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PPT课件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122张PPT).ppt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曾研究得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
结论。1883年,魏斯曼在分析遗传问题的专文中,断定细胞
核中的染色质就是遗传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种质(germ
plasm)。
1887年,魏斯曼通过进一步的考察和思考,作出了大胆
的推测:由于细胞需要保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在卵细胞和
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种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的
B
A b
a B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2种精子,一个个体产生多个4种精子
(2)以卵细胞的形成为例 ①一对同源染色体
Aa
AA
a a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A
A
a
或
a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a a
A A
次级卵母细胞
A a
A
第二极体
a
a
a
或
A
卵细胞
A 第二极体 卵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1种卵细胞,一个个体产生多个2种卵细胞
②两对同源染色体
B Aa b
卵原细胞
a A AB Bba
b
初级卵母细胞
AB AB
Ab Ab a ab b
a aB B
ab ab
aB aB
A A
B
B
A A bb
A B
A b卵 细 胞
ab
a B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1种卵细胞,一个个体产生多个4种卵细胞
自由组合时配子种类分析
分析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 “一个性原细胞”。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AbD 、ABD 、abd 、aBd四种精子 C. B(b) 与D (d) 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动物细胞工程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3.科学家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制备iPS细胞,尝试说出几种获取iPS细 胞的方法。(结合教材46页)
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中,直接将特定蛋白导入细胞中或者 用小分子化合物等来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 化而来的,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
成纤维细胞 T细胞和B细胞
导入特定基因
导入特定蛋白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
iPS 细胞
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治疗心血管疾病
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1.(2023·山西运城高三模拟)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 B.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CO2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维持培 养液的pH C.为了防止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受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干扰素 D.在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应用: ①人造皮肤的构建; ②动物分泌蛋白的规模化生产; ③用于药理及细胞发育方面的研究。
考点一 动物细胞培养
4.培养的条件:
糖类、氨基酸、无 机盐、维生素 …
培养基的构成:合成培养基 + 血清等天然成分
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 质按种类和所需量严 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含人类未知、细胞生长增
殖所必需的物质,满足细
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细胞的增殖
的概念和原理 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动
物
动物细胞培养
(1)营养条件 (2)无菌、无毒的环境
细 的条件
(3)温度、pH和渗透压
胞
(4)气体环境
培 动物细胞培养 取动物 单个 细胞 原代 传代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课件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
[组易成错提醒]
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 疫活性物质
①汗液、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突状第细一胞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是第二道防线。
溶功菌能酶阻杀挡菌病一原定体是入非侵 特异性免溶疫解。、吞噬病原体
产生抗体等消灭病原体
②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同时吞噬细胞又参
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抗体进入母亲的乳汁,而这些抗体恰好是婴儿所需要的。下
D 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对婴儿来说是直接获得抗体,没有免疫反应过程,对母亲 来说是二次免疫
A.对于婴儿而言,该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
针对不同病原体产生的抗
体种类不同 B.对于母亲而言,针对这些病原体所产生的抗体种类是相同的
C.婴儿通过母乳获得的免疫力起效慢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抗体起效快,但一定时间后 会被分解,不能长时间维持
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 原体接触后获得,
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考点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2 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 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 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 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 内环稳态的功能
B细胞 T细胞
细胞
T细胞
2 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B淋巴细胞 和T淋巴细胞。T细胞又可以分为辅 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 肤、消化道、呼吸道 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 巴器官内,成熟时具 有分支;具有强大的 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ppt课件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糖类的两大分类标准 (1)按化学性质分:
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非还原性糖:多糖、蔗糖。
(2)按功能分:
①参与构成细胞的 重要组成成分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脱氧核糖:DNA的组成成分之一。 核糖:RNA的组成成分之一。
②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Ⅳ染液 丙酮、层析液
作用 检测、鉴定淀粉 检测、鉴定还原性糖 检测、鉴定蛋白质 检测、鉴定脂肪 提取、分离色素
现象 淀粉遇碘变蓝
砖红色沉淀 紫色
橘黄色/红色 形成四条色素带
实验常用的试剂或指标物 Ca(OH)2溶液
作用 检测、鉴定CO2
现象
CO2使Ca(OH)2溶液 变浑浊
1.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储能物质,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与下
列哪种物质的基本单位不同( )
A.纤维素
B.肝糖原
C.肌糖原
D.核糖
【解析】选D。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纤维素与糖原的基
本单位也是葡萄糖;而核糖是一种单糖。
2.(2012·海安模拟)纤维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
A.糖类和脂质
B.糖类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质
D.脂质和蛋白质
【解析】选A。纤维素是多糖属于糖类;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属
于脂质。
