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_网络嗅探
网络攻击与防范 网络嗅探实验
![网络攻击与防范 网络嗅探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08de6fbaeaad1f346933f76.png)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网络嗅探实验课程名称网络攻击与防范||专业班级:网络学生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曹锦纲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Wireshark网络嗅探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使用Wireshark工具抓包。
3、学习用Wireshark来捕获局域网里面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截取想要的部分。
二、所用仪器、设备PC机一台Wireshark软件三、实验原理局域网抓包软件是解决网络故障,预防和分析网络攻击的常用软件,是网络管理员的必备工具,掌握其使用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安装Wireshark 2.0.2。
2、打开Wireshark 2.0.2界面:3、抓包界面的启动:我们现在抓的是真实网卡的包,双击“无线网络连接”将可以开始抓包。
4、先打开Wireshark,再启动浏览器,打开网站首页https:///?wd_xp15、在Wireshark中输入http进行过滤,然后选中GET /?wd_xp1 HTTP/1.1的那条记录,右键然后点击“追踪流→TCP流”。
6、第一次握手数据包:从该图可看出:源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99.229 物理地址为:64:5a:04:be:36:b1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为:101.4.60.208 物理地址为:d4:ee:07:12:4c:c0源端口号:44581,为随机端口号;目的端口号:80,为随机端口号。
序列号:0首部长度:32字节标记:SYN为标志为1,表示同步序号发起链接滑动窗口:8192字节校验和:0x17997、第二次握手数据包:从该图可看出:源主机的IP地址为:101.4.60.208 物理地址为:d4:ee:07:12:4c:c0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99.229 物理地址为:64:5a:04:be:36:b1 源端口号:80,为随机端口号;目的端口号:44581,为随机端口号。
计算机网络嗅探攻击实验
![计算机网络嗅探攻击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979ff04763231126edb11c1.png)
计算机网络嗅探攻击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2.掌握计算机网络嗅探攻击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内容利用Wireshark进行嗅探攻击。
三、预习要求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其所受到的常规威胁。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安装Wireshark;2.打开Wireshark;3.点击左上角按钮,选择监听使用的网卡;4.点击Start,开始抓取网络通信包,并打开IE浏览器观察抓去的包的变化情况;5.点击菜单栏的停止抓取按钮,并选择任意HTTP包,如下图;6.双击HTTP包,如下图,并最大化窗口,查看数据包的各个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重新开始数据包的抓取,弹出如下窗口;8.点击“ContinueWithout Saving”开始Wireshark新的抓取任务,并打开浙师大主页/,在用户名和密码中输入任意字符(要记得你输入的是什么),比如:用户名:12345,密码:34567,点击登录;9.返回Wireshark抓取主页面,点击停止抓取,点击Wireshark工具栏中的搜索图标,出现弹出窗口,分别选择“String”和“Packet details”单选框,并在输入框中输入你刚才登录用的用户名,点击“Find”按钮;10.检索结果为灰色底色;11.双击该条记录,并最大化窗口,可以清楚的看到你刚才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五、思考题1.如何对付计算机网络的嗅探攻击?/Channels/Safety/SysSafety/Other/2003-01-2 7/1043647440d7178.shtml2.你知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还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安全性本身即是一对固有矛盾,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调和,再加上基于网络的诸多已知和未知的人为与技术安全隐患,网络很难实现自身的根本安全。
目前。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类:2.1 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技术也在快速地发展变化之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前面。
实验二_网络嗅探
![实验二_网络嗅探](https://img.taocdn.com/s3/m/eee0cbf4a98271fe900ef982.png)
实验二网络嗅探【实验目的】1.了解ARP、ICMP等协议明文传输的特性;2.了解局域网内的监听手段;3.掌握Wireshark嗅探器软件的使用方法;4.掌握对嗅探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对嗅探到的数据包进行网络状况的判断。
【实验环境】两台以上装有Windows XP以上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原理】(1)嗅探原理网络监听是一种常用的被动式网络攻击方法,能帮助入侵者轻易获得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得的信息,包括用户口令、账号、敏感数据、IP地址、路由信息、TCP套接字号等。
管理员使用网络监听工具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
嗅探器(Sniffer)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发往其他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一种技术。
它工作在网络的底层,将网络传输的全部数据记录下来。
嗅探器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查找网络漏洞和检测网络性能。
嗅探器可以分析网络的流量,以便找出所关心的网络中潜在的问题。
不同传输介质网络的可监听性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以太网(共享式网络)被监听的可能性比较高,因为以太网(共享式网络)是一个广播型的网络。
