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文献综述论文
化学综述性论文范文例文(实用5篇)
![化学综述性论文范文例文(实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9ad82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e.png)
化学综述性论文范文例文(实用5篇)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
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
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
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2、文献综述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
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
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
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
文献引用用方括号[]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
上角。
苯酚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
![苯酚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715deaa300a6c30d229f0a.png)
近 97%的苯酚通过异丙苯法生产,且目前新建及 扩建装置几乎都采用异丙苯工艺。异丙苯法生产 苯酚首先是将苯和丙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异丙 苯,异丙苯经氧气或空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丙 苯(CHP),CHP再分解得到苯酚和丙酮。采用该 工艺,生产 1t苯酚的同时能够副产 062t丙酮, 主要原料苯和丙烯的单耗分别为 092,051t/t。
2 技术进展 围绕异丙苯法苯酚生产工艺的研究重点主要
集中在完善分解工序和提纯工序,持续降低生产 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此外,开发新的绿色合 成路线也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研发公司集中 在 UOP、SABIC、ExxonMobil、Topse、厦门大学等 公司和高校。 21 传统苯酚合成工艺的改进
现有苯烷基化制异丙苯工艺采用丙烯作为烷 基化剂,通常需分离出丙烯中残留的乙烯组分,以 免生成苯乙烯等副反应。SABIC优化了苯烷基化 制异 丙 苯 工 艺[2],即 采 用 高 选 择 性 烷 基 化 催 化 剂,使 其 生 产 异 丙 苯 时 不 需 从 丙 烯 中 分 离 乙 烯。 该催化剂是具有 12元环状结构和三维笼状结构 的沸石,在温度为 100~250℃、压力为 5MPa和 反应空速(WHSV)大于 10h-1的条件下,对异丙
苯酚,俗称石炭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 料,是丙烯的重要衍生物之一。苯酚常温下为无 色晶体,微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液,主要用于生 产双酚 A、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己二酸、苯胺、烷 基酚以及水杨酸等,此外还可以用作溶剂、试剂和 消毒剂等,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医药、农 药、香料、染 料 以 及 涂 料 等 方 面 具 有 广 泛 的 应 用[1]。近年来,随 着 电 子 通 讯、汽 车 工 业 和 建 筑 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双酚 A和酚醛树脂的需求量 大幅增长,从而带动了苯酚需求的强劲增长。
苯酚_硫酸法的改进发展
![苯酚_硫酸法的改进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32b3630376baf1ffc4fadf5.png)
多糖是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其诸多生物活性引人关注,由于多糖结构复杂,不同种类多糖的分子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各不相同,目前国家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1],较为常用的为蒽酮-硫酸比色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
苯酚-硫酸比色法是Dubois M等[2]在1951年提出并建立的一种用于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也被称为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或苯酚-硫酸法,其应用广泛。
具体方法是待测定多糖样品液1mL,加入5%苯酚溶液1.0mL,摇匀后迅速加入浓硫酸5mL,再次迅速摇匀,然后置沸水浴加热30min,冷水迅速冷却至室温,按分光光度法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
该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且不需贵重仪器,但准确性和重现性受实验条件影响较大,其原理是利用多糖在浓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进而和苯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在490nm处进行比色测定。
由于实验中加入硫酸的速度等操作因素因人而异,条件极不稳定,系统温度相差很大,对显色效果影响也很大。
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苯酚-硫酸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改进,并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测定方法。
本文对苯酚-硫酸法主要改进方法进行了分类,现综述如下:1显色方式的优选徐光域等[1]针对苯酚-硫酸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配制显色液的方法,即:将50mL浓硫酸缓缓加入10mL水中,冷却至室温,加入0.6g苯酚晶体,搅拌使其溶解配成显色液。
实验过程中待测样品直接加入显色液,其余均同传统苯酚-硫酸法。
该改进方法将硫酸、水和苯酚配制成显色液后再加至样品液中,减小了传统苯酚-硫酸法直接加入浓硫酸时引起的操作误差和温度对显色的影响,很好的解决了检测的重现性和准确度。
该实验中还对改进方法进行了实用性考察,通过对纯化的银耳多糖、可溶性淀粉猪苓多糖和海带多糖,以及对猪苓与海带水溶性混合物等多种样品的多糖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证明该方法既简化了操作,又提高了精密度和准确性,具有较宽的实用范围。
高中化学论文:以“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为例
![高中化学论文:以“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79b398e2bd960591c6774e.png)
探究中的比较:实践与反思——以“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为例摘 要:认识事物从比较开始,比较也是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针对学生在使用比较方法时存在着“易学难精”的现状,在化学教学中挖掘比较方法的内涵,尝试从表层的现象比较到深层的本质比较、从质的比较到量的比较的实践,反思比较方法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比较;科学方法;化学教学1 比较方法的一般认识要区分就要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认识事物是从区分开始的。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选购商品如此,学习同样如此。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乌申斯基)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异同的一种逻辑方法,它既可以揭示事物的运动及其发展的规律,又可以对事物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还可以鉴别理论同实践是否相符。
