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及鼻饲护理
2024年版肠内营养护理规范
![2024年版肠内营养护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92a55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5.png)
2024年版肠内营养护理规范一、前言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和符合生理特点等优点,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
为了规范肠内营养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制定本规范。
二、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 胃肠道功能正常,但无法正常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昏迷、重症肌无力、消化道肿瘤等。
2. 胃肠道功能不良,但可以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如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等。
3. 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如创伤、感染、手术后等。
禁忌症1. 胃肠道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如胃肠道穿孔、梗阻等。
2. 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患者。
3. 严重感染、败血症等全身状况危重的患者。
4. 对肠内营养制剂成分过敏的患者。
三、肠内营养的护理流程1. 营养评估1. 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疾病诊断等。
2.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体质指数(BMI)、蛋白质代谢指标等。
3.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包括食欲、呕吐、腹泻等。
2. 营养配方制定1. 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配方。
2.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如整蛋白型、短肽型、氨基酸型等。
3. 调整营养配方,以满足患者特殊的营养需求,如高蛋白、高脂肪等。
3. 营养输注1. 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如口服、鼻饲、经皮内镜胃造瘘(PEG)等。
2. 输注速度从慢到快,逐渐增加,以避免胃肠道不耐受。
3. 监测患者的耐受情况,如胃肠道症状、血糖水平等。
4. 营养监测与评估1.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体重、BMI、蛋白质代谢指标等。
2. 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呕吐、腹泻等。
3.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营养需求,调整肠内营养配方和输注速度。
四、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护理1. 胃肠道并发症1. 恶心、呕吐:观察患者的呕吐物性质,必要时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
2. 腹泻:观察患者的粪便性质,调整营养制剂的温度和浓度,必要时暂停输注。
鼻饲法及护理课件
![鼻饲法及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eb43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f.png)
预防误吸
选择合适的鼻饲体位, 避免在饱餐后进行鼻饲, 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疏导。
患者及家属指 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鼻 饲管,掌握日常护理技巧。
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安排饮 食,保证营养供给。
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调 适,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饮食护理
清洁护理
定期清洁鼻腔和口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
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鼻饲饮食,保证营 养供给。
02
01
观察记录
观察患者情况,记录进食量、反应和异常情 况,及时处理。
04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 期更换鼻饲管,保持鼻 腔和口腔清洁。
处理并发症
如出现胃食管反流、吸 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及 时处理并调整鼻饲方法。
特殊情况处理
04
胃管脱落处理
立即停止喂食,并通 知医生。
根据医生指示,重新 置管或采取其他措施。
评估患者情况,如有 无呼吸困难、呕吐等 症状。
胃管堵塞处理
确认胃管位置,确保其正确插入。
使用温水冲洗胃管,注意不要 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胃黏膜。
如冲洗无效,通知医生,根据 医生指示采取相应措施。
胃管拔除的指征与操作Βιβλιοθήκη 010203
听诊气过水声
将听诊器置于剑突下,向 胃管内快速注入50ml空气, 听诊是否有气过水声。
抽取胃液
连接注射器至胃管末端, 回抽注射器,观察有无胃 液抽出。
测试食物反流
注入少量温开水,观察患 者是否有食物反流现象。
肠内营养输注流程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输注流程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6c4a4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5.png)
1、如无禁忌,卧床病人抬高床头30°~45°,鼻饲完成后保持原卧位20~30分钟。
一定要抬高床头!
