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水平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合集下载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实践与探索——以成都市城市更新改造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实践与探索——以成都市城市更新改造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实践与探索——以成都市城市更新改造为例发布时间:2021-12-16T08:58:30.409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30期10月下作者:罗弘毅[导读] 我国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核心,加快了城市的更新进度,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改造老旧小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和良好的改造成绩,以成都市城市更新改造为例,城市的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实践工作仍旧还有巨大的探索和发展空间,有必要在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中进行更进一步实践探究,提高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水平和成效。

本文对城市更新背景下成都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现状进行了探讨,以成都市城市更新改造为例,分析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实践和探索策略。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罗弘毅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我国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核心,加快了城市的更新进度,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改造老旧小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和良好的改造成绩,以成都市城市更新改造为例,城市的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实践工作仍旧还有巨大的探索和发展空间,有必要在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中进行更进一步实践探究,提高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水平和成效。

本文对城市更新背景下成都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现状进行了探讨,以成都市城市更新改造为例,分析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实践和探索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前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空间中建筑物的密度和人口密度均有所增长,迎来了严峻的发展挑战。

面临着上升的态势,城市建设要结合老旧小区的改造,将当前民众居住环境有效改善,加强对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民众的居住水平,将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价值发挥出来,加快城市的改造和更新脚步,提高城镇化建设效率。

一、城市更新背景下成都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现状老旧小区的改造指的是改变建筑外观风貌、优化住户活动空间、提升场所使用便利性的过程,并且在功能、交通、立面、景观、材质、结构等内容的评估中,判断改造可行性,并制定相应的改造决策,成都市的老旧小区改造,要以构建统一、全新、完整的城市空间为目标,将历史文脉、形象、空间、景观一体化的体现出来,构建舒适、宜居的城市空间。

成都雄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成都雄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成都雄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创新驱动型城市,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本文将对成都雄起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成都经济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连续多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6万亿元,增速超过了8%。

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引擎,对沿线地区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

2. 产业转型:成都在过去的几年中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发展。

成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在成都的比重也不断提升。

3. 城市建设:成都将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注重城市更新与升级。

通过软环境和硬环境的改善,成都正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腾退旧城区,建设现代化CBD,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使得成都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交通基础设施:成都在过去几年中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

成都已建成了两个国际机场和多条高速铁路,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交通的便捷度提升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未来趋势展望1. 城市功能拓展:未来,成都将继续推进城市功能的拓展,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发展领域。

同时,成都将注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旅游资源整合,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都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打造更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和项目。

成都将建设更多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园区,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支持服务,吸引和培育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

3. 精细化管理:成都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注重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成都模式”的借鉴思考——以成都明月村为例

乡村振兴“成都模式”的借鉴思考——以成都明月村为例

乡村振兴“成都模式”的借鉴思考——以成都明月村为例刘 芳(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城乡统筹的历程进行回顾,同时结合明月村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通过梳理研究成都乡村工作的创新做法,对太原提出了可供借鉴、思考的内容。

关键词:城乡统筹;乡村振兴;文创撬动;产业支撑;共创共享[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Thoughts on the Reference of Chengdu Model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of Mingyue village in ChengduLiu Fang(Taiyua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Taiyuan Shanxi 030002,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n Chengdu,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Mingyue village. Through combing the innovative practices of rural work in Chengdu, it puts forward some contents for reference and consideration for Taiyuan.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innovation leveraging; industry support; creation and sharing成都的城乡统筹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与管理经验,探索出了乡村发展的“成都模式”。

新型城镇化简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

新型城镇化简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

着力点三:实施“城市群”战略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 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 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未来中 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 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 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 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 提升“转型”。
警惕城镇化变身造城运动
新一轮城镇化正在扑面而来,在现有体制改 革(特别是政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 度改革等)没有得到应有推进的情况下,新一轮城 镇化有可能陷入如下误区,需要提前予以警示。 1、将城镇化作为增加GDP的抓手,结果可能 GDP上去了,但民生下去了。 2、将城镇化作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 可能新城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 3、将城镇化作为建设“形象工程”的手段,结果 可能形象起来了,但民心下去了。 4、将城镇化作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可能房 价起来了,但内需下去了。
蔡继明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落后,原因是 大量人口还滞留在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 加快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蔡继明特别提到 天府新区的巨大作用:天府新区规划有利于推动 成都聚集千万城镇户籍人口。“我说的城市户籍 人口,没有户籍也行,但是一定要真正享受城市 居民的待遇。”蔡继明认定,“在变成千万(城 镇)人口的城市里边,成都恐怕是最有条件的。”
新型城镇化 以成都经验为案例
四川加快建设“四大城市群”促跨越发 展
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新 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四川省九届四次全 会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打造成 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 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加快建 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大城市为 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 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其中,最重要 的是发展川南城市群(宜宾等)、川东北 (达州、南充)城市群,同时应把乐山、 雅安、广元发展成大城市,构成“一带 (成德绵乐)、两群(川南、川东北)、 三点(广元、雅安、攀西)”城市格局。