微波和无线网被监听的可能性同样比较高,因为无线电本身是一个广播型的传输媒介,弥散在空中的无线电信号可以被很轻易地截获。
在以太网中,嗅探器通过将以太网卡设置成混杂模式来捕获数据。
因为以太网协议工作方式是将要发送的数据包发往连接在一起的所有主机,包中包含着应该接收数据包主机的正确地址,只有与数据包中目标地址一致的那台主机才能接收。
但是,当主机工作在监听模式下,无论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是什么,主机都将接收(当然自己只能监听经过自己网络接口的那些包)。
在Internet上有很多使用以太网协议的局域网,许多主机通过电缆、集线器连在一起,当同一网络中的两台主机通信的时候,源主机将写有目的主机地址的数据包直接发向目的主机。
但这种数据包不能在IP层直接发送,必须从TCP/IP协议的IP层交给网络接口,也就是数据链路层,而网络接口是不会识别IP地址的,因此在网络接口数据包又增加了一部分以太帧头的信息。
实验报告二:网络嗅探与欺骗
![实验报告二:网络嗅探与欺骗](https://img.taocdn.com/s3/m/22b6b9c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3.png)
实验报告⼆:⽹络嗅探与欺骗中国⼈民公安⼤学Chinese people’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络对抗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络嗅探与欺骗学⽣姓名李成功年级2017级区队⽹络安全与执法七区队指导教师⾼见信息技术与⽹络安全学院2019年11⽉7⽇实验任务总纲2019—2020 学年第⼀学期⼀、实验⽬的1.加深并消化本课程授课内容,复习所学过的互联⽹搜索技巧、⽅法和技术;2.了解并熟悉常⽤的⽹络嗅探⽅式,掌握常⽤抓包软件的使⽤⽅法和过滤技巧,能够对给定的数据包分析⽹络基本⾏为;掌握ARP欺骗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ARP欺骗的DNS攻击⽅式;3.达到巩固课程知识和实际应⽤的⽬的。
⼆、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每个实验内容,需要截图的题⽬,需清晰截图并对截图进⾏标注和说明。
2.⽂档要求结构清晰,图⽂表达准确,标注规范。
推理内容客观、合理、逻辑性强。
3.软件⼯具可使⽤office2003或2007、CAIN、Wireshark等。
4.实验结束后,保留电⼦⽂档。
三、实验步骤1.准备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实验前应把详细了解实验⽬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内容,熟悉并准备好实验⽤的软件⼯具,按照实验内容和要求提前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
2.实验环境描述实验所使⽤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各种软件⼯具);开机并启动软件office2003或2007、浏览器、Wireshark、CAIN。
3.实验过程1)启动系统和启动⼯具软件环境。
2)⽤软件⼯具实现实验内容。
4.实验报告按照统⼀要求的实验报告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把按照模板格式编写的⽂档嵌⼊到实验报告⽂档中,⽂档按照规定的书写格式书写,表格要有表说图形要有图说。
任务⼀ ARP欺骗1.两个同学⼀组,进⾏实验拓扑环境如下图所⽰。
2.欺骗攻击前后,通过Arp-a命令验证欺骗是否成功(附截图)3.欺骗过程中,在主机A开启Wireshark进⾏抓包,分析APR欺骗攻击过程中的数据包特点。
实验二、Wireshark的使用与PackerTracer的使用
![实验二、Wireshark的使用与PackerTracer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b90c2edd36a32d73758113.png)
实验二 Wireshark的使用与PackerTracer的使用实验目的:掌握网络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的常用操作和网络模拟器PackerTracer的常用操作。
实验环境:计算机若干、直通双绞线若干、小型非管理交换机10台。
实验步骤:1、配置对等局域网2、Wireshark的使用(1)启动系统。
点击“Wireshark”图标,将会出现如图1 所示的系统界面。
图1 Wireshark 系统界面其中“俘获(Capture)”和“分析(Analyze)”是Wireshark 中最重要的功能。
(2) 分组俘获。
点击“Capture/Interface”菜单,出现如图2 所示界面。
图2 俘获/接口界面如果该机具有多个接口卡,则需要指定希望在哪块接口卡俘获分组。
点击“Options”,则出现图3 所示的界面。
图3 俘获/接口/选项界面在该界面上方的下拉框中将列出本机发现的所有接口;选择一个所需要的接口;也能够在此改变俘获或显示分组的选项。
此后,在图2 或者图3 界面中,点击“Start(开始)”,Wireshark 开始在指定接口上俘获分组,并显示类似于图4 的界面。
当需要时,可以点击“Capture/Stop” 停止俘获分组,随后可以点击“File/Save”将俘获的分组信息存入踪迹(trace)文件中。
当需要再次俘获分组时,可以点击“Captuer/Start”重新开始俘获分组。
(3) 协议分析。
系统能够对Wireshark 俘获的或打开的踪迹文件中的分组信息(用File/Open 功能)进行分析。
如图4 所示,在上部“俘获分组的列表”窗口中,有编号(No)、时间(Time)、源地址(Source)、目的地址(Destination)、协议(Protocol)、长度(Length)和信息(Info) 等列(栏目),各列下方依次排列着俘获的分组。
中部“所选分组首部的细节信息”窗口给出选中协议数据单元的首部详细内容。
信息收集阶段主要技术03-嗅探技术分析-网络嗅探实验分析
![信息收集阶段主要技术03-嗅探技术分析-网络嗅探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88d03a4b35eefdc8d3337d.png)
图标,开启网络监视面板,仪表板可以监控网络的利用率,流量
、捕获FTP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1)假设VPC1主机监视本机的活动,首先VPC1主机要知道本机的IP 地址,VPC1主机可以在DOS命令符提示下输入ipconfig查询自己的IP地址。
(2)选中Monitor菜单下的或直接点击网络性能监视快捷键,此时
(5).开始捕捉后,单击工具栏中的Capture Panel按钮,显示出捕捉
Packet的数量
、捕获HTTP数据包
(1) 同步骤4(1)
(2) 同步骤4(2)
(3) 同步骤4(3),不同的是单击菜单中的Capture->Define
Filter->Advanced,再选中IP->TCP->HTTP,然后单击ok。
(4) 同步骤4(4)
(5) 同步骤4(5)
(6) VPC1主机访问VPC2,在VPC1地址栏中输入http://192.168.12.67
(以VPC2实际IP地址为准),应显示如下截图
jianghao17209。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网络联通嗅探实验
![网络联通嗅探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655a4de33d4b14e852468ec.png)
