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合集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全髋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附件7全髓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全髓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类风湿性髓关节炎(ICD-10:M06.800x051);原发性双侧酸关节病(ICD-10:M16.000);原发性单侧骸关节病(ICD・10:M16.101);发育异常导致的双侧髅关节病(ICD-10:M16.200);发育异常导致的单侧髓关节病(ICD-10:M16.301);创伤后双侧髓关节病(ICD-10:M16.400);创伤后单侧髓关节病(ICD-10:M16.501);继发性单侧髓关节病(ICD-10:M16.701);雕关节病(ICD-10:M16.900);双侧髓关节骨性关节病(M16∙900x002);髓关节周围炎(ICD-10:M16.900x011);北关节退行性病变(ICD-10:M16.900x012);老年性髓关节病(ICD-10:M16.901);强直性脊柱炎(ICD-10:M45.x00);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CD-10:M87.800x05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ICD-10:T93.102);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0)o拟行全髓关节置换术者(ICD-9-CM-3:81.5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具体依据如下:1.病史:髓关节疼痛、跛行,感染或外伤史。

2.查体:患侧髓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畸形、关节僵直或强直等。

3.影像学检查:X线片提示髓关节病变。

关节周围骨质增生、间隙变窄或消失、股骨头囊变或塌陷、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等。

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影像学表现与症状、体征相符。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具体依据如下:1.诊断明确,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活动。

2.无以下手术禁忌证(1)有快速破坏骨质的病变,神经性关节炎,股四头肌、髓外展肌缺如或肌力小于3级或不能自主控制术侧肢体,以及快速进展的神经性疾病。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无 □有,原因: 1. 2.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出院宣教
□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580
575
1.三大常规、大便隐血试验;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 脂、血气分析、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 滋病、梅毒等);
2.胸部正侧位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3.髋关节正侧位 X 线片。 (二)根据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2.肺功能检查(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七、预防性药物应用 (一)预防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执行。 (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 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三)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八、手术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全髋髋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髋关节假体、骨水泥。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九、术后治疗 (一)需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电解质、髋关节正侧位 X 线片。 (二)根据病情选择复查项目: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D-Dimer、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TPA。
医师 签名
579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住院第 7 天 (术后第 3 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 录 □ 伤口换药(必要时)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住院第 8 天 (术后第 4 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 伤口换药(必要时)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摄患侧髋关节正侧位片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2020年版)

全髋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ppt课件

全髋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ppt课件

05
特殊情况处理
特殊患者康复方案制定
01
02
03
针对高龄患者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康复 潜力,制定个体化康复方 案,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 频率,避免过度劳累。
针对肥胖患者
重视减轻体重,改善心肺 功能,减少康复过程中的 风险。
针对合并症患者
积极治疗合并症,如高血 压、糖尿病等,制定适合 患者的康复计划。
血管损伤
假体松动
手术操作应轻柔,避免暴力分离和牵拉,防 止血管损伤。
选用合适的假体材料和固定方式,保证假体 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疼痛管理
术前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 了解疼痛程度、性质、持续时
间等。
术中疼痛控制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镇痛药物或 麻醉技术来减轻患者疼痛。
术后疼痛治疗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选择适当 的止痛药物和治疗措施,如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 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对疼痛
最大化。
并发症预防措施优化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感染的风险。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弹力袜、间歇性充气加压等,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压疮
采用合适的体位和减压装置,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
患者教育与宣传优化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过程和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手 术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全髋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 (2023年版)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术前准备 • 手术期 • 术后康复 • 特殊情况处理 • 临床路径优化建议 • 研究展望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和肢体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和肢体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要 □ 上级医师查房与初期康复评