可见,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最为常见而又极为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正因为比较的基础性,经常被师生误以为是“方法简单、自然就会”,认识上的误解导致比较在实际的教学中的成为实践的盲点。
事物之间的异同,有现象上的,也有本质上的。
现象上的异同,甚至连小孩也容易识别,这就很容易导致比较方法在现实中成为“易学难精”的科学方法。
化学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比较,而应深入到本质中去比较,着重抓住事物的本质异同进行比较。
所谓“异中之同”是指表面上差异极大的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中之异”则是指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有本质上的差异。
可见,抓住本质进行比较,对于科学地认识物质及其性质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教学中应聚焦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其实践的切入点在于通过探究学习化学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笔者认为,通过探究的过程,学习化学知识,训练科学思维和方法,形成科学观念,正是化学教学的精神实质所在。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这些无疑都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741c3958fb770bf78a5552.png)
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编号 201201050017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论文题目(宋体五号)一、设计目的:1.能将所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2. 建立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3.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1、建立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2、考察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3、排盐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明了,易于控制,安全可靠。
4、需要足够的数据论证。
三、参考资料:[1]陈文利,欧阳贻德,李蕾,陈中.分析科学学报[J] .万方数据,2003(3).[2]穆顺勇,雷建武.热力发电厂酸碱废液自动中和排放系统[J].青海科技,2003.10(3):33-34.[3]于世林.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第二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王建,李忠红,倪坤义,王志群.分析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4.[5]黄一石,乔子荣.定量化学分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9].[6]陈立军等著.高效液相色谱基础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1.[7]朱良主编.分析仪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四、发题日期: 2014 年 10 月 07 日五、完成日期: 2014 年 12月20日系主任签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艺排盐水中苯酚含量摘要: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艺排盐水中的2-氨基酚、苯酚、苯胺和硝基苯的含量。
主要研究了排盐水的浓度、PH对2-氨基酚、苯酚、苯胺和硝基苯峰面积的影响;以及利用此方法各组分的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
经过实验测定,工艺排盐水的浓度对2-氨基酚、苯酚、苯胺和硝基苯的影响较小; PH对2-氨基酚的影响较大,而对苯酚、苯胺和硝基苯的影响较小,所以对于苯胺、苯酚和硝基苯的测定,中和终点的控制不需要非常严格,但如果样品中有氨基酚,则需要控制滴定终点为6 ~ 7。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苯酚苯胺硝基苯。
聚碳酸酯文献综述论文
![聚碳酸酯文献综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ab93e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e.png)
聚碳酸酯工艺设计摘要聚碳酸酯是由双酚A钠盐与光气进行反应,产物简聚体进行缩聚反应获得。
本设计聚碳酸酯厂工艺设计,主要进行了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并绘制了全厂平面布置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车间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关键词:聚碳酸酯,双酚A,工艺,图Polycarbonate Process of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ABSTRACTPolycarbonate is deserved by the Bisphenol-A of Sodium salt and phosgene。
This indication is to design for a chemical factory, It include the main equipment computation and the shaping in the technical process of Polycarbonate CHP,entire factory floor—plan, synthetic CHP total flow chart, workshops elevation and horizontal plan.KEY WORDS:Polycarbonate,Bisphenol-A ,Technology ,Chart一、课题背景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
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仅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的了工业化生产。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通用工程塑料,自问世以来迅速在发达国家形成产业化生产,且技术持续发展,装置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聚碳酸酯光学透明性好、抗冲击强度高,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耐蠕变性、抗寒性、电绝缘性和阻燃性等特点,使之在透明建筑板材、电子电器、光盘媒介、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4-二氯苯酚与2,6-二氯苯酚的生产工艺和分离方法文献综述
![2,4-二氯苯酚与2,6-二氯苯酚的生产工艺和分离方法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d046bd1195f312b3169a525.png)
2,4-二氯苯酚与2,6-二氯苯酚的生产工艺和分离方法文献综述一、2,4-二氯苯酚的介绍2,4-二氯苯酚,英文名2,4-Dichlorophenol,分子式 C6H4Cl2O,CAS号120-83-2,分子量为163.00 结构式:2,4-二氯苯酚为白色固体,有酚臭,易燃,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和四氯化碳,微溶于水。
沸点210℃,熔点42~43℃,闪点113℃,相对密度d(65/25℃)1.3832,4-二氯苯酚用作除草醚的中间体及合成其它农药的原料(含量:≥99.5%)。