实验内容与步骤:网络联通嗅探实验Ping命令是一种TCP/IP实用工具,在DOS和UNIX系统下都有此命令。
它将您的计算机与目标服务器间传输一个数据包,再要求对方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来确定两台网络机器是否连接相通。
1.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ping。
了解该命令的详细参数说明。
图1 ping命令参数帮助2.输入ping ,查看目标主机是否在线(需要配置DNS)。
图2 ping主机名称从返回的结果可以得到,目标主机可能不在线,或者开启了防火墙。
3. 输入:ping 192.168.100.1。
查看主机能否到达网关。
图3 ping主机IP地址从返回结果可以得到,本主机能到达网关,说明网络是通的。
主机信息探测实验1、主机信息探测探测主机是否在线,在线后探测主机开放的端口和主机的操作系统信息。
运行cmd,在命令行内输入nmap,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nmap的命令帮助。
使用Nmap扫描整个网络寻找目标。
通过使用”–sP”命令,进行ping扫描。
扫描222.18.174.0的整个网络:nmap –sP 222.18.174.0/24当发现了在目标网络上运行的主机,下一步是进行端口扫描。
现在使用TCP SYN扫描,探测222.18.174.62的主机信息,其命令是: nmap –sS 222.18.174.136 –v指定端口扫描:nmap –sS –p 21,23,53,80 –v 222.18.174.136操作系统信息扫描:O 222.18.174.136()连接扫描使用”-sT”命令如下。
扫描)特定端口扫描–p.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Tracert。
了解该命令的详细参数说明。
tracert ,查看到达目的地说经过的路由。
d 。
参数-d的意思是指定不将 IP 地址解析到主机名称。
tracert –h 10 ,指定最大10跳。
信息安全-网络扫描与嗅探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网络扫描与嗅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c198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1.png)
信息安全-网络扫描与嗅探实验报告信息安全网络扫描与嗅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网络扫描与嗅探的原理和技术,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来检测和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并提高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扫描工具:Nmap、Wireshark3、网络环境:实验室内部网络三、实验原理(一)网络扫描网络扫描是指通过发送特定的数据包到目标网络或系统,以获取关于网络拓扑结构、主机存活状态、开放端口、服务类型等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扫描技术包括 TCP SYN 扫描、UDP 扫描、ICMP 扫描等。
(二)网络嗅探网络嗅探是指通过监听网络中的数据包,获取其中的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通信内容等。
通常使用网络嗅探工具(如 Wireshark)来捕获和分析数据包。
四、实验步骤(一)网络扫描实验1、打开 Nmap 工具,输入要扫描的目标 IP 地址或网段。
2、选择扫描类型,如 TCP SYN 扫描(sS),并设置扫描的端口范围(p 1-1000)。
3、启动扫描,等待扫描结果。
4、分析扫描结果,查看目标主机的存活状态、开放端口以及服务类型等信息。
(二)网络嗅探实验1、打开 Wireshark 工具,选择要监听的网络接口。
2、开始捕获数据包,并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正常的通信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邮件等。
3、停止捕获数据包,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
4、筛选出特定的协议数据包,如 HTTP、FTP 等,查看其中的通信内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扫描结果1、扫描到目标主机处于存活状态。
2、发现开放的端口有 80(HTTP)、22(SSH)、443(HTTPS)等。
3、根据服务类型的识别,推测目标主机可能运行着 Web 服务器和SSH 远程登录服务。
(二)网络嗅探结果1、在捕获的 HTTP 数据包中,能够看到请求的 URL、客户端的 IP 地址、浏览器类型等信息。
网络嗅探
![网络嗅探](https://img.taocdn.com/s3/m/0f741bea910ef12d2bf9e70e.png)
实验原理:IPscanner,设定要扫描的IP位置范围、启动扫描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个IP区段中只要有连上网络的电脑均会出现在其的清单中。
2..superscan这款软件可以查局域网的电脑的编号,和机器所开的端口
3.sniffer利用抓包可以验证用户所进过的网页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127.0.0.1对于网站建设者来说是常常用到的。大家常用“ping 127.0.0.1”命令在本机上做回路测试,用来验证本机的TCP/IP协议簇是否被正确安装。但你发现了吗?使用“ping 127.1”这个命令也能得到同样的测试结果,其实“ping 127.1”和“ping 127.0.0.1”这两条命令是一样的,都是在进行回路测试。
127.0.0.1是回送地址,指本地机,一般用来测试使用。回送地址(127.x.x.x)是本机回送地址(Loopback Address),即主机IP堆栈内部的IP地址,主要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无论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送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立即返回,不进行任何网络传输。一般用于测试使用。例如:ping127.0.0.1来测试本机TCP/IP是否正常
1.安装ipsaner,使用它检索ip。
2.安装supperScan,学会使用端口扫描
3.安装Sniffer,使用简化版的抓包。
二、实验内容:
1.先ping本机器的地址,打开ipscan.exe,设置ip范围,点击开始,即可扫描出范围内的ip地址,并能看到ip是否活动。
2.打开SRSniffer软件,点击第一个图标开始抓包,然后登陆一个网址,开始浏览网页,监测数据包,然后停止抓包
实验项目与实验报告(7)
学科:信息与网络安全学号XXX姓名:XXX时间:12月14日
实验报告网络嗅探实验
![实验报告网络嗅探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74cafe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2.png)