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四川省城市更新工作思考

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四川省城市更新工作思考

城市更新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四川省城市更新工作思考Pushing Forward People-oriented Urban Renewal — Thoughts on Urban Renewal in Sichuan Province■ 罗 毅 LUO Yi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践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解决“城市病症”,以实现内涵式集约发展和低碳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文章通过对相关政策的研读,分析各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城市更新的经验,结合中央提出的“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城市发展建设目标,对四川省城市更新工作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作用、创新筹资模式、以人为本、绿色双碳等9条推进建议,助推“美丽四川”美好愿景的实现。

关键词:城市更新;四川省;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connotative intensive development and low-carbon green development, practicing the “people-centered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and solving the “urban diseases” have become key tasks in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By studying relevant policies, analyzing the progres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renewal actions in each place,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urban renewal in foreign cities, and integrati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goal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e. “adhere to intensive development, determine the total amount, limit the capacity, revitalize the stock, and improve quality”,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9 promotional advices for urban renewal in Sichuan Province,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strengthening the piloting role of planning, innovating the financing models, people-oriented, green and dual carbon , so as to promote the vision of “Beautiful Sichuan”.Keywords: urban renewal; Sichuan Province; people-centered; new urbanization; green and low-carbon0 引言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和快速城镇化进程。

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为主线 重塑镇域经济新格局——以成都市安德镇为例

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为主线 重塑镇域经济新格局——以成都市安德镇为例
企 蔬 菜 合 作 社 、广 福 韭 菜 合 作 社 、 泉 水 劳 务 合 作 社 等 农 民经 济 合 作 组 织 7个 ,涉 及 1 1个 村 ,带 动
面达 到 5 2 % 以上 。
( 二 ) 产 业 结 构 不 断 完 善 , 产 业 实 现 由传 统
向现代 转型 首 先 ,积 极 发 挥 川 菜 产 业 集 群 集 聚 效 应 , 工
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为主线 重塑镇域经济新格局
以成 都 市安德 镇 为例
刘 佳 滕 骥 邵 兴全
【 摘要) 当前 中国城 镇化 进程 不 断加 快 、城 镇化 水 平 不断提 高 ,成 都郫 县 安德 镇 经济社 会 的发展 受到 现代 大都 市 经济的 辐射和 周 围农村 腹 地的 双重 影响 ,在统 筹城 乡发展 ,重塑镇 域 经
撑 ,积 极 发 挥 川 菜 产 业 的 集 群 效 应 ,注 意 吸 纳 成
成 效 及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合 理 论 证 提 出 下 一 步 的 措 施 建 议 ,为 其 他 乡 镇 发 展 提 供 参 考 。

都 市 区 梯 次 转 移 的 产 业 ,抓 住 被 确 立 为 全 市 优 先
域经 济新 格局 中 ,为实 现 城 乡一 体 化 积 累 了 宝贵
的 经 验 ,逐 渐 发 展 成 为 “中 雁 竞 飞 ” 中 的 先 行 者 。 我 们 在 总 结 安 德 镇 八 年 来 城 乡 统 筹 所 取 得 的
现代 大都市 经济 的辐 射 和周 围农 村 腹 地 的 双重 影 响 。从 2 0 0 4年 开 始 ,安 德 镇 以川 菜 产 业 发 展 为 支
济新格局 中,为实现城 乡一体化积 累了宝贵的经验 ,逐渐发展成为 “ 中雁竞飞” 中的先行者。

2024年四川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四川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四川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规模分析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农村地区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的规模,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二、市场规模现状当前,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规模庞大,各个城镇化项目如居住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正在全面展开。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总产值已达到X亿元。

2.1 居住区建设市场规模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居住区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居住区建设市场规模庞大,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四川省各地居住区建设市场总额约为X亿元。

2.2 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庞大,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总额约为X亿元。

2.3 农村产业发展市场规模农村城镇化建设不仅涉及基础设施和居住区建设,还关乎农村产业的发展。

目前,四川省农村产业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等方面。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四川省农村产业发展市场总额约为X亿元。

三、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基于对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规模的分析,可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3.1 持续增长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政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将促进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

3.2 重点领域发展在市场规模增长的基础上,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将更加注重重点领域的发展。

