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哲理主观题答题技巧 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论哲理主观题答题技巧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2.自然界的客观性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4、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5、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6、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7、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9.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其中2,4,7,8,9是重点
•常见设问角度归纳:
• 1.请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4,5课)
• 2.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分析(4课)
• 3.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分析(5课)
• 4.请运用探索世界的知识分析(4,5课)
• 5.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四点)
• 6.请运用某个原理分析(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分析)
•哲学最基本的答题思路:
一.审材料,找关键词。
审设问确定大范围(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生活)小范围(所考的知识点属于哪一单元那一部分),确定答题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二. 体现一个哲理,分解原理内容与方法论,结合材料.哲理+材料(哲理具体表现为)或材料+哲理(什么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体现多个哲理.简单的说出原理名字和方法论(有时需要答原理内容的重点或材料体现的部分),一个哲理结合一段材料.
三.材料与哲理的准确结合即为得分点.
哲学主要原理联系实际的运用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
☐关键词:环境人与自然
☐联系实际:
☐ 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详细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主要是经验主义和本
本主义,后者也叫做教条主义)。
☐关键词:根据(面对,针对)客观情况/形势作出决策/计划/采取措施,形象,主观,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实际,国情,现实,因地制宜
☐注意:从唯物论角度体现该哲学道理,从辩证法角度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实际:
☐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2青少年要学习历史,了解我国的现实,把立足点放在中国国情上。
☐3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我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等。
☐4社会主义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根据国情来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及工作计划。
☐5发展地方经济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
☐6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弄虚作假,形象工程违背了该哲学的道理。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关键词:精神/意识/文化的力量/作用,,坚持某个理论/精神,反对错误观点☐联系实际:
☐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弘扬各种积极精神:如抗洪精神抗震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
☐反对法轮功分裂主义封建迷信思想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坚持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强调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8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关键词:结合前两个原理
☐联系实际:
☐1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
☐2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邓小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一起抓。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及对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关键词:规律规律的表现改造自然的工程探索自然的成就生态工程环境保护
☐联系实际: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遵循社会规律,市场经济遵循的价值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科学执政,人类社会两大矛盾运动规律,正确价值观要符合社
会发展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天气预报地震的预测等
☐庖丁解牛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杞人忧天南水北调
☐忽视生态平衡规律,造成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洪涝灾害沙尘暴出现。
永动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太湖蓝藻暴发敲响生态警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颁布,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南水北调
唯物论不同设问角度
1.设问角度一:运用辩证唯物论或运用“探索世界”相关知识分析问题
常用的观点: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③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⑤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⑥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⑦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010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6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材料二: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峰会指出,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文化产业是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还要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科技要素等方面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
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推进文化
产业发展的认识。
(12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是立足实践,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的,这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把握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4分)
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
2.设问角度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文化兴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合理性。
(10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
(4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为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
(3分)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符合我国的实际,是正确的意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
(2分)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起调节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保持高昂的精神面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分)
3.设问角度三: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2014浙江文综,41(1),10分]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
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
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
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10分)
①意识活动具有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
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这点。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③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作、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4.
设问角度四: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设问角度五: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为响应国家鼓励多种形式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号召,年初,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开展主城区2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屋建设。
重庆率先开展公租房建设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在两会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重庆的公租房模式
•让生活在重庆的低收入群体,看到了“住有所居”的希望。
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告诉我们,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的。
•(1)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说明“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的”的正确性。
(10分)
答案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面对越飙越高的房价,政府制定政策,应当遵循经济规律,更好地利用经济规律促进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的解决。
房地产市场有其规律,但是在房地产市场规律失灵时,政府需要出台应急性的政策,避免房价因炒房等因素出现疯涨,同时更根本的手段就是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3分)
②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面对越飙越高的房价,只要要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高房价形成的研究,掌握房地产市场的运动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房价是可以控制的。
(3分)
③只有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面对越飙越高的房价问题才能制
定出科学合理政策措施。
比如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等。
(3分)(回答全面准确再加1分)。
5.设问角度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两结合)
④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的、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两反对)
(2014广东卷36)材料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2)结合材料二,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4分)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
(12分)
答案方法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分)
具体要求: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求真务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2分)积极探求民主法制建设规律,用正确的公民权利观指导监督权的行使。
(2分)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公民就积极并合理合法地行使监督权。
(2分)
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倾向,切忌凭空猜测、盲目妄动;(2分)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消极无为、放弃权利。
(2分)
6设问角度六:运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材料二: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入80年代以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强调除特殊情况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进入到21世纪后,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变化,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同意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政策。
⑵结合材料二,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2分)
答案①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随着经济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必须不断调整与完善。
4分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总体上坚持的是有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4分
③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说明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观点。
(4分)
7.设问角度七: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概念)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方法论要求)
材料三: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妥善应对大气污染,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使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⑶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性原理的?(12分)
答案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政府不回避问题的客观性。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大气污染的程度是可变的,政府重视降低污染。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利用的。
政府出台了符合规律的行动计划,造福人民。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