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通市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1)

合集下载

2017年南通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年南通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年南通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2017年南通市中考模拟试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4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真正值得欣赏和锻造的是自我的气质。

气质的形成与文学作品的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云:“凡有所学,皆成气质”,多读书是可以chuíliàn出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气质的。

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xùyǔ,欣赏落叶的轻舞;摩挲书本,体悟浓郁的亲情,享受真挚的友谊 A 品味书香,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zhēn——阅读改变气质,气质改变人生。

不但不能因一时之志而得意忘形,而且也不能以一时dì。

▲▲,之失而沮丧万分。

让我们手不释卷,走进文学殿堂;(3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

(1分).请给A处横线上添加合适的标点:▲23.文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4.通海中学拟举行“文学与气质”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8分)1)根据上下文意思,围绕主题,仿写句子。

(2分)(。

▲让我们手不释卷,走进文学殿堂;▲,分))请你为本次活动另行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2(2 :举办“文学与气质”主题报告会活动1 活动3:▲ 2 活动:▲为此学校拟邀请南通籍青年作家丁捷)(3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决定人的气质,点到报告厅为全校同学作“文学与气质”主题报告,请你以学于3月31日上午8分)校的名义拟写一则请柬。

(4▲▲▲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8 。

(《木兰诗》)▲(1)万里赴戎机,)。

(陶渊明《饮酒》▲(2)采菊东篱下,(杜牧《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

▲)(3),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4)而现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应该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自信心,就像李白《行路难》(5 ”。

▲▲中所说的:“,,▲“《望岳》面对未来,)(6年轻人要有登高望远的气魄,要有杜甫中▲”的伟大心胸和博大情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7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7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7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2017届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深红的榴花和五彩的百索缤纷了五月的天空,芳香的艾草和清香的粽叶馥郁了仲夏的时光。

菖蒲香袋、和菜黄鱼、苇叶粽子、扬波划舟……这些端午的俗(历久弥新/愈演愈烈),装点着生活,抚慰着心灵,感动着灵魂。

倘若乡俗是回响在人们心头的一部交响乐,端午则是其中一篇慷慨激昂的乐章。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请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

(1分)A处应填的词语是“历久弥新”。

3.仿照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这些端午的俗历经岁月沉淀,依旧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体现。

4.端午节将至,XXX准备举行“民俗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9分)1)【生活中的端午】学生会准备举行端午节民俗知识讲座,面向全校学生招聘“小小讲师团”成员。

请你以初二(7)班张林的名义给学生会写一份申请书,表达参与的愿望。

(5分)尊敬的学生会:我是初二(7)班的XXX,我很感兴趣参与“小小讲师团”成员的选拔活动。

我对端午节的历史和俗有很深的了解,我相信我可以为同学们带来有趣的知识和体验。

我希望能够成为这次活动的一员,为学校的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初二(7)班张林2)【名著中的端午】“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XXX,蕤宾节至,XXX与XXX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水浒传》酒宴上,XXX告知夫人“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XXX,送XXX”。

后来,XXX推荐由XXX负责押送,于是有了“打虎上山”故事的情节。

2017江苏省南通市中学考试语文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2017江苏省南通市中学考试语文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南通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4分)敬畏经典,我们以丰厚的素养zīrùn灵魂;敬畏传统,我们以独特的文化yìlì东方;敬畏科技,我们以创新的姿态yōng bào未来;敬畏自然,我们以深刻的感悟积淀人生……通过心怀敬畏,使智慧的品质得以提升。

心怀敬畏,不能只是___A__ (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心怀敬畏,梦想才能飞得更加高远。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1分)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文华中学九(1)班开展“阅读者?走进《水浒传》”专题学习活动。

(8分)活动一:合作交流(3分)小文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故事情节时说:当宋江等人上山遭到王伦拒绝时,林冲忍无可忍,奋起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

你在倾听后,委婉指出小文同学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组内辩论(3分)实用文档文案大全针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正方观点:林冲是<</span>水浒传》中反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反方观点:林冲不是反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你赞同哪方观点?请结合具体情节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成果展示(2分)编辑一份“水浒人物谈”专题手抄报,请分别用四字短语写出两个栏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课文原句填空。

2017年南通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年南通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年南通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2017 语文试卷分钟)150答卷时间分150(满分分)22一(分)6(题。