特别是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将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和投资。

3.3 科技创新引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将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市场规模增长和提升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

3.4 绿色发展倡导未来,四川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将更加倡导绿色发展。

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要素将成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均衡。

从成都温江区建设现代村庄看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成都温江区建设现代村庄看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主要 做 法
实 施 产 业 联 动 ,做 强 现 代 村 庄 建
设的产 业 支撑 —— 以温江 区 和盛 镇友 庆
社 区为例 。友庆社 区是典型 的涉 农社
区 , 幅 员 24平 方 公 里 , 辖 l个 组 、 .3 1 96 、 28 人 。 近 年 来 , 该 社 区 以新 5户 15 农村 建 设为 契机 ,科学 制定 村庄 规 划 , 引 导农 民集 中居 住 ,推 进土 地整 理 ,发
基地 使用 权 、 房屋 所有 权确 认 到户 。二 是 组 建 股 份 经 济 合 作 社 , 整 体 对 接 市 场 。社 区将集 体 资产 股 份化 ,集 体 土地 收益股 权 化 , 明晰集 体经 济 组 织成 员 资
能 全 程 电子 商 务平 台 , 推 动 全 区 1 万 3
亩花 木 网上交 易 。2 1年 ,温 江 区花木 00
展现 代 农业 ,实 现 了农 民生 产和 生 活方
综合整理为契机 ,J泛吸引社会资本进 入友庆园区,推动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目前在 园 区 内, 云南绿 大地 、广 州 先锋

办法》和 《 农村集 体资产清产核资资 产所有权 界定 暂行办法》等规定 ,对
集 体 资 产 、 土 地 、 人 员 进 行 清 理 核

天乡路社 区在建 设现 代村 庄的过
程 中 , 着 重 突 出产 业 发展 与城 市 功 能
配 套 , 较 好 地 实 现 了产 城 融合 。 一 是
成 立 股 份 经 济 合 作 社 ,让 土 地 等 资产 资 源 市 场 化 运 作 有 载 体 。 2 0 年 1 07 O 月 , 万春 镇 卫 星 村 和 红 星 村 合 并为 天 乡 路 社 区 时 , 按 照 农 业 部 、 财 政 部 《 ( )村 集 体 经 济 组 织 清 产 核 资 乡 镇

城市发展历程中城市更新的梳理总结——以成都市实践为例

城市发展历程中城市更新的梳理总结——以成都市实践为例

相较于广州、深圳、上海,成都提出城市更新目标稍显滞后,这是成都城市发展进程所决定的,但这也为成都的城市更新带来了后发优势。

目前,成都市整体处在“市场机制推动下的城市更新”与“以人为本和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相融合的阶段[1]。

城市更新不再单纯是风貌改造,而更多地考虑人居环境、产业提升、内在价值的实现方式和过程。

2中国主要城市城市更新实践在中国,城市更新这一理念既是新的讨论,也是一直持续到今天的研究对象。

在中国城市发展历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吴良镛先生的北京旧城住区更新——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和新四合院为典范,对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探索。

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城镇化加速演进(见图1)叠加社会结构的重组,我国城市发展到今天,城市既有建筑质量、空间品质、社区环境、人口老龄化、城市中心迁移等问题逐渐变得异常明显,许多城市面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代表性尝试,为后续城市发展提供了实证参考和借鉴。

作为“存量演进”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历程上的完善和复兴,有着与城市发展相似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猛发展,整体上已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演进”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业界对城市发展的新共识。

通过梳理中国主要城市更新实践,回顾其演进历程,结合成都市城市更新现状进行梳理,探究城市更新的主要驱动因素,展望未来城市更新在城市新旧更迭融合中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发展;城市更新;驱动因素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23.31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ese cit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have changed from “incremental era” to a new stage of “inventory evolution” entirely. Urban renewal has become a new consensus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industry.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urban renewal practices of major cities in China, and reviewing its evolution process, the paper combs the current status of urban renewal in Chengdu, explores the main factors driving urban renewal, and prospects the role of urban renewal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ld and new”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renewal; driving factors1引言2021年8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意识与社区参与的研究——以成都市正因社区为例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意识与社区参与的研究——以成都市正因社区为例
意 识 、社 区参 与及 其 之 间 的关 系 , 有 利 于从 社 会 心 理 层 面 揭 示 意 识 对 社会 行 动 的影 响 . 进 而 有 利 于科
本 文 的 调 查 对 象 是 成 都 市 正
因社 区 的社 区居 民 . 以 问卷 调查 法 来 收 集 资料 . 对 于 样本 的抽 取 主要 采 用 配额抽样 的方 法来 进行 调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意识与社区参与的研究
; l :Leabharlann 以成都 市正 因社 区为例
杜 成金 周 炎 炎
6 1 0 5 0 0 )
( 西 南石 油大 学政 治学 院 四 ) l l 成都
摘 要 : 以正 因社 区为例 。 考察居 民的社 区意识 、 社 区参与现 状 , 并探 讨 两者之 间的 关 系。 调 查结果 发现 . 居 民的社 区意识 总体 处 于 中等偏 上 的水平 , 社 区参 与度 6 - 体 水平 不 高 , 社 区认 同感
2 调 查 结 果 分 析
2 . 1 调 查方 法
作、 社 区治 安 、 居 住条 件 、 医疗 和 健 康服务等 1 2项 指标 .从 居 民对 这
些 指 标 的满 意 度 来 评 价 其 社 区 认 同感状 况 社 区归属感 是 指社 区居
的权 利 和义 务 . 社 区才有 可 能 真正 成 为 理想 的家 园 因此 . 考 察社 区