其易挥发,腐蚀性强,能灼烧皮肤,刺激眼睛及皮肤。
中毒严重者,可产生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对皮肤过敏者,可经起皮炎而难治愈。
车间应通风良好,设备应密闭。
操作时应戴口罩、眼镜和胶皮手套。
如不慎溅及皮肤,应立即用酒精擦洗或用稀碱水冲洗。
若已入口,应立即用温水和氧化镁(30g/L)洗胃。
飞溅衣服上,立即更换衣服并洗澡,以防渗入皮肤。
储存时用铁桶包装。
本品易燃,应远离火源,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发生2,4-二氯(苯)酚火灾时,用水、黄砂、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二、2,6-二氯苯酚的介绍2,6-二氯苯酚,英文名称:2,6-Dichlorophenol,分子式: C6H4Cl2O ,CAS号:87-65-0;分子量163.00 无色针状结晶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蒸汽压为0.53kPa(80℃),沸点219~220℃,熔点68~69℃.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及有机合成。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灼伤。
若泄漏时,应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高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废料同易燃溶剂混合后再焚烧。
苯酚用于临床治疗已经很多年
![苯酚用于临床治疗已经很多年](https://img.taocdn.com/s3/m/2abba43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c.png)
苯酚用于临床治疗已经很多年原来苯酚用于临床治疗已经很多年了,以下是我整理的论文相关内容。
1. 石碳酸经纤维支气管镜滴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王征、玉寒冰、罗全,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摘要:目的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100%石碳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
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为原发性肺癌。
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滴注100%石碳酸溶液,每次0.5~1.0ml滴至支气管胸膜瘘黏膜处,分析其疗效。
结果12例患者总有效率100%。
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瘘口内滴注100%石碳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疗效确切。
2. 优碘联合石碳酸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帅少帅、宁红珠、陈芳、何夏怡、余青松,广东省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国际眼科杂志》(CAS)2012年第12期2329-2330,共2页。
摘要:观察用优碘联合石碳酸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110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眼。
结论:优碘滴眼联合石碳酸烧灼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3. 石碳酸在直肠阴道瘘治疗中的应用,王志军,平顶山市中医院肛肠外科,《中外医学研究》,2009年第9期65-66,共2页。
摘要:探讨石碳酸在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提高疗效。
方法对10例直肠阴道瘘病例采取直肠黏膜移进术配合术中使用石碳酸进行治疗。
结果10例病例均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
结论在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中采用术中使用石碳酸进行治疗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安全、操作简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4. 石碳酸辅助治疗睑板腺囊肿的临床观察,方俊宏、杨秀章,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眼科,《国际眼科杂志》(CAS)2008年第4期845-846,共2页。
苯酚文献综述论文
![苯酚文献综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134d26453610661ed9f43f.png)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苯酚工艺设计学生姓名:罗苗苗学号:200908014227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09级化工2班得分:苯酚工艺设计摘要本文概述了苯酚的生产技术及其最新进展,指出了异丙苯路线仍是今后生产苯酚的主要路线,以及该路线目前的研究重点;丙烯循环工艺有可能用于异丙苯路线的改造;苯直接氧化路线中以N20为氧化剂的工艺有可能实现工业化。
关键词:苯酚;异丙苯;丙烯;丙酮;氧化Phenol Process of The T echnological DesignABSTRACT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pheno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latest development, pointed out the toluene-benzoic route is still the future production of phenol to the main line, as well as the route of current research.KEY WORDS:phenol;toluene-benzoic ;propylene;acetone;oxidize一、课题背景苯酚,又称石炭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烷基酚,己二酸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
苯酚的市场需求量大,在各种化工产品中其产量居前十位。
在合成橡胶、农药、医药、染料、香料、涂料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此外,还可用作溶剂、试剂和消毒制剂等。
近年来,由于电子通讯、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双酚A和酚醛树脂需求的快速增加,从而带动苯酚的强劲增长。
目前,工业生产苯酚的工艺主要有磺化法、异丙苯法和甲苯-苯甲酸法等,其中异丙苯法是目前主要生产方法。
磺化法是最早的苯酚生产工艺,因为工艺落后、反应复杂、消耗大量的酸﹙硫酸﹚和碱﹙氢氧化钠﹚、设备腐蚀严重和维修费用高等问题,目前基本上已被淘汰。
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粗苯酚塔重组分异常变化的研究(可编辑)
![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粗苯酚塔重组分异常变化的研究(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3eddf42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b.png)
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粗苯酚塔重组分异常变化研究专业工程领域:丝堂王猩号:学兰窆//完成日期: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题目:盈西蓥蕴鹭孝砬电叠酗照堑型磋魉氆鱼龟荦蝉作者签名:么垒级日期:趔三年?厶月墼日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苯酚丙酮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工程塑料、树脂、涂料、染料、医药、农药等领域,酚醛树脂、双酚对苯酚的消费量占其总消费量的%以上。