2、采采用输注泵时,以每小时25~50毫升的速度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性逐渐调整到每小时100~125毫升。
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
居家或没有输注泵时,可以手推注射器缓慢推注,速度不宜过快。
鼻饲过程中患者如有呛咳、误吸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输注。
鼻饲前后用注射器抽取20~30毫升温开水进行脉冲式冲管,以保持管道通畅,避免鼻饲管内食物残留。
鼻饲后30分钟内尽可能避免吸痰,清醒患者尽可能避免用力咳嗽,以防患者出现呕吐及误吸的现象。
3、营养液温度不宜超过38~40℃,患者感觉舒适、一般以滴在手腕上不烫为宜。
若患者平时喜食温热食物,请告知护士,可采用加温输注的方法。
4、营养液现配现用,避免污染、变质,24小时内用完。
调配和盛放营养液的容器要保持清洁。
5、按照制剂说明书配置标准浓度的营养液,如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时,可通过稀释营养液或减速输注改善症状。
6、肠内营养期间要关注患者有无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并发症的发生。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补充方法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补充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9183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a.png)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补充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的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ICU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其中包括合理的肠内营养补充。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的肠内营养补充方法,从食物选择、饮食调控和饮食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合理的肠内营养补充,可以促进ICU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一、食物选择在ICU中,患者的食物选择应考虑到其病情和身体状况。
通常情况下,轻、中度病情的ICU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进食来摄入充足的营养。
然而,对于重症患者、手术后患者或存在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口服进食常常不可行。
此时,可选用肠内营养方法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对于ICU患者而言,选择适合的食物非常重要。
一方面,食物应具有高能量、高蛋白、低脂的特点,以满足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
另一方面,食物的选择还应根据患者的肠道接受程度进行调控。
常见的肠内营养食物包括流式饮食、免洗型饮食、特殊膳食等,其中流式饮食更适用于需要限制患者体积或者需要大量液体的情况。
二、饮食调控在ICU中,饮食调控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调控,可以保证ICU患者获得适宜的肠内营养补充。
首先,饮食调控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例如,对于肠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摄入量,使其适应并逐步增加肠道的功能。
另外,饮食调控还应考虑到患者的能量消耗、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在确定饮食配方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基础代谢率、蛋白质需求量和营养指标等因素,以确保营养的均衡和供给的充足。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水平衡和电解质水平,合理控制饮食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含量,以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水平衡。
三、饮食方法在ICU中,肠内营养的补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常见的饮食方法包括鼻饲、直肠灌注和胃肠几点营养等。
鼻饲是把肠内营养配制液通过喉鼻饲管输送到十二指肠中,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肠内营养补充的患者。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a64e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e.png)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前言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肠内营养护理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肠内营养护理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以及实施步骤。
一、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消化道功能保持消化道功能是肠内营养护理的首要原则。
鼓励患者尽可能地保持正常的饮食摄入,减少外源性营养的依赖。
如果患者无法正常摄入食物,可以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2. 个体化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特殊需要和病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是肠内营养护理的重要原则。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疾病类型和治疗目标,确定合适的营养配方和摄入量。
3. 系统监测和评估对于接受肠内营养护理的患者,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血液检查、体重监测、营养摄入记录等手段,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4. 配合其他治疗手段肠内营养护理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疗效。
例如,在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中,肠内营养护理可以帮助减轻治疗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二、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范围肠内营养护理适用于多种疾病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梗阻、炎症性肠病等。
2. 营养不良:如体重下降、脱水、营养不良症状明显等。
3. 高龄或卧床不起患者: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起,导致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等问题。
4. 手术前后:手术前饮食准备和手术后恢复期的营养补充。
5. 慢性疾病:如癌症、慢性肾脏疾病等。
三、肠内营养护理的实施步骤实施肠内营养护理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情况、饮食惯等。
2. 制定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包括营养配方选择和摄入量确定。
鼻饲及其护理
![鼻饲及其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be97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a.png)
THANKS
感谢观看
报告医生
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应及 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止血 措施。
预防感染
保持出血部位的清洁,避免感 染。
06
CATALOGUE
鼻饲的科研进展
鼻饲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01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应用
在ICU中,对于无法自行进食的患者,鼻饲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
