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基因的克隆

合集下载

杜仲HDR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杜仲HDR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Cl o ni n g a nd S e qu e n c e An a l y s i s o f 1 - Hy d r o x y- 2- Me t hy l - 2- E- But e n y l - 4 - Di p ho s ph a t e
Re d u c t a s e Ge n e c DNA f r o m Eu c o mmi a u l mo i d e s
t e d f r o m t h e l e a v e s o f E u c o m mi a u l m o i d e s b y t h e me t h o d o f r e v e r s e t r a n s c i r p t i o n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R T — P C R)a n d r a p i d a mp l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D N A e n d s( R A C E )t e c h n i q u e , a n d n a m e d a s E u H D R .Wi t h t h e h i g h e s t g e n e s e -
L I U P a n - f e n g , DU H o n g . y a n , W U Y U N T a — l l , a , D U L a n — in r g , S U N Z h i — q i a n g
( 1 . N o n - t i m b e r F o r e s t r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e n t e r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y o f F o r e s t y,Z r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3 ,H e ’ n a i l ,C h i n a ;

鸡白细胞介素18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分子进化分析

鸡白细胞介素18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分子进化分析

收 稿 日期 :0 5 0 — 5 2 0 — 6 1
基金项 目: 国家 “6 ” 科 技 研 究 发展 计 划 资 助 (0 -9 — 2 。 江 省 重 点 科 技 项 目 ( l 12 6 )浙 江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重 83高 1 1j9 0 )浙 0 10 4 5 ,
大项 目(oZ 00 ) N . A 15
化分析表 明萧 山鸡 儿.8基 因与火鸡 以及家鸭基 因形成一个独立 的分支 。将 萧山鸡 尼一8成熟蛋 白序 J J
列插入 p E T2载体并在 Ec l中得到表达 , G X4 . o i 获得 4 D的 G TI l 5k S . 广 8融合蛋 白 。 L 经纯化后 用于制备
多克 隆抗体 。 本研究 对萧山鸡 白细胞介素 l 8的全长基 因进行 了克 隆及表达 , 并对其分 子进化 进行 了分
2 Istt o rvni ee nr dcn ,hj n rv c e brt , a gh u3 0 2 , hn ; .ntue f eet eV t ayMe i eZ e agpoi i kyl oa r H n zo 0 9 C ia i P v i r i i na l a o y 1 3 Me i o ee f hhz U ie i , ij n hhz 8 2 0 , hn ) . dc C l g iei nvr t X ni g iei 3 0 2 C i l a l oS s y a S a
基 因( eb n ces n A 6 8 4 ) G n a kacsi , Y 2 6 8。扩增 片段全长 5 1 p 共 编码 17个氨 基酸的前体 蛋 白, 中含 o 9 , b 9 其
有表达完整功 能蛋 白所必需 的起始密码子 和终 止密码子。该序 列与国外报道 的鸡 尼一8全长 基因核苷 』 酸序列及推导 的氨基酸序 列的同源性为 9 . %, 8 9 只在引导序 列中出现两个 氨基酸残 基的缺失 , 9 分子进

淡紫拟青霉γ-actin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淡紫拟青霉γ-actin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利用 同源克隆的策略 对淡紫拟 青霉 ( acl cs i c u ) -ci 因进行 克隆 , 得 了淡紫拟青 霉 7a— P ei my e l ai s 7at o l n n基 获 -c
t i 因 c NA 全 长 。该 基 因 c n基 D DNA 的 OR F长 11 8b , 2 p 编码 3 5个 氨 基 酸 , 有 at 7 具 ci 因的 保 守特 征 序 列 。 由该 n基 基 因推 导 的氨 基 酸序 列 与 多 个子 囊 茵 的 7at -ci 白序 列 相 似 性 达 9 以上 。 系统 进 化 树 显 示其 系统 发 育 关 系与 n蛋 8
r g o so c i e ea d h d h g mi o a i e u n e i e t y wi t e ,a tn g n e u n e r m o ea c — e i n fa tn g n n a i h a n cd s q e c n i t o h r) c i e e s q e c s o s m s o d t h 一 f my e e .Th i e tt swe e m o e t a 8 .Th h l g n tct e a e n ) a tn g n u p re r d to a cts e ri n ii r r h n 9 % d e e p y o e e i r e b s d o , c i e e s p o t d t a i n l 一 i
b r n lt d i t o y e t e o 7 mi o a i s r s u s e t a sa e n o a p l p p i f 3 5 a n c d e i e .Th e u e r t i o t i e i h y c n e v d d d e d d c d p o e n c n an d h g l o s r e

