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8ed62033a0116c175f0e48cf.png)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1 0 B A S E - T w a ll p la t e
开关
灯泡
电 池
导线 实际电路
开关 S
电
RS
池
US
导线
电路模型灯泡 R源自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i(t)limΔqdq Δt0 Δt dt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强度定义说明图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单位:A(安培) kA、mA、A
1kA=103A 1mA=10-3A 1 A=10-6A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i 参考方向
i
A
实际方向 B A
i>0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B
i <0
1. 用箭头表示: 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用双下标表示: 如iAB,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点指向B点。
i
A
B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2 .电压
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即是两点间的电压。从电场力做功概 念定义,电压就是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一点移至电路中另 一点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如图 所示。用数学式表示,即为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的参考方向设成从a流向b, 电压的参考方向设成a 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这样所设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称为参考方向关联。设在dt时间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 动到b点的正电荷量为dq, a点至b点电压u意味着单位正电荷 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那么移动dq正电荷电场力 做的功为dw=udq。电场力做功说明电能损耗,损耗的这部 分电能被ab这段电路所吸收。
电工学秦曾煌第七版上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七版上册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2a479312b3169a451a4be.png)
电工学秦曾煌第七版上册课后答案【篇一:电工学第七版课后答案_秦曾煌第二章习题解答_2】2-3 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2-4再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中i3。
【篇二: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https://img.taocdn.com/s3/m/471f4c470975f46526d3e133.png)
Ia
a
Ra Ib Ic b Rb
Rc Y- 等效变换 C
Ia a
Rab
Ib
Rbc Rca
Ic b
C
电阻Y形联结
电阻形联结
等效变换的条件:
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Ia、Ib、Ic)一一相等, 对应端间的电压(Uab、Ubc、Uca)也一一相等。
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5
Rb
b +
–
12V
12V
解:将联成形abc的电阻变换为Y形联结的等效电阻
Ra
Rab
Rab Rca Rbc
Rca
48 Ω 448
2Ω
44
84
Rb 4 4 8 Ω 1 Ω Rc 4 4 8 Ω 2 Ω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
I1 a
Ra Rb
Rb Rc Rc Ra Rb
Ra
Rab Rca Rab Rbc Rca
Rb
Rbc Rab Rab Rbc Rca
Rc
Rca Rbc Rab Rbc
Rca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Ia
a
Ra Ib Ic b Rb
Rc Y- 等效变换 C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I
U
+
IS
U
RL
_
O
IS
I
特点: (1) 内阻R0 = ;
外特性曲线
(2) 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0200cffe4693daef5ef73db2.png)
电路
电动势 E 电流 I 电流密度 J l 电阻 R S I + E R _
I E R E l S
l
S
F NI l Rm S
4. 磁路分析的特点 (1)在处理电路时不涉及电场问题,但在处理磁路时离 不开磁场的概念; (2)在处理电路时一般可以不考虑漏电流,但在处理磁 路时一般都要考虑漏磁通; (3)磁路欧姆定律和电路欧姆定律只是在形式上相似。 由于 不是常数,其随励磁电流而变,磁路欧姆定律 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只能用于定性分析; (4)在电路中,当 E=0时,I=0;但在磁路中,由于有 剩磁,当 F=0 时, 不为零;
7
例:环形线圈如图,其中媒质是均 匀的,磁导率为,试计算线圈内 部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半径为x处各点的磁场强度为 NI Hx lx NI I 故相应点磁感应强度为 Bx Hx