3~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A 时间是永远不会等人的,一年四季,,时间就这样默默地风云变幻)(斗转星移就让溜走了。

时间因为悄无声息,所以能使人留下无法释怀的回忆,带走无法弥补的挫伤。

qièrùnzī yì 尽情性灵。

让阳光温暖心扉,带着一丝一颗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赶走阴霾,直插云霄,采一朵多情的五彩斑斓的云彩陪伴着一颗向往梦想的心,地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中,cāng qióng,在璀璨的夜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着,尽管有悲伤、痛苦,但也有幸福与快斗破乐。

31分)(.根据拼音在下面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 1A2分)(处横线上。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 A▲。

处的成语是 23分)(.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4 8分)(.为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静海中学拟举行“书香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21分)()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富有文采的宣传语。

(▲▲▲ 11 2)请你以静海中学文学社的名义给著名作家秦文君女士写一份邀请函,邀请她于(311(日下午两点到学校阶梯教室作文学专题讲座。

月分)▲▲▲ 33分)“绳上跳舞”的寓意是什么?()名著《格列佛游记》中,(▲▲▲ 85(.用课文原句填空。

分)1)《诗经》(。

▲)蒹葭苍苍,( 2 )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

▲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4(鲁迅《故乡》,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晏殊在《浣溪沙》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两句是”。

▲ 6)吴均《与朱元思书》中,通过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写出富春江水迅疾特点(“的句子是:”。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语文模拟试卷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语文模拟试卷

2017年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语 文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一个个特别‚中国‛的文化类节目触动了无数观众的美好xi á xi ǎng 。

文化长河的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的多彩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有无穷无尽的Xu àn l ì风景。

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更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

人们的精神殿堂定将更加灿烂 hu ī hu áng 。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 处横线上。

(1分)A 处 ▲ 3.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4.《朗读者》倡导全民阅读,邀请嘉宾分享人生故事,用精美的文字,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最近,某中学开展了“朗读者”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朗读亭】(1)“朗读亭”是节目的一个特别设计,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每位普通读者在亭中录制的内容,都可能被节目组剪辑播出,分享给全国观众。

如果朗读亭登陆南通,请为活动的推广拟写一则宣传语。

(要求:简洁明了,能打动人,不超过20个字。

)(2分)▲【主持台】(2)五月份的主题词是“感恩”。

请你为观看节目的同学们和老师们写一段开场白,至少要用一种修辞,50字左右。

(3分)▲【经典屋】4月2日著名演员姚晨在节目中回忆求学时给予她温暖的姑娘、帮助她照顾儿子的魏姐后,朗读了鲁迅《阿长与<三海经>》节选,献给那些萍水相逢却给了我们温暖的人们,这样的朗读令人动容。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也有令人难忘的读书场面,请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后来,我们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附加题201703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附加题201703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Ⅱ(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乾隆癸卯科,浙江乡试,首题“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获售者鲜登第,时称“逸民榜”。

丙子科题“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所取文皆动宕发皇,登第者独多,时称“响榜”。

大抵场屋文字,察理宜精,而才不可敛;审法宜密,而笔不可枯。

必也以沈实之思运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而声调合于今斯为举业利器。

(节选自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答案:必也/以沈实之思/运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丨而声调合于今/斯为举业利器评分建议:划对一处得1分,多划一处,倒扣一分,扣到0分为止。

22.文中“癸卯”属于纪年法,在“乡试”中考取的人,称作(2分)。

答案:干支举人评分建议:每空1分。

23.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影响考生“登第”的因素。

(3分)答案:①试题的质量;②考生的才华;③文章的风格。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各》中,曹操本欲废汉献帝,被郭嘉谏止。

郭嘉认为,曹操因奉汉家名号,才能号令天下,如今诸侯还未平复,若废汉帝,必然引起战乱。

B.《明天》中,单四嫂子为治好宝儿的病,求签许愿,给孩子吃过单方,后去找何小仙,表现了她爱子心切,也反映了她愚昧迷信。

C.《边城》中,在翠翠梦中重复出现的“虎耳草”是纯真爱情的象征,而表达对心上人爱慕之情的歌声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

D.《欧也妮•葛朗台》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中心事件,揭露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抨击了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

E.《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趁兄长在花园里午睡时杀死了兄长,后来哈姆莱特却因克劳狄斯正在祷告忏悔而主动放弃了复仇的机会。