登革病毒(NGC株)C与prM全长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登革病毒(NGC株)C与prM全长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Am plfc to nd c o n h u ll n t g n ii a i n a l ni g t e f l-e g h C e e
a dp M e efo d n u iu ( C sri ) n r gn r m e g evr sNG tan
GE C u x , HEN a j HUANG in l h n iC Gu ni n, Jo gi e
性 相关而 又 不 同的 血清 型 ( E ~4 。主 要 通 过 D N1 )
与病 毒 的装配 、 成熟 有关 J 。最 近 的研究表 明 c和
pM 基因可 以诱 导 蚊虫 的 细胞 内免 疫 , 为构 建转 r 成
埃 及伊蚊和 白纹 伊蚊 的叮咬传播 。初 次感 染登革 病 毒一般 只引起 发 热 和疼 痛 等 轻微 的 症状 , 称为 登 革 热(F ; D )当再 次感 染 异 型登 革 病 毒 时, 分 患 者 可 部 出现 严重 的 登 革 出血 热 ( HF 或 登 革 休克 综 合 征 D ) ( S )甚至 死 亡 _。 全 世界 每 年 登 革 热 发病 人 数 DS, 1 J
l kd 协 p i e n GEM - v co e h y weeta some o E. o/J 1 9 Th eo ia tp sndwa d n f dh R a dS cI T etrTh nt e r rn fr d t c/ M 0 erc mbn n l ri s[e fi yPC n a a i e
葛春 喜 陈观今 黄炯 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目的
从登革病毒( G N C株 ) 中快速舟离基 因组 R , T—P R扩增爱 克隆 C和 pM 生 长基 西。 而为研 究蚊 NA R C r 从 应用 Tro 试剂 il z

松材线虫actin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松材线虫actin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目前 , 于松材 线虫 功能基 因及功 能基 因组 对
等 分子 生物学 基础研 究 报道很 少 , 而松材 线虫 近 源种 秀丽 隐杆 线 虫 的全基 因组 测 序工 作 早 已完
成 ,eeak 据库 中积 累了大量 的生物学信 G nBn 数 息 。本研 究就 是利用 这些 信息 , 借助 电子 克隆 和
和名 贵树种 的应用 , 以对绝 大 多数被 侵染 的松 所
1 材料 与 方 法
1 1 虫源 .
树只能通过砍伐 、 焚烧来阻断松材线虫的传播 。
收稿 日期 :07—0 —1 20 8 5 基 金 项 目 : 江 省 重 大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04 105 ; 江 省 自然 浙 20 c2 3 )浙
( 江省农业科学院 蚕桑研究所 , 浙 浙江 杭州 302 ) 10 1

要: 借助 电子克隆和 R C A E方法 , 隆了松 材线虫 生长发 育关 键基 因 at 克 cn的全 长 c N i D A序列 ( 陆号 : 登
E l05 ) U 092 。该序列共 1 9 6个碱基 , 2 有一个完 整 O F 起始 密码子 在 4 位 , 止密码子 在 116位 , R, 8 终 7 编码 36 7 个 氨基酸 。
S E iegNU B o ogWE G H n・i , E L—u ,I a , I i -eg M N h・i H N We f , 1 a・ n , N og a H i aLUY h Q a pn , E G Z i ・n l bo h X o q
(ntu ec t e 慨 Ist efSr tu , it o id r Aae yo A ru u l c ne, a ̄h u 101 C i ) cdm gil r i c H . o 02 , h a f cta Se s 3 n

最新全基因组测序逐步克隆方法的流程优化与应用

最新全基因组测序逐步克隆方法的流程优化与应用

最新全基因组测序逐步克隆方法的流程优化与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是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获得一个生物体的完整基因组序列。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优化,不断提高测序效率和准确性,最新的全基因组测序逐步克隆方法的流程优化与应用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最新的全基因组测序逐步克隆方法的流程优化与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DNA 提取:首先,需要从样本中提取出待测序的DNA。

常用的DNA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磁珠法和CTAB法等。

流程优化主要集中在提取过程中的DNA质量和纯度的提高,以保证后续测序的可靠性。

2. DNA文库构建:DNA文库构建是全基因组测序的核心步骤之一。

将提取的DNA片段通过酶切或超声打断等方法得到一定长度的DNA片段,然后在片段的两端加上适配体序列。

文库构建的关键是控制文库片段的长度分布,以及适配体的选择和修饰。

文库质量的优化可以通过优化DNA片段的大小分布、适配体的纯度和修饰等方式来实现。

3. PCR扩增:为了将文库中的DNA片段扩增到足够的数量以供测序使用,需要进行PCR扩增。

PCR扩增是通过DNA聚合酶在合适的温度和条件下,使DNA模版的两条链依靠引物进行互补扩增的过程。

PCR扩增的优化涉及到引物的设计、PCR条件的优化以及降低扩增的偏序等方面。

4. 文库纯化和质检:PCR扩增后需要对文库进行纯化和质检。

纯化的目的是去除掉引物、杂质和未扩增的产物等,以减少它们对后续测序的干扰。

质检则是评估文库的质量和浓度,通常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定量PCR或荧光测序仪等方法来实现。

