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诊断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排便时间延长,严重者每次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便次少于3次/周,粪便干燥坚硬。

(2)重者大便困难,干燥如栗,有排便不尽感,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便时肛裂出血等症,长期依赖开塞露等药。

(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新生儿/幼儿功能性便秘(FC)罗马Ⅲ诊断标准》、《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

新生儿/幼儿FC罗马Ⅲ诊断标准:

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1个月。(1)每周排便2次或小于2次;(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失禁发作;(3)有大便潴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粪便的最大直径曾堵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

年龄至少为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1)每周排便≤2次;(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3)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姿势;(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粪块;(6)大块粪便曾堵塞厕所管道病史。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

(二)证候诊断

1.实证

(1)肠道实热证: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腹中胀满或痛;五心烦热;小便短赤;脉滑数;舌红苔黄厚或燥。

(2)肠道气滞证: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腹满胀痛。肠鸣矢气;嗳气或口苦;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纳食减少;舌苔白厚、脉弦。

2.虚证

(1)脾胃虚弱证: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色萎黄或无华;神疲懒言、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2)阴虚肠燥证:大便干结,便如羊粪;口干少津。形体消瘦;心悸怔忡;两颧红赤、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3)脾肾阳虚证: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眩晕耳鸣;舌淡苔白厚。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肠道实热证

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

(1)大承气汤加减。大黄、厚朴、枳实等。

(2)麻子仁丸加减。麻仁、芍药、杏仁等。

中成药:三黄片、麻子仁丸等。

2.肠道气滞证

治法:顺气导滞通便。

推荐方药:

(1)六磨汤加减。木香、乌药、枳实、槟榔等。

(2)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枳实、神曲、黄连等。

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枳实导滞丸等。

3. 脾胃虚弱证

治法:益气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

(1)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当归、芒硝等。

(2)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当归、火麻仁等。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等。

4.阴虚肠燥证

治法:滋阴养血通便。

推荐方药:

(1)润肠丸加减。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枳壳、肉苁蓉等。

(2)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芍药、川芎等。

中成药:润肠丸等。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通便。

推荐方药:

济川煎加减。当归、牛膝、肉苁蓉、火麻仁、仙灵脾、升麻、枳壳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1.主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为治疗便秘的首选穴位。

2.随症加减:

(1)肠道实热:加曲池、合谷。(2)肠道气滞:加支沟、太冲。(3)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4)阴虚肠燥:加关元、三阴交。(5)脾肾阳虚:加石关、大钟、照海。

(三)推拿治疗

1.主穴:手部取穴:补脾、清胃、清大肠各200~300次,按揉搏阳池5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腹部取穴:天枢、中脘、顺时针摩腹。

2.随证加减:

(1)肠道实热:加上巨虚、大肠腧。(2)肠道气滞:加气海、承山。(3)脾胃虚弱:加三阴交、大横。(4)阴虚肠燥:加阴陵泉、气海俞。()5脾肾阳虚:加关元、大赫。

(四)其他治疗

中药经皮离子导入仪通过皮肤靶向定位给药,把中药直接渗透作用于关元、中脘等部位。

(五)耳穴

取穴:便秘点、直肠下段、大肠

实证者加:肺、肝、胆、心

虚证者加:以脾、胃、肾、肾上腺

(六)自制膏剂穴位敷贴疗法

实证:

通便散神阙穴贴敷:大黄30g、芒硝20g,炒莱菔子15g,芦荟30g,焙干、研面、过细筛,分20份,每取一份,以香油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以脐部,贴敷贴固定。每天1次,每次4~6小时。5天为一疗程,胶布过敏者以绷带缠裹。

虚证:

通便膏贴敷神阙穴:熟地、当归、火麻仁、郁李仁各30g研面,以香油或植物油调成膏状,敷以脐部,以敷贴固定。每天1次,每次4~6小时。5天为

一疗程,胶布过敏者以绷带缠裹。

(七)中药保留灌肠:

对于口服药物困难,或便秘较重者可采取口服中药予保留灌肠。

(八)护理调摄:生活习惯、饮食指导。

(九)健康教育:心理指导。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判断。

1.治愈:大便通畅,质地适中,每日1次。

2.显效:大便质地明显改善,排便时间较前缩短2/3,1~2天1次。

3.有效:大便略干,排便时间较前缩短1/3,大便2天1次。

4.无效:大便干结无改善。

(二)评价方法

1.疗效观察时间应在二月以上,注意排除随访期间的混杂因素,同时在进行疗效比较的时候要考虑中医药干预的饮食因素影响。

2.疗效评价在强调大便干结缓解的同时,还包括对大便质地的观察。

3.在疾病疗效评价的同时,宜进行中医证候疗效的评价,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医药防治小儿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