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六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六法”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又是素质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提升,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
实践证明,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
实施创新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科技活动这一狭小的局面,而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习惯作为中学阶段的主要目标,循序渐进地予以落实。
但是,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各“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听出“道”,说出“德”,悟出“情”,晓得“理”,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而且学生在校的80﹪的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
因此,课堂教学毫不例外地成为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工作者呢?我谈六点肤浅体会。
1.好奇尚异——创新教育之基础好奇心是创新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
中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究事物,发现问题。
作为教育者,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创新的基础。
2.敏锐观察——创新教育之保证让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
观察是学习生物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首要步骤。
学生从小就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究物体的本能需要,这是创新思维的
基础。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本能需要,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
新课程生物课本有很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观察操作过程,从而落实实验教学目标。
生物探究实验中,问题的提出和假设是通过仔细观察产生的,结论也是从实验中的系统观察中获得的。
如七年级上册技能训练《观察叶片上叶脉》,我拿了许多种植物不同叶脉到课堂中让同学们认真观察。
另外还布置一个课外活动,让学生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分辩它们的叶脉类型。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3.操作实践——创新教育之根本扬振宇教授指出:“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
”毛泽东同志说“实践出真知”。
动手动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不但要读、说、记、写,而且要画、唱、演、访、观、做,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生物课本的一些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都可以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动脑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4.质疑问难——创新教育之关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思维的起动器。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爱因斯坦说:“教师与其给学生十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
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索、敢于提出问题,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例如:七年级生物上册学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讲到光合作用的意义时,我提到“万物生长靠太阳”,有甲、乙、丙、丁学生立即提出不同意见:
甲学生:“‘‘韭黄’’是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生长出来的。
”
乙学生:“圈养的鸡不见太阳,但可用光照的办法让其多生蛋。
”丙学生:“鼠妇怕光,白天躲在腐木底下不出来。
”
丁学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一定要有太阳,只要有光照也行。
”
对于学生大胆的质疑,我没有粗暴地加以指责,要他们顺从传统的说法。
而是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和证据说出来,让大家动脑、动手、讨论。
对这种学生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传统的精神,教师要给以褒奖。
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扬光大,于是后来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多质疑教材的观点出现了。
5.多方思考——创新教育之至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力求思维的独特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形式。
贝多芬被人称为“疯子”,其原因在于他的思维具有独特性,正因为如此,他才谱写了一章章惊世乐章,。
人云亦云绝不可能培养出济世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多向思维的材料,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例如,光合作用这一实验中,可启发学生:为什么要预先让天竺葵“饥饿”?加入酒精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为什么叶的遮光部分不变色,而曝光部分变成蓝紫色?最后,让学生思考能否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光合作用。
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操作错误等,导致观察不到正确的实验现象。
此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出现错误的症结所在。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感到很好奇,教师要利用这一因素,激发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综合等,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误的原因。
6.学以致用——创新教育之载体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目的。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并能及时地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社
会信息和他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事例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用处大,进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成功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成功感越强,学习的兴趣越浓,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也越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越强。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走创新教育之路,才有完美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推进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要让原来的“学会”变为“创新”,教师用创新性的教,唤醒学生创新性的学,用创新性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性的思维品质,让教和学和谐地碰撞创新的火花,达到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