长期医嘱:
□ 康复医学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体位摆放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 心电图
□ 髋关节 X 线片
□ 胸片、肺功能、超声心动(根
据患者情况选择)
住院第 2 天
□ 主治医师查房,完成相关病 历书写
1.临床表现: (1)疼痛 (2)肿胀 (3)运动障碍
(4)感觉障碍 2.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是确定骨折部位、程度及骨折 类型的常规检查。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 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 5 版)》(人民卫 生出版社)。入院后 3 天内进行初期康复评定,住院期间根 据功能变化情况,于 4-15 天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出
(1) 物理因子治疗 (2) 运动疗法 (3) 手法治疗 (4) 作业治疗 (5)矫形器与其他辅助器具的装配与使用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 14-21 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肢体骨折术后,骨科明确诊断,且 已行手术治疗。 2.病情稳定,有康复治疗需求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4)矫形器与其他辅助器具的使用 (5)作业治疗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病情稳定。 2.肢体功能逐步恢复良好,理解并掌握患肢安全活动方 法。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既往严重基础疾病而影响或其他损伤严重,影响第一 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住院期间出现再次骨折、骨折长期不愈合,内固定脱 落、骨化性肌炎及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或转科 治疗,需退出路径。 3.病程较长,关节挛缩严重,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 院费用增加。

髋关节置换临床路径1

髋关节置换临床路径1
f.留下患者联系号码定期随访并给予康复指导。
e.遵医嘱用药治疗,告知患肢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出院日
a.遵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
b.按照出院流程,告知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手术方法及地点
c.指导出院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术后定期复诊并随访终身。建立行为新规范,保持合适体重,避免剧烈活动。
d.共同制定出院后康复锻炼计划。
e.指导患者填写出院满意度调查表。
h.评估并记录疼痛的部位、程度,长海痛尺≥4分,给予药物镇痛并观察效果。
i.术后禁食6小时后遵医嘱进食,增加营养摄入,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
j.生命体征平稳,嘱患者进行双上肢主动活动双下肢的踝泵运动,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术后第一天至出院前
a.保持各种引流管在位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保持会阴部清洁,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
d.遵医嘱给予药物的过敏试验
d.术前一日沐浴或备皮,修剪指甲,取下饰品。
e.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f.术前一日晚给予心理疏导,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手术当天
a.协助患者更换手术衣,取下义齿、隐形眼镜等,贵重物品叫家人保管。
b.给予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遵医嘱术前30min给予镇静剂,留置尿管。
e.病区环境的介绍(物品的摆放、茶炉房、厕所等)
f..告知患者床头呼叫器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g.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既焦虑情绪
h.遵医嘱给予饮食指导
i.向患者讲解入院常规查的位置及注意事项
术前
a.观察生命体征及评估全身情况
b.介绍手术的名称,手术目的,麻醉方式,带腕带。
c.指导并训练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床上大小便及肢体的活动(踝泵、抬臀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护理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护理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护理版)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年月日住院第四天手术当天测量生命体征(T 、P、R、BP )核对腕带、手术部位及划线标示,更换病员服,除去发夹、假牙、眼镜、口红、首饰等,让病人排空膀胱,留置尿管。

注射苯巴比妥钠0.1g,观察有无副作用发生携带用物:□病历□X片口术中用药:□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头孢唑林钠2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克林霉素注射液0.6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头孢呋辛钠2g送病人去手术室时间:月日时分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术后安返病房时间:月日时分患肢评估:白夜末梢血运:正常0较差-1差-2 □□末梢感觉:过敏+1 正常0降低-1 消失-2 □□皮温:升高+1 正常0低-1 较低-2 冰冷-3 □□动脉搏动:增强+1 正常0减弱-1 较弱-2 未触及-3 □□肿胀:无肿胀0肿胀皮纹存在+1中度肿胀+2 出现张力性水疱+3 □□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

,评估肌力。

屈膝、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主动压腿、直腿抬高、侧抬腿)评估肌力。

抗深静脉血栓泵治疗。

红外线照射白夜疼痛评分NPRS ()()护理记录执行签名有无变异睡眠h ()()术后第一天拔除引流管时间:月日时分停镇痛泵时间:月日时分患肢评估:白夜末梢血运:正常0较差-1差-2 □□末梢感觉:过敏+1 正常0降低-1 消失-2 □□皮温:升高+1 正常0低-1 较低-2 冰冷-3 □□动脉搏动:增强+1 正常0减弱-1 较弱-2 未触及-3 □□白夜疼痛评分NPRS ()()院第三天通知禁食时间□行患者身体清洁(如:洗头、洗澡等)应、术后不适及预防。