软件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信息安全学实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
专业:信息安全学号:姓名:成绩:
实验4-网络嗅探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网络嗅探工具的使用,捕获FTP数据包并进行分析,捕获HTTP数据包并分析,通过实验了解FTP、HTTP 等协议明文传输的特性,以建立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
Sniffer网络嗅探,用于监听网络中的数据包。
包括分析网络性能和故障。
主要用于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
通过sniffer工具,可以将网络地址设置为“混杂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网络接口就处于一个监听状态,他可以监听网络中传输的所有数据帧,而不管数据帧目标地址是自己的还是广播地址。
它将对遭遇每个数据帧产生硬件中断,交由操作系统进行处理,比如截获这个数据帧进行实时的分析。
三、实验步骤
1.熟悉Sniffer 工具的使用
2.捕获FTP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3.
4.捕获HTTP数据包并分析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本次实验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顺利的抓的数据包,由于是通过VPN连接的网络,抓包过程受到限制,因此没有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五、实验个人体会
在这次的实验中,我又多学到了一点知识,关于网络嗅探的知识。
通过使用Sniffer Pro软件掌握网络嗅探器的使用方法,虽然没有捕捉到FTP、HTTP等协议的数据包,但是对网络嗅探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还了解了FTP、HTTP等协议明文的传输特性,并对此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感觉现在所学的知识在逐渐向信息安全靠拢。
信息安全实验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e782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1.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实验工具:Wireshark、Nmap、Metasploit、Kali Linux等三、实验内容1. 网络嗅探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网络嗅探原理,掌握Wireshark的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使用Wireshark抓取本机所在网络中的数据包;② 分析数据包,观察网络流量,识别常见协议;③ 分析网络攻击手段,如ARP欺骗、DNS劫持等。
2. 端口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端口扫描原理,掌握Nmap的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使用Nmap扫描本机开放端口;② 分析扫描结果,识别高风险端口;③ 学习端口扫描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3. 漏洞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漏洞扫描原理,掌握Metasploit的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使用Metasploit扫描目标主机漏洞;② 分析漏洞信息,评估风险等级;③ 学习漏洞扫描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4. 恶意代码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恶意代码特点,掌握恶意代码分析技术。
(2)实验步骤:① 使用Kali Linux分析恶意代码样本;② 识别恶意代码类型,如木马、病毒等;③ 学习恶意代码分析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嗅探实验通过Wireshark抓取网络数据包,发现网络流量中存在大量HTTP请求,其中部分请求包含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
这表明网络中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2. 端口扫描实验使用Nmap扫描本机开放端口,发现22号端口(SSH)和80号端口(HTTP)开放,存在安全风险。
建议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3. 漏洞扫描实验使用Metasploit扫描目标主机漏洞,发现存在高危漏洞。
针对这些漏洞,应及时修复,降低安全风险。
4. 恶意代码分析实验通过分析恶意代码样本,识别出其为木马类型,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嗅探技术实验报告
![嗅探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6910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0.png)
嗅探技术实验报告引言嗅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用于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中的数据包内容。
通过嗅探技术,网络管理员可以了解和监控网络中发生的数据交互过程,识别潜在的网络攻击或异常行为。
本实验旨在介绍嗅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以及常见的嗅探工具和嗅探技术。
一、嗅探技术原理嗅探技术利用网络接口处的网卡(NIC)来嗅探网络流量,通过监听网卡上的传入和传出数据包,抓取数据包中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网络流量分析、入侵检测和网络性能评估等。
嗅探技术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流量采集:嗅探技术通过监听网络接口处的数据包,将数据包抓取到内存中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嗅探技术可以监听整个网络流量,也可以通过设置过滤条件只监听指定的数据包。
2. 数据包分析:嗅探技术对抓取到的数据包进行解析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如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传输协议、端口号等。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判断网络流量的类型和交互过程。