.甲基苯乙烯是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时得到的一种副产物,在反应过程中易聚合成二聚体,不易从装置中去除,降低了苯酚含量。
上海高桥石化拌苯酚丙酮装置于年月建成投产,产能为.万吨/年。
年月,该装置进行首次技术改造,产能提高到万吨/年,原料用量、公用产品能耗和废水排放量均有明显的降低。
年月,≠苯酚节能改造项目打桩动工,主要针对氧化、提浓、分解、净化及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在装置产能扩大的同时能耗大幅度降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类装置先进水平,其中,异丙苯单耗由降至吨,产品能耗由万大卡下降到万大卡,苯酚产品质量由树脂级提升至聚碳级,装置含酚废水排放总量由. /降低至 /,过氧化氢异丙苯废水排放量为零。
当年月改造完成后陆续暴露出问题,主要有粗苯酚塔塔釜苯酚含量不达标、.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含量偏高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法、碘滴定法、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对粗丙酮塔进料、粗丙酮塔塔釜出料和粗苯酚塔塔釜出料进行分析测试,根据装置运行生产条件,通过对苯酚生产中杂质的生成机理、步骤及分析结果进行比对,查找工艺过程存在的问题,对分解步骤进行优化模拟实验,考察了温度对二级分解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温度,对减少二聚体含量同时提高苯酚含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酚论文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e951fe700abb68a982fbeb.png)
设计性实验论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的含量环科0801周蒙蒙同组人:孟岩陈立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的含量周蒙蒙(吉林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 0801)摘要: 苯酚是工业废水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如果流入江河,会使水质受到污染,因此在检测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时,需对水中酚含量进行测定。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自来水中酚的含量已经超标,不能作为饮用水,另外污水中酚的含量也已经超标,不符合标准,应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管理、治理。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吸光度、苯酚。
苯具有环状共轭体系,由π→π*跃迁在紫外吸收光区产生三个特征吸收带:强度较高的E1带,出现在180nm左右;中等强度的E2带,出现在204nm左右;强度较弱的B带,出现在255nm。
有机溶剂、苯环上的取代基及其取代位置都可能对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强度和形状产生影响。
具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均有较强的特征吸收峰,在苯环上的部分取代基(助色团)使吸收增强,而苯酚在270nm处有特征吸收峰,在一定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苯酚的含量成正比,符合Lambert-Beer定律,因此,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总酚的含量。
1、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仪器: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制造),石英比色皿(1cm)2 个,50mL 容量瓶,移液管等。
试剂:苯酚标准溶液250 mg·L -1:准确称取0.0250g苯酚于250mL烧杯,加20mL去离子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1.2 实验步骤1.2.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取5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2.00,4.00,6.00,8.00,10.00mL浓度为250 mg·L -1的苯酚标准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计算其浓度(mg·L -1)1.2.2 吸收曲线的测定取上述标准系列中的任一溶液,用1cm石英比色皿,以溶剂空白(去离子水)作参比,在220~3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绘制吸收曲线。
苯酚用途论文
![苯酚用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acdc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1.png)
苯酚用途论文苯酚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羟基苯。
它是一种固体物质,通常呈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苯酚具有多种重要的用途,这些用途主要涉及到医药、化学、材料等领域。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苯酚的用途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在医药领域,苯酚被广泛用作抗菌剂和消毒剂。
其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杀菌作用,可用于制备医疗用品、测定血糖、消毒手术器械等。
苯酚还可以用来制备药物,例如天然的阿斯匹林以及一些局部麻醉药,如苯妥英钠。
此外,苯酚也被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如湿疹和痤疮,其具有收敛、杀菌和止痒的作用。
其次,在化学领域,苯酚也有广泛的应用。
苯酚可用作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原料,例如合成树脂、染料和杀虫剂等。
此外,苯酚还用于制备一些化学试剂,如制备苯酚酸等。
苯酚的低分解温度使其有时被用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
此外,在材料领域,苯酚也有一定的用途。
由于苯酚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它常被用作阻燃剂,用于制备塑料、橡胶、涂料和纤维等。
苯酚还可以用于制备树脂和粘合剂,以及用于改善纸张质量和增强纤维板的强度。
此外,苯酚还可以作为涂料的添加剂,改善涂料的流变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对苯酚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苯酚具有一定的毒性,并且容易吸收到皮肤和黏膜中。
因此,在使用苯酚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和吸入。
此外,苯酚还要与其他化学物品分开储存,避免发生不安全的化学反应。
综上所述,苯酚是一种在医药、化学和材料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
它以其抗菌、消毒、合成和阻燃等特性,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苯酚的用途可能会进一步拓展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然而,在使用苯酚时,需要注意其毒性和安全使用方法,以保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新型复合吸附剂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效能研究[文献综述]