lx
N匝
x
Hx S
由上例可见,磁场内某点的磁场强度 H 只与电流 大小、线圈匝数、以及该点的几何位置有关,与磁 场媒质的磁性() 无关;而磁感应强度 B 与磁场媒 质的磁性有关。
磁路的欧姆定律是分析磁路的基本定律 1. 引例 环形线圈如图,其中媒质是均 匀的,磁导率 为, 试计算线圈内部 的磁通 。
解:根据安培环路定律,有
N匝 xBiblioteka H dl I设磁路的平均长度为 l,则有 B NI Hl l l S
S I
Hx
即有: Φ NI F
在例1(1),(2)两种情况下,如线圈中通有同样大 小的电流0.39A,要得到相同的磁通 ,铸铁材料 铁心的截面积和硅钢片材料铁心的截面积,哪一 个比较小? 【分析】 如线圈中通有同样大小的电流0.39A, 则铁心中的磁场强度是相等的,都是260 A/m。 查磁化曲线可得, B铸铁 = 0.05T、 B硅钢 =0.9T, B硅钢是B铸铁的18倍。 因 =BS,如要得到相同的磁通 ,则铸铁铁 心的截面积必须是硅钢片铁心的截面积的18倍。 结论:如果线圈中通有同样大小的励磁电流,要 得到相等的磁通,采用磁导率高的铁心材料,可 使铁心的用铁量大为降低。
最新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说课讲解
![最新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2e30213c1c708a1294a444c.png)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
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激励 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1. 2 电路模型
在实际分析中,可将实际电路理想化,即在一定
条件下突出主要的电磁性质, 忽略起次要因素的影响, 由一些理想元件组成电路模型。
例:白炽灯通过电流 消耗电能
(电阻性) R 忽略 L
产生磁场 储存磁场能量 L
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条件下,
讨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
电动势
I
电 池
灯 泡
+ E RU
_
电源
负载
电路中物理量的正方向
物理量的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假设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电压电流正方向不一致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I
1.5.1 电源有载工作
+
开关闭合, 接通电源与负载
E
–
1. 电压电流关系
R0
R
E
I
R0 R
(1) 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
U = IR 负载端电压 或 U = E – IR0
U 电源的外特性
(2) 在电源有内阻时,I U 。
E
当 R0<<R 时,则U E ,表明
代入数据有 223 5 = 217 5+52 0.6 + 5 + 52 0.6
1115W = 1085W + 15W + 15W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额定值: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规定使用值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讲解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cf1d21ebe23482fb4da4c68.png)
7.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7.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7.3 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7.4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7.5 变压器 7.6 电磁铁
第7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本章要求:
1. 理解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的意义,了解磁性材料的 基本知识及磁路的基本定律,会分析计算交流铁 心线圈电路;
N
300
结论:如果要得到相等的磁感应强度,采用磁导率
高的铁心材料,可以降低线圈电流,减少用铜量。
在例1(1),(2)两种情况下,如线圈中通有同样大
小的电流0.39A,要得到相同的磁通 ,铸铁材料
铁心的截面积和硅钢片材料铁心的截面积,哪一 个比较小? 【分析】 如线圈中通有同样大小的电流0.39A, 则铁心中的磁场强度是相等的,都是260 A/m。
磁性物质不同,其磁滞回线
• O •Hc H •
和磁化曲线也不同。
磁滞回线
按磁性物质的磁性能,磁性材料分为三种类型: (1)软磁材料
具有较小的矫顽磁力,磁滞回线较窄。一般用来 制造电机、电器及变压器等的铁心。常用的有铸铁、 硅钢、坡莫合金即铁氧体等。 (2)永磁材料
具有较大的矫顽磁力,磁滞回线较宽。一般用来 制造永久磁铁。常用的有碳钢及铁镍铝钴合金等。 (3)矩磁材料
具有较小的矫顽磁力和较大的剩磁,磁滞回线接 近矩形,稳定性良好。在计算机和控制系统中用作记 忆元件、开关元件和逻辑元件。常用的有镁锰铁氧体 等。
7.3 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7.3.1 磁路的概念
在电机、变压器及各种铁磁元件中常用磁性材料 做成一定形状的铁心。铁心的磁导率比周围空气或 其它物质的磁导率高的多,磁通的绝大部分经过铁 心形成闭合通路,磁通的闭合路径称为磁路。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https://img.taocdn.com/s3/m/2d8dfb75195f312b3069a531.png)
20
)2
R22 (sX 20 )2
U1 4.44 f1 N1Φm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磁转矩公式
T
K
R22
sR2 (sX 20 )2
U12
由公式可知
1.