答案:AD(A项,不是郭嘉,应是程昱;D项,中心事件应是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

)2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七十四回“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感奸谗抄检大观园”中都有人引用过俗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句俗语分别是谁引用的?引用的目的各是什么?(6分)答案:(1)冷子兴、探春(2分)。

南通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zhang

南通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zhang

(2)《子夜》中,“少奶奶猛一怔地站了起 来;她那膝头的书就掉在地上,书中间又飞 出一朵干枯了的白玫瑰。”她“那膝头的书” 名称是什么?她为什么要保存这本书?(4分)
• (1)《少年维特之烦恼》(1分)。 • (2)①这本书见证了林佩瑶与雷参谋纯真 的爱情(1分); • ②表达了林佩瑶对美好爱情的渴望(1分); • ③反映了她对现实婚姻生活的不满(1分)。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13.老房东的生活有哪些“自然的趣味”? 请结合前五段内容作简要概括。(6分)
• ①居住环境,贴近自然;②生活 节奏,顺应自然;③物产丰富, 自给自足;④山中美景,颇有异 趣。 •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到三点得 6分;意思对即可。
14.请简要赏析小说第⑤段的写景艺 术。(4分)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表现手 法,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 远近结合(变 换视角),动静结合, 描写了优美迷人的山中美景,使人如 临其境,表达了喜爱之情。 • 评分建议:艺术手法2分,效果2分; 意思对即可。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在作者看来,幽默的文学产生的条件 有哪些?(3分) • • • • ①人类智慧开启,且有余力; ②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缺陷; ③文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27.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幽默”的特点。 (6分)
23.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影响考生 “登第”的因素。(3分)
• ①试题的质量; • ②考生的才华; • ③文章的风格。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答案:AD(A项,不是郭嘉,应是程昱;
D项,中心事件应是欧也妮的爱情和婚 姻悲剧。)
25.简答题(10分)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2017级高三5月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2017级高三5月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2017级高三5月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2017级高三5月二模考试语文试卷XXX★祝考试顺利★(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0.5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先秦涌现出许多________的思想家。

他们不可能不谈到美的问题,也不可能不发表自己对艺术________的见解。

尤其是XXX,往往喜欢用艺术做比喻说明他的思想。

XXX也曾经用绘画来比喻礼,用雕刻来比喻教育。

()我们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

例如,结合汉代壁画和古代建筑来理解汉朝人的赋,结合发掘出来的编钟来理解古代的乐律,等等。

这种结合研究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工艺品时不单表现了高度技巧,而且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

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在表面上看来是多么虚幻,但严格讲起来都是对当时现实社会以及当时实际的工艺品、美术品的批评。

因此脱离当时的工艺美术的实际材料,就很难________地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

1.顺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得当的一项是(3分)()A.XXX不群别具一格洞彻B.卓尔不群独树一帜透彻C.群而不党独树一帜洞彻D.群而不党别具一格透彻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首先应做的是从文字方面努力理解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

B.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具体了解古代思想家的各种美学思想。

C.这些古代头脑家的美学头脑,从文字表面看是非常死板的,也不敷形象。

D.但仅限于文字,我们对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往往了解得不够全面。

3.下列诗句中没有利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XXX《己亥杂诗》)B.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XXX《将进酒》)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XXX在玉壶。

(XXX《芙蓉楼送辛渐》)1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中考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中考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⒀”你要做什么呢?”
⒁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⒂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采。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忘的,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志 千里。(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慨叹时光易逝,并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一切都写尽写完了,却还要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⑧”你要做什么呢!”
⑨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偶尔会想起这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 (2017九上·江阴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

(李白《塞下曲》)(2) 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3) ________,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4)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

(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5)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________》)(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李商隐《无题》)(7)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2. (17分)阅读议论文《“磨”到最后》,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

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

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

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

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幽默地写下了如此对联:“惯以坏画充好画,聊将嘘声作赞声。

”②两个“磨”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磨墨,“朵朵花开淡墨痕”;磨我,独树一帜丹青手。

他的书画功底老到、深厚,不但“磨”进了电影、戏剧,而且“磨”进了书法、“磨”进了文章杂学。

他的书、画、文章,外行觉得有意思,内行觉得见功夫,堪称独一无二。

他创作极认真,圈里人都知道,韩先生一是作画少,另就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来,而是撕掉。