3. 异常检测:嗅探技术可以通过对网络流量的分析,与已知的网络行为模式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异常行为或潜在的网络攻击。
例如,根据特定的网络协议和端口号,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端口扫描行为等。
二、嗅探技术应用嗅探技术在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网络流量监测:嗅探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流量,包括数据包的发送方、接收方、传输协议、端口号等信息。
通过对流量的监测,网络管理员可以了解网络的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故障或异常行为。
2. 入侵检测:嗅探技术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入侵行为或网络攻击。
通过设置嗅探规则和规则引擎,可以实时检测并拦截异常的数据包,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 网络性能评估:嗅探技术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取网络的性能指标,如带宽利用率、延迟、丢包率等。
通过评估网络的性能,可以及时调整网络配置,优化网络流量的传输效果。
无线嗅探实验报告
![无线嗅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06ee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4.png)
无线嗅探实验报告1. 引言无线嗅探是一种通过截获无线信号并分析它们的技术。
在今天的无线通信社会中,无线嗅探已经成为了网络安全研究和网络优化的重要方法。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无线嗅探的原理和应用,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2. 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以下设备和环境进行:- 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 网络适配器:支持混杂模式的无线网络适配器。
- 软件平台:Wireshark,一款常用的网络分析工具。
3. 实验过程3.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确保计算机上已经安装了Wireshark软件,并且无线网络适配器已经支持混杂模式。
打开Wireshark软件,选择无线网络适配器并开始嗅探。
3.2 执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尝试捕获公共Wi-Fi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选择正确的无线网络适配器并开始嗅探,Wireshark将会开始记录所有通过适配器的数据包。
3.3 数据分析当捕获到足够多的数据包后,我们将使用Wireshark进行数据分析。
Wireshark 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捕获到的数据包的各种信息,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等。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该Wi-Fi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的来源、目的和内容。
4.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嗅探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数据包数量:共捕获到10000个数据包。
- 协议分布:TCP占比40%,UDP占比30%,ICMP占比20%,其他协议占比10%。
- 流量分布:20%的流量来自视频流,30%来自音频流,50%来自普通的数据传输。
- 安全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部分未加密的HTTP传输,暴露了用户的隐私和敏感信息。
5. 结论本实验通过无线嗅探技术,成功地捕获并分析了公共Wi-Fi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实验,我们对无线嗅探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体会到了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
无线嗅探在网络安全研究和网络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提供改进网络性能的方案。
网络嗅探实验报告
![网络嗅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6711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3.png)
网络嗅探实验报告网络嗅探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网络安全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网络嗅探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管理、数据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通过一个网络嗅探实验,探讨其原理、应用以及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一、网络嗅探的原理和技术网络嗅探是一种通过监听网络通信流量并分析其中的数据包,获取有关网络活动的信息的技术。
它基于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解析,可以实时监测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并提取出关键信息。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常见的网络嗅探工具Wireshark。
Wireshark能够捕获网络数据包,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捕获到的数据。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网络中的通信行为、协议使用情况等。
二、网络嗅探的应用领域网络嗅探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网络管理和故障排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网络管理员可以监测网络中的流量、识别异常活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网络嗅探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分析网络数据包,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检测入侵行为,并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此外,网络嗅探还可以用于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流量分析等方面。