5. 建库和测序平台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适合的建库和测序平台。

目前,常见的建库平台包括Illumina、PacBio和OXford Nanopore等,而测序平台则包括高通量测序仪和第三代测序仪等。

合理的选择可以提高全基因组测序的效率和准确性。

6.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全基因组测序的流程优化也需要结合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

hOP-1全长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hOP-1全长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hOP-1全长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岳玲;史俊南;柴玉波;孙叶方;荫俊;文玲英【期刊名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26)2【摘要】目的证实人牙乳头细胞中OP 1的表达 ,获得hOP 1全长基因及其高效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提取人牙乳头细胞总RNA ,反转录合成cDNA ,以特异性引物扩增hOP 1全长基因并克隆入T载体 ,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后。

构建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I OP 1并筛选鉴定。

结果PCR扩增得到一特异性的约 13 0 0bp的片段 ,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与国外已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

构建的pCI OP 1质粒 ,用于基因转染纯度较好。

结论人牙乳头细胞中首次克隆到hOP 1全长基因。

【总页数】4页(P118-121)【关键词】hOP-1;全长基因;克隆;人牙乳头细胞;真核表达载体【作者】岳玲;史俊南;柴玉波;孙叶方;荫俊;文玲英【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病科;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6;Q782【相关文献】1.小鼠FABP3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J], 徐力致;李励芸;齐秋锋;闻娟;陈慧梅2.TIZ基因全长扩增和携带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J], 赵冰冰;张玮;王琪;李力;阳志军3.人DNA聚合酶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J], 杜柳涛;庄志雄;高昆;杨杏芬;何云;徐雷;魏青4.人FasL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J], 安萍;魏家臣;李世拥;于波;蔡慧芸5.小鼠FasL全长cDNA的克隆、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J], 王彦;卓文磊;王长征;钱桂生;毕玉田;吴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鸡贫血病毒全长基因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

鸡贫血病毒全长基因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
动 物 医 学 进 展 , 0 1 3 ( ) 6 l 2 1 , 2 8 :- l
Pr g e s i e e i a y M e i i o r s n V t rn r d cne
鸡 贫 血 病 毒 全 长 基 因感 染 性 分 子 克 隆 的 构 建
李 秀梅 江 丽 萍。 郭 立 力 李 颖 朱雅 宁 石 瑜 杨 爱 华 , , , , , , ,陈 荣荣
质粒栽 体 中, 得 P kC 获 s 2 AV 质 粒 并 转 染 M D C MS 1细 胞 , 传 4代 后 , 间 接 免 疫 荧光 抗 体 试 验 (F C — B 盲 用 I A)
能检测 到特异性 荧光 。将 P k C s 2 AV 质粒 D NA 于腿 部肌 肉接种 1 O羽 1日龄 C AV 阴性 S F鸡 。剖检 结果 P 显示 , 阳性对照 组和 P k C s 2 AV 质粒组 均有 鸡 只 出现腿肌 、 肌 轻微 出血 , 腺 出现 萎 缩或 出血 。组 织 病理 胸 胸 学结果显 示 , 阳性 对照组和 P k C s 2 AV质 粒 组胸腺 小叶萎 缩 , 出血 、 淤血 , 髓质 部 萎缩 , 巴细胞 减 少。通 过 淋 P R 可以分别从体 外感 染 MD C MS 1细胞和体 内感 染鸡 只 中扩 增到 病毒 基 因片段 。本研 究证 明含 有 双 C C — B
拷贝 C AV 的重组质 粒 P k C V 在体 内、 s2 A 外均具 有感染性 , 能衍 生 出病毒 , 并产 生符合 自然感 染 C AV 的 大
体病 变和组 织病理 学变化 。 关 键词 : 贫血病 毒 ; 鸡 聚合 酶链 反应 ; 染性 分子克 隆 ; 染 感 转
中 图分 类 号 : 8 2 6 9 2 Q7 5 ¥ 5 . 5 . ;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新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策略

