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

用于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的比较

院系:信息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号:082511012**

姓名:黄**

指导教师:马**

提交日期:2011年11月2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黄** 学年论文成绩

评语:

论文详细讨论了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在项目开发中的实施过程,分析了两种开发方法各自的特点、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实际应用研究两种方法的具体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观点明确,论证有据,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条理清楚,文字通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对问题的本质论述不够深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学年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内容摘要

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是比较常见的两种项目开发方法。虽然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作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和不同的适用范围。但他们并不是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中两种互不相干或互为对立的开发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常常互为渗透、互为补充。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方法在用于项目开发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项目开发的过程,以及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选择恰当的开发方法。

关键词: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项目开发方法

Abstract

Life cycle and prototyping method is the more common of the two methods of project development. Although prototyping and life cycle as information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different scope. But they are not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wo unrelated or mutually antagonistic development approach, in practice, these two methods often penetrate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is paper, these two methods used for project development in the comparison,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llows us to better select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approach.

Key words: life cycle prototyping project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目录

1引言 (1)

2生命周期法的实施及优缺点 (1)

2.1生命周期法开发过程 (2)

2.2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2)

3原型法的实施及优缺点 (3)

3.1 原型法的工作步骤 (3)

3.2原型法开发系统的特点 (3)

3.3原型法的优缺点 (4)

4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比较 (4)

5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6)

6总结 (6)

参考文献 (7)

1引言

生命周期法。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生命周期法也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在开发复杂的大系统时,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它也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4]原型法。系统分析人员根据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模型(或称原形、雏形),这个模型大致表达了系统分析人员对当前用户要求的理解和他希望系统实现后的形式。然后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一道,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价和修改。原型法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分四步进行:首先快速分析,弄清用户/设计者的基本信息需求;然后构造原型,开发初始原型系统;之后,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价原型;最后系统开发人员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1]

本文主要通过对用于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实施以及优缺点进行比较,使大家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从而了解项目开发的过程,以及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选择恰当的开发方法。

2生命周期法的实施及优缺点

2.1生命周期法开发过程

具体来说,它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独立的六个阶段,包括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评估。这六个阶段构成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图1生命周期法实施过程

Figure1 Implementation life cycle

2.2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由图1可见,生命周期法大致有定义阶段,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在定义阶段包括:系统需求和软件需求分析。开发阶段包括: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编程测试。维护阶段包括运行维护。生命周期法是一个要求开发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严格执行。由此可以得到生命周期法的一些优缺点。

生命周期法的突出优点是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它从时间角度把软件开发和维护分解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任务和目标。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可操作性。另外,每个阶段都对该阶段的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保证了软件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实践证明,生命周期法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但是,生命周期法开发周期较长,因为开发顺序是线性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不能同时进行,前阶段所犯的错误必然带入后一阶段,而且是越是前面犯的错误对后面的工作的影响越大,更正错误所花的工作量就越大。而且,在功能经常要变化的情况下,难以适应变化要求,不支持反复开发。

3原型法的实施及优缺点

3.1 原型法的工作步骤

○1快速分析,弄清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

在分析者和用户的紧密配合下,快速确定软件系统的基本要求。根据原型所要体现的特性(或界面形式、或处理功能、或总体结构、或模拟性能等),描述基本规格说明,以满足开发原型的需要。快速分析的关键是要注意选取分析和描述的内容,围绕使用原型的目标,集中力量,确定局部的需求说明,从而尽快开始构造原型。

○2构造原型,开发初始原型系统。

在快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基本规格说明,尽快实现一个可运行的系统。为此需要强有力的软件工具的支持,例如采用非常高级的语言实现原型,引入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开发工具等。并忽略最终系统在某些细节上的要求,例如安全性、健壮性、异常处理等。主要考虑原型系统应充分反映的待评价的特性,暂时忽略一切次要的内容。综上所述,本步骤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运行的交互式应用系统来满足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

○3用户和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价原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