他的标准不是创作不出手,他不愿重复自己,不愿复制自己。

他的作品轻松好玩,令人赏心悦目,据说他的创作过程是很痛苦的。

先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继而掼笔撕纸、长吁短叹,久不得其要,继而灵感偶至,马上抓住。

(完整版)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完整版)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滋润屹立拥抱【解析】解答时,要据语段语境来书写。

“滋润”意为浸润、使湿润,所以两个字均为“氵”旁;“屹立”意为高耸挺立,不要写成“毅力”;“拥抱”意为搂抱,和手的动作有关,所以两个字均为“扌”旁。

【考点】正确书写汉字2.【答案】高谈阔论【解析】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结合A处“心怀敬畏,不能只是……”的语境,这里应该填写“高谈阔论”。

【考点】词语(包括成语)的辨析与运用3.【答案】删去“通过”,或者删去“使”,或同时删去“通过”“使”。

【解析】可以删去“通过”或者“使”,或者二者均删去。

【考点】辨析、修改常见病句4.【答案】活动一:示例:小文同学你好,你介绍得很精彩,但是林冲是在晁盖等人上山遭王伦拒绝时才奋起火并王伦,扶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

活动二:示例一:我赞同正方观点。

在宋江等人准备接受招安时,林冲揭露朝廷本质,坚决反对。

示例二:我赞成反方观点。

林冲的性格当中,有明显的容忍、退让、妥协的一面。

如他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时,他总想息事宁人,不愿得罪上司。

活动三:示例:英雄传奇诨号解读(意思对即可)【解析】活动一,首先要清楚《水浒传》中遭王伦拒绝,且最后坐第一把交椅的是晁盖;另外,在指正错误时,注意语言要委婉得体,有礼貌;活动二,本题考查分析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辩论的焦点是“林冲是不是反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回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以充分的理由加以阐述。

人物的性格是丰富、多方面的,若持正方观点,可选择体现林冲“反抗精神”的事例进行说明;若持反方观点,可抓住体现林冲前期谨慎而软弱的事件进行阐释;活动三,解答此题需要明确设计主题,即“水浒人物谈”。

栏目名称要为四字短语,所设栏目要贴合主题、新颖独特,能够吸引读者。

【考点】古典名著的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分析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文学常识的运用5.【答案】(1)地利不如人和(2)志在千里(3)悠然见南山(4)小桥流水人家(5)红军不怕远征难(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南通市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南通市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南通市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题 (共2题;共18分)1. (10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瑞蚨祥是位于北京的绸布店。

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年)开业,是(xiǎng yù)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为旧京城“八大祥”之首。

瑞蚨祥百年以来始终坚持“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经营宗旨,所售商品一直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

解放后,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周恩来总理指定瑞蚨祥提供的。

②据说,店名中的“蚨”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形似蝉的昆虫。

晋代《搜神记》卷十三记载,青蚨“生子必依草叶……取其子,母必飞回,不以远近……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

所以古人多以青蚨来代指钱财。

(1)依据第①段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xiǎng yù________(2)对文段中划线字读音和划线字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童叟(sǒu)昆的笔顺第七笔是丿B . 童叟(sōu)昆的笔顺第七笔是丿C . 童叟(sǒu)昆的笔顺第七笔是乚D . 童叟(sōu)昆的笔顺第七笔是乚(3)下面的图标是瑞蚨祥的商标,商标里面的图案是_______。

商标里面选用这个图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蟋蟀B . 蝈蝈C . 青蚨D . 蝙蝠(4)下面是瑞蚨祥的牌匾。

请你说明牌匾使用的书体及特点。

(5)下列两组对联都可以挂在瑞蚨祥店内,请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组,并说明理由。

A.上联:瑞蚨交近友;下联:祥气招远财。

B.上联:紫白红黄皆悦目;下联:麻棉毛葛总因时。

2. (8分)(2020·黄浦模拟)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各题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江苏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人所谈的“文约而事丰”也就是常说的▲。

优秀的作家都是精于语言加工的大师,他们在写作时很少一挥而就。

即使是一首短诗,也要反复锤炼,▲,用最省俭的语言,以不写之写让读者▲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A.言简意赅文从字顺体验B.言近旨远字斟句酌体验C.言简意赅字斟句酌体味D.言近旨远文从字顺体味C言简意赅:简:简练;赅:完备、完整。