。研究关注鼻饲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
指导患者如何正确配合鼻饲,如保持正确的体位、合理安排进食时间等,以提高患 者的依从性。
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和意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提高患者的 满意度。
05
CATALOGUE
鼻饲的特殊情况处理
误吸的处理
立即停止鼻饲
吸氧
发现患者有误吸时,应立即停止鼻饲,迅 速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鼻饲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更加个体化的营养支持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鼻饲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的营养 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营养 配方。
新技术的应用
未来鼻饲领域将不断引入新技术,如3D打印技术、人工智 能等,为鼻饲管的制造和应用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改进。
综合护理和康复理念的应用
未来鼻饲将更加注重与综合护理和康复理念的结合,为患 者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后效果。
鼻饲及其护理
汇报人:
2023-12-0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ATALOGUE
目 录
• 鼻饲概述 • 鼻饲的护理 • 鼻饲的日常护理 • 鼻饲的心理护理 • 鼻饲的特殊情况处理 • 鼻饲的科研进展
01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鼻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鼻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bad2c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7.png)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鼻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肠内营养支持是一项关键的治疗手段,旨在为无法通过口腔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在某些情况下,经鼻饲管给药成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选择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经鼻饲管给药期间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以确保患者获得有效且安全的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通过口服或经胃肠道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的治疗方法,旨在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它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营养或无法耐受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的患者,如消化道疾病、手术后恢复期、肠梗阻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自然的消化吸收过程,促进肠道功能的维持和恢复。
它可以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物质,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和组织修复的需要。
此外,肠内营养还能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插管、胃肠造瘘等。
选择适当的方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肠道功能状态。
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消化吸收功能和肠道通透性,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尽管肠内营养支持具有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潜在的并发症,如肠道不耐受、胀气、腹泻、营养不良等。
因此,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总的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并促进康复。
在临床实践中,它应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并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经鼻饲管给药经鼻饲管给药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管道,将营养物质或药物直接送入胃或肠道的治疗方法。
它适用于那些无法经口进食或无法耐受胃肠道插管的患者,如口咽部手术后、颌面部损伤、吞咽障碍、消化道疾病等。
经鼻饲管给药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相对简单、安全且易于操作。
通过经鼻饲管,可以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鼻饲及危重患者血糖管理ppt
![肠内营养鼻饲及危重患者血糖管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3e36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4.png)
❖血糖监测频率
1、胃肠内营养,血糖检测 应以每2小时1次为宜
2、待血糖连续3-4次维 持在4.4-7.7mmol/l之间,改为 每4小时1次
l EN时血糖管理
1、饮食:不同营养液对患者血糖 影响不同,针对糖尿病患者首选康全 力,关注鼻饲的方式。
2、药物护理:常用胰岛素泵,有 效期24小时(与泵管对胰岛素的吸 附作用有关)
❖ 其配方符合国际糖尿病协会的推荐和要求。提 供的营养物质符合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特点,处 方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木薯淀粉和谷物 淀粉。因此能减少糖尿病患者与糖耐受不良患 者的葡萄糖复合。
❖ 瑞代500ml提供能量450kcal。根据计算的标准 热量每日肠内营养1000瑞代。
营养液的输注
❖肠内营养对血糖影响较大,8-24小 时均匀给予。
❖ 危重患者血糖 200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A)和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联合发布有关住院患 者糖尿病与血糖控制的共识声明:
建议大多数危重症患者的血糖应控 制在7.8-10.0mmol/l之间,并视患者的具体情 况而定,但患者血糖<6.1mmol/l或> 10mmol/l都是不可接受的。
应激性高血糖
❖定义:指机体遭受打击后血糖高于正常 范围,不论既往是否合并有糖尿病。
❖诊断标准:
2次空腹血糖水平≥7mmol/l 或随机血糖 ≥11.1mmol/l。
2次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或随机血糖在7.8-11.1mmol/l, 则为糖耐量受损。
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四、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
❖需合理计算患者的热量、选择合适的胰 岛素注射方案
❖持续匀速鼻饲营养液 ❖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警惕低血糖。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61316145ef7ba0d4b733b7e.png)
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一、概念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和方式(一)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二)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1.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
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
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使患者难以耐受.2.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