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评估肌力。

住院第四天手术前护理处置护理记录执行签名有无变异测量生命体征(T 、P、R、BP )核对腕带、手术部位及划线标示,更换病员服,除去发夹、假牙、眼镜、口红、首饰等,让病人排空膀胱,留置尿管。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当补液
临时医嘱
□拆线
出院医嘱
□合理饮食
□功能锻炼
□出院后半月至一月门诊复查
医师签名:
□适当补液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9天(术后第6天)年月 日
长期医嘱
□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留陪人一名
□注意术侧下肢血运
□下肢功能锻炼
□低分子肝素钠0.4ml(或其它抗凝药)皮下注射qd
□适当补液
临时医嘱
□大换药(根据病情)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0天(术后第7天) 年月 日
长期医嘱
□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适当补液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2天(术后第9天)年月 日
长期医嘱
□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留陪人一名
□注意术侧下肢血运
□下肢功能锻炼
□低分子肝素钠0.4ml(或其它抗凝药)皮下注射qd
□适当补液
临时医嘱
□大换药(根据病情)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3天(术后第10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通知手术室手术方式: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或全麻)
□必要时手术前一天晚上镇静剂药物
□备悬浮红细胞2-4单位
□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皮试()
□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手术中用(过敏者使用克林霉素)
□手术前30分钟导尿或备导尿包
□手术侧手术部位标示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3天(手术日)年月 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CD-10︰M87.951)行髋关节置换手术(ICD-9-CM-3︰81.591)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25天15天
骨科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工作入院评估
一级护理*10131
主要护理工作防跌倒评估、压疮评估、疼痛评估普食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相关介绍患肢牵引固定护理@主要护理工作清洁护理镇痛
主要护理工作
饮食指导
0.9%氯化钠注射液(塑瓶)160045帕瑞昔布钠 40mg iv bid 04102或 氟比洛芬脂 50mg iv bid 043051口服镇痛
塞来昔布 0.2 P.O bid 041601洛索洛芬 60mg P.O tid 041306萘普待因 2# P.O tid 041086消肿
0.9%氯化钠注射液(塑瓶)鹿瓜多肽 8-10ml VD qd 血栓通 300mg vd qd 053133甘露醇 250ml VD bid/tid 草木犀流浸液片 2# P.O tid 041083金天格 2# P.O tid 02505
主要护理工作安排抽血与检查术前抗凝(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
按医嘱给药
低分子肝素钠 0.4ml IH qd 术前抗骨质疏松治疗(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
患肢石膏/牵引固定护理
鲑降钙素注射液 50U im qd 12108
主要护理工作
疼痛护理
心电图、胸片*35201/*39302主要护理工作协助医生伤口处理血常规+血型*31249主要护理工作协助床上大小便尿常规+镜检*31255主要护理工作
体位放置、指导功能训练
大便常规+潜血*31256肝、肾功能*31205/*31206感染八项*31233凝血功能
*31257
主要护理工作
重点医嘱
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髋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髋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髋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单适用于所有的全款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临床护理路径床号姓名住院号住院日期适用于所有的全款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6小时通知禁食,水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举例同种疾病治疗成功的例子,增强信心□2.做好皮肤准备,肠道准备,生活护理健康□术前心理教育,讲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减少病人对手术的恐惧。

