。 师德应以“公民道德规范 ”为底线 ,这个规
范也是社会道德的底线 。“公民道德规范 ”具 有三个特点 : ( 1 )基础性 。作为最基本的做人 准则 ,这一规范不再在普通公民中提倡无谓牺 牲 。 (2)具体性 。这个规范有细化的价值标准 和行为尺度 ,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 ( 3 )公平 性 。社会理性和公共规则的认同是道德行为的 必然基础 。“公民道德规范 ”被普遍接受并适 用于全体公民 ,并且“规范面前 ,人人平等 ”[ 8 ] 。
来越依赖于掌握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 。在大学 内部 ,应该是知识最多的人有最大的发言权 。 有学者指出 :“只有学术造诣较深的学者才能 较好地理解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 ,并自觉地遵 循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 ,献身于高等教育事业 。 因此 ,在高等教育管理中 ,学术水平高的拥有更 大的发言权 [ 1 ] 。”在教师职务聘任之类的学术 事务上 ,应该授予专家学者学术权力 ,让他们主 导这一活动 。否则行政主导只能是清点成果数 量 ,因为行政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各学科教师的 学术水平 ,要他们做出评价也是强人所难 。
二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
1. 延长考核期限 目前各 高 校 对 教 师 的 考 核 都 实 行 年 度 考
wk.baidu.com9
TEXTLI E EDUCATOI N
师资队伍建设
评 ,规定要在考核期内完成一定的教学 、科研工 作量 。但从学术发展的视角看 ,考核期限越长 越好 。教师培养人才的过程是漫长的 ,教学效 果的优劣不能仅凭学生的考试分数 ,对学生的 道德品质教育在短期内也难以见效 。科研成果 的考核同样如此 ,学术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 ,任 何成果 ,特别是重大成果的产生 ,都有一个酝 酿 、积淀期 。一项成果产生以后 ,有时并不能产 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大凡优 秀的学术成果都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而且也 需要时间来检验 。一般说来 ,论文发表两年后 引用数才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一些有价 值的经典之作 ,在发表几十年后仍不断被引用 。 试想 ,实行年度考核 ,有多少教师能够静下心来 从事重大的基础研究 ? 又能够产生多少有重大 意义的学术成果 ? 对此 ,笔者建议把对教师的 考核期改为 3~5年 。对一些从事重大科研项 目的教师的考核期甚至可以延长至 5 ~10 年 , 这样才能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活动 中 ,不再为每年的考核而烦恼 。 2004 年 ,湖南 大学做出决定 ,对高层次人才取消一年一度的 考核 ,实行按聘期考核 ,给他们相对较长的科研 周期和宽松的学术环境 。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
量化考评的做法起源于国外 ,国内的量化 管理是借鉴国外的 ,但是我们不顾实际情况 ,盲 目照搬 ,其缺点不言而喻 。譬如 ,我国的学术评 审制度不如西方国家那样严格规范 。对科研成 果 ,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进行量化考评 是很困难的 ,要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和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 ,人文社会科学 工作者主要是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 ,要求少而 精 。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又是长期的 , 成果的价值不容易立即鉴别出来 。有时由于条
三是取消量化考核标准 。量化尽管可以奖 勤罚懒 ,但并不能为大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 境 。正如杨乐院士所言 :“基础研究不能搞短 平快 ,写 10篇平庸的论文不如写 1篇不错的论 文 ,写 10 篇不错的论文不如写 1 篇突出的论 文 。”唐纳德 ·肯尼迪在任斯坦福大学校长时 , 对高校教师在发表学术论著上只追求数量的倾 向提出了批评 ,他说 :“平庸学识的过度生产是 当代学术生活的最为夸大其辞的做法 :它会因 单纯的篇幅而隐匿了真正重要的著作 ;它浪费 了时间和资源 。”有鉴于此 ,唐纳德 ·肯尼迪提 出 ,在做出有关人事决定时 ,对其发表的学术论 著 ,不是要求多多益善 ,而是必须加以限制 ,以 “逆转把计数和度量作为评估教员研究的重要 手段和骇人信条 [ 5 ] ”。
关键词 : 高校教师 ;考核评价制度 ;问题 ;对策
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 。 制定出科学 、合理 、完善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 度 ,将会既激发教师的学术热情 ,又对教师的工 作目标提供方向 。但由于学术是高深专门的学 问 ,如何考核评价它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 ,以 致于目前各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普遍存在 一些不足 。因此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将有利 于发挥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积极作用 。
那么为什么目前各高校都热衷于实施量化 考核呢 ? 原因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及其领 导的考核注重量化 。如学位点的层次与数量 、 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 、课题的等级及获奖 的层次与等级 ,数量越多 、层次越高 ,学校地位 就越高 ,获得的资源也越多 。因此 ,高校对教师 的考核也进行论文 、课题 、奖励的数量统计 ,根 据预先设定的分值进行统计核算 ,然后以分数 论“英雄 ”。
2. 重数量轻质量 我国许多高校对教师实行年度“量化 ”考 核 ,制定有具体标准。根据所谓“核心期刊 ”、课 题级别 、获奖等级等进行分数转换核算 ,其中学 术论文有“核心期刊 ”和“非核心期刊 ”之分 ,核 心期刊又分一类 、二类 、三类 ;课题级别、获奖等 级有国家级、省部级、地方级之分 ;出版物也分国 家级 、省部级等 。针对不同的级别赋予不同的分 值 ,最后把教师考评所得分数与奖金、福利直接 挂钩 。这种考核评价只比文章长短 、专著厚薄、
3. 重科研轻教学 传统观念认为 ,学术是指参加科研 、发表论 文 、出版专著 。因此 ,科研成果成为衡量高校教 师学术水平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指标 ,从而导致 高校对教师的年度考核普遍存在着重科研成 果 、轻教学水平的现象 。科研成果按照等级容 易分出教师之间水平的高低 ,但教学水平难以 考核 。在公众和社会看来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 天职 。但在高校考核评估指挥棒的引导下 ,许 多教师在学术研究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 却置教学于不顾 ,对教学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 。 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是其本职工作 ,但有关调查 结果表明 ,在对 507 位被调查的教授中 ,只有 5915%的教授认为这一制度执行得好或较好 , 也就是说 ,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教授放弃了培养 本科生的责任 。以北京某著名大学为例 ,虽然 72%以上的课程由教授 、副教授上 ,但从人数上 看 ,只有 30%左右的教授 、副教授承担着本科 生的课程教学 。2005年 9月 ,温家宝总理郑重 倡议 [ 4 ] , 教 授 、名师 要上 课堂 , 给 学 生 讲 基 础 课 。他说 :“我们现在许多学校 ,教授 、名师不 上课堂 ,这种做法应该改变 。”教师重科研轻教 学 ,导致教书育人的质量受到影响 ,以致于出现 学生要求更换导师甚至退学的现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