一般4-6次/天,250—500ml/次。
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的喂养方法。
适合病情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
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1.腹泻/腹痛/腹胀2.返流及误吸3.胃潴留4.并发症四、评估(一)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1。
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等,对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2。
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二)营养液类型(三)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四)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五)胃肠道1。
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2。
有无胃潴留3。
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六)有无返流:注意痰液及口腔内分泌物颜色及性状的观察,如果有类似营养液的物质,应该报告医生(七)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血色素、体重等五、护理措施(一)患者体位床头抬高大于30度,以减少返流的几率.(二)营养管的维护1.妥善固定营养管,鼻肠管应该列入特殊管道给予加固,防止脱出.2。
肠内肠外营养的护理
![肠内肠外营养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badc3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7.png)
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避免过冷或过热。 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
一、肠内营养
(三)肠内营养实施途径——鼻饲法
注意事项
多数患者可耐受间歇滴注。 分次推注主要用于经胃内喂养的非危重患者。
感染性并发症
✓ 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脓毒症。 ✓ 肠源性感染。
代谢性并发症
✓ 糖代谢紊乱、肝功能损害、肠黏膜萎缩、胆 汁淤积等。
二、肠外营养
(七)肠外营养注意事项
加强配制营养液及静脉穿刺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配制好的营养液储存于4℃冰箱内备用,若存放超过24h,则不宜使用。 输液导管及输液袋每12~24h更换一次;导管进入静脉处的敷料每24h应更换一次。更换时
一、肠内营养
(三)肠内营养实施途径——鼻饲法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鼻 腔的通畅性。
✓ 解释: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 配合方法。
患者准备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无异味。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 治疗车上层:无菌鼻饲包(内备:治疗碗、镊 子、止血钳、压舌板、纱布、胃管、50ml注射 器、治疗巾。胃管可根据鼻饲持续时间、患者 的耐受程度选择橡胶胃管、硅胶胃管或新型胃 管)、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或 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鼻饲流食 (38~40℃)、温开水适量(也可取患者饮水 壶内的水)、按需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 松节油、手消毒液、医嘱单、一次性清洁手套。 采用滴注方式灌注流食者还需备带有输注管的 肠内营养容器。
非要素制剂
✓ 匀浆制剂 ✓ 整蛋白为氮源的非要素制剂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d1e1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5.png)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一、前言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腔或鼻饲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到肠道内,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内营养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我国最新发布了肠内营养护理标准。
二、肠内营养护理标准2.1 前期评估在开始肠内营养前,应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包括:-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 胃肠道功能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如胃肠道出血、腹泻、便秘等。
- 心理状况评估: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和心理状况,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2.2 营养配方制定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 能量: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 蛋白质:根据患者的蛋白质需求,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来源。
- 脂肪:提供必需脂肪酸,注意脂肪的消化吸收情况。
- 碳水化合物: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 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水分: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水分平衡状况。
2.3 营养液的配制与输注- 营养液的配制:按照营养配方,准确称量各种营养素,进行配制。
- 营养液的输注: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如口服、鼻饲或胃造瘘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
- 输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对输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
2.4 监测与评估- 营养状况的监测:定期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了解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
- 胃肠道功能的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便秘等,及时处理。
- 实验室检查: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
2.5 健康教育与家属支持-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讲解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7b0b7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a.png)
肠内营养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鼻饲管是否在位通畅。
2、观察胃腔残留量。
3、观察胃肠道并发症。
【护理措施】
1、双人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至患者床边,放置鼻饲管。
2、置管成功后,检查鼻饲管放置位置是否正确,然后妥善固
定。
3、患者取半坐位或床头抬高30°~45°,重症患者往往合并
胃肠动力障碍,头高位可以减少误吸,及其相关肺部感染的可能性。
4、肠内营养患者应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发生误吸;持
续肠内营养的患者,通常每4小时抽吸一次胃腔残留量。
如果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如果潴留量≤100ml,则通知医师,可遵医嘱增加输注速度20ml/h;如果残留量≥200ml,应通知医师,可遵医嘱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
5、当回抽出血性胃液时,应立即通知医师,暂停肠内营养。
6、肠内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一次配制量不能超过500ml.