T
与定子每相绕组电压
U
2 1
成正比。U
1
T
2. R2 的大小对 T 有影响。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可外
接电阻来改变转子电阻R2 ,从而改变转距。
f2
n0 n 60
p
n0 n n0
n0 p 60
s
f1
定子感应电势频率 f 1 转子感应电势频率 f 2 通常, f2 = 0.5 ~ 4.5Hz (f1 = 50Hz)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转子感应电动势E 2
E2= 4.44 f 2N2 = 4.44s f 1N2
当电动机起动瞬间, n = 0, s = 1, f2 = f1 , 则 E2 最大
(2) Tst与 R2 有关, 适当使
R2 Tst 。对绕线式型
电机改变转子附加电阻
R´2 , 可使Tst =Tmax 。
n0 n
O
T
Tst
Tst体现了电动机带
载起动的能力。
若 Tst > T2电机能起 动,否则不能起动。
起动能力 st
Tst TN
一般st 1 ~ 1.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1: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 = 975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试求电动机的 极对数和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
解:根据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同步转速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ppt课件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8eb27831126edb6f1a10d5.png)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 电路如图所示。
I = 0.28A I = – 0.28A
电动势为E =3V
+
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E
3V
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
向相同, U = 2.8V, 方向由
电动势 E
单位
A、 kA、 mA、 μA V、 kV、 mV、 μV
电 压 U V、 kV、 mV、 μV
实际正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源驱动正电荷的 方向
(低 电 位 - 高 电 位 ) 电位降落的方向
(高 电 位 - 低 电 位 )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I
a
灯
U
R
池
泡 R0
导线
手电筒电路
干电池 导线 灯泡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
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条件下,讨
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
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电工学秦曾煌第七版第一章课件
![电工学秦曾煌第七版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1374b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例:有一额定值为5W 500Ω的绕线电阻,其额定电流 是多少?在使用时电压不得超过多大的数值?
P18:例1.5.3 (1-34)
1.5.2 电源开路
I
开关断开
特征: I=0
E
-
U0
R
Ro
-
U = U0 = E
P= 0
1. 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 2. 开路处的电压 等于电源电动势
I
++
E
-
U0
R0
-
P19:例1.5.4
(1-37)
练习: 1:试问可否将110V100W和110V40W的两只白 炽灯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使用?
2:试问将40Ω10W和200Ω20W的两只电阻串联 使用,其两端最高允许电压应多大?
3:据日常观察,电灯在深夜要比黄昏时亮一些, 为什么?
(1-39)
§1.6 基尔霍夫定律
用来描述电路中各部分电压或电流间的关系, 包括电流(KCL)和电压(KVL)两个定律。
支路:电路中每一个分支
名
每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词 结点: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联结点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1-40)
支路、结点、回路
R1
R3
+
uS1
R2
_
支路数 结点数 回路数
负载大小的概念:
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电流和功率增加*
0
I
(1-23)
功率与功率平衡 功率的概念
aI
U
R
b
P UI
如果U I方向不一 致结果如何?
(1-24)
功率与功率平衡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汇总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fe4d35a168884868662d624.png)
4.旋转磁场的转速
旋转磁场的转速取决于磁场的极对数 p=1时
n0 60 f1 (转/分) 0 o 工频: f1 50 Hz
Im I m
i i A
i B iC
t
A
n0 3000 (转/分)
A Y C
N
Z Y B
A
S
C N
Z
Y B C
N
Z B
S
S
X
X
X
p=2时
C
X
Y
A
30
N
n (1 s )n0 异步电动机运行中: s (1 ~ 9)%
n0 n s 转差率s n 100% 0 转子转速亦可由转差率求得
例1: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975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试求电动机的 极对数和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 解: 根据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同步转 速的关系可知:n0=1000 r/min , 即 p=3 额定转差率为
第8章 交流电动机
本章要求:
1. 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转动 原理。 2. 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掌握 起动和反转的基本方法, 了解调速和制动的 方法。 3. 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的意义。
第8章 交流电动机