言语不多,但意思包括无遗。

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而含义深远。

文从字顺: 顺畅,明白的意思指文章表义清楚,通顺.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

斟酌:推敲。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体验: 1、谓亲身经历;实地领会。

2、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体味:体验寻味,仔细体会,也就是说比"体会"更高一个层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旅游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向以文化主题为导向的文化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特点。

B.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独立发射并研制的首颗新技术试验卫星天“天鲲一号”,用于遥感技术、通信技术和小卫星平台技术的验证试验。

C.今年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开展了“走进经典,师生共读”的读书活动。

D.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对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也是治理环境和保护生态的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A(B项,语序不当,应为“研制并发射”;C项,搭配不当,“今年”和“读书日”不搭配;D项,句式杂糅,“目的是为了”。

)3.古人常借“杜鹃”寄寓哀怨、悲苦的情思。

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这种情思的一项是(3分)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B.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017年南通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年南通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7年南通市中考模拟试卷语 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4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真正值得欣赏和锻造的是自我的气质。

气质的形成与文学作品的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云:“凡有所学,皆成气质”,多读书是可以chuí liàn 出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气质的。

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xù yǔ,欣赏落叶的轻舞;摩挲书本,体悟浓郁的亲情,享受真挚的友谊 A 品味书香,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zhēn dì之失而沮丧万分。

让我们手不释卷,走进文学殿堂;1 2.请给A 处横线上添加合适的标点: ▲ 。

(1分)3.文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 ▲4.通海中学拟举行“文学与气质”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8分)(1)根据上下文意思,围绕主题,仿写句子。

(2分)让我们手不释卷,走进文学殿堂; ▲ , ▲ 。

(2)请你为本次活动另行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2分)活动1:举办“文学与气质”主题报告会活动2: ▲ 活动3: ▲(3)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决定人的气质,为此学校拟邀请南通籍青年作家丁捷于3月31日上午8点到报告厅为全校同学作“文学与气质”主题报告,请你以学 校的名义拟写一则请柬。

(4分)▲ ▲ ▲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万里赴戎机, ▲ 。

(《木兰诗》)(2)采菊东篱下, ▲ 。

(陶渊明《饮酒》)(3) ▲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4)而现在, ▲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5)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应该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自信心,就像李白《行路难》中所说的:“ ▲ , ▲ ”。

(6)年轻人要有登高望远的气魄,面对未来,要有杜甫《望岳》中“ ▲ ,▲ ”的伟大心胸和博大情怀。

二(6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6分)夜归丁卯桥①村舍许浑②【唐】月亮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7级高三二调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7级高三二调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2020届南通市通州区2017级高三二调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近些年涌现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新时代文艺▲ 。

文化自信的底气鼓起文艺的精神风帆,在文艺作品中读者能感受到▲ 、奋斗进取的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与▲ ,感受到主旋律更加响亮。

A. 焕然一新自强不息鼓动B. 气象一新自强不息鼓舞C. 气象一新发愤图强鼓动D. 焕然一新发愤图强鼓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气象一新”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焕然一新”指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此处强调涌现新的,应选“气象一新”。

第二处:“自强不息”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

“发愤图强”中“发愤”指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自强不息”强调自觉,根据语境应选“自强不息”。

第三处:“鼓舞”强调某一具体事物,或品德、精神对人的积极影响。

鼓舞着重于自身通过外界的事物而受到的启发,并对自身产生积极地影响。

“鼓动”指以言语或行为使他人使有所行动。

含贬义。

应选“鼓舞”。

故选B。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目光先是越过了山脚下的山杏树,然后是平展如镜的水塘。

▲ 如果遇不到什么障碍,叫就可以抵达山上的城堡。

①大片大片初春的土地己经让农民梳理得图画一样干净。

②然后,便是一片更大的水域,地方话叫“泡子”,学名叫湖。

③一路鸟鸣不断,落到地上时,却是田垄上一排排嫩绿的禾苗。

④风吹过,如一颗颗在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

⑤集镇远处,是白云,白云下边是隐隐约约的罗通山。

⑥湖的那边是一片五光十色的集镇。

A. ①③④②⑥⑤B. ①④②③⑥⑤C. ②③①④⑤⑥D. ②③④①⑤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人所谈的“文约而事丰”也就是常说的▲。

优秀的作家都是精于语言加工的大师,他们在写作时很少一挥而就。

即使是一首短诗,也要反复锤炼,▲,用最省俭的语言,以不写之写让读者▲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A.言简意赅文从字顺体验B.言近旨远字斟句酌体验C.言简意赅字斟句酌体味D.言近旨远文从字顺体味答案:C言简意赅: 简:简练;赅:完备、完整。