7、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鼻饲管后给予鼻饲饮食,鼻饲液温度。
【2024版】鼻饲管理新进展
![【2024版】鼻饲管理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4561c2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8.png)
综合营养评定法
参数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体重
下降
10%~20%
下降
20%~40%
下降>40%
上臂肌围
>80%
60%~80%
<60%
三头肌皮褶厚度
>80%
60%~80%
<60%
血清白蛋白(g/L) 30~35
21~30
<21
血清转铁蛋白(g/
管缓慢推入,以解除痉挛,使胃管能顺利插入。
• 2、对于昏迷躁动病人在操作前,应予以充分镇静,可静脉推注异丙
酚20~60mg或咪唑安定5~10mg;
• 3、鼻甲肥厚、鼻中隔异常者:浸有麻黄液的纱布条用镊子置入患者
鼻腔内约3分钟再插管。
• 4、门脉高压者:插管前给患者口服10-20ml液体石蜡,并将胃管在
度,抽吸为内容物以及
时判断有无胃潴留及并
发症,并冲管;
4.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做好口腔护理和健
康教育工作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环节鱼骨图
患者
高危因素
配方
口腔护理
胃肠道休息
床头抬高
污染
配方类型
温度
滴速浓度
EN实施结束
开始实施EN
管道标识
营养泵使用 准备工作
给药护理
管道通畅
加温器使用
导管固定
胃残留抽吸
鼻饲中
1.严格控制鼻饲饮
食“三度”;
2.做好三查七对
2.抽吸胃内容物以判
和醒目标志;
断有无胃肠道功能
3.观察病人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管饲喂养及护理要点
一、肠道的功能及营养支持
胃肠道的 正常功能
肠道—重要的 免疫器官
消化吸收功能 肠道粘膜屏障功能 内分泌功能
肠道细菌移位 (BT,Bacterial Translocation) 定义:肠腔中的活菌进入正常无菌
组织,如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内脏。
75%免疫组织 80%免疫球蛋白 50%淋巴细胞 肠有关的淋巴样组织与SIgA
△短肠综合症
△胰腺疾病
△结肠手术与诊断准备 清洁灌肠
△顽固性腹泻 AIDS △神经性厌食或胃瘫痪 胃轻痪 3. 胃肠外疾病 △放/化疗辅助 △术前后营养支持 △烧伤/创伤
1、绝对禁忌: △肠道梗阻 2、不宜EN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
△严重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
小肠广泛切除 3个月内的婴儿
PN 4-6W
肠内营养支持原则
★重症病人常合并代 谢紊乱与营养不良, 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重症病人的营养支 持应充分到考虑受损 器官的耐受能力
二、肠内营养的优势及适应、禁忌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 应激反应
高分解代谢状态 消耗大量能量和
自身蛋白质
机体对能量和 蛋白质的需要增加
危重病人营养 需求和摄入的
矛盾
消化道结构功能受损 摄食困难
营 养途
4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
径
5 术中胃/空肠造口
6 经肠瘘口营养
三、肠内营养的途径及制剂选择
肠内营养途径选择
胃潴留、 连续镇静 或肌松、 肠道麻痹、 急性重症 胰腺炎病 人或需要 鼻胃管引 流的病人。
有
误吸危险
无
鼻空肠管或 鼻十二指肠管
时间长于6 周
鼻胃管
经皮内镜下空肠 置管(PEJ)
• 胃肠道功能完整 使用整蛋白制剂
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
三、肠内营养的途径及制剂选择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决策流程图
病人能经口进食吗? 是
否
胃肠是否有功能?
无
有
整蛋白配方
经口进食(能摄入80 %以上的营养)
摄入能量和 营养物质不足
二、肠内营养的优势及适应、禁忌症
EEN vs. TPN
早期进行EN,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较快,说明EEN能明显促进肠 道功能恢复;EEN在促进肝蛋白合成代谢方面优于PN。此外,EEN组 平均营养费用较低
病人资料 肛门恢复排气时间(h) 恢复排便时间(h)
EEN组(n=35) 56.5+6.9 80.7+16.4
TPN组(n=43) 74.7+11.4** 122.1+21.4**
血清蛋白(ALB)用量(g) 平均营养费用(元/d)
33.4+9.9 202.5+66.3
35.8+9.3 329.8+71.2**
注:与EEN组比,** P<0.01
参考: 方仕、麦海妍等,肝部分切除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年9月 第17卷第5期
案例导入:
王先生,35岁,因舌 癌做了口腔手术,术后七 天不能进食,请问如何保 证黄先生的饮食营养? (说明有几种方法?哪种 方法最好?为什么?)