饮食教育术晨护理评估□佩戴腕带标识,备好术前抗生素,某片,病历,做好心理护理□1.一般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专科评估:局部皮肤情况,疼痛,患肢血运及伤口出血情况,麻醉苏醒情况,置管引流情况治疗术后1天药物活动饮食护理□1.监测术后生命体征情况□2.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2升/分□抬高患肢,双腿间夹T型垫,防患肢内收,局部冰袋冷敷,促进止血□术后6小时后开始双下肢动静脉脉冲治疗□术后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抗凝药物,观察疗效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1.去枕平卧6小时,绝对卧床休息,翻身必须要有医生或护士协助□2.指导患者进行踝泵练习□禁食,禁饮6小时,胃肠蠕动恢复后进流质饮食□1.观察术日出血及术后引流管情况,患肢肢端血运□2.加强巡视,每小时1次□3.管道护理,固定妥善,观察引流色、质、量并记录□4.安全防护,上护架□5.体位护理:穿“丁”字鞋,夹T型垫,保持双下肢外展中立位□6.做好心理护理,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7.保持病房环境、治疗、护理动作轻柔,创造利于休息、康复的环境健康教育检查治疗活动□1自控式镇痛泵或止痛药物的应用,观察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2讲解功能锻炼重要性,鼓励病人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3协助并指导家属按摩双下肢20分钟/小时□术后第3、第7日复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根据伤口情况换药□拔除尿管,引流管□可逐步摇高床头,做患肢的水平移动练习□自动活动双上肢,握拳,屈伸肘腕关节,外展内收肩关节,保持上肢肌力□术后第二天起逐步做髋、膝关节屈伸练习,从小角度开始,逐日增术后2-7天饮食加角度,但一月内不能超过90度□在原锻炼基础上,再增加做抬高小腿训练□鼓励扶拐不负重行走,在旁扶助,防跌倒□站立位负重练习□进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钙丰富的食物适用于所有的全款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嘱多饮水,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日3-4次,每次20-30min,防止便秘□严格无菌操作,鼓励深呼吸和扩胸运动,训练有效咳嗽□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出院前1天□继续做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防坠床,防跌倒健康□克服恐惧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教育□不要交叉双腿,坐位时不要前倾,不在床上屈膝而坐护理□发出院通知单,疾病诊断书□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征询病人意见健康□复诊时间(术后1月内每周复查一次)教育□服药知识宣教□安全教育,防跌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如鱼,瘦肉,蛋类,新鲜蔬果等□控制体重,避免造成人工髋关节负担过重□小病大治,如出现感染,遵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随血液进入关节腔,引起假体感染□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6周内做到“六不”,不盘腿,不坐沙发或矮凳椅,不卧于患侧,坐位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屈髋拾东西,不要再床上屈膝而坐□完全康复后可进行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骑车,跳舞等,避免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计造成磨损的运动,如快跑,跳远,打网球等出院随访。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全髋关节置换术(含股骨头置换)临床路径表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4天(术前日)
住院第2-5天(手术日)






□完成"住院志"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住院病历”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确定诊断、手术日期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开医嘱:常规化验、检查单
□疼痛护理、饮食用药宣教
□术前物品准备
□完成护理记录
□完成责任制护理记录
□认真完成交接班
□按时巡视病房
□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足背动脉搏动,患肢皮肤温度、感觉及运动情况,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向病人交待术后注意事项,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过度屈髋,双腿内夹软枕
□术后生活及心理护理
□各类管道护理
□处理执行医嘱
□切口换药
□出院带药:抗生素和必要消炎止痛药物
主要
护理
工作
□协助康复医师完成下列康复:(1)踝泵,(2)股四头肌收缩和放松,(3)直抬腿,(4)从半坐卧位到坐位到床边站立到下地
□饮食宣教及用药宣教
□协助复查拍片抽血
□髋置换注意事项宣教
□疼痛护理
□协助医生切口换药
□协助病人持拐下地行走
□处理执行医嘱
□术后心理、生活护理
□如果血色素<8.5g/dl,并结合病人一般情况,可以给予输血400-800ml
□切口换药
□复查术后髋关节X线片
□主管医师查房,初确定出院日期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出院总结”“病历首页”的书写
□提前通知患者出院时间

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最全版)

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最全版)

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最全版)【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即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间段(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时)制订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客,并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健康教育。

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住院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P<0. 01)。

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多以文字叙述和口头指导为主,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不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为此,笔者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患者手术前后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收治98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排除并存内科严重疾患,如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严重高血压病等。

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60例,完全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98岁,平均66.8岁。

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3~94岁,平均67. 6岁。

两组患者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其性别、年龄、疾病、麻醉及手术方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

1.2 方法1.2.1 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夜间急诊患者由次日当班护士进行)采取临床路径健康教育。