的 和谐 需 要 社 区各 利 益 主 体 的积
极参与 . 广 泛 的社 区参 与 可 不 断满
社 区 为 例 来 研 究 新 型 城 镇 化 过 程
中 的社 区 意识 与 社 区参 与 问题 . 具
种 心 理 状态 。据此 . 本 文考 察 正

成都可行性分析

成都可行性分析

成都可行性分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和发展成为了全球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题。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成都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成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挑战。

一、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地理位置优越。

紧邻青藏高原、西南丘陵和平原地区的交汇处,成为了连接中国内地和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

此外,成都还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投资人。

二、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成都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城市发展,并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

政府扶持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和研发,并提供多种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

这些政策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创业者流入成都,也促进了当地产业的振兴和升级。

三、人才和教育资源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才和教育资源。

城市内有多所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的科研人才和专业人才。

同时,成都还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这些人才和教育资源的集聚为成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四、旅游和文化资源成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

成都的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古代建筑、传统民俗和川剧等。

此外,成都还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都江堰和武侯祠,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光临。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也为本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五、挑战与问题然而,成都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城市规模急速扩大,面临土地资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其次,交通拥堵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成为制约成都发展的瓶颈。

另外,市场竞争激烈,创业和经营风险较高,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支持。

六、发展前景和建议尽管成都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都可行性分析

成都可行性分析

成都可行性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本文将对成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经济、交通、教育、旅游等多个方面探讨成都的可行性及其潜力。

一、经济可行性分析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资源。

成都市政府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成都。

在“双创双服”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来到成都,开展创业和创新活动。

这些都为成都经济的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前景。

二、交通可行性分析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连接着国内外众多城市。

此外,成都还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中转站,铁路网覆盖全国各地。

成都公路发达,方便了市民和外来游客的出行。

这种便捷的交通条件保证了成都的可行性和持续发展。

三、教育可行性分析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教育中心,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

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前来学习和研究。

与此同时,成都市政府也注重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优化,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这为成都的可行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成都在教育领域具备了较高的竞争力。

四、旅游可行性分析成都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成都古蜀文明的遗迹、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四川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成都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成都的可行性提供了许多机会。

综上所述,成都在经济、交通、教育和旅游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成都市政府在各个领域的努力和政策的引导下,成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给市民和外来人士提供更好的生活与发展机会。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都将成为更加繁荣和宜居的城市。

TOD项目在扩张型城市的发展——以成都市为例

TOD项目在扩张型城市的发展——以成都市为例

1 我国TOD的兴起背景轨道交通的建造成本高昂,对资金需求巨大。

在当前大力减税降负的背景下,财政压力上升。

若通过出让轨交用地等多元方式筹措资金,有助于缓解财政压力,解决轨交发展的资金难题。

随着城市化发展,北、广、成、杭等强一二线城市的主城区面积占比小,却汇聚全市三成以上人口,人口高度聚集在中心区域。

通过轨交建设与城市发展融合,引导城市功能与人口向外围扩散,是疏解主城区人口压力的有效办法。

表1为国内典型热点城市人口密度情况。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7城出台政策,从明确地铁物业开发方向、解融资困境,到推动综合开发,政策日益完善,助推TOD驶入快车道。

政策内容主要涉及四大方面。

(1)土地政策:一般视开发条件灵活供应土地,如不具备独立开发条件的带施工方案出让、具备独立开发条件的招拍挂出让,如杭州、青岛、成都等。

(2)开发范围:明确轨交土地开发界限,杭州、东莞、宁波等以500米为界。

(3)规划政策:重视轨交物业开发规划与轨交线网规划同步,上海率先实现“两规合一”。

(4)收益分配:更细化和明确,南京、杭州等明确TOD开发收益优先用于轨交建设和运营。

2 我国TOD的发展现状及趋势2.1 历程回顾:一线萌芽,加速兴起资金、城市发展、政策三大因素交织,共同推动我国TOD的发展,回溯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大阶段,见图1。