救命! 我饿!
ICU肠内营养与管饲
ICU 蔡瑜
一、肠道的功能及营养支持
二、肠内营养的优势及适应、禁忌症
主
要
三、肠内营养的途径及制剂选择
内
容
四、 EN的并发症及预防和治疗
• 防止代谢紊乱 • 防止肝脏损害 • 避免了导管败血症
3.更经济的医疗花 • 费用只占PN的1/5(国外)
费
1/2(国内)
4.更安全方便的营 养
二、肠内营养的优势及适应、禁忌症
适应症
肠内营养 适应症和禁忌症
禁忌症
1. 经口摄食不足或禁忌 △经口进食困难、摄食不足、禁忌
2. 胃肠道疾病:PNEN △炎性肠道疾病 溃结
二、肠内营养的优势及适应、禁忌症
与肠外营养相比, 肠内营养能改善危 重病人预后
◆当危重病人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肠内营养。
与晚期肠内营养支 持相比,早期肠营 养支持能改善危重 病人预后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和时机
◆危重病人在进入ICU24-48小时开始早期肠内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营养摄取,降低危重病 人死亡率,显著降低感染并发率。
△完全性肠梗阻及胃肠蠕动严重减慢
△胃大部切除易产生倾倒综合症
△没有明显的肠内营养适应证的病人
3、慎用EN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长期少食衰弱者
△有足够吸收面积的空肠瘘患者 △休克、昏迷 △症状明显的糖尿病、糖耐量异常
三、肠内营养的途径及制剂选择
1 鼻胃管
2 鼻空肠管
肠 内
3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 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EN)。(B级) ◆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 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C级)
二、肠内营养的优势及适应、禁忌症
肠内营养的优点
1.更符合人体的生 理
• 营养胃肠道,保护肠黏膜 • 刺激胃肠道功能更快恢复
2.更少的临床并发 症
后果:肠源性败血症 预防:EN,谷氨酰胺、生长激素
一、肠道的功能及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的目的
1.维持氮平衡 2.维护细胞代谢 3.促进生长发育 4.修复组织器官的结构 5.调整生理功能,促进康复
一、肠道的功能及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途径与演变Fra bibliotek60年代开始
80年代中期
肠内配方饮食和胃肠外营 养同时应用于临床,但当 时人们高度赞扬肠外营养 的优点,随着临床实践增 多,TPN导致肠粘膜废用 萎缩,营养不全,导管及 代谢并发症多等缺点逐渐 暴露
人们逐渐认识到肠粘膜 的屏障功能,EN有促进 肠粘膜细胞增生,维护 肠粘膜屏障作用,防止 细菌易位,而且营养物 质由小肠吸收经门静脉 流入肝脏,符合生理要 求,EN应用才备受关注。
肠道功能障碍时肠外营养仍是主要营养支持,它将与肠内 营养长期并用
二、肠内营养的优势及适应、禁忌症
对于不能耐受正常膳 食的患者,经口服或 管饲途径,将只需化 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 ,由中小分子营养素 组成的营养液直接注 入胃肠道,提供代谢 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素 的营养支持方式。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
三、肠内营养的途径及制剂选择
与经胃 VS 经小肠营养 能否改善预后?
与经胃营养比 较,经小肠营 养减少肺炎发 生率,提高危 重病人的热卡 和蛋白的摄取 量,同时减少 营养用至全量 的时间
三、肠内营养的途径及制剂选择
根据胃肠道功能 ,选择合适的肠 内营养制剂
• 胃肠道功能不全 • 使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