新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策略
新基因功能研究的基本策略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 GP)和其它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的相继完成, 生命科学 已经进入了后基因组学时代(post genomics)。 在对基因组结构进一步了解的
同时,功能基因组学逐渐成为核心内容. 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仅仅是基因组
计划的第一步, 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确定基因的功能和阐述其调控的机制与 表达规律。 因而,基因功能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大课题, 它将是21 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那么,对于一个未知的新基因,如何对它制定基 因功能的研究方案从而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是每个基因功能研究者面相 似的基因。
• 如果只知道某个基因的一段碱基序列,可以采用 RACE(cDNA 末端快速扩增)或反向
PCR和锚定 PCR方法克隆该基因的 cDNA全长序列的引物进行序列分析。
• 所有DNA片段;
• 2.连接至载体;
• 3.转化到受体细胞扩增;
• 4.目的序列的筛选鉴别。
• 如果已知一个基因的序列,那么可以通过已知序列设计引物,然后通过PCR技术获 得目标DNA片段。
• 如果一个或多个物种的某种基因已经被分离,可以通过同源性对比找到的保守性
• 转座子是染色体上一段可移动的DNA片段,它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
到另一个位置。当转座子跳跃而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时,就会引起该基 因的失活,并诱导产生突变型,而当转座子再次转座或切离这一位点时, 失活基因的功能又可得一恢复。遗传分析可确定某基因的突变是否由转 座子引起。由转座子引起的突变便可部分突变株DNA序 列的克隆,。
• 目前基因功能的基本策略: • 1 .新基因全长 cDNA的克隆策略; • 2 .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新基因的功能; • 3 .新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人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表达

人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表达

验 手册进 行 反 转 录 , 成 出 c N 合 D A第 1链 。 以反 转
1 。研 究 表 明 H F1 B) N .p的 多 态 性 与 胰 岛 素 抵 抗
(nui ei ac ,R ) 正 相 关 ¨ 。此 外 , F1 isl rs t e I 呈 n sn HN -p
录产物为模板 , 加入 TqD A聚合酶, 0 体系 a N 以5 l 进 行 P R, 应条 件为 9  ̄ . n 6  ̄ . n C 反 4C 15mi ,5C 15mi , 7 o 2r n 共 3 循 环 。用 P me x rs 软件 设 2C i , 2个 a i r r pes E 计 针对包 含 h F1 D A全 长 的 引 物 ( 游 : HN 一B c N 上 5一
酶 、4 N T D A连接酶购 自 TK R 公 司。引物合成和 aaa
测 序 由上海 生工 生 物 工 程 技术 服 务 有 限公 司 完 成 。 小 鼠抗 人 H F1 N .B单克 隆抗 体购 自 SnaCu 公 司 ; at rz 羊 抗 鼠辣根 过 氧化物 酶标 记 的二抗 购 自武汉 博 士德 生 物技术 有 限公 司 ; C E L增 强 型发 光 剂 购 自 Pec i e r
步研究 h N -B基 因 的结 构 与功能 奠定 基础 。 H F1
杆菌 ( o) E Cl 中高 效表达 。方 法 提取正 常成 人肝 脏组织 i
的总 R A, TP R后的扩增产物 回收 , N R —C 构建克 隆载体 p D M—
H F1 , N 一B 设计带酶切位点 B m Hn l a H I和 idn 的引 物 ,C P R后
细胞 核 因子 .1( e a ct n cerfc r1 1 hp t ye u l at 一p,HN - 3 o a o F

莲藕GBSS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莲藕GBSS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莲 藕 品质 的要 求 不 一 致 , 响莲 藕 加 工 品质 的是 以淀 影 粉 为 主 的 碳 水 化 合 物 .其 中直 链 淀 粉 含 量 对 莲 藕 加 工 、 用 品 质 有 重 要 影 响 , 直 链 淀 粉 的 合 成 由 颗 粒 食 而 结 合 淀 粉 合 成 酶 ( r ue bu ds rhsnhs, 称 G a l— on ac ytae 简 n t
藕G S B S基 因 c N 与金 鱼 草 ( J0 2 3 、 D A A 0 6 9 )马铃 薯 ( U 0 4 6 、 E 4 32 ) 大豆 (F 5 1 1、 稻 ( U 30 2 wx基 因 c N 序 E 13 O )水 E 757 ) DA
列 的 同源 性 分 别达 6 . 、96 、42 5 .%。 该 基 因编码 的氨 基 酸序 列进 行 B at 1 % 5 . 6 .%、 0 2 % 6 对 ls p分析 发 现 , 序 列 与金 鱼草 该 的序 列 同 源性 最 高 , 到 7 %, 达 7 与马铃 薯 、 薯 的 同源 性达 到 7 %, 甘 5 与豆 科植 物 的 同源性 在 7 %- 5 与 禾本 科植 物 的 0 7 %, 同源性在 6 %一 0 5 7 %。
基 金项 目 : 益 性 行 业 ( 业 ) 研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生蔬 菜 公 农 科 水
产 业技 术 体 系研 究 与 示 范” 2 0 0 0 7) (0 9 3 1
陆叶, , 女 在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 分子 生 物技 术 研 李 良俊 , 信 作 者 , 通 电话 :5 4 8 9 9 9 , 0 1 ~ 7 7 3 4
GB S 基 因调 控 。 S)
质、 多种维 生素和矿 质营养 , 是优 良的特 色蔬 菜 和副