(1)萌芽期:一线城市陆续兴起轨道交通,并率先尝试地铁沿线地块开发,广州试图以此解决资金难题,北京在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的矛TOD项目在扩张型城市的发展——以成都市为例摘要:我国的城际铁路与城市轨交加速崛起,孕育而出的TOD正如火如荼开发中。

目前我国TOD发展潜力较大的主要是扩张型的强二线城市,其中成都及杭州的发展比较典型,成杭的城市轨交高速建设,TOD项目全面铺开。

通过对成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TOD发展两大维度进行深度分析,探究典型城市成都的TOD 发展路径。

关键词:TOD;城市扩张;多元化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138-(2021)01-0055-59 收稿日期:2021-01-04文章来源:本文由保利投顾研究院供稿。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1. 宜居环境:深圳市深圳市以其宜居的环境而闻名于世。

城市规划注重绿化与景观设计,公园和绿地遍布整个城市,为居民提供了宜人的居住环境。

深圳市还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环保措施,致力于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

2. 智慧交通:上海市上海市引入智慧交通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红绿灯系统、智能停车系统以及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等设施的应用,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效率。

3. 城市规划:北京市北京市注重城市规划,通过优化道路布局和建筑设计,创造了一个高效、宜居的城市空间。

北京市还积极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和古建筑,保持了城市的历史韵味。

4. 管理平台:广州市广州市建立了全面的城市管理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市民可以通过方式APP获取城市管理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在线进行反馈和投诉,提高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5. 人才引进:杭州市杭州市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者。

杭州市还提供了优厚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为人才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6. 产业转型:深圳市深圳市以其成功的产业转型而备受瞩目。

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创业,深圳市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并且成为中国创业创新的中心之一。

7. 城市配套设施:成都市成都市以其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而闻名。

高速公路、地铁、公交系统等交通设施井然有序,大大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成都市还注重发展文化设施,建设了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中心,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8. 城市品质:苏州市苏州市以其高品质的城市环境而著名。

水乡古镇、园林和文化遗址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苏州市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且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9. 城市绿化:郑州市郑州市以其绿化覆盖率高而著名。

市区内有大片绿地和公园,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0%以上。

创新驱动成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创新驱动成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到一片集 中区域 ,降低集 中对 中心城区交通、资源、基 础设施等的重 复 规划浪费 ,减轻中心城区的综合负载能力 。
( 二 )科技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 ,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是 ,构建技术内生 型、服务增值型制造体系、相对 独立和完整 的 产业技术体系 ,形成结构优化 、技术先进 、清洁安全、附加值高 、吸纳 就业 能力强 的产业体系 ,促进产业集聚 、产城融合 ,同时要在强化转移 农民、带动农业的作用上下功夫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加速城镇化 进 程。二是取代低成本劳动力为基础 的工业增长模式,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的技术含量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推进产品创新、产品制造业创新 ,以 更多的 自主技术创新支撑产业 的发展 , 实现从 “ 成都 制造”到 “ 成都创 造” ,加强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 ,特别强调生态建设 和环境保护 ,突出 发展 科技含量高 、 经济效益好 、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劳动就业多的产 业,坚决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粗放增长方式,实现生产技 术人 陛 化、绿色制造、绿色就业 , 提供更多的就业 岗位,整合各种优 势资 源向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乡镇集中 ,解决 城镇化农 民的就业问题 ] 。 ( 三 )科 技 创 新促 进 现代 服 务 业 发 展 ,成 为 主要 突破 口 促进成 都市经济转型 的一个重要方 向就是加大服务业在三 次产业 中 的 比重 ,用现代化 的新技术和管理方法 改造传统服务业 ,发展 现代 服务 业 ,构建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 区域服务业和差 异化 区域 服务业 ,创造需 求 ,引导消费 ,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 、高层次、知识型 的生 产性服务 和 民生服务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需要现代 服务业 的发展 。城镇化 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 进,未来 中国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 动力 就来 自服务 需求 的增长 ,使服务业与城镇化双轮驱动 ,成为推动城镇化 的主要突破 口。通过建立适应 现代服务业发展 的体制机制 和政策环 境 ,提高生产性 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 务业 比重 ,加快推 进现 代服务 业重 点集 聚 区建