3.下列叙述与选项中糖类对应正确的是( ) 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中的糖类 ②植物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③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糖类 ④存在于植物细胞而不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纤维素 C.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 D.脱氧核糖、纤维素、葡萄糖、蔗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全册课件

1
2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主要考点: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
2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
P
F1
个体数: 315 108 101 32 9 : 3 : 3 : 1
101+32 = 133
≈ 3:1
黄色种子
315+101 = 416
108+32 = 140
≈ 3:1
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YYRR黄色圆粒 yyrr 绿色皱粒
YR
yr
YR
yR
Yr
yr
YyRr(黄色圆粒 )
P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
AA:Aa=1︰1
Aa
AA :Aa:aa=1:2:1
Aa:aa=1:1
aa
全显
全显
全显
显性:隐性=3:1
显性:隐性=1:1
全隐
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够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者: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重点掌握: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基因分离定律 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
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豌豆一次能繁殖大量后代。
2022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高考研讨会资料)50张PPT

二、2017全国卷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关注对科学、 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 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 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考查学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思考的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服务于高考的选 拔功能。
3、体现学科特色、重视对实验探究能力 的考查,导向教学。
(四)近年高考生物考试错误答案分析
(1)基本概念不清 (2)基本事实不明 (3)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彻 (4)错字别字 (5)不能合理分配时间 (6)能力差:提取信息能力差;审题能力不强;
•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下列与酵母 菌有关的问题:
• (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
(填“牛肉膏蛋白
胨”“MS”或“麦芽汁琼”)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
用
灭菌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
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
。
•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
五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分布
(3)从能力的角度:一定要体现四项能力要求,以理 解能力为基础。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通常都有 图表曲线题和实验题。要求教师有探究意识,熟 悉题型,规范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4)从题型方面看:通常有一道实验探究题,但一般 只考查实验探究的某个方面。
(5)从难度方面看: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 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近几年基本稳定,不 会忽难忽易。
在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018高考全国 一卷考查了“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全国三卷考查了“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选择性必修1专题复习课件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免疫系统的
三大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第四章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
病B抗胞辅细子记②①③⑤④⑥细原助胞忆体胞体呈性因B细(递T如细胞细新流胞胞感浆知病细讲毒胞)解
Knowledge Explanation
①一些病原体可以与B 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 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分别调控 某一特定生理功能
一、神经系统的基础结构
1.中枢神经系统——脑
大脑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 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 高级中枢。
小脑
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它 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 体平衡。
下丘脑
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 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 制有关。
选择性必修一复习专题
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体液: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排除泪液、唾液、尿液等 细胞内液 约占2/3 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外液 约占1/3 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关系
血浆
淋巴循环
细胞外液
毛细血管壁
大部分渗回
组织液
少部分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液
一、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功能
(1)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特点——言语区
书写性语言中枢(Write)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写字。
失写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Speak)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讲话。 运动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View)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失读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Hear)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全套课件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思考:1.以上这些细胞的共同结构有哪些? 2.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核细胞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 胞 结 构 生 物
真核
细胞
生 物
病毒:如SARS,HIV,流感病毒,噬菌体等
五碳糖
含氮碱基
3.DNA的化学结构
⑴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⑵脱氧核苷酸链
连 接
A
T
T
A
G
C
C
G
⑶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多样性: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比 率和排列顺序不同。
特异性:不同生物个体具有不同的 DNA
一、制备细胞膜
正常形态
吸水后形态
吸水后形态
二、细胞膜的成分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脂质
蛋白质
糖类
脂质(约50%) 蛋白质(约40%) 糖类(约2%-10%)
核苷酸链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巩固练习