猪附红细胞体膜蛋白OxaA全长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功能预测刘明明

猪附红细胞体膜蛋白OxaA全长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功能预测刘明明

刘明明,贾立军,薛书江,等.猪附红细胞体膜蛋白OxaA 全长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功能预测[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2-15.猪附红细胞体膜蛋白OxaA 全长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功能预测刘明明,贾立军,薛书江,梁晚枫,张守发(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要: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膜蛋白OxaA 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 方法扩增OxaA基因的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OxaA 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及抗原表位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PCR 扩增出了1561bp 的目的片段;经测序OxaA 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 中KI_3806(NC_015153)基因组序列相比,存在21处同义突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100%;OxaA 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9.98,偏碱性;OxaA 蛋白存在多个信号肽可能位点和5个跨膜区域;OxaA 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不规则卷曲、延伸链为主要构件;SWISS 数据库中并未找到与OxaA 蛋白结构高度相似的蛋白,应用CPHmodels 模拟出OxaA 蛋白的三级结构;OxaA 蛋白的B 细胞抗原表位可能存在于20 24位、28 40位、45 53位、142 150位、260 263位氨基酸处。

本研究为OxaA 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合成肽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OxaA 基因;克隆;功能预测中图分类号:S85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1-0012-04收稿日期:2012-05-05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0903036-13)。

作者简介:刘明明(1987—),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

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雷明军;吴少庭;戴五星;秦莉;潘晖榕;袁仕善;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林绮萍【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04()z1【摘要】克隆SARS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3a-M,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表达产物用WesternBlot 检测其抗原性.RT-PCR扩增M编码基因目的片段,胶回收纯化,插入克隆载体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总页数】1页(P51)【作者】雷明军;吴少庭;戴五星;秦莉;潘晖榕;袁仕善;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林绮萍【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武汉,430030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室,深圳,518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武汉,430030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室,深圳,518020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室,深圳,518020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室,深圳,518020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室,深圳,518020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州,51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牛奶主要过敏原αs1-酪蛋白全长与片段区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 [J], 曹燕娟;胡东生;刘志刚;陈思;罗新萍;黄钟2.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J], 雷明军;林绮萍;吴少庭;戴五星;秦莉;潘晖榕;袁仕善;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3.人类扭转蛋白A的基因克隆、表达与蛋白质纯化(Ⅰ)——DYT1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J], 周雪莹4.gcm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J], 赵阳;彭佩莹;王静;周英;张义;唐超;任恋;彭夕洋;陈思行5.SARS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J], 陈秋霞;吴德;郑焕英;吴忠道;张万里;刁丽梅;万卓越;黄吉城;林锦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蕙兰GAPDH基因的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蕙兰GAPDH基因的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Ab s t r a c t : Wi t h p r i me r s d e s i g n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s e q u e n c e s o f G APDH g e n e s f r o m NCBI , t h e f u l l—l e n g t h
蕙兰 G A P D H 基 因 的 全 长 克 隆 及 生 物 信 息 学 分 析
田云芳 , 蒋素华 , 袁秀云 , 崔 波
( 郑州师范学院 生物研究所 ,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4) 摘要 : 根据 G e n B a n k中已登陆 的 G A P D H基因的同源核苷 酸保 守序列 , 设计 简并引物 , 采用 R T—P C R的方法得
一一n一一图3蕙兰cfgapdh与其他兰科植物gapdh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残基的比对fig3multiplesequencealignmentsofanimoacidsdeducedbycfgapdhandgapdhofotherplantsinorchidaceaefamily22蕙兰gapdh基因片段的克隆用材料与方法中所设计的目的片段扩增特异引物以蕙兰花蕾期花葶的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了900bp左右的片段图2a这个片段与预期长度基本相同并对此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回收
江西农 业 大学学报
2 0 1 3 , 3 5 ( 4 ) : 8 7 0— 8 7 7
h t t p : / / x u e b a o . j x a u . e d u . c n
E —ma i l : nd x b 7 7 7 5@ s i n a . c o m
A c t a Ag r i c u h u r a e Un i v e r s i t a t i s J i a n g x i e n s i s