构建高科技创新城市的战略路径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构建高科技创新城市的战略路径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提 出的“ 高 自主创新 能 力 , 提 深入 推进 高科 技成 都 建
据统计 ,04—2 0 20 06年 , 都 市 申请 专 利及 授权 成 专利 件数 逐 年 增 加 , 图 1所 示 ,0 6年 有 了大 幅 依 20 度 的提升 , 市专 利 申请 量 达 92 全 0 4件 , 权 量 5 3 授 13
足, 并根 据 成 都 市 经 济社 会 发展 要 求 , 构 建 地 域 特 色 产 业 集 群 、 建 具 有 成 都 特 色 的 创 新 网 络 合 作 模 式 、 确 政 府 的 功 能 定 从 构 明
位 等 几 个 方 面 寻 求 成 都 市 构 建 高 科技 创 新 城 市的 战略 优 选 路 径 。
售 收入 86 元 , .4亿 创利 17 亿 元 , 得 了 良好 的经 .1 取
济 效益 。另 外 据对 全 市 技 术 合 同成 交情 况 的统 计 , 20 06年 度共 签 订技术 合 同 37 0 6项 , 技术 合 同成交 金 额 达 2 0 6 .1万 元 , 上 年 增 长 7 .8 , 术 交 0 9 82 较 69 % 技 易 呈 现 良好 增 长态 势 。
件 , 比分 别 增 长 2 .% 、6 7 , 位 居计 划单 ” 总体 思路 为 契机 , 足实 际 , 立 突 出重 点 , 创新 机制 , 合 资 源 , 动 经 济 与 科技 的 紧 整 推
密结 合 , 加快 形成 具 有成 都特 色 的城市 创 新体 系 , 对 于促 进成 都 经济 社 会 加快 步入 科 学 发展 的轨 道 , 具
建设 创新 型 国家 的奋 斗 目标 , 符 合 我 国发 展 的需 这
要 , 符合 我 国逐 步 实 现 国 家 繁 荣 富强 和全 面 建 设 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模式的人性化思考——成都市以城乡统筹方式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模式的人性化思考——成都市以城乡统筹方式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成 都市人 口1 0 6 0 万 ,农 民 占 了三 分 之 二 , 是 典 型 的大 城 市 带 大 农村 的二 元 结 构 , “ 三 农 ” 问 题 十 分 突 出 。 自2 0 0 3 年 起 ,成
都市开始 “ 城 乡一 体 化 ”试 点 。通 过 创 新 “ 三 项 核 心 制度 改革 ” ( 农 村 产权 制度 、社 会 保 障制 度 和 户 籍 制度 ) ,统 筹 推进 “ 三 个 集 中” ( 工业 向集 中发 展 区集 中 、农 民 向城 镇 和 新 型 社 区集 中 、 土 地 向适 度规 模 经 营 集 中 ) ,实 施 “六 个 一体 化 ” ( 城 乡规 划 、
进 ”的成 都特 色 ,为全 国新 型城 镇化 提供 了可资借 鉴 的样本 。


成都 市新 型 城镇 化实 践性 探 索
成 都 市地 处 中国 西南 ,是 国务 院确立 的 我国 中西 部地 区教 育 、 科技 、商贸 、金 融 、文化 中心 ,通信 、交通枢 纽 ,享有 “ 西部 之心 ” 美誉 。成都 市下辖9 区 、6 县 ,代 管 4 个 县 级 市 , 市 域 内 分 布 了3 0 0 个 小 城镇 ,构成 了成 都平原城 镇群 ,是 我国五大 城镇群之 一①。
发展 性 、 套 设施 的共 享
性 ” )和 “ 十 化 ”要 求 (“ 布 局组 团化 、 产 业 高端 化 、建 设集 约
城 乡 管 理体 制 一 体 化 ),成 都 开 了多 个 全 国城 镇 化 发 展 的 先河 : 率 先 开 展 农村 土地 和 房 屋确 权 登 记 颁 证 ,成 立 了全 国 第 一个 农 村 产 权 交 易 中 心 ,激 活 了农 村生 产 要 素 ; 率 先建 立 了一 种 以经 济 补 偿 和 契 约 式 管理 相 互 结 合 的新 机 制 一一 耕 地 保 护 基金 制 度 ,2 0 1 2 年 ,市 级 财政 拨 付 耕 保 基金 2 0 . 3 亿 元 ,投 入 其他 各 项 农 业 发展 资 金6 O 多亿 元 ,支 持 农业 增 产 农 民增 收 ,带 动 农业 加 快 倍 增 ; 率先