![新型复合吸附剂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效能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65fa77ac8d376eeaeaa31f4.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新型复合吸附剂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效能研究摘要:酚类化合物由于其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尤其是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被许多国家列为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
本文研究了各种吸附技术及其影响吸附的可能性因素。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吸附影响因素1.酚类化合物的危害和治理现状酚类化合物作为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在工业上,酚类大量用于制造酚醛树脂、高分子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纤维、染料、药物、炸药等,因此,酚类化合物也成为当今环境污染物中重要的一员。
自然界存在的酚类化合物有2000多种,有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根据其能否与水蒸汽一起挥发的性质,分为挥发酚和不挥发酚。
沸点低于230℃的属于挥发酚,如苯酚、甲酚等;沸点高于230℃的为不挥发酚,如苯二酚、苯三酚等,多元酚一般属于不挥发酚。
酚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为一个苯环连接一个或多个羟基,还可能带有其它取代基。
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或中间体,被广泛用于树脂、尼龙、增塑剂、抗氧化剂、聚酯、药品、杀虫剂、炸药、染料和汽油添加剂等许多商品的生产中。
近年来,随着酚类化合物的需求增加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含酚工业废水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目前处理含酚废水已成为水处理的一大难题。
含酚废水是一种来源广、水量大、危害十分严重的工业废水之一。
酚的毒害作用为苯酚和低级酚可使皮肤过敏,能使人的神经、肝、肾受损,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源,会出现慢性中毒、头痛、头晕、疲劳、失眠、耳鸣、白血球下降、贫血及记忆衰退等症状,食用酚中毒的鱼会引起呕吐及腹泻;在为饮用水加氯消毒时,即使仅含有0.001mg/L酚类物质,也会产生臭酚;水体中含酚浓度达到1~2mg/L时,鱼类即出现中毒症状,超出4~5mg/L时,将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酚的毒性能大大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影响水的生态平衡;使用含酚废水灌溉农田,也会影响作物生长,危及人体健康[1]。
苯酚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及对位碘代反应性能研究
![苯酚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及对位碘代反应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92f2c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6.png)
目录第一章文献综述 (1)引言 (1)1.12,3,5—三甲基苯醌简介 (1)1.2维生素E的概况及作用 (1)1.32,3,5-三甲基苯醌的制备方法 (2)1.3.12,3,5-三甲基苯酚为原料合成2,3,5-三甲基苯醌 (3)1.3.1.12,3,5-三甲基苯酚为原料多步反应制备2,3,5-三甲基苯醌 (3)1.3.1.22,3,5-三甲基苯酚为原料一步反应制备2,3,5-三甲基苯醌 (3)1.3.2偏三甲苯为原料制备2,3,5-三甲基苯醌 (5)1.3.2.1偏三甲苯为原料多步制备2,3,5-三甲基苯醌 (5)1.3.2.2偏三甲苯一步氧化法制备2,3,5-三甲基苯醌 (6)1.3.3以2,3,6-三甲基苯酚为原料制备2,3,5-三甲基苯醌 (7)1.3.3.1化学氧化法 (7)1.3.3.2催化氧化法 (8)1.4碘代芳烃的用途与合成方法 (10)1.4.1碘代芳烃的用途 (10)1.4.2碘代芳烃的合成方法 (11)1.5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5.1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6)1.5.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7)第二章实验药品、仪器及实验步骤 (19)2.3实验部分 (21)2.3.1反应产物的处理 (21)2.3.2反应产物的分析 (21)第三章2,3,6-三甲基苯酚的氧化 (24)3.1不同催化剂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24)3.2硝酸铜作催化剂时反应条件的优化 (26)3.2.1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6)3.2.2催化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6)3.2.3其他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27)3.3催化剂循环利用次数探究 (28)3.4其它酚类的氧化催化实验 (29)3.5硝酸铜氧化催化TMB机理探究 (31)3.6本章小结 (32)第四章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对位碘代反应 (33)4.1不同催化剂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33)4.2硝酸铜作催化时反应条件的优化 (35)4.3其它酚类的对位碘代催化实验 (36)4.4苯酚对位碘代机理探讨 (38)4..5本章小结 (39)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40)参考文献 (41)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6)附录 (47)致谢 (71)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72)第一章文献综述1第一章文献综述引言苯酚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基于现有苯酚资源,制备高附加值苯酚类化学品的有效手段之一,涉及的产品在医药、食品、饲料、材料加工、生物质提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硝基苯酚的分析检测现状[文献综述]
![对硝基苯酚的分析检测现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d2ef6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c.png)
对硝基苯酚的分析检测现状[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工程对硝基苯酚的分析检测现状1前言硝基酚广泛地应用于农药、制药工业、杀虫剂、炸药、以及染料行业,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毒性,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硝基酚类的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1]。
最早采用的测定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其检测限偏高[2];色谱法测定对硝基苯酚[3],操作繁琐,仪器昂贵,分析成本高。
后来又发展了一种操作更方便的直接用于测定的电化学方法[4-5]。
本文将对对硝基苯酚的分析检测现状做一定的探讨。
2相关分析检测现状和发展2.1气相色谱法在各种色谱分析法中,气相色谱是一项广泛、实用、快速的分析技术。
在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环境监测、食品检验、合成材料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气相色谱分析法主要是气体和沸点低于400℃的各类混合物的快速分离分析。
采用特殊技术,还可以分析高聚物的裂解产物,并进而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
气相色谱与其他仪器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应用进一步扩展。