三、网络嗅探对个人隐私的影响然而,网络嗅探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对个人隐私的担忧。
在网络嗅探过程中,个人的通信数据可能被捕获并分析。
这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
尽管网络嗅探通常是为了网络管理和安全目的进行,但滥用网络嗅探技术可能导致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网络嗅探的使用应受到法律和道德的限制。
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当明确规定网络嗅探的范围和条件,以保护个人隐私。
另一方面,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时也应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隐私保护措施,如使用加密协议、定期更换密码等。
四、网络嗅探实验的结果与反思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捕获了网络数据包,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不同协议的使用情况、网络流量的分布等。
协议分析和网络嗅探_2
![协议分析和网络嗅探_2](https://img.taocdn.com/s3/m/d3cf20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5.png)
• 如图20所示,选择Data Pattern项,点击箭 头所指的Add Pattern按钮
图-20
• 出现图21界面,按图设置OFFset为2F,方格内填入18,name可任意 起。确定后如图22点击Add NOT按钮,再点击Add Pattern按钮增加第 二条规则
图-21
图-22
• 安装非常简单,setup后一路确定即可,第 一次运行时需要选择你的网卡。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例:192.168.113.208 这台机器telnet到192.168.113.50,用 Sniff Pro抓到用户名和密码
步骤1:设置规则
Wed Aug 9 05:54:50 EDT 2000) ready. • User (192.168.113.50:(none)): test • 331 Password required for test. • Password:
• 步骤4:察看结果
• 图16中箭头所指的望远镜图标变红时,表示已捕捉到数据,点击该图 标出现图25界面,选择箭头所指的Decode选项即可看到捕捉到的所 有包。可以清楚地看出用户名为test密码为123456789。
协议,而另一些可能能够分析几百种协议。 •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嗅探器至少能够分析下面的协议: • A.标准以太网 • B.TCP/IP • C.IPX 4.DECNet
• 4.各种Sniffer • A. Network General. • Network General开发了多种产品。最重要的是Expert
Sniffer,它不仅仅可以sniff , 还能够通过高性能的专门 系统发送/接收数据包,帮助诊断故障。
信息安全网络扫描与嗅探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网络扫描与嗅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9915bf6f1aff00bed51eea.png)
信息安全网络扫描与嗅探实验报告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学号:网络扫描与嗅探实验报告课程信息安全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姓名教师2016 年 5 月26 日一.实验目的(1)理解网络嗅探和扫描器的工作机制和作用。
(2)学习抓包与协议分析工具Wire shark的使用。
(3)掌握利用扫描器进行主动探测,收集目标信息的方法。
(4)掌握使用漏洞扫描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漏洞。
二.实验器材与工具PC机,Wire shark软件,局域网环境,superscan软件三.实验内容1.认真阅读和掌握与网络嗅探和网络扫描相关的知识点。
2.上机用Wire shark和superscan软件实现实验操作。
3.记录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生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网络嗅探使用Wire shark抓包并进行协议分析(1)下载并安装Wire shark软件,打开界面如下图1。
图1(2)单击“捕获”→“选项”,选择“无线网络连接”,再单击“开始”,捕获过滤器选tcp,如图2。
图2(3)使用Wireshark数据报获取,抓取TCP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从抓取的数据包来看,首先关于本次分析的数据包是典型的TCP三次握手,如下图3所示。
图3其中,第一次握手是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握手是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是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 (TCP连接成功)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实验二 嗅探器sniffer的应用
![实验二 嗅探器sniffer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4f381a52ea551810a68760.png)
实验二嗅探器sniffer的应用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条件四、实验过程五、结果及其分析sniffer英文原意:用鼻吸毒者,嗅探器。
Sniffer,中文可以翻译为嗅探器,是一种基于被动侦听原理的网络分析方式。
使用这种技术方式,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
当信息以明文的形式在网络上传输时,便可以使用网络监听的方式来进行攻击。
将网络接口设置在监听模式,便可以将网上传输的源源不断的信息截获。
Sniffer技术常常被黑客们用来截获用户的口令,据说某个骨干网络的路由器网段曾经被黑客攻入,并嗅探到大量的用户口令。
但实际上Sniffer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故障诊断、协议分析、应用性能分析和网络安全保障等各个领域。
一、Sniffer 原理1.网络技术与设备简介在讲述Sniffer的概念之前,首先需要讲述局域网设备的一些基本概念。
数据在网络上是以很小的称为帧(Frame)的单位传输的,帧由几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执行不同的功能。
