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空间规划及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合集下载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基于垂直协调视角下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以荷兰国家空间规划为例摘要作为重视政府干预的国家,荷兰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国家层面的基于公共和市场干预的战略规划,逐步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完善协调机制,以管制性而著称。

本文将以荷兰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垂直协调为重点