大都市区空间演变研究——以成都为例

大都市区空间演变研究——以成都为例




理论与实践 T H E O R E T I c A L H O R I Z O N
、0
大 都 市 区 空 问 演 变 研 究
以成都 为例
一杨 建
【 提 要 】空间演 变历 来是 国 内外大都 市区研 究的热点。所谓大都市 区,是 以某一特 大城 市为 中心 ,有
区的空间演变过程。

过 程的 出现使得大伦敦地 区的城市发展逐渐超 出都市
区 范 围 而 成 为 英 格 兰 东 南 大 都 市 带 的 核 心 部 分 ( Wa r n e s ,A. M. 1 9 9 1 ) 。埃伯 纳通过对 新泽西 州普林

国 际大 都 市 区的 空 间演 变
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聚集于城 市的非
管 理 学 院理 论 经 济学 创 新 团 队成 果 。
T H E O R E T I C A L H O R I Z O N 理 论 与 实 践
的分散状态 向空 间的集 中状态发展 。城市集 聚带来 了
市 一体发 展的轨道上来 ,并与其发生着越来越密切 的
经济社 会联系 ,逐渐形成 由核心城市和外 围地 区共 同
组成 的新 的城市 空间形态—— 大都 市区 。世 界银行 、 亚洲开发银行在对 中国大都市 区的研究 中 ,都把成都
作为典型 的研究对象。 1 . 点状发展 阶段 ( 古代 ) 。当时的经济活动 以农业 为主 ,城市 的经济功能 十分微 弱 ,城市 的政治功能是 城市 的主要 功能。受当时政 治、经济的影响 ,成都城 市的空间结构主要受人为控制力 的左右 ;城市形态受 自然地理条件 的制约 ,主要在两江 ( 现府南河 )以内 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缓慢 ,处于点状发展阶段 。 2 . 轴 向扩展 和内向填充 发展 阶段 ( 解放初期一8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水平分析——以成都市为例摘要:成都市的各区县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人口规模、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协调发展六个方面,并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分析成都市区县的城镇化水平,为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找到突破口。

关键字: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评估方法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构建城市城镇化水平的分析指标,要保持几个原则,主要是全面性、可比性、预警性和可拓展性,具体如下:一是指标体系要具有全面性。

该指标体系要反映城市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还要能反映城市城镇化发展的质量,除了发展速度外,指标还要同时要涵盖医疗教育、民生服务、文体娱乐、便民服务、社保、智慧政务和治安水平等方面;二是指标体系具有横向可比性。

为了使得指标得出的结论具有可比性,数据的来源要科学权威,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指标的统计口径均需要与国内外权威部门或机构公开发布的有关指标的统计数据保持一致,这样便于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三是指标体系要具备监测预警性。

指标体系能够对城市的城镇化进程进行预测,指标体系不但要反映城镇化的现状水平,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将来的变化趋势和方向提供预警,以便于为决策部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或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是指标体系要具备可拓展性。

指标体系不能仅仅固定当前的宏观发展背景下,也及时跟着宏观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也要随着城市的城镇化的发展而随之变动,为将来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进一步评价奠定基础。

2.评估的研究方法。

本指标体系主要采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全国十九个重点城市和单独对成都市各区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指标综合评价的大致步骤可归纳为以下几步:①将从权威部门或机构渠道搜集到的各类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置,以便带入指标体系②根据重要性,确定主成分指标数据的数量③根据城镇化水平评估的需要,解释主成分的具体含义④用主成分及其方差贡献率构造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⑤计算样本值并按照一定规则给出样本的排序。

同时,要合理利用主成分方法,其应用条件主要包括:①变量指标是正向的、标准化的,即指标要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如果存在负向指标,要求通过数据处理变成正向指标;②矩阵达到更简单的结构,或与旋转后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差异不大;③提取的主成分是正向的;④提取的主成分与变量显著相关。

二、全国重点城市城镇化水平评价1.重点城市选择。

根据国内城市的城镇化率发展阶段和水平、经济状况、城市的行政级别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了十九座重点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广州、深圳、南京、成都、西安等十五个副省级城市。

选取的这十九个全国重点城市(副省级以上城市)是全国/区域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教育、医疗和行政中心,城市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建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这十九座重点城市的人口总数占全国总城市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规模占全国GDP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十五个百分点,处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第一梯队”。

同时,成都市是我国六大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建设水平在中西部处于领先地位,但仍然与东南沿海地区的重点城市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本文通过指标量化和统计的分析,“诊断”出成都市在城市城镇化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更好的推进成都市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找到突破口,也为成都市各区县的发展提供借鉴。

2.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发展要求,按照全面性、可比性、监测预警性和可拓展性的原则,以城市规模、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资源环境和协调发展性等六大方面作为一级指标,确定了二十九个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基本覆盖了经济、社会、文化和服务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能够较全面地衡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3.指标数据及结论。