C 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在真核细胞内,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8种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
B 2.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是( )
A.8
B.5
C.6
D.3
4.RNA的化学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35

(a)原核基因表达
(b)真核 基因表达
一.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
在浩瀚的“基因海洋”中找到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往往不容易,从相关的已知结构和功能 清晰的基因中进行筛选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序列数据库(如GenBank)、序列比对工具(如BLAST) 等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人们所知,这也为科学家找到合适的目的基 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操作程序
考点·自主梳理 重点·疑难突破 命题·规律探究
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 1.从基因中获取目的基因 2.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植物细胞:农杆菌转化法(常用)、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动物细胞(受精卵):显微注射法 微生物细胞: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检测方法: 1.分子水平:DNA分子杂交法、分子杂交法、抗原-抗体杂交法 2.个体水平:抗虫鉴定 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一.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
1.目的基因及结构、表达
在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操作中,用于改变受体细胞性状或获得预期表达产物等的基因就是 目的基因。根据不同的需要,目的基因是不同的,它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如与 生物抗逆性、生产药物、毒物降解、工业用酶等相关的基因;也可以是具有具有调控作 用的因子。
参与翻译的mRNA序列是由编码序列转录而来的。
一.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 4.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它是一项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 理,在体外提供参与DNA复制的各种组分与反应条件,对目的基因 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该技术由穆里斯等人于1985年 发明,为此,穆里斯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5.3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合( √ )
(4)植物的生长发育完全由植物激素调控( )
×
即时练习
1.下面关于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机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光敏色素的本质是蛋白质
B.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蓝光 C.光通过影响光敏色素的结构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D.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株的生长、开花等
二 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条件
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的具体表现
(1)随着季节轮回,气温_周___期__性__变__化___,植物_发__芽__、_开__花__、_落___叶__、_休__眠___,生 命活动的节奏追随着季节的步伐。 (2)随着昼夜交替,气温_午__高___夜__低__,植物的_代__谢___也会有_旺___盛___和_缓__慢___之分。 (3)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__一__定__的___温__度__范__围___内____进行; (4)温度可以通过影响_种___子__萌__发__、_植__株__生__长___、_开__花__结___果__和叶___的__衰__老___、_脱___落___ 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5)植物分布的__地__域__性___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温度决定的;
二 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条件 2.重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正向重力性:根顺着重力方向向下生长(根的向地性) 负向重力性:茎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茎的背地性)
如何解释?
外因: 重力引起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
内因: 根对生长素敏感,浓度高抑制生长; 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浓度高促进生长。
思考:有的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这 对于它们适应所生存的环境有什么意义?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先学后教,夯实双基;先练后讲,题型归类;精讲多练,提高能力汉寿龙池实验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武进、柳丹、周娟)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求把所有高中知识都要重新温习一遍,此时如何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怎样“倡导主体参与、打造高效复习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高三全体生物备课组的老师结合最新考纲,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高三学生复习的方法--“先学后教,夯实双基;先练后讲,题型归类;精讲多练,提高能力”的课堂复习模式,与大家共勉。
(一)先学后教,夯实双基“先学后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的教学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由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自我建构,教学过程由教师单向传授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和多向交流,它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
我校高三备课组的老师根据高三一轮复习资料,结合考纲和教材,将整个高中生物复习内容共分为了40讲,每一讲都精心编制了自主回扣的夯实双基的知识填空。
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先预习教材,完成知识填空。
然后由教师在上课之前检查学生的落实情况,再由不同的学生分考点讲解,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和规范答案。
以下是我们在复习《第19讲——基因的表达》时,编写的知识梳理学案。
1.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1)基本单位及组成[据图填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结构特点:一般是___________。
(3)种类及功能①mRNA:将遗传信息从_____________传递到细胞质中。
②tRNA:_____________,识别密码子。
③rRNA:_____________的组成成分。
2.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分析图示,探究下列问题:(1)写出各标号所示生理过程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教学策略ppt课件

2、认真分析比较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探寻高考命题趋势
高考题反映了考纲的要求,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要注重把握命题的思路和精神实质,而不是高考试题的外在形式,更不能被高考 试题中的某些不足牵着鼻子走。
整体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 重点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找趋势; 对比研究同类试题——找变化; 分类研究不同试题——找动态。