电动机的分类: 同步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 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 三相电动机 单相电动机
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8. 2. 1 旋转磁场
1.旋转磁场的产生 定子三相绕组通入三 相交流电(星形联接)
iA
i A I m sint iB I m sint 120 iC I m sint 120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8c5efa5a16fc700abb68fcb8.png)
u
波形图
O
ωt
瞬时值表达式 u Umsin( t )
相量 U Uψ
必须 小写
重点
前两种不便于运算,重点介绍相量表示法。
2.正弦量用旋转有向线段表示(相互间一一对应)
设正弦量: y
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msin(
t ψ)
u
u0ω
O
x
u1
U
O
m
ψ
ω t1
ωt
若:有向线段长度 = Um
有向线段与横轴夹角 =
初相位
(2)便于运算,同一频率的正弦量的和、差仍为 同一频率的正弦量,正弦量的求导和积分仍为同 一频率的正弦量;
(3)正弦量变化平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过 电压而破坏电器设备,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设正弦交流电流:
i
Im
i Im sin t
O
2
t
T
初相角: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ui u
i
O
ωt
ψ1 ψ2 90 电流超前电压90 (正交)
ui u i
O
ωt
90°
ψ1 ψ2 180
电压与电流反相
ui u i
O
ωt
注意:
① 两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为常数, 与计时的选择起点无关。
i i1
i2
O
t
② 不同频率的正弦量比较无意义。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1.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4.1.2 幅值与有效值
幅值:Im、Um、Em
幅值必须大写, 下标加 m。
有效值:与交流热效应相等的直流定义为交流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638cb42603d8ce2f0066232f.png)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ac57095cf18583d0496459ab.png)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第七版秦曾煌主编(上册)选择题解答
![电工学第七版秦曾煌主编(上册)选择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171a707763231126edb11cb.png)
课后A选择题部分参考解答(第七版教材)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5.1 负载也指输出功率,此题答案不清1.5.2 ( 3 ) 开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可先比上短路电流求内阻1.5.3 ( 3 ) 1.5.4 ( 3 ) 1.5.5 ( 1 )1.5.6 ( 2 ) 1.5.7 ( 2 ) 1.6.1 ( 2 )1.6.2 ( 3 ) 1.7.1 ( 2 ) 1.7.2 ( 3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1.1 ( 1 ) 2.1.2 ( 1 ) 2.1.3 ( 3 ) 2.1.4 ( 2 ) 2.1.5 ( 2 ) 2.1.6 ( 3 ) 2.1.7 ( 2 ) 2.3.1 ( 2 ) 2.3.2 ( 2 ) 2.3.3 ( 1 ) 2.3.4 ( 3 ) 2.5.1 ( 2 ) 2.6.1 ( 3 ) 2.6.2 ( 2 ) 2.7.1 ( 3 ) 2.7.2 ( 1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3.1.1 ( 2 ) 3.1.2 ( 2 ) 3.2.1 ( 2 )3.2.2 ( 2 ) 3.2.3 ( 3 ) 3.2.4 ( 2 )3.3.1 ( 2 ) 3.3.2 ( 2 ) 3.6.1 ( 2 )3.6.2 ( 2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4.1.1 ( 2 ) 4.1.2 ( 2 ) 电压的瞬时值前负号去掉后,其初相角为负90度4.2.1 ( 2 ) 4.2.2 ( 3 ) 4.2.3 ( 2 )4.3.1 ( 1 ) 4.3.2 ( 3 ) 4.3.3 ( 3 )4.4.1 ( 2 ) 4.4.2 ( 3 ) 4.4.3 ( 2 )4.4.4 ( 1 ) 4.4.5 ( 3 ) 4.5.1 ( 4 )4.5.2 ( 1 ) 4.5.3 ( 2 ) 4.7.1 ( 3 )4.7.2 ( 3 )第5章三相电路5.2.1 ( 3 ) 5.2.2 ( 3 )5.2.3 ( 3 ) 此三电灯为星形接法,其上三电流相位互差120度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画相量图求解5.2.4 ( 3 ) L1相断路,只剩其它两相电流,同上5.3.1 ( 3 ) 5.4.1 ( 2 ) 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6.1.1 ( 2 ) 6.1.2 ( 1 ) 6.2.1 ( 3 )6.2.2 ( 2 ) 6.2.3 ( 2 ) 6.2.4 ( 3 )第7章交流电动机7.2.1 ( 3 ) 7.2.2 ( 1 ) 7.2.3 ( 1 )7.2.4 ( 2 ) 7.3.1 ( 3 ) 7.3.2 ( 2 ) ( 1 ) 7.4.1 ( 2 ) ( 1 ) 7.4.2 ( 2 ) ( 1 ) 7.4.3 ( 1 ) ( 1 ) 7.4.4 ( 2 ) ( 2 ) 7.4.5 ( 1 ) ( 1 ) 7.4.6 ( 3 ) 7.4.7 ( 2 ) 7.5.1 ( 3 ) 7.5.2 ( 3 ) 7.5.3 ( 1 ) 7.8.1 ( 3 ) 7.8.2 ( 2 ) 7.8.3 ( 2 )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0.1.1(3)10.1.2 (3)10.2.1 (c)10.2.2 (2)10.3.1(2)不要求的内容可不看。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9fbc67a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0.png)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目录第1xx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 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 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第七版上下册秦曾煌课件pptchapter21