仪器的微型化是气相色谱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气相色谱法分析中,有关薄涂柱的研究已有报道[6],用色谱法测定对硝基苯酚也有报道[7]。
对硝基苯酚的沸点为279℃,近沸点就会分解。
在硝基苯酚的合成中[8],要测定对硝基苯酚,就要避免共存物质苯酚和邻硝基苯酚的干扰。
柱温为150℃是,对硝基苯酚与其它成分分离开的出峰时间仅为3.19min,且峰形对称,容易定量,这样既避免了由于操作温度高时对硝基苯酚分解,又提高了定量准确性和分析速度,其最小检测量为0.84μg,回收率为96.00%,相对偏差为±5.01%[9]。
2.2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传统柱色谱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初快速发展的高效分离分析技术,目前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复杂物质的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对高沸点、热不稳定性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及生化试样的分析方面有着其他分析方法难以取代的地位。
化工类论文综述范文(推荐21篇)
![化工类论文综述范文(推荐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28a5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3.png)
化工类论文综述范文(推荐21篇)化工设备管理论文化工设备管理论文1常用设备材质的选择及使用很多设备在能够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要懂得设备的原理,以便能够更好的选择。
而很多操作一定要按照对应的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加大设备的损坏率。
设备材质选择化工生产多为腐蚀性液体及气体,所以在设备的选材方面要根据物料的性质,进行材质的选择。
搪瓷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比较常用的设备,搪玻璃反应釜的操作规程如下开机前检查。
检查各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可靠,釜盖是否紧固,螺丝是否松动;检查减速机内油量是否达到要求;盘车2至3转,检查搅拌有无摩擦碰撞情况;准备。
将罐内清洗干净,保证清洁无杂质。
开车及运转。
按工艺规程开启有关阀门;按下启动按钮,注意检查搅拌器是否正转,(如反转调整)正转检查搅拌器的工作情况,应无摩擦、无碰撞、无异常声音,否则应立即停车检查;经常检查压力表、温度计所示读数,温度及压力应在允许范围之内,釜内及夹层均不准超温、超压工作。
否则应立即停车,采取措施;经常检查电机温升,应不超过65℃,电机声音是否正常,电流应不超过规定值;经常检查减速机是否漏油,阀门、管路等是否漏气或漏料,如出现漏油、漏气、漏料现象应立即停车并报主管部门进行修理;如开车时一次启动不起来,应立即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严禁反复多次启动;设备运行中应经常检查釜内反应料液情况。
停车。
按下停车按钮;搅拌器自然减速;卸掉罐内压力,并进行放料。
注意事项。
如长期停用或投其它物料时,应将罐内清洗干净,断开总电源;冬天停车时,应将罐内及夹层的水放掉,以防止冻坏设备;停用时,如到罐内进行检查,必须将罐内冲洗干净,断开电源,罐外要有专人进行看护,方可进行操作;经常保持釜体及油漆完好,搞好环境卫生,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紧急情况下停止运行。
2关键设备在生产中,关键设备尤为重要,因为它的损坏会影响车间的整体生产及存在安全风险,而如何识别关键设备,就尤为重要。
关键设备的识别关键设备定义:是指设备在检维修或损坏时,影响车间生产、并存在安全风险及环境风险。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144282f5901020207409c91.png)
2,4二氯苯酚的连续生产工艺摘要:2,4-二氯苯酚是生产多种农药如除草醚、杀虫剂酚线磷、2,4-D 等的重要中间体,在医药助剂上也有应用。
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对2,4 二氯苯酚上下游产品开发力度的加大,使得2,4二氯苯酚需求得到极大增长,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生产高纯度2,4二氯苯酚的连续生产工艺。
关键词:2,4 二氯苯酚定向催化正文:2,4二氯苯酚为白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氯酚及四氯化碳等,熔点42~43℃,沸点210℃。
受热易挥发,对黏膜、皮肤等有强刺激性及腐蚀性。
农药工业上主要用来合成新型杀虫剂2,4 二氯苯乙酸。
工艺流程为2,4 二氯苯酚与氯乙酸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生成2,4-D钠盐,在酸化成2,4-D原药。
而这其中制备高纯度的2,4二氯苯酚就成为技术的关键。
2,4二氯苯酚的合成目前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生成的方法有苯酚直接氯化法、苯酚催化氯化法、邻氯苯酚选择氯化法、对氯苯酚催化氯化法、混合酚氯化法[1]。
下面一一介绍这下方法:一、苯酚直接氯化法苯酚直接氯化法是直接把苯酚和氯气混合先生成一氯苯酚,在氯化成二氯苯酚,此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但是第二步生成二氯苯酚中副产物2,6二氯苯酚物理性质同2,4二氯苯酚非常接近而难以分离导致产品纯度低, 无法生产出纯度较高的2 , 4 -二氯苯酚。
二、苯酚催化氯化法此法是由苯酚和氯气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2,4二氯苯酚。
反应式如下:此法工艺也比较简单,但同样副产物难以分离,产品纯度有待提高。
另根据资料介绍,铜的存在,特别是复合铜盐的存在能显著地提高2,4一二氯苯酚的收率。
三、邻氯苯酚选择氯化法合成原理有1.用三氯化铝和二苯硫醚作催化剂,用硫酰氯做氯化剂对邻氯苯酚进行选择性氯化,生成2,4二氯苯酚反应式如下[2]:此法可利用生产对氯苯酚的副产邻氯苯酚为原料, 且反应条件温和, 对设备要求简单, 环境污染少, 产品纯度高, 副产物可循环使用。
苯酚论文:苯酚 2 4 6-TCP 光催化氧化 生物膜 TiO_2
![苯酚论文:苯酚 2 4 6-TCP 光催化氧化 生物膜 TiO_2](https://img.taocdn.com/s3/m/f6a5f863ddccda38376baf8f.png)
苯酚论文:一体式光催化氧化与生物降解反应器处理酚类废水【中文摘要】光催化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有时光催化只能部分改变有机物分子结构而不能使其完全矿化,往往还需用生物方法进行后续处理使其完全矿化,或虽能使其完全矿化但成本较高。
本课题将光催化和生物降解紧密地结合为一体,针对含2,4,6-三氯酚(2,4,6-TCP)和苯酚废水进行光/生物组合处理。
其原理是:难降解有机物在光催化作用后可被微生物所降解,从而提高效率。
研究内容包括:TiO_2光催化剂与生物膜能否有效地结合于一体;2,4,6-TCP在光/生物组合作用下的降解机理及动力学以及与单独降解时的异同。
研究过程中,拟采用轻质多孔陶瓷载体同时负载TiO_2和生物膜,以解决TiO_2催化剂与生物膜技术一体化的关键问题。
实验分别比较了4种方法降解2,4,6-TCP和苯酚的效率,即在单独的光催化氧化、单独的生物法、先光催化氧化再生物降解与生物降解一体化等条件下的降解效率及其矿化的程度。
结果表明:2,4,6-TCP溶液的间歇实验中,相同浓度2,4,6-TCP溶液在光催化作用下的降解速率高于生物降解速率,但低于光/生物一体化组合的方法。
