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水平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水平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摘要:成都市的各区县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人口规模、产
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协调发展六个方面,并分别选取了不
同的指标来衡量分析成都市区县的城镇化水平,为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找
到突破口。
关键字: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评估方法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城市城镇化水平的分析指标,要保持几个原则,
主要是全面性、可比性、预警性和可拓展性,具体如下:一是指标体系要具有全
面性。该指标体系要反映城市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还要能反映城市城镇化发展的
质量,除了发展速度外,指标还要同时要涵盖医疗教育、民生服务、文体娱乐、
便民服务、社保、智慧政务和治安水平等方面;二是指标体系具有横向可比性。
为了使得指标得出的结论具有可比性,数据的来源要科学权威,指标体系中所选
取的指标的统计口径均需要与国内外权威部门或机构公开发布的有关指标的统计
数据保持一致,这样便于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三是指标体系要具备监测预警性。指标体系能够对城市的城镇化进程进行预测,指标体系不但要反映城镇化的现状
水平,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将来的变化趋势和方向提供预警,以便于为决策部
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或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四是指标体系要具备可拓展性。
指标体系不能仅仅固定当前的宏观发展背景下,也及时跟着宏观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也要随着城市的城镇化的发展而随之变动,为将来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进一步
评价奠定基础。
2.评估的研究方法。本指标体系主要采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全国十九个重
点城市和单独对成都市各区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综
合评价的大致步骤可归纳为以下几步:①将从权威部门或机构渠道搜集到的各类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置,以便带入指标体系②根据重要性,确定主成分指标数据的数量③根据城镇化水平评估的需要,解释主成分的具体含义④用主成
分及其方差贡献率构造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⑤计算样本值并按照一定规则给出样本的排序。同时,要合理利用主成分方法,其应用条件主要包括:①变量指标是正向的、标准化的,即指标要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如果存在负向指标,
要求通过数据处理变成正向指标;②矩阵达到更简单的结构,或与旋转后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差异不大;③提取的主成分是正向的;④提取的主成分与变量显著
相关。
二、全国重点城市城镇化水平评价
1.重点城市选择。根据国内城市的城镇化率发展阶段和水平、经济状况、城
市的行政级别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了十九座重点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广州、深圳、南京、成都、西安等十五个副省级
城市。选取的这十九个全国重点城市(副省级以上城市)是全国/区域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教育、医疗和行政中心,城市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城
镇建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这十九座重点城市的人口总数占全国总城市人口的百
分之二十五,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规模占全国GDP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城镇化水平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十五个百分点,处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第一梯队”。同时,成
都市是我国六大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建设水平在中西部处
于领先地位,但仍然与东南沿海地区的重点城市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本文通过指
标量化和统计的分析,“诊断”出成都市在城市城镇化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更好的推进成都市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找到突破口,也为成都市各区县的发展提
供借鉴。
2.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发展要求,按照全面性、可比性、监测预警性和可拓展性的原则,以城市规模、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资源环境和协调发展性等六大方面作为一级
指标,确定了二十九个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基本覆盖了经济、社会、文
化和服务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能够较全面地衡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
展水平。
3.指标数据及结论。这十九座全国重点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
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为确保这些需要收集分析的数据的真实性和评估
结果的有效性,即数据的权威和科学性,本文收集的数据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部
门公开公布的各类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权威资料。另外,出
于可获得性和可比性考虑,文中统一采用了2014年份全国重点城市的新型城镇
化发展水平相关数据。考虑到对比的直观性和研究的便利性,文中对数据均进行
了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19分析软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了均值标准化无量
纲化处理后,将数据逐一录入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度Sig
值为0.05的显著水平的检验,发现这些数据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可以进行因子
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主成分分析。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得到了我国重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排名,其中,北京市的总
体评价为1.28,位列全国第一,且领先优势较大比第二名广州高出不少;广州、
深圳分别排在二、三位,但两座城市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长春、重庆、哈尔滨
三市分别排位于后三位,说明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处于重点城市的末位。通过对数
据及城市发展现状的进一步分析,本文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1)从
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东南沿海的几座城市排名整体靠前,综合评价前六名的城市均来自东南部沿
海发达地区,其中第二到第六名均为沿海城市,十一座沿海发达城市的平均得分
为0.46,以珠三角(代表城市:广州、深圳)、长三角(代表城市:上海、杭州、宁波)地区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已经大幅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城镇
化发展水平;东北地区的四座城市的排名则总体靠后,其排名最高的是第十名的
沈阳市,而长春和哈尔滨则处于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位,且东北四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平均得分仅为-0.68分;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城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平均得分为-0.48分,总体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略高于东北地区的城市,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2)从影响因素
方面来看,城乡人口的比重、经济发展的水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
水平是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几个主要因素,十九个重点城市在这几个因素方面
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每座城市均存在变现突出和发展不足的指标。由于
在数据处理化中采用的平均值标准化方法,保留了指标间的数据信息的差异对总
体评价得分的影响,即各个重点城市在某一指标上的数据差异越大,则这个指标
在总体评价中占的比重就越高,也是个重点城市数据差异较大的指标。(3)综
合分析排名靠前的重点城市可以发现,综合得分较高的城市都是在前面几个主成
分中得分较为平均的城市,排名第一的北京市在前四个主成分的得分中均为正数,且几个主成分之间的得分差异不大,说明了北京市在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对城镇
支撑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等领域均处于国内的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