![电工第七版上下册秦曾煌课件pptchapter21](https://img.taocdn.com/s3/m/ff9570097cd184254b35358c.png)
第21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本章要求:
1. 掌握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符号、真值 表和逻辑表达式。了解 TTL门电路、CMOS门 电路的特点。 2. 会用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化简逻辑函数。 3. 会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 4. 理解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常用组合逻辑
Y 0 1 1 1 1 1 1 1
DB DC
R
Y 3V 0V
2. 工作原理
-U 12V
输入A、B、C有一个为“1‖,输出 Y 为“1‖。
输入A、B、C全为低电平“0‖,输出 Y 为“0‖。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1.3.3 二极管“或” 门电 路 逻辑表达式: Y=A+B+C ―或” 门逻辑状态表
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5. 学会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1.1 脉冲信号
1. 模拟信号
电子电路中的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正弦波信号
t
三角波信号
t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拟电路。如整流 电路、放大电路等,注重研究的是输入和输出 信号间的大小及相位关系。 在模拟电路中,晶体管三极管通常工作在放 大区。 2. 脉冲信号 是一种跃变信号,并且持续时间短暂。 尖顶波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定量说明门电路抗干扰能力
UO/V
4 A 3 2
B
输入 高电平 电压UIH
允许叠加干扰
1
0
D
E
高电平噪声容限 电压UNH—保证 输出低电平电压 的条件下所允许 叠加在输入高 电 平电压上的最大 噪声(或干扰) 电压。
2024版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PPT课件
![2024版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d5be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6.png)
26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
将铁心线圈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 感的串联电路,其中电阻表示线圈的 铜损,电感表示线圈的磁损。
铁心线圈电路的特点
由于铁心的存在,铁心线圈电路具有 非线性、饱和性和磁滞性等特点,使 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变得复杂。
2024/1/28
无功功率
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 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 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在电工技术中是指将单口网络端钮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只有单口网络完全由电阻混联 而成时,视在功率才等于平均功率,否则,视在功率总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 就是说,视在功率不是单口网络实际所消耗的功率。
4
第七版上册内容结构
第七版上册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 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内容。
本册内容在编排上注重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R=1/R1+1/R2+…+1/Rn,同时 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3
电源等效变换方法
电压源等效变换
将电压源转换为等效的电流源,使得二者在外部电路中具有相同的电压和电流 表现。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电压源的内阻和开路电压,得到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和内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复杂、价格较贵、维护工作量大;转子 外加电阻可人为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YR系列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0
)2
R22 (sX 20 )2
U1 4.44 f1 N1Φm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磁转矩公式
T
K
R22
sR2 (sX 20 )2
U12
由公式可知
1.
T
与定子每相绕组电压
U
2 1
成正比。U
1
T
2. R2 的大小对 T 有影响。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可外
接电阻来改变转子电阻R2 ,从而改变转距。
例1: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 = 975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试求电动机的 极对数和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
解:根据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同步转速
的关系可知:n0 = 1000 r/min , 即 p = 3
额定转差率为
s n0 n 100% 1000 975 100% 2.5%
n0
1000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异步电动机通过电磁感应将定子边的电功率转换
成转子边的机械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与
变压器类似。
7.3.1 定子电路
1.旋转磁场的磁通 U1 E1= 4.44 f 1N1
Φ U1 4.44 f1 N1
Φ U1
f 1 = 电源频率 f
9550 7.5 1440
49.7 N .m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最大转矩 Tmax 电机带动最大负载的能力
n0 n
T
K
R22
sR2 (sX 20 )2
U
2 1
令:dT 0 求得
dS
s sm
R2 X 20
O
临界转差率
将sm代入转矩公式,可得
Tmax
K
U
2 1
2X 20