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间分为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时,并针对不同时间健康教育内容制订标准化的健康教育流程。

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流程制作若干张教育材料和图文并茂的教育卡片,宣传材料以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为主,教育卡片主要为术后康复训练,如膝关节等张练习、直腿抬高练习的图片,并解说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临床路径资料

髋关节置换临床路径资料

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FicatIII-IV期,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87.-5)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M8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髋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史、酗酒既往史。

2.体格检查:患髋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步态。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股骨头坏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股骨头病变终末期,股骨头变形,关节面退变。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7.-5股骨头坏死疾病编码。

2.股骨头坏死终末期,已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

3.除外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髋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2)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X线检查: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手术部位CT检查、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途径(含股骨头置换)()一、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1.常见第一诊断:股骨颈骨折(ICD10:S7);髋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M19.902);类风湿关节炎NOS (ICD10:M06.90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CD10:M87.901);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部分粗隆间骨折患者。

2.第一诊断首选治疗为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含股骨头置换术)(手术编码 ICD9-CM-0:81.5901)。

(二)诊断根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8 月第1 版)。

1.病史:髋关节疼痛、跛行或外伤史;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畸形、关节僵直或强直等;3. 髋关节X片:提醒股骨颈骨折、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股骨头变形、骨质增生或囊性变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旳根据1.髋骨性关节炎或其他关节炎引起旳疼痛或功能障碍,保守治疗无效旳;2.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部分粗隆间骨折(高龄、内固定困难者或内固定失效者);3.多种原因引起旳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4.征得患者及家眷同意。

(四)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日为 7-14天(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断首选治疗为全髋关节置换术者(手术编码ICD9-CM-0:81.5901);2.无迅速破坏骨质旳任何病变、神经性关节炎、外展肌力缺如或相对功能局限性以及迅速进展旳神经性疾病;3.无髋关节或其他任何部位旳活动性感染;4.当患者同步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旳临床途径流程实行时,可以进入途径。

(六)术前准备1-4天,所必须旳检查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便常规、血生化、术前免疫八项、凝血功能。

2.胸片、心电图。

3.影像学检查:骨盆平片、髋关节X片、必要时CT、MR 检查。

4.特殊检查(根据详细状况):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血气分析,双下肢血管彩色B 超。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31例疗效观察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31例疗效观察

63 6
G a g i dc l o ra , y 2 1 V f 3 ,o 5 u n x Me ia un fMa . 0 2, o. 4. . J v
提高至末次随访 的 (9 6± . ) , 中优 8例 , 8. 74 分 其 良 1 , 5例 , 1 , 良率为 8 . %(53 ) 7例 可 差 例 优 0 6 2/ 1 。随 访期 间无深部感染、 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假体松动等并 发 症发 生 。
3 讨

选择合 适 的塑 骨 器 , 能 太 大 或太 小 , 不 以免 造 成 与股 骨颈 和粗 隆贴 合 不 紧密 或 股 骨 颈 基 底部 骨皮 质破 坏 过 多, 保 持 股 骨 颈 足 够 的强 度 以防 术 后 骨 折 ; 应
无 菌性 股骨 头 坏 死 是 由各 种 原 因造 成 的股 骨 头
() 3 假体罩体应根据股骨颈塑骨器型号大小选择 , 罩 体安 放 时 中部 要 与股 骨颈基 底部 紧 密贴合 , 其要 注 尤 意观 察罩 杯底 与 截骨平 面 是否 充分 吻合 均匀 接触 , 下 边 角 在 小转 子 上方 稍 前 , 边 角 与 大 转 子 吻合 ; 上 ( ) 体 固定 后 可 采 用 股 骨 头 正 常 部 分 或 打 磨 髋 臼 4假 时产生 的骨 泥进 行植 骨 , 利 于术后 新 生骨 固定 假 体 有 罩 体 ;5 术 中注 意 臼 的 前倾 角 , 1。 右 为宜 , () 以 0左 防 止 股骨 颈罩 体与 金 属 臼 的撞击 , 旦 发 生撞 击 , 应 一 则 重 新安 放髋 臼杯 或选 择颈 较长 的小 球 头 。 综 上所 述 , 与有 柄 人 工 髋 关 节 相 比, 柄 人 工髋 无 关 节最 大 的优 点是 保 留 了股 骨 颈 的解 剖 学 和 生 物 力 学特性 , 明显减 少应 力遮 挡 导致 的骨溶 解 、 流失 , 而 从 减 少术 后无 菌性 松 动导致 的人 工髋 关 节翻修 , 其 对 尤 于年轻患者 , 充分体现了现代微创外科理念 , 具有 良 好 的应用 前景 。本 组 资 料 显 示 无 柄 人 工髋 关 节 治 疗 无 菌 性股 骨头 坏死 疗 效 满 意 , 全 可靠 , 其 远 期 疗 安 但 效仍 需进 一步研 究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痊愈临床路径(2016 年版)一、人工髋 / 膝关节置换术痊愈临床路径(一)合用对象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二)诊断依照依据《临床诊断惯例 - 物理医学与痊愈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痊愈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