帧通过特定的称为网络驱动程序的软件进行成型,然后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线上,通过网线到达它们的目的机器,在目的机器的一端执行相反的过程。
接收端机器的以太网卡捕获到这些帧,并告诉操作系统帧已到达,然后对其进行存储。
就是在这个传输和接收的过程中,嗅探器会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
每一个在局域网(LAN)上的工作站都有其硬件地址,这些地址惟一地表示了网络上的机器(这一点与Internet地址系统比较相似)。
当用户发送一个数据包时,这些数据包就会发送到LAN上所有可用的机器。
如果使用Hub/即基于共享网络的情况下,网络上所有的机器都可以“听”到通过的流量,但对不属于自己的数据包则不予响应(换句话说,工作站A不会捕获属于工作站B的数据,而是简单地忽略这些数据)。
如果某个工作站的网络接口处于混杂模式(关于混杂模式的概念会在后面解释),那么它就可以捕获网络上所有的数据包和帧。
但是现代网络常常采用交换机作为网络连接设备枢纽,在通常情况下,交换机不会让网络中每一台主机侦听到其他主机的通讯,因此Sniffer技术在这时必须结合网络端口镜像技术进行配合。
网络嗅探实验报告
![网络嗅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a07235f78a6529647d539c.png)
一、实验目的●掌握Sniffer(嗅探器)工具的使用方法,实现FTP、HTTP数据包的捕捉。
●掌握对捕获数据包的分析方法,了解FTP、HTTP数据包的数据结构和连接过程,了解FTP、HTTP协议明文传输的特性,以建立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网络嗅探器Sniffer的原理●网卡有几种接收数据帧的状态:unicast(接收目的地址是本级硬件地址的数据帧),Broadcast(接收所有类型为广播报文的数据帧),multicast(接收特定的组播报文),promiscuous(目的硬件地址不检查,全部接收)●以太网逻辑上是采用总线拓扑结构,采用广播通信方式,数据传输是依靠帧中的MAC地址来寻找目的主机。
●每个网络接口都有一个互不相同的硬件地址(MAC地址),同时,每个网段有一个在此网段中广播数据包的广播地址●一个网络接口只响应目的地址是自己硬件地址或者自己所处网段的广播地址的数据帧,丢弃不是发给自己的数据帧。
但网卡工作在混杂模式下,则无论帧中的目标物理地址是什么,主机都将接收●通过Sniffer工具,将网络接口设置为“混杂”模式。
可以监听此网络中传输的所有数据帧。
从而可以截获数据帧,进而实现实时分析数据帧的内容。
三、实验环境●实验室所有机器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并组成了一个局域网,并且都安装了Sniffer Pro软件、FLASHFXP(FTP下载软件)、Flashget下载工具和IE浏览器。
●每两个学生为一组:其中学生A进行Http或者Ftp连接,学生B运行Sniffer Pro软件监听学生A主机产生的网络数据包。
完成实验后,互换角色重做一遍。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任务一:熟悉Sniffer Pro工具的使用根据老师给的ppt材料对Sniffer进行了基本的操作,操作过程部分截图如下:网络监控面板Dashboard使用Dashboard作为网络状况快速浏览Detail(协议列表)Matrix (网络连接)设置任务二:捕获FTP数据包并进行分析(1)基本步骤:①在命令符提示下输入IPCONFIG查询自己的IP地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网络嗅探【实验目的】1.了解ARP、ICMP等协议明文传输的特性;2.了解局域网内的监听手段;3.掌握Wireshark嗅探器软件的使用方法;4.掌握对嗅探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对嗅探到的数据包进行网络状况的判断。
【实验环境】两台以上装有Windows XP以上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原理】(1)嗅探原理网络监听是一种常用的被动式网络攻击方法,能帮助入侵者轻易获得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得的信息,包括用户口令、账号、敏感数据、IP地址、路由信息、TCP套接字号等。
管理员使用网络监听工具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
嗅探器(Sniffer)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发往其他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一种技术。
它工作在网络的底层,将网络传输的全部数据记录下来。
嗅探器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查找网络漏洞和检测网络性能。
嗅探器可以分析网络的流量,以便找出所关心的网络中潜在的问题。
不同传输介质网络的可监听性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以太网(共享式网络)被监听的可能性比较高,因为以太网(共享式网络)是一个广播型的网络。
微波和无线网被监听的可能性同样比较高,因为无线电本身是一个广播型的传输媒介,弥散在空中的无线电信号可以被很轻易地截获。
在以太网中,嗅探器通过将以太网卡设置成混杂模式来捕获数据。
因为以太网协议工作方式是将要发送的数据包发往连接在一起的所有主机,包中包含着应该接收数据包主机的正确地址,只有与数据包中目标地址一致的那台主机才能接收。
但是,当主机工作在监听模式下,无论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是什么,主机都将接收(当然自己只能监听经过自己网络接口的那些包)。
在Internet上有很多使用以太网协议的局域网,许多主机通过电缆、集线器连在一起,当同一网络中的两台主机通信的时候,源主机将写有目的主机地址的数据包直接发向目的主机。
但这种数据包不能在IP层直接发送,必须从TCP/IP协议的IP层交给网络接口,也就是数据链路层,而网络接口是不会识别IP地址的,因此在网络接口数据包又增加了一部分以太帧头的信息。
在帧头中有两个域,分别为只有网络接口才能识别的源主机和上的主机的物理地址,这是一个与IP地址相对应的48位的以太地址。
传输数据时,包含物理地址的帧从网络接口(网卡)发送到物理的线路上,如果局域网是由一条粗缆连接而成,则数字信号在电缆上传输,能够到达线路上的每一台主机。
当使用集线器时,由集线器再发向连接在集线器上的每一条线路,数字信号也能到达连接在集线器上的每一台主机。
当数字信号到达一台主机的网络接口时,正常情况下,网络接口读入数据帧,进行检查,如果数据帧中携带的物理地址是自己的或者是广播地址,则将数据帧交给上层协议软件,也就是IP层软件,否则就将这个帧丢弃,对于每一个到达网络接口的数据帧,都要进行这个过程。
然而,当主机工作在监听模式下,所有的数据帧都将交给上层协议软件处理。
而且当连接在同一条电缆或集线器上的主机被逻辑地分为几个子网时,如果一台主机处于监听模式下,它还能接收到发向与自己不在同一子网(使用了不同的掩码、IP地址和网关)的主机的数据包。
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被接收到。
另外,现在网络中使用的大部分网络协议都是很早设计的,许多协议的实现都是基于一种非常友好的、通信双方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许多信息以明文发送。
因此,如果用户的账户名和口令等信息也以明文的方式在网络上传输,而此时一个黑客或网络攻击者正在进行网络监听,只要具有初步的网络和TCP/IP协议知识,便能轻易地从监听到的信息中提取出感兴趣的部分。