Tmax T
(2) 绕线型转子 同定子绕组一样,也分为三相,并且接成星形。
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转子: 在旋转磁场作用下, 产生感应电动势或电流。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转子铁心
定子铁心
后端盖
前端盖
定子绕组 转子绕组
机座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风扇 风罩 出线盒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笼型电动机与绕线型电动机的的比较: 笼型:
转子 定子
U1 --- U2 三相绕组 V1 --- V2
W1--- W2 机座:铸钢或铸铁
壳体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转子
笼型 绕线型
铁心:由外周有槽的硅钢片叠成。
(1) 笼型转子
铁芯槽内放铜条,端 部用短路环形成一体, 或铸铝形成转子绕组。
笼型转子
铸铝的笼型转子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割转子导条
无转子电动势和转子电流
无转矩
因此,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转速间必须要有差别。
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和电动机转子转速之差与旋
转磁场的同步转速之比称为转差率。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转差率 s
s
n0 n0
n
100%
转子转速亦可由转差率求得
n (1 s)n0
异步电动机运行中: s (1 ~ 9)%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7章 交流电动机
本章要求:
1. 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转动 原理;
2. 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掌握 起动和反转的基本方法 , 了解调速和制动的 方法;
3. 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的意义。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7章 交流电动机
i1
L1
U1
W2 U2
L3 i3 W1
L2 i2
V2 V1
Im i o
当三相定子绕组按图示排 列时,产生一对磁极的旋转 磁场,即:
p1
i1 i2 i3
t
U1
V2 N
W2
W1
S
U2
V1
t 0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若定子每相绕组由两个线圈串联 ,绕组的始端
之间互差60°, 将形成两对磁极的旋转磁场。
U1
N W2
V1
t
U1 V2
S
W1
NW2
U2
V1
t 0
t 60
t 90
合成磁场方向向下 合成磁场旋转60°合成磁场旋转90°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分析可知:三相电流产生的合成磁场是一旋转的磁场
即:一个电流周期,旋转磁场在空间转过360°
2.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 取决于三相电流的相序
i1
U1
U2 U'1
W'2 U'2
i3
W'1 V'2 W1 W2 V'1
V2
V1
i2
V2 W1
U2
U1 W2
V1
V1 W2 U1
U2
W1
V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W1
V2
U1
N
• W2
•
U2 S
V1
S
V1 •
U2
W2 •
N
U1
V2
W1
30 V2
W1
U2 S
•
V1 •
W2 N
U1
U1
n N
E20= 4.44 f 1N2
即E2= s E20
转子静止时 的感应电势
转子转动时 的感应电势
3. 转子感抗X 2
X2 2f2Lσ2 2 s f1Lσ2
当电动机起动瞬间, n = 0, s = 1, f2 = f1 , 则 X2 最大
X20= 2 f1L2
即X2= sX20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3. 当电源电压 U1 一定时,T 是 s 的函数。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7. 4. 2 机械特性曲线
根据转矩公式 得特性曲线:
T
K
sR2U12 R22 (sX 20 )2
Tmax T
nn0N n
Ts t
TN
O
SN Sm
1S
T f (s)曲线
O
TN Tst Tmax T n f (T )曲线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三个重要转矩
1.额定转矩TN
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转矩
n
nnN0
TN
9550
PN (千瓦) nN (转 / 分)
(N • m)
O
TN
T
如:某普通机床的主轴电机(Y132M-4型) 的额定功
率为7.5kw, 额定转速为1440r/min, 则额定转矩为
TN
9550 PN nN
f2
n0 n 60
p
n0 n n0
n0 p 60
s
f1
定子感应电势频率 f 1 转子感应电势频率 f 2 通常, f2 = 0.5 ~ 4.5Hz (f1 = 50Hz)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转子感应电动势E 2
E2= 4.44 f 2N2 = 4.44s f 1N2
当电动机起动瞬间, n = 0, s = 1Leabharlann f2 = f1 , 则 E2 最大
E20
N n0
•••
v
F
n
e(i )
S
感应电流 I2 旋转磁场
Bli 左手定则
电磁力F
电磁转矩T
n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7.2.3 转差率
由前面分析可知,电动机转子转动方向与磁场旋
转的方向一致,但转子转速 n 不可能达到与旋转磁场
的转速相等,即
如果: n n0 n n0
异步电动机
转子与旋转磁场间没有相对运动,磁通不切
7. 2. 1 旋转磁场
1.旋转磁场的产生
i1 Im sint
定子三相绕组通入三 i2 Im sint 120
相交流电(星形联接)
i1
L1
U1
W2 U2
i3 Im sint 120
i Im
i1
i2
i3
i L3
3 W1
V2
o
V1
t
L2 i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i Im
i1
i2
W2
•
0
V1
•
S U2
W1
V2
t 0 p = 2时 t 60
Im i i1 i2 i3
o
600
若定子每相绕组由三个 线圈串联 , 绕组的始端之 t 间互差40°, 将形成三对 磁极的旋转磁场。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4.旋转磁场的转速 旋转磁场的转速取决于磁场的极对数
工频:f1 50 Hz
(2) Tst与 R2 有关, 适当使
R2 Tst 。对绕线式型
电机改变转子附加电阻
R´2 , 可使Tst =Tmax 。
n0 n
O
T
Tst
Tst体现了电动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