这十九座全国重点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为确保这些需要收集分析的数据的真实性和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即数据的权威和科学性,本文收集的数据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部门公开公布的各类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权威资料。

另外,出于可获得性和可比性考虑,文中统一采用了2014年份全国重点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关数据。

考虑到对比的直观性和研究的便利性,文中对数据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采用SPSS.19分析软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了均值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后,将数据逐一录入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度Sig值为0.05的显著水平的检验,发现这些数据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得到了我国重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排名,其中,北京市的总体评价为1.28,位列全国第一,且领先优势较大比第二名广州高出不少;广州、深圳分别排在二、三位,但两座城市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长春、重庆、哈尔滨三市分别排位于后三位,说明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处于重点城市的末位。

通过对数据及城市发展现状的进一步分析,本文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1)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东南沿海的几座城市排名整体靠前,综合评价前六名的城市均来自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第二到第六名均为沿海城市,十一座沿海发达城市的平均得分为0.46,以珠三角(代表城市:广州、深圳)、长三角(代表城市:上海、杭州、宁波)地区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已经大幅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东北地区的四座城市的排名则总体靠后,其排名最高的是第十名的沈阳市,而长春和哈尔滨则处于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位,且东北四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平均得分仅为-0.68分;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城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平均得分为-0.48分,总体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略高于东北地区的城市,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

(2)从影响因素方面来看,城乡人口的比重、经济发展的水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水平是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几个主要因素,十九个重点城市在这几个因素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每座城市均存在变现突出和发展不足的指标。

由于在数据处理化中采用的平均值标准化方法,保留了指标间的数据信息的差异对总体评价得分的影响,即各个重点城市在某一指标上的数据差异越大,则这个指标在总体评价中占的比重就越高,也是个重点城市数据差异较大的指标。

(3)综合分析排名靠前的重点城市可以发现,综合得分较高的城市都是在前面几个主成分中得分较为平均的城市,排名第一的北京市在前四个主成分的得分中均为正数,且几个主成分之间的得分差异不大,说明了北京市在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对城镇支撑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等领域均处于国内的较高水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

深圳、广州和上海等重点城市也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三座城市的人口城镇化率较高、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也较强,但三座城市各自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导致这三座城市的综合得分被拉低。

各个城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在努力发展好城市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下,要积极发挥好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重要作用,引导优质资源向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城市环境保护等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方面集中,高质量地推动城镇化建设。

(4)成都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成效显著,但与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之间仍存有巨大的差异。

成都的总体排名为第九位,处于中等水平,在中西部排名第二,在西部三市中排名第一,大幅领先于西安和重庆。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成都市在人口城镇化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发展不足的现象。

在人口城镇化方面,2014年,成都市的城镇化率为百分之七十以上,比深圳、北京、上海分别低29.63、16.03、19.93个百分点,成都最少要十年左右才能达到沿海发达城市的城镇率水平;在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方面,成都市的人均GDP为七万元以上,分别为深圳、北京、上海的百分之四十七、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七十二;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两万八千元以上,为深圳、北京、上海的百分之六十六、百分之六十七和百分之六十;研究开发项目支出占GDP比重仅为百分之二以上,仅为北京对研究开发支出的三分之一、深圳对研究开发的一半左右;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都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进程与城市供水能力发展滞后,每十万人日供水能力仅为六万立方米,不到北京人均供水量的一半,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为一百九十公里,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

当然,成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也存在很多亮点领域,比较突出的就是城市的科技创新、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卫生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城市绿化等领域,在“专利授权数与GDP比”、“每万人床位数”、“每万人职业(助理)医生数”等指标方面大幅度领先于全国重点城市的平均水平。

三、成都市各区县新型城镇化水平分析1.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为: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建成区人口);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市政设施和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协调发展(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

2.分析结果及评价。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成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个结论:(1)成都市各区县(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城市城镇化水平的圈层特征明显,距离市中心距离成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排在前六的都是第二圈层城市,三圈层的城市则分列7至14位,排名第一的新都距离市中心最近,距离成都最远的蒲江县则排名垫底。

(2)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至关重要。

排名前5位的区县都属于四川省经济“十强县”前六位,其中龙泉驿区和双流区排名第一、第二位。

强大得产业支撑能力为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也为地方政府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了资金支持。

成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较为滞后的区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把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放在头等位置。

(3)区县(市)在推进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发挥好政策调控优势,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各主成分得分看,龙泉驿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但在用水、用气、公共交通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发展不足,反观排名第一的新都,基本实现产业、人口、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了新兴城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