同理,正确地使用网络监听技术也可以发现入侵并对入侵者进行追踪定位,在对网络犯罪进行侦查取证时获取有关犯罪行为的重要信息,成为打击网络犯罪的有力手段。
目前常用的嗅探器工具主要有Ethereal、Sniffer Pro等。
两个软件功能相似,均具有捕获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功能,除此之外,Sniffer Pro还具有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的功能,并能够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可以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信息。
说明:网卡有四种接收模式,广播模式(broadcast),能够接收网络中的广播信息;组播模式(multicast),能够接收组播数据;直接(正常)模式(unicast),只能接收目的地址为该网卡地址的数据;混杂模式(promiscuous [prəmɪskju:əs]),能够接收一切通过它的数据,无论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与该网卡的地址相符。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的网卡工作在直接(正常)模式下;在进行网络嗅探时,我们需要将网卡设置为监听模式,也就是上面介绍的混杂模式。
(2) Wireshark软件Wireshark(前称Ethereal)是一个网络封包分析软件。
网络封包分析软件的功能是撷取网络封包,并尽可能显示出最为详细的网络封包资料。
Wireshark使用WinPCAP作为接口,直接与网卡进行数据报文交换。
网络封包分析软件的功能可想像成"电工技师使用电表来量测电流、电压、电阻" 的工作,只是将场景移植到网络上,并将电线替换成网络线。
在过去,网络封包分析软件是非常昂贵的,或是专门属于营利用的软件。
Ethereal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在GNUGPL通用许可证的保障范围底下,使用者可以以免费的代价取得软件与其源代码,并拥有针对其源代码修改及客制化的权利。
Ethereal是目前全世界最广泛的网络封包分析软件之一。
网络管理员使用Wireshark来检测网络问题,网络安全工程师使用Wireshark来检查资讯安全相关问题,开发者使用Wireshark来为新的通讯协定除错,普通使用者使用Wireshark 来学习网络协定的相关知识。
当然,有的人也会“居心叵测”的用它来寻找一些敏感信息……Wireshark不是入侵侦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
对于网络上的异常流量行为,Wireshark不会产生警示或是任何提示。
然而,仔细分析Wireshark撷取的封包能够帮助使用者对于网络行为有更清楚的了解。
Wireshark不会对网络封包产生内容的修改,它只会反映出目前流通的封包资讯。
Wireshark本身也不会送出封包至网络上。
wireshark有两种过滤器:捕捉过滤器(CaptureFilters):用于决定将什么样的信息记录在捕捉结果中。
显示过滤器(DisplayFilters):用于在捕捉结果中进行详细查找。
捕捉过滤器在抓包前进行设置,决定抓取怎样的数据;显示过滤器用于过滤抓包数据,方便stream的追踪和排查。
捕捉过滤器仅支持协议过滤,显示过滤器既支持协议过滤也支持内容过滤。
两种过滤器它们支持的过滤语法并不一样。
①Capture Filter语法捕捉过滤器语法:Protocol Direction Host(s) Value Logical Operations Other expression 例子:tcp dst 80 and tcp dst 3128示例:(host or src net and tcp dst portrange 200-10000 and dst net 捕捉IP为或者源IP位于网络,目的IP的TCP端口号在200至10000之间,并且目的IP位于网络内的所有封包。
字段详解:Protocol(协议):可能值: ether, fddi, ip, arp, rarp, decnet, lat, sca, moprc, mopdl, tcp and udp.如果没指明协议类型,则默认为捕捉所有支持的协议。
注:在wireshark的HELP-Manual Pages-Wireshark Filter中查到其支持的协议。
Direction(方向):可能值: src, dst, src and dst, src or dst如果没指明方向,则默认使用“src or dst” 作为关键字。
“host 与“src or dst host 等价。
Host(s):可能值: net, port, host, portrange.默认使用”host”关键字,”src 与”src host 等价。
Logical Operations (逻辑运算): 可能值:not, and, or.否(“not”)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或(“or”)和与(“and”)具有相同的优先级,运算时从左至右进行。
“not tcp port 3128 and tcp port 23″与”(not tcp port 3128) and tcp port 23″等价。
“not tcp port 3128 and tcp port 23″与”not (tcp port 3128 and tcp port 23)”不等价。
② Display Filter 语法 1. 协议过滤语法语法 Comparison operator Value Logical Operations Other expression通常经过捕捉过滤器过滤后的数据还是很复杂。
此时您可以使用显示过滤器进行更加细致的查找。
它的功能比捕捉过滤器更为强大,而且在您想修改过滤器条件时,并不需要重新捕捉一次。
可以使用6种比较运算符和Logical expressions (逻辑运算符): 英文写法: C 语言写法: 含义:eq == 等于 ne != 不等于 gt > 大于 lt < 小于 ge >= 大于等于 le<=小于等于例如: != 10.1.2.3 and != 。
显示来源不为10.1.2.3并且目的IP 不为的封包。
显示过滤语句与抓获过滤语句的表达式是不同的,如表2-1所示:2. 内容过滤语法 深度字符串匹配英文写法: C 语言写法: 含义:and && 逻辑与 or || 逻辑或 xor ^^ 逻辑异或 not!逻辑非contains :Does the protocol, field or slice contain a value示例tcp contains "http" 显示payload中包含"http"字符串的tcp封包。
contains "online" 显示请求的uri包含"online"的http封包。
特定偏移处值的过滤tcp[20:3] == 47:45:54 /* 16进制形式,tcp头部一般是20字节,所以这个是对payload 的前三个字节进行过滤*/[0:4] == "trac"过滤中函数的使用(upper、lower)upper(string-field) - converts a string field to uppercaselower(string-field) - converts a string field to lowercase示例upper contains "ONLINE"wireshark过滤支持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内容过滤时还能使用位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