结缕草肌动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结缕草肌动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化历 史 , 为研 究植 物 A t ci 因家 族 功 能 和进 化 上 的多 样 性 奠 定理 论 基 础 , 时 也 为 开展 草 坪 草 和 牧 草 Aci 因 n基 同 t n基 的功 能分 析 和 利 用 研 究 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 结缕 草 ; 动 蛋 白基 因 ; 隆 ; 列分 析 肌 克 序
DQ8 3 2 ) 霸 王 ( y o h l m a to yu , U0 9 5 ) 地 黄 ( e ma nag uioa, U5 6 9 ) 碱 蓬 755 、 Z g p yl x nh x lm E 1 5 0 、 u R h n i lt s E 2 3 6 、 n
动 蛋 白之 间 的亲 缘 关 系 最 为 密 切 , 进 化 中 分 化 时 间 最 为 接 近 。进 一 步 分 离 克 隆 了 结 缕 草 A t 在 ci n基 因 的 基 因组 D NA序 列 ( 录 号 GU20 4 ) 它 由 4 外显 子 和 3个 内含 子组 成 。 本研 究 有 助 于 揭 示 植 物 Aci 因家 族 的进 登 956 , 个 t n基
( . 京 农 业 大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1南 江苏 南 京 2 0 9 ; . 苏省 中国 科 学 院植 物 研 究 所 南 京 中山 植 物 园 , 苏 南京 2 0 1 ) 10 5 2 江 江 1 0 4
摘 要 : 引 物 , 取 结 缕 草 叶 片 的 总 RN 进 行 RT—P R。并 根 Aci 基 n 提 A, C
采 用 R E技 术扩 增 出 l5 0 b AC 6 p的 A t ci 因 全 长 c NA 序 列 。序 列 分 析 表 明 , 基 因 的 开 放 阅 读 框 ( R ) n基 D 该 O F 为 11 4 b , 码 3 7个 氨基 酸 , 编 码 区 1 b , 编 码 区 3 9 b 。所 得 序 列 与 Ge B n 3 p 编 7 5非 1 p 3非 7 0 p n a k中 收 录 的 其 他 植 物 肌 动 蛋 白核 苷 酸序 列 的一 致 性 均 在 8 以上 , 基 酸 序列 的一 致 性 高 达 9 以上 。将 其 命 名 为 g AC Ge B n 5 氨 7 j T, n a k登 录 号 为 G 95 5 U2 0 4 。根 据 高 等 植 物 肌 动 蛋 白相 似性 构 建 的系 统 进 化 树 显 示 , 缕 草 肌 动 蛋 白与 大 麦 和 圆 锥 小 麦 肌 结

人新的PLP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分析

人新的PLP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分析

基 因 在 各 组 织 中 的 表 达 .设 计 引 物 , 以 环 化 后 的 相
应的阳性 质 粒 为模 板 进行 P CR. 引 物 序 列 上 游
AA TGG AAGA AGC AG TG;下 游 AC TG C TGTC TTC
诱 导 细 胞 延 伸 及 轴 突 形 成 LJ 目前 认 为 p rlmmi 1. aa e n 可 能 是 通 过 与 细 胞 骨 架 系 统 的 作 用 或 者 参 与 胞 膜 流 动来 实 现 改 变 细 胞 形 态 的 目 的 L . 在 本 研 究 中 , 1 ,
调 节 相 关 的 蛋 白质 相 互 精 密 协 调 ,从 而 实 现 这 一 目 的 ,如 近 年 来 发 现 的 G 一3 C 一 3 MARC AP 4 , AP 2 , KS
及 p rlmmi aa e n均 是 与 神 经 元 结 构 调 节 相 关 的 蛋 白 质 [ .而 P rl 卜 aa mmi e n是 一 种 推 测 的 结 构 调 节 蛋 白 , 多 数研 究 者 认 为 它 可 以 通 过 C末 端 的 C a 脂 aX
化 基 序 锚 定 于 突 触 后 膜 的 胞 浆 侧 , 以 及 轴 突 和 树 突[ ] 同 时 一 些 研 究 者 还 发 现 , 当 p rlmmi . aae n
在 多 种 细 胞 系 中过 量 表 达 时 , 其 集 中分 布 于 诸 如 丝 状 假 足 、微 突起 等 胞 膜 活 动 频 繁 的 地 方 , 并 且 能 够
b p的 c DNA 克 隆 .其 开 放 性 阅 读框 架 编 码 一 个 含 有 5 1个 氨 基 酸 残 基 的蛋 白质 , 此 蛋 白与 一种 推 5 测 的细 胞 结 构 调 节蛋 白 p rl aee mmi n同源 , 故 命 名 为 P P( a ae L p r lmmi — k rti .G n n nl ep oen) e Ba k接 受 i 号 为 AF 3 7 1 1 2 3 .Not en杂 交 显 示 该基 因只 有 一个 转 录本 , 大 小 与获 得 的 该 克 隆 吻 合 . 组 织表 达 rh r 谱 分 析 发 现 该 基 因在 成 人心 脏 、 骨 骼 目 的表 达 量 高 于 其他 组 织 . 几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长基因的克隆王闵霞 马欣荣 代富英 谭 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摘 要:新基因全长cDNA序列、全长DNA序列的获得常常是分子生物学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本文就克隆全长基因的各种技术如文库筛选法、各种PCR技术及新发展起来的电子克隆法等方法作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全长基因 克隆 文库筛选法 PCR 电子克隆The Cloning of Entire G eneWANG Minxia MA Xinrong DAI Fuying TAN H ong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610041)Abstract:To obtai n the enti re DN A or cDN A sequence of a new gene is a problem f or researchers.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techniques that are used to clone the enti re gene,f or ex am ple:screeni ng li2 braries,a great variety of PCR techniques and new developed silico cloni ng.K ey w ords:enti re gene,cloni ng,screeni ng libraries,PCR techniques,silico cloni ng 研究一个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产物的特性,完整的基因信息是必需的,但是新基因全长cD2 NA序列的获得常常是分子生物学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基因进行克隆的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例如差别显示杂交、抑制性差减杂交、RAP2PCR、代表性差异显示、酵母双杂交系统、cD2 NA直接捕捉法等。