1.临床表现1)下肢运动功能阻碍2)站立 / 步行功能阻碍3)平时生活活动能力阻碍2.影像学检查: X 线片显示人工髋关节(三)痊愈评定分别于住院后 1-3 天进行早期痊愈评定,住院后9-11天进行中期痊愈评定,出院行进行末期痊愈评定。

1.一般临床状况评定2.痊愈专科评定1)伤口状况评定2)下肢围度评定3)下肢血液循环状况评定4)髋关节关节活动度评定5)下肢肌力评定6)转移 / 负重能力评定7)步态评定8)平时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依据《临床诊断指南 - 物理医学与痊愈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痊愈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1.一般临床治疗2.痊愈治疗1)安全活动指导与健康教育2)物理因子治疗3)肌力训练4)关节活动度训练5)转移能力训练6)下肢负重训练7)步行训练,包含助行器选择与使用训练8)平时生活活动能力训练3.常有并发症办理1)感染办理2)血栓办理出现骨折、假体零落、神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和严重归并症时需专科会诊与转诊。

(五)标准住院日14-21 天(六)进入路径标准1.骨科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 ),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和严重归并症;2.当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时期不需要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路径。

(七)住院时期协助检查项目1.一定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大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片;(4)髋关节 X 线片;(5)下肢静脉血管超声;(6) D 二聚体。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表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表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与健康宣教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与健康宣教
□夜间巡视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与健康宣教
□夜间巡视
□满意度调查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
病情变异记录
治疗师签名
医师签名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及关节手术患者评分表(Harris)
□完成大病历及康复初期评定
□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
□确定诊断
□上级医师查房
□初次康复评定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实施所有需要检查的项目
□收回实验室检查结果
□请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所需检查
□对影响康复训练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初期评估
□胸部X光检查□心电图
□肢体拍片(必要时)
临时医嘱:
□超声心动图
□肺功能测定(必要时)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必要时)
□动态血压监测(必要时)
□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
□开始相应康复训练治疗
临时医嘱:
□对影响康复训练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
□开始相应康复训练治疗
临时医嘱:
□通知出院
□必要的出院带药
主要护
理工作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表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ICD-9:Cm3 81.4-81.7)(符合康复转诊条件)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5天
时间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该 方法适应青壮年 , 避免 了有柄 置换 的假体松动 , 保留 了股 骨颈, 术后的力学传导更合理 , 手术损伤相对小 , 功能恢复快。 关键词 :无柄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股 骨头无菌性坏死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6 1 4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8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7 . 1 1 6
0 引 言
股 骨头坏死 是一 种较高致 残率 的骨病 ,发现及 时 ,控 制 良好 ,病 程进展 缓慢 ,能够 营造 良好 的治疗 环境 …, 目前 临 床上 保 守治 疗 股骨 头 坏死 常 用止 痛 药 和封 闭疗 法 用 以缓 解 病情 不 能彻 底 根 治 ,虽然 在 症状 上 能 得到 暂 时缓 解 ,但 会 促使 病 情 隐秘 ,能造 成病 情 像 Ⅱ、 Ⅲ期发 展 。但 当 Ⅱ、 Ⅲ 期 出现 时 ,选择 一 个好 的治疗 方 案 至关 重 要 。通 过 临床 实 践 ,骨科工作 者在 有柄股 骨头置换 的基 础上研制 了无柄 关 节置 换 的方 法一 无柄 人 工髋关 节 置换 术 。我 院 临床将 2 0 1 0
充 分暴 露 大小 粗 隆 的上 方 颈部 和 基底 部 ,股 骨 头 中心 点用 克 氏针定 位 ,前 倾角 、颈干 角分别 为 1 0 。 、1 3 0 。 ,然后将 中心 定位 针 植 入 。用骨 朔 型器 朔 型 ,在保 证 股 骨 颈皮 质 骨 完 整 的情 况 下修 整 股骨 头 和股 骨 颈 ,尽 量使 其 成 为一 圆柱 型, 然后 套入股 骨颈平 台试膜 , 沿平 台试膜 上端横 断股骨 头 , 选 择合 适 的罩 体 ,使罩 体 缘边 尽 量 紧贴 股 骨 大小 粗 隆 。必 要 时用 修整 掉 的松质 骨填 塞 ,然后按 定位 孔打 入 固定螺 丝 。 在 大小 粗 隆处各 打人 松质 骨螺 钉一 枚 固定罩杯 ,修 整髋 臼 , 使 髋 臼加深 加 宽后 ,安装 髋 臼假 体 ,使 其 和股 骨 头假 体 相 吻 合 ,经过 组织包 容 实验 ,下 肢长 度调 整 、活 动度 调整 等 , 合 适后 复位 关节 ,行组 织缝合 ,放置 引流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2020年版)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FicatIII-IV期,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 (ICD-10:M87.851)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 四、标准住院天数≤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7.851股骨头坏死疾病编码。 2.股骨头坏死终末期,已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 3.除外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 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髋疼痛及活动度的 要求。 六、术前检查