言语不多,但意思包括无遗。

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而含义深远。

文从字顺: 顺畅,明白的意思指文章表义清楚,通顺.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

斟酌:推敲。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体验: 1、谓亲身经历;实地领会。

2、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体味:体验寻味,仔细体会,也就是说比"体会"更高一个层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旅游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向以文化主题为导向的文化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特点。

B.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独立发射并研制的首颗新技术试验卫星天“天鲲一号”,用于遥感技术、通信技术和小卫星平台技术的验证试验。

C.今年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开展了“走进经典,师生共读”的读书活动。

D.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对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也是治理环境和保护生态的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A(B项,语序不当,应为“研制并发射”;C项,搭配不当,“今年”和“读书日”不搭配;D项,句式杂糅,“目的是为了”。

)3.古人常借“杜鹃”寄寓哀怨、悲苦的情思。

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这种情思的一项是(3分)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B.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答案:B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即使手头再拮据的家庭,也要选购几幅年画,增添佳节的喜庆气氛。

A.春节贴年画,是我国古老的习俗,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北宋B.春节贴年画,图的是一种顺意,求的是一种吉祥C.春节贴年画,既弘扬传统文化,又折射时代变迁D.春节贴年画,是非常讲究的事,富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答案:B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秋天的夜晚,落叶在风中飘零,独自登上高楼,凝望天际,心中便会想念那个远方的人。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桃李纷飞,花开花谢,年年如是;思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事沧桑,怎能不心生万千感慨?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漂泊异乡的我,深深思念着故乡。

请转告牵挂着我的亲友,我对故土的赤子之心,永生不变。

D.“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梵高的画作曾遭他人嘲讽,时光流转,嘲笑者早已消逝,梵高的画作却成为经典,如江河万古长流。

答案:C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鲍竹溪先生传袁枚1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

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

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

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

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

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①其奚辞?”【乾隆乙未年间,我经过真州,同榜中举的沈椒园廉史把他写的《同老会序》给我看。

同老,说的是六个老人同岁,大家聚会一起来聊聊兄弟欢聚之情。

聚会的主持人是鲍竹溪先生,我内心十分钦佩他,只是未能置备士相见的礼物(只是没有机会实行士相见的礼仪)。

今年是乙卯年,我在邗江暂住,鲍先生的儿子志道把先生的《行状》(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给我要求我为先生作传。

我不禁肃然,恭敬地整理衣冠起身,说:“有这样的事情!二十年前我想见的人,未能见到;今天因为结交了他的儿子能看到先生的事略,这是不见先生如同见先生一样。

我将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2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

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

侍母疾,穷昼夜不出。

塾师疑其惮于勤,诇知其故,乃异目视之。

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妣在堂,家贫甚。

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

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

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

先是,宋元鼎革间,族祖宗岩、寿孙路遇贼劫,父子争死,贼义而两释之。

又有名邦灿者,亦以孝称。

村故有二坊:曰慈孝,曰孝子。

岁久倾夷,先生葺治如初。

里中大母堨②,畜水溉田,亦渐淤圮,先生并无升种在焉,而亦为之疏滞、宣流,岁以大稔。

常曰:“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瞻宗族乎?”【先生名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县棠樾人。