2,4,6-TCP的浓度在10-30 mg/L的范围内,随着初始浓度的升...【英文摘要】It is one of available methods that recalcitrant and inhibitory organic wastewater is treated by photocatalyst, but some compounds would be only changed underthe photocatalysis, but not mineralized fully sometime, or although some could be mineralized fully but usually not feasible due to cost considerations. In this case, biological treatment is necessary as post treatment in order to let the compound to be innocuity. Intimate couplingphotocatalytic-biological treatment, i.e. photocatalysis will be combi...【关键词】苯酚 2 4 6-TCP 光催化氧化生物膜 TiO_2【英文关键词】phenol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biodegradation TiO_2【目录】一体式光催化氧化与生物降解反应器处理酚类废水摘要4-6Abstract6-7第一章绪论11-26 1.1 酚类废水的污染状况11-12 1.1.1 酚类废水的来源11-12 1.1.2 酚类废水的危害12 1.2 酚类废水的处理12-22 1.2.1 传统的处理方法13-18 1.2.2 新型的处理方法18-22 1.3 光催化氧化与生物组合反应的研究进展22-23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3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3-24 1.5.1 2,4,6-TCP 废水的降解23 1.5.2 2,4,6-TCP 和苯酚混合溶液的降解23-24 1.5.3 同步和分步耦合降解酚类废水的比较研究24 1.5.4 酚类废水降解机理及动力学24 1.6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24 1.7 课题研究的方法24-26第二章一体式光催化氧化生物膜反应器26-34 2.1 反应器简介26-29 2.1.1 反应器的结构26-27 2.1.2 反应器的光催化氧化部分27-28 2.1.3 蜂窝陶瓷载体28-29 2.2光催化薄膜的制备29-34 2.2.1 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介29-30 2.2.2 Ti0_2 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30-31 2.2.3 光催化溶胶的制备31-32 2.2.4 光催化膜的制作32 2.2.5 实验材料32 2.2.6 光催化溶胶的制备保存32-34第三章 IBPR 降解2,4,6-TCP34-42 3.1 材料与方法34-36 3.1.1 主要试剂和材料34-35 3.1.2 分析方法35 3.1.3 2,4,6-TCP 降解菌的驯化以及生物膜的形成培养35-36 3.2 降解2,4,6-TCP 的实验36-37 3.2.1 单独光催化氧化2,4,6-TCP36 3.2.2 单独生物降解2,4,6-TCP36 3.2.3 光催化氧化与生物同步降解2,4,6-TCP36-37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37-41 3.3.1 陶瓷载体的吸附实验37-38 3.3.2不同初始浓度2,4,6-TCP 在不同方法处理下的降解速率比较38-39 3.3.4 2,4,6-TCP 降解机理探讨39-41 3.4 结论41-42第四章 IBPR 降解苯酚与2,4,6-TCP 混合溶液42-51 4.1 实验方法42-43 4.2 苯酚、2,4,6-TCP 在间歇处理时的降解规律43-44 4.3 苯酚和2,4,6-TCP 混合液在连续处理时的降解规律44-48 4.4 2,4,6-TCP 的矿化程度探讨48-49 4.5 结论49-51第五章分步与同步耦合降解苯酚与2,4,6-TCP 的比较51-55 5.1 实验方法51 5.2 2,4,6-TCP 分步组合的比较51-52 5.3 苯酚与2,4,6-TCP 混合液分步组合的比较52-54 5.4 结论54-55第六章2,4,6-TCP 降解动力学研究55-61 6.1 生物反应过程动力学55-56 6.2 2,4,6-TCP 降解动力学56-60 6.3 小结60-61第七章总结与建议61-637.1 总结61-627.2 建议62-63致谢63-64参考文献64-68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苯酚工艺设计学生姓名:罗苗苗学号:200908014227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09级化工2班得分:苯酚工艺设计摘要本文概述了苯酚的生产技术及其最新进展,指出了异丙苯路线仍是今后生产苯酚的主要路线,以及该路线目前的研究重点;丙烯循环工艺有可能用于异丙苯路线的改造;苯直接氧化路线中以N20为氧化剂的工艺有可能实现工业化。
关键词:苯酚;异丙苯;丙烯;丙酮;氧化Phenol Process of The T echnological DesignABSTRACT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pheno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latest development, pointed out the toluene-benzoic route is still the future production of phenol to the main line, as well as the route of current research.KEY WORDS:phenol;toluene-benzoic ;propylene;acetone;oxidize一、课题背景苯酚,又称石炭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烷基酚,己二酸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
苯酚的市场需求量大,在各种化工产品中其产量居前十位。
在合成橡胶、农药、医药、染料、香料、涂料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此外,还可用作溶剂、试剂和消毒制剂等。
近年来,由于电子通讯、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双酚A和酚醛树脂需求的快速增加,从而带动苯酚的强劲增长。
目前,工业生产苯酚的工艺主要有磺化法、异丙苯法和甲苯-苯甲酸法等,其中异丙苯法是目前主要生产方法。
磺化法是最早的苯酚生产工艺,因为工艺落后、反应复杂、消耗大量的酸﹙硫酸﹚和碱﹙氢氧化钠﹚、设备腐蚀严重和维修费用高等问题,目前基本上已被淘汰。
异丙苯法由于采用了短缺原料—丙烯,且生产成本受副产物丙酮的影响,制约了苯酚产量的提高。
甲苯-苯甲酸法也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考虑苯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而且还要开发新的合成方法和工艺路线。
二、国内苯酚产业的现状2.1 生产情况我国苯酚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主要采用苯磺化法和煤焦油精制法进行生产,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并且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
1970年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建成我国第一套异丙苯法苯酚生产装置,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此后,上海高桥化工厂建成生产能力为1.6万吨/年的异丙苯法苯酚生产装置,但产量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供求矛盾依然突出。
1986年,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引进日本三井油化公司技术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异丙苯法苯酚生产装置,2003年扩建到15万吨/年;1996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引进美国UOP公司技术建成一套5万吨/年异丙苯法苯酚生产装置,2003年扩建到7.5万吨/年;1997年哈尔滨华宇公司引进美国UOP公司技术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1.6万吨/年异丙苯法苯酚生产装置,2003年扩建到2.8万吨/年,2000年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引进Kellog技术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7.5万吨/年异丙苯法苯酚生产装置。
此外还有一些苯酚生产厂家采用苯磺化法进行生产。
2002年我国有苯酚生产企业40多家,总生产能力为38.0万吨/年,但正常生产的仅有60%左右,大部分苯磺化法生产装置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国内采用异丙苯法的生产企业4家,总生产能力为24.4万吨/年,约占我国苯酚总生产能力的64.2‰其中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9.0万吨/年装置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苯酚生产装置,生产能力约占我国苯酚总生产能力的23.7%。