a. 集体备课 群体合作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主要法宝,因此,要根据每个学校的特点进行集体备 课,通过几位教师的充分讨论,扬长避短,形成优化的教学方案,用集体的智慧 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 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统 一进度、统一学案、统一练习题、统一测试题。 具体过程是:第一步:备课组在备课组长的安排下分工主备;第二步:主备人面向 备课组全体教师说课;第三步:集体修改补充,最后形成共同的教(学)案,并 撰写自己的施教方案。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是发挥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实 现资源共享,师生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措施,是确保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1)整体要求
复习课对学生的要求: ①读
这里讲的读是指研读教科书,要求同学们依据考纲中的考点,带着问题阅读教科书, 读的过程中划记考点、理解考点,并进行个人反思。 ②记
这里讲的记是指学生在复习时自己所作的记录,快速记录老师授课的精髓,同时还 要建立自己的纠错本,记载自己曾经做错过的试题,并把它汇总,之后再逐一解决。 ③练
(1)读教材:分为通读和精读。根据当今高考的命题趋势,要求学生通读教 材,在通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圈划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考试 大纲》的范围,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
选修1在新课标中有6个部分,而考试说明 中只要求4个部分,可通过观看实验录像并收 集有关实验的题目进行训练.核心内容是微生物 的利用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植物的组织培养。
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研究历年新课标高考试题,找规律
在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中,生物试题在题 型设计上突出基础和综合,难在创新思维,考 查形式更加灵活而多样化。在内容上仍然涵盖 了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及生 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五本书的重点 知识;虽然试题在难度上与去年略有提升,但 整份试卷的字数与去年试卷基本一致,图形由 去年的一个增加到两个。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 和探究性,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
必修2
( 1)遗传规律,包括遗传两个规律的实质、遗传 规律的应用、孟德尔遗传比率的变化等。
(2)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各期的特征,减数 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DNA与染色体的变化,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判断等。
(3)遗传物质,包括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 的分析,DNA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的复制、 转录与翻译。
突破方法:
列表比较法: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发酵的条 件,以及操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归纳比较:理解选择、鉴定培养基;消毒和灭菌;灭菌方法 的区别等。
如选择题第6题把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与基 因频率结合起来考查;非选择题的29题用dATP 把ATP、DNA分子在分子组成上的联系起来;第 30题对光合作用考查过程中考查生物变异;第 31题对免疫调节考查过程中考查胞吞和胞吐。 选修结合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如第40(2)题。
2.更加重视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的 考查。
选择题的3题以探究酶活力、39题以室 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为情 境,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32题要求 考生对实验结果与结论进行评价并提出合 理的实验思路。注重实证和推理等高级思 维能力的考查
3.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考生对生物技术的 实践应用
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 时代气息,情景选自于生活实际。如第6题涉及常见 的人类遗传病、31题涉及免疫与病毒问题、39题涉及 到了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调查。这些试 题在引导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符合 新课程的要求,有利于STS教育,对中学生物教学起 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高考 试题
一轮复习的目的
高一高二学习不扎实、遗忘较多 高一高二学习知识零散、不成体系 高一高二学习强调知识、能力培养不够
备考策略: 1)按知识框架主线安排顺序,地毯式扫描四本生 物教材中考纲要求考点 2)讲练结合,对相关知识进行章节内、章节间的 综合归纳,提高综合能力
一轮复习时间安排
时间2016年4月10日—2017年1月
题目 选1 择2 题
3
4
5
涉及知识点 细胞结构 物质跨膜运输 酶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生态系统
6
非 29 选 30 择 题 31
32
39
40
单基因遗传病与基因频率 ATP、DNA结构与复制 光合作用与生物变异 免疫调节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遗传 微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
能力要求 识记、理解 理解、应用 理解、应用 识记、理解 识记、理解、 应用 理解、应用 理解、应用 识记、理解 识记、理解 理解、应用 识记、应用 识记、应用
目标:全面、系统、扎实、灵活的掌握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科内综合能力的。
一轮复习具体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考纲、考题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理综考试说明和理综高考试 题的特点,把握好备考的方向。
以知识为主体、能力测试为主导是高考命题的指 导思想,试题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所以, 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高考能力要求的基本含义,并以 此来指导生物的备考复习工作。
(4)变异的应用,主要是育种。 (5)人类遗传病,主要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判 断(包括显隐性的判断、基因所在染色体性 质的判断),后代患病概率的计算等。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掌握其中的几 个要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基因频率的计算 以及如何利用基因频率计算子代某种基因型 的频率。
必修3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以及人体稳态 的知识,一直是常考内容,难度比较难把握,尤其是综 合题较多,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值 6 6 6 6 6
6 10 8 9 12 15 15
由表可以直接看出,今年的理综生 物试题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 的考查,通过创新考查的方式,突出考 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 掌握,突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这是往 届试题的传承。与往届相比,变化表现 在以下几点:
1.是注重反映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体现学科 内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和融合,增强学科内各章 节知识的综合性。
4.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要求提高了, 如第32题以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5.学科素养的标准,在今年的高考生物 题中得到体现。
例如,第3题是课本实验知识的迁移应 用,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能 力。第5题题干直接点明考查学科素养—— 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一轮复习的依据
课标 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
2、挖掘并利用好教材
教材中的本节聚焦、插图、思考与讨论、相关 信息、技能训练和拓展题里面隐含了大量的过程 与方法等知识,高考试题以教材为背景考查过程 与方法的比较多。这一特点在近几年新课标的高 考命题已经得到了证实。
、重点突出考纲要求的核心知识
必修1
必修1以细胞为中心,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 分化、衰老和凋亡。是其他四个模块的基础,需 要扎实复习。特别是蛋白质、核酸、细胞膜、细 胞器、生物膜系统、跨膜运输、酶的特点、ATP、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有丝分裂、分化、衰老和 凋亡、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