本文就克隆全长基因的各种技术作一简单介绍。

1 文库筛选法文库筛选法是克隆基因最经典的方法,至今仍广泛应用。

构建文库主要有两种类型: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

1.1 从DNA入手,建立基因组文库作为遗传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基因组文库的概念早在七十年代就已提出,Maniatis于1978年设计了随机片段克隆的方案。

选择含有目的基因的基因组DNA,应用物理或酶学方法打断,再选择合适的载体与DNA片段连接,然后转化至受体细胞,培养得到基因组文库。

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如Southern杂交筛选法、HDR(高密度影印膜)杂交筛选或者PCR法等,对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测序。

Shuichi等使用的两步PCR鉴定技术可在一天内找到所需的克隆。

王瑛等以λ噬菌体EMBL23为基因载体,构建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的基因组文库,并从中分离出了全长3361bp的生长激素(cs2 GH)基因的克隆[1]。

然而有时候筛选的结果得到的仅仅是基因片段,这时有必要进行染色体步行以得到基因片段旁边的序列。

染色体步行(Chromosome Walking)是指由基因组或基因组文库中的已知序列出发逐步探知其旁邻的未知序列或与已知序列呈线性关系的目的序列的核苷酸组成的方法和过程[2]。

染色体步行是利用基因库片段的重叠性而设计的。

先根据已知序列制作筛选用的探针,再用杂交法筛选与探针具有相同序列的克隆,此为一步克隆。

根据一步克隆所得的片段末端序列重新设计新的探针,杂交筛选与一步克隆具有重复序列的新克隆,称之为二步克隆。

如此重复进行多次,就能得到完整的基因序列。

虽然现在有基因芯片构建文库,但基因文库的构建与筛选工作量仍然很大,步骤烦琐,而且往往筛选不到目的基因。

而后发展的基因小库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构建基因小库,需要先将基因组DNA 片段化,然后杂交,从而找到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

回收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克隆到载体上,获得基因小库。

基因小库的构建使得获得目的基因的概率提高,而且降低了工作量。

张平武等在试探性的Southernblot基础上构建基因小库,从中筛选目的基因,大大减少了筛库的工作量并提高获得目的基因的成功率[3]。

但是如果要克隆的目的基因多于一个,小库的构建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此时基因组文库就显示了它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构建文库的载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尤其第二阶段的载体容量极大,这对于杂交筛选法一步克隆全长基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2 从cDNA入手,构建cDNA文库真核基因往往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部分,外显子表达产生基因产物。

cDNA就是真核基因的外显子,是与mRNA互补的基因编码部分。

70年代初首例cDNA克隆问世后,选择从cDNA入手,构建cDNA文库成为克隆真核基因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构建cDNA文库需要提取mRNA,进而反转录(R T2PCR)合成cDNA并插入克隆载体,构建cDNA 文库。

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建立全长cDNA文库的方法,如1994年Maruyama等建立的oligo2capping 法[4]和CLON TECH公司推出的Cap Finder (SMAR T TM)[5]等均可以得到含有大量全长cDNA 序列的文库。

用核酸、抗体探针筛选cDNA文库是早期寻找基因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克隆功能相关基因的常用方法。

如果杂交、筛选或其他办法筛选的cDNA 片段不是基因全长序列,可以用3’RACR及5’RACE法得到基因全长。

RACE(Papid Amplifica2 tion of cDNA Ends,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由Frohman1988年首次报道[6],是一种从低丰度转录本中快速扩增cDNA5’和3’末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RACE是基于PCR技术由已知的部分cDNA 顺序来获得完整cDNA5’和3’端的方法。