世代为望族,幼年学习《四字书》,听人讲解,很快就能领悟。

服侍母亲疾病期间,日夜闭门不出,私塾先生怀疑他害怕勤奋,了解他的原因后,就对他另眼相看了。

不久,生母去世了(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羽鸟曰降,四足曰渍。

死寇曰兵。

)太公和继母健在,家里很贫困。

先生出门做生意,年终一定冒着风雪回家,为长辈欢愉准备好美味。

先生晚年,儿子鮑志道善于经营,家中产业渐渐丰裕,先生也就能够更好地随自己的意志行事。

凡是对同乡亲戚有好处的事,前往做起来就好像是对自己特别有好处的爱好一样。

开始,宋元改朝换代期间,宗族的祖先宗岩、寿路在路上遭遇强盗抢劫,父子两争着去死,盗贼因为他们义气而把两人都释放了。

又有一个名字叫做邦灿的,也以孝顺著称。

村子里以前有两座牌坊:慈孝坊、孝子坊。

年代久远而倾覆了,先生将他们修葺如初。

家乡有一堵大水坝,靠它蓄水灌溉农田,也渐渐淤塞倒塌了,先生并没有一点种植在这儿,却也为它疏导阻滞,泄放水流,每年都大丰收。

常说:“做好事最快乐,如何才能学习古人设置书院来培养人才,购置义田来赡养宗族呢?”】3先生卒时年六十五。

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值先生未得志时,拔钗市谷,勤针黻以养尊章③,安行仁义。

送子读书,必以一师,曰:“吾欲其教之专也。

”先生子二,女一,以子志道贵,与恭人同受诰赠如其官。

论者谓志道才流经通,为上游所器重,故能恢宏其声光,而不知皆先生之积善贻谋有以基之也。

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

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

【先生终时六十五岁。

恭人(旧时代命妇封号)郑氏不到十五岁嫁到府上,正值先生不得志的时候,变卖自己的首饰换取口粮,勤劳地做针线活儿奉养公婆,安静地做仁义之事。

送子读书,一定选择一位老师,说:“我想他要教得专心。

”先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鮑志道地位尊贵,与恭人一起接受皇帝追赠的封号以同样的官职。

评论的人说鮑志道才智横溢穷经通典,被上层所器重,所以能扩大他的声誉和光荣,却不知道这都是鲍竹溪的积善和教导(贻谋:父祖对子孙的训诲。

)打下的基础。

听说鮑志道已经发财了,可是鲍竹溪先生却是节俭如当年一样,还常常用教导的话鼓励和鞭策(告诫)他。

先生可说是品德高尚不能超过的君子啊。

】(有删节)注:①旧史官:作者的谦称。

②堨(è):拦水的土堰。

③尊章:对公婆的敬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塾师疑其惮于勤惮:敬畏B.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裨:益处C.岁以大稔稔:成熟D.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归:出嫁答案:A(惮:害怕。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鲍竹溪怀有敬仰之情,多年前想见鲍竹溪却没有能够见到,现在鲍竹溪儿子来请他给父亲作传,作者感到很惊讶。

B.鲍竹溪自幼聪慧,听人讲解书本知识,很快就能领悟。

因勤于读书而日夜闭门不出,老师了解情况后对他另眼相看。

C.鲍竹溪生母去世后,家中非常贫困。

于是,他就到外地做生意,但每到年终总要回家,置办美味的食物,让长辈高兴。

D.鲍竹溪的妻子变卖自己的首饰买粮食,靠做针线活挣钱奉养公婆,她勤劳贤惠,有仁义之心,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答案:B(鲍竹溪昼夜不出门是为了服侍生病的母亲。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4分)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评分建议:“奋”、“永”、“奚辞”,语句通顺,各1分;“奋”译为“竭力、尽力”,“永”译为“使……长存”,“奚辞”译为“怎么推辞”,亦可。

】(2)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

(5分)听说鲍志道巳经生活富足,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

【评分建议:“训词”、“相”、“勖”、“毖”,语句通顺,各1分;“业”译为“家业、产业”,亦可。

】9.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鲍竹溪先生品格上的特点。

(3分)答案:①注重孝道②乐善好施(急人所急)③崇尚节俭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感皇恩朱敦儒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注:朱敦儒,南宋词人,因遭秦桧等弹劾罢职,晚年退居嘉禾。

10.上阕写出了小园哪些特点?由此可看出主人公是什么身份?(5分)答案:(1)①面积小、②环境清幽(景色怡人)、③设施简朴(简陋)。

(2)隐士(隐者)。

评分建议:特点,3分,一点1分;身份,2分:意思对即可。

11.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胸中无事”:远离官场了无牵挂的惬意;②“风景争来趁游戏”:寄情山水、物我相适的愉悦;③“称心如意”:对晚年美好时光的珍爱;④“剩活人间几岁”:对去日无多的感伤;⑤“洞天谁道在,尘寰外”:退隐嘉禾、忘却尘世、超然物外的陶然。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没有结合词句分析,如情感表达正确,每点得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4)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