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服饰及特征
长袍马褂、西装、
1840 ——1949 中山装、旗袍等
中式与西式、传统 和现代服饰并存。
1949 ——1978
列宁装、中山装 布拉基、绿军装等
与革命相关的服 饰成为主流 。 色泽单调
1978 ——目前
西装、夹克、 休闲装等
与世界接轨, 异彩纷呈 。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封 闭”走向“开放”,由“统一”走向“个性化”。
1949--1978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政策。
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 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住宅变化
传统 近代 1949 ——1978
1978 ——现在
深宅大院 欧式洋房 拥挤、陈设简易
安居工程
“““戊 改从断戌 革鞠发变 传躬易法 统到服 婚握” 姻手 制” 度
内因 经济发展:吸促收进三经次济科的技发革展命,的提成高果社、会改生革产开力放;等
思想解放:1戊8戌40变年法后、,辛“亥向革西命方、学新习文”化的运思动潮、;
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变 化特点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 密切相关
2.中国社会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发展而不断 加深
3.社会生活的变化区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 衡,自通商口岸向内地扩展
4.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 民族特色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变 化影响
❖ 政治上: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开展促进了资产 阶级改良和革命斗争的发展
❖ 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 工业化进程
❖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旧文化的束缚,革 除弊端,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 科学合理。
西装
中山装
男装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 但 下民。鸦民国国片起后战中流争山行后装。传很入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
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教材P64-66,填写近现代服饰的
变迁简表。
进入
阶段
流行服饰及特征
长袍马褂、西装、
1840 ——1949 中山装、旗袍等
中式与西式、传统 和现代服饰并存。
1949 ——1978
长袍马褂、西装、
1840 ——1949 中山装、旗袍等
中式与西式、传统 和现代服饰并存。
1949 ——1978
列宁装、中山装 布拉基、绿军装等
与革命相关的服 饰成为主流 。 色泽单调
1978 ——目前
小结:
改 革 开放 后
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教材P64-66,填写近现代服饰的
变迁简表。
进入
阶段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饮食变化
传统:满汉美食 近代:西餐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供应
改革开放后:菜篮子工程
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传统建筑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近代最早出现 在租界的“洋
房”
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 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 至四层。
❖ 结婚典礼可以在家中举行,也可在饭店、饭庄 或宾馆举行。当时,社会上有专门租凭文明结婚 用品的商店。一般租赁的用品有花马车(后来风 行花汽车,逐步代替过去的花轿)、乐队(从民 乐—国乐队到后来的军乐队或西乐队)、礼堂陈 设、新郎新妇的礼服、以及花篮、手花、胸花 等。
❖ 礼成后,摄影留念,然后,新郎、新娘即可入 洞房休息了。
中国八大菜系
川菜 香辣炒蟹
闽菜 干烧鱼
湘菜 红煨鱼翅
徽菜 符离集烧鸡
鲁菜 迎宾花篮
粤菜
苏菜
浙菜
金牌烧乳鸽 清炖蟹粉狮子球 西湖醋鱼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 人民生活艰苦,需凭票购物。
1987年发起“菜篮子工程”
即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 系列措施。 列入“菜篮子工程” 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猪肉、禽蛋、 蔬菜、水产品、牛奶等。


末 中
剪 辫 子
统 社 交 礼

外 官 员 握 手


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 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外因 西学东渐:鸦明片和战生争活后方,式西的方涌的入思;想文化、物质文
政治变革:戊一戌届变三法中、全辛会亥等革重命大、历新史中事国件成的立推、动十;
民国初期
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
20世纪20年代末 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
20世纪30年代初 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
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 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 D.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
演练广场
1、戊戍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着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C、全盘西化
B B、易服、废止缠足
D、反清革命
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
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Nhomakorabea时间
旗袍的变化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十四课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 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女装
三 十 年 代 的 旗 袍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 典之作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长袍马褂
1978 ——目前
小结:
50 年 代 的 时 尚
——
列 宁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 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 拉 基
60








旧的
——

绿
山 装


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教材P64-66,填写近现代服饰的
变迁简表。
进入
阶段
流行服饰及特征
托媒 --合婚 --踏亲 --订婚 --择日 --拜堂 --洞房 --见公婆 --回门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移风易俗;我国各大 城市、后来推广到各地,逐渐实行“文明结婚”。 男女双方不再找媒婆说合,然而仍需听取父母之 命,去命馆合婚。法律上不必什么龙夙帖,而是 买来两张印好的结婚证书,填上新郎、新妇的姓 名、年龄、籍贯,进行登记。举办婚礼时,由证 婚人、介绍人和男、女双方主婚人印证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