该方法也被称为锚定PCR(Anchored PCR)[7]和单边PCR (One2sided PCR)[8]。

详见后锚定PCR部分。

改良和优化了的RACE被广泛地应用于克隆全长cD2 NA。

2 使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全长基因 PCR技术由美国Centus公司的Mullis首创,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基因的方法,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过程。

PCR技术使得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克隆变得相对容易。

自1985年Mullis[9]首创PCR技术以来,各国科研工作者根据需要,对PCR技术进行改进、完善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分离克隆目的基因的效率。

如果目的基因较长,普通的PCR方法很难一次性获得全长基因,长距离PCR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然而,因为目的基因背景知识的限制,一般可以通过普通PCR方法获得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就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染色体步行获得基因全长。

反向PCR、锅饼PCR(Panhandle PCR)、Vectorette PCR、连接介导PCR(ligation mediated PCR)和捕获/寡盒介导PCR(Capture/Oligocassette mediated PCR)等就是建立在PCR技术基础上的染色体步行技术,为扩增已知序列旁侧的未知DNA 片段提供了捷径。

这些方法的建立可以不必经过烦琐的建库和筛选过程而获得全长基因序列。

2.1 长距离PCR技术(Long PCR)长PCR(Long PCR)对于克隆全长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要求对目的基因了解较多,或者知道基因的两末端序列。

长PCR是指能扩增长度达5 kb以上的DNA片段的PCR技术[24]。

常规PCR只能扩增数百个至上千个碱基的DNA片段,这在许多研究中是不够的,于是长片段DNA的PCR法便应运而生。

最初,有人选择不同的耐热DNA聚合酶,改进缓冲液成分及循环条件等,可以扩增长10~15kb的片段,但产量极低。

直到1994年Barnes 和Cheng等解决了DNA合成中碱基错配现象和模板DNA损伤两个问题才正式建立了长PCR技术。

它可使PCR扩增λ噬菌体长达42kb,扩增复杂的人类基因组达22kb。

长PCR的建立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它不仅能扩增出DNA片段,更重要的是可利用长PCR来研究分析更长的基因片段,甚至在合适的引物基础上可以一步扩增出较长的全长基因。

2.2 反向PCR(Inverse PCR,IPCR)反向PCR是扩增一段已知顺序的旁侧序列时常用的一种技术。

常规PCR技术是扩增两个引物之间的DNA片段,而反向PCR是用反链的互补引物来扩增两引物之外的DNA片段。

此法所选择的引物虽与已知DNA序列互补,但两引物3’端是反向的。

反向PCR扩增前,先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DNA,然后用连接酶使带有粘性末端的靶片段自身环化,最后用一对反向引物进行PCR,得到的线性DNA将含有两引物外侧的未知序列。

早期的反向PCR只能扩增几百上千的短片段,后来由于LA聚合酶的应用,反向PCR也可以获得长至几千的片段。

Trilia T等于1988年建立了反向PCR技术,并通过反向PCR技术成功克隆E・Coli中一个插入序列的上游及下游序列[10]。

反向PCR的缺点是环化反应难以控制、线状串联体成为副产物甚至是主要产物,这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如果酶切片段太长也会使扩增效率下降。

李竹红[11]等人于1999年对传统的反向PCR 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用巢式PCR扩增含量极少的靶序列,然后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5%的甲酰胺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

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反向PCR技术可以高度灵敏、高度特异地克隆基因组已知片段旁侧的序列。

2.3 锅饼PCR(Panhandle PCR,P2PCR)[12])P2PCR是除反向PCR外,另一种环状PCR技术,因其以一个类似锅饼结构的DNA分子为模板,所以称为锅饼PCR,可以扩增229kb的大片段未知序列。

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作用成片段,在片段末端连接上含有3’自由端的单链寡核苷酸链(3’自由端与已知序列中部分片段完全反向互补),含有连接片段的单链DNA在合适的温度下自身退火形成一个含有锅饼结构的环,然后用在已知序列内呈线性排列的三个单引物进行三次扩增。

Douglas H.Jons通过P2PCR获得了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5’端长657bp的片段。

2.4 锚定PCR(Anchored PCR)锚定PCR(Anchored PCR)是Loh[13]等设计的一种用于扩增cDNA序列的技术,在一条未知或可变的DNA末端加上一个已知的“尾巴”,再通过扩增进行鉴定的PCR法。

先设计特异的PCR扩增引物,通过单侧特异引物搭配锚定引物,在低严谨条件下扩增各种组织的cDNA分子库以富集目标片段;再以单向锚定PCR扩增产物为模板,用双侧特异引物再次扩增,获得特异PCR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