2.2 新建扩建项目活跃由于目前我国苯酚的生产能力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许多生产厂家都准备新建或扩建苯酚装置。
上海高桥石化公司拟建设1套生产能力为12.4万吨/年的苯酚生产装置,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将现有产能扩建到10.O万吨/年,2003年11月建成,哈尔滨华宇股份公司在2004年将其现有的苯酚产能扩建到2.5万吨/年;中石化沧州炼油厂拟新建5.O万吨/年装置;福建炼化公司拟新建2.5万吨/年装置;沈阳化工集团公司拟新建12.4万吨/年装置;吉林化学公司拟将现有装置扩大到1O.O万吨/年;新疆有机化工厂拟新建5.O万吨/年装置;茂名石化公司拟新建1套9.4万吨/年装置.三、国内苯酚市场需求概况由于我国苯酚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因而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1994年我国苯酚的进口量只有4.7万吨,1995年达到9.26万吨, 1997―1998年进口量有所下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1年进口20.53万吨;2002年进口达到21.75万吨; 2003年为32.27万吨.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于荷兰(占总进口量的20.5%)、韩国(占总进口量的15.83%)、中国台湾省(占总进口量的15.32%)、美国(占总进口量的12.84%)、意大利(占总进口量的12.01%)、西班牙(占总进口量的8.34%)、日本(占总进口量的6.60%)、香港(占总进口量的4.07%),以上进口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占到总量的95.51%在进口的同时,我国苯酚也有少量出口。
2003年出口量约为857吨。
主要出口国家为印度(占总出口量的63.24%)、朝鲜(占16.43%)、伊朗(占总出口量的5.72%)和菲律宾(占总出口量的3.50%),以上4个国家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88.9%。
我国苯酚的消费结构为:酚醛树脂对苯酚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30.0%、双酚A约占24.6%、水杨酸约占11.1%、壬基酚约占8.2%、其他方面约占26.1‰。
四、工艺流程选择分析与研究4.1 目前国内外制备苯酚的方法苯酚(Phenol)俗称石炭酸[1],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己二酸、苯胺、烷基酚以及水杨酸等,此外还可以用作溶剂、试剂和消毒剂等,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医药、农药、香料、染料以及涂料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世界苯酚总产量已超过515MMT,并呈持续增长态势,其中美国和西欧的苯酚产量占据了苯酚总产量的70%[2]。
回顾苯酚合成的历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苯酚主要从煤焦油中提炼得到。
随着苯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苯酚。
在世纪20年代以前,其合成通常采用间接的制备方法[3,4]。
最早的苯酚化学合成法是1923年由美国孟山都公司首次研究开发成功的苯磺化法,此后又相继出现了氯苯法、甲苯氧化法、环己酮-环己醇法、异丙苯法以及苯直接氧化法等生产方法。
然而,这些合成方法大都存在着反应步骤多、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流程长、总转化率低、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苯酚产品是采用异丙苯法生产的。
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工艺具有产品纯度高,原料和能源消耗低等优点[5]。
但该工艺今后的发展有可能受到其副产物丙酮的制约。
异丙苯法工艺苯酚与酮的相对生成的摩尔比为1:1,而苯酚和丙酮供需平衡是经常存在的问题。
丙酮的一个主要用途是用作合成有机玻璃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的原料,近年来甲基丙烯酸酯的生产逐渐改用异丁烯和异丁烷法,对其需求量正在不断减少。
另外丙酮易挥发,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对丙酮的需求量将有所减少。
此外,采用该工艺生成苯酚需要一个精制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回收和使用未反应的苯和异丙苯。
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由苯为原料直接氧化制取苯酚的生产方法。
从理沦上分析,由苯直接羟基化得到苯酚是很困难的,因为:(1)苯分子在热力学上具有高的稳定性,难以进行加成和氧化;(2)苯环中的碳原子受共轭π电子的屏蔽作用,有利于亲电反应,而OH¯是亲核基团;(3)产物苯酚比原料苯活泼,易进一步发生反应。
自80年代具有高选择性的Ti-Si氧化催化剂问世以来,用Ti-Si Pentasil型杂原子分子筛进行苯一步氧化制苯酚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
最早尝试以氧气为氧化剂,直接氧化苯失败,其氧化产物主要是顺丁烯二酸。
以后,以钛分子筛为催化剂,双氧水液相氧化苯制苯酚,对于苯/H2O2体系,Ti-Si分子筛的选择性尚低[6,7];以一氧化二氮为温和氧化剂,直接气相催化氧化苯制苯酚取得了突破。
后者对于己二酸生产企业更经济,其硝酸氧化过程产生大量废气N2O,直接排放,对大气污染严重,若能利用其生产苯酚,而苯酚又可作为生产己二酸的原料,则可一举两得。
4.1.2 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绿色化学观念的普及,人们从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和绿色化学方面着手,由一步法直接氧化苯制备苯酚的新技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重视。
为了直接一步氧化苯制备苯酚,近年来研究人员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了研究:(1)选择高效的载氧试剂作为氧化剂用于苯一步氧化制备苯酚反应中;(2)探索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体系。
载氧试剂主要包括:H2O2,HNO3,O2,H2O和N2O等,其反应式分别为(1-4)[2]:其中,反应式(1)中使用双氧水(H2O2)作为氧化剂,反应的最终产物为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钛硅分子筛催化剂TS-1对H2O2为氧化剂苯羟基化制备苯酚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硝酸作为氧化剂用于苯一步氧化制备苯酚反应有较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负载在载体上的V2O5和MoO3是一种很有效的催化剂,在反应中可使苯酚选择性和苯转化率分别达到83%和92%。
但是该方法中硝酸腐蚀性很强,废液处理难,易造成污染,对环境不友好。
有报道:水可直接将苯氧化为苯酚,在反应中苯酚选择性达到97%,苯的转化率为15%。
然而,直接以水作为氧化剂,这样高的转化率很有可能是源于固体催化剂材料中的氧与苯直接反应生成了苯酚,而不是来自水中的氧。
1983年Iwamoto等人[9]发现使用N2O作为催化剂,在分子筛催化剂体系中进行苯的轻基化反应是一种新型由苯直接制备苯酚的方法。
目前已有不少关于该研究的报道[10-12]。
N2O作为一种高效的载氧试剂,在苯直接氧化制苯酚反应中得到较高的苯酚选择性和苯转化率。
该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苯酚的最新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五、苯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5.1 H2O2氧化法H2O2催化氧化苯一步制备苯酚,反应中唯一副产物是水,原子经济性好,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异丙苯法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