601
治疗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3.内植物选择:根据患者髋臼及股骨骨质条件选择生物型假
体、骨水泥型假体或混合型假体。如选择生物型假体,可根据患 者年龄选择不同摩擦界面假体,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602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ICD-10:M87.851)
599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 2.三大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肝功能、肾功 能、血脂、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 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4.手术部位X线检查: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二)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手术部位CT检查或MRI 2.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 3.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七、预防性用药物选择 1.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并 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 一、二代头孢菌素,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大于 1500ml 时加用一次。 2.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八、手术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骨水泥、异体骨、螺钉。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 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 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麻 醉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 □ 明日在椎管内或全麻下行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 术前备导尿包及抗菌药物 □ 术区备皮 □ 术前灌肠 □ 配血 □ 其他特殊医嘱
600
九、术后治疗 (一)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手术部位X线 平片检查。 (二)必要时复查的项目:下肢静脉彩超。 (三)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 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 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术后3天内停 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 使用时间。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中 华骨科杂志》.2008年1月.28卷.1期); 3.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 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术中或术后骨折、术后关节脱位、大量出血需输 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伤口并发症 或假体周围感染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2.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需同时
□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 术前心理护理
□无 □有,原因: 1. 2.
603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4-6天(手术日) 住院第5-7天(术后第1天) 住院第6-8天(术后第2天)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月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合并(或伴发)疾病第一诊断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5天(术前日)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
□ 上级医师查房
前评估
□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
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


□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 开检查检验单
□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
□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评估病情
□ 功能量表评分
□ 相关科室会诊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 骨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饮食
□ 饮食
临时医嘱:
□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
□ 三大常规
病用药
□ 血型、凝血功能、血脂、 临时医嘱:
肝肾功能
□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
□ 感染性疾病筛查
排检查、化验和用药
□ 胸部 X 线平片、超声心动
图、心电图
□ 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 根据病情选择:下肢血管
超声、肺功能、血气分析
(根据病情需要)
□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施等)
□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 入院护理评估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观察患肢情况及护理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1.
1.
2.
2.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手术方 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 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 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 委托书、自费用品协议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