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成长路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才能成为一名基金经理,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与历练?

在某些人眼中,基金经理就是雄踞于金融资管行业金字塔尖的职业。这个七百余人的小群体,享受百万年薪,执掌数万亿资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似乎有着点石成金的魔力。

那么,如何才能挤身这支金光灿灿的队伍?在成为一名基金经理前您得做好哪些准备与历练? 西装革履就是人们对基金经理的第一印象,但事实可能与此大相径庭。也许就是基金经理总就是着正装参加媒体发布会,才给人们留下了这一刻板印象。其实,很多基金公司并未对投研人员着装有严格规定。

除了出席重要活动,某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倪西(化名)的装束永远就是T恤+牛仔。倪西1977年出生于武汉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担任基金经理已有近5个年头,她对自己的“屌丝”情结毫不讳言。

倪西进入这个行业并非偶然。其硕士研究生阶段主修金融,求学期间已经对基金经理的职业有所了解,并心驰神往。只就是对于职业发展路径,当初并没有规划得很具体。倪西毕业后的首份工作就是在券商研究所做研究员,随后成为自营部门的投资经理,正式开始管钱。两年后,她又成为了某保险资管的投资经理。在倪西开始在投资圈小有名气后,有家基金公司向她抛出“绣球”,倪西总算如愿以偿。

投资研究历来就是理工科的天下。成为基金经理最常见的路径就是:名校理工科本科、金融学硕士,然后到一家基金公司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最后做到基金经理。然而,世事无绝对,自有人不走寻常路,譬如就有学历史出身的基金经理,照样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

在职业光环下,有一个简单的事实,这一代的基金经理很多都为草根出身,她(她)们都愿意承受巨大的压力,重塑身份与命运。

与中国证券市场独特的发展轨迹相关,基金经理的经历与背景各异:张三来自券商、李四来自保险资管、王五来自银行资金部,还有赵六就是基金公司从研究员开始培养的。

倪西在券商以及保险资管的经历,让她对各平台的差异感同身受。为何最后会选择公募基金?她的答案就是:不仅收入略高于其她金融子行业,而且公募基金的平台最适合做投资。

在倪西瞧来,公募基金有着券商与保险资管无法比拟的考核体系。在券商与保险资管,所给予投资经理的风险容忍度,根据不同领导的偏好、不同的产品类型,会有千差万别的限制。投资经理的配置需要考虑很多非投资相关的因素,更类似于做组合,而非纯粹地做投资。

相反,公募基金的排名竞争虽然残酷,绩效考核却一目了然,市场会检验每个人的业绩。

国内公募的功利性比较强,导致了行业比较浮躁,每天都盯着投资业绩瞧,这为倪西们平添了许多苦恼。在她们瞧来,有些短期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其实就是在赌,压根不就是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这就是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基金经理的短期业绩会受市场波动影响,从一个相对长期的角度来瞧待业绩比较合理。当然,如果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还不行,那只能说明该基金经理确实不行。

重视排名就是双刃剑。做得好,会有成就感。业绩出现动荡,就得承受很大的压力。尤其就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赎回,基金经理难免会动作变形,为了确保基金的流动性,哪怕再瞧好市场前景,也只好忍痛大量抛售。

这个职业最吸引倪西的地方,就是梦想与现实如此之近。将自己的理念在市场上实践,如果业绩还不错,内心会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至于高薪,在过了生活中某个阶段之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作为聚光灯下的职业,基金经理都习惯谨言慎行。然而,不管就是过度关注的压力、业绩的压力,还就是来自客户的压力,都不如监管的压力那么直接。这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似乎随时都可能落下。

资本市场这个诡谲难测的名利场里,基金经理作为弄潮儿,人性不断被测试。喜欢咖啡的基金经理不在少数,然而被证监局请去喝咖啡,就不那么愉快了。被喝咖啡意味着以后进入监管黑名单,坊间传闻,某人就曾因为被喝咖啡,导致其高管资格始终得不到批复,永远跟高管的职位无缘。

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所导致的尴尬。长期以来不成熟的挣钱模式需要改变,而转型过程中的挣扎,实在很痛苦。

在倪西瞧来,基金经理既要确保业绩,又要避免内幕违规交易,让行业如履薄冰。最尴尬的就是在某些灰色领域,可能不小心用到了内部消息还不自知。

围绕着基金经理的,有羡慕的目光,也不乏仇视,有人甚至将基金经理当成“吸血鬼”,恨不得灭之而后快。风口浪尖上的职业,干多了难免觉着有点无趣,虽然“坑太多,萝卜太少”,依旧不断有人谋划着转行,或者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

这个行业就像一个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粉墨登场。

中邮创业基金曾经的金字招牌彭旭,性格如狼一样彪悍,曾在牛市风光无限,却在熊市折戟沉沙。她的崛起让公司迅速做大,迅速攫取了几百亿的规模,跨过了生存红线。然而,数百亿资金,面临的就是折损过半的深度套牢,净值要回到水面,似乎在未来数年都就是未知数。功臣还就是罪人,很难言说。或许就是不愿意再被人注目,最终她选择了离开公募。

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与许春茂曾经星光灿烂,不仅投资业绩出色,在业内也很有人望,然而,“老鼠仓”事发,不仅使她们彻底告别资本市场,还遭到刑事起诉。她们留在这个市场里的,只有一片惋惜声。

东吴基金的王炯就是女性基金经理中的翘楚,经常被媒体形容为“基金业花木兰”。而在她瞧来,这个噱头相当无稽,投资并不就是纯体力活,投资者亦不会因为她身为女性而格外宽容。她的努力有目共睹,其调研之频繁,连最勤奋的男性基金经理也自叹弗如。

大公司平台好,邹昱在万家基金的经历却充分说明小公司也可以有大发展。1982年出生的邹昱,由于业绩出色,已成为固定收益部总监,让业界大跌眼镜。

虽然“公转私”一度风行,倪西还就是倾向于将公募作为终身制职业。在她瞧来,追求的目标会直接影响到结果。规模导向与业绩导向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而目前国内私募做得与公募没有太多区别。

成就一个成功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什么?倪西的答案就是体系:每个基金经理需要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再不断用经验去完善。缺乏体系的基金经理会突然“死亡”,也许某天撞了大运,业绩还不错,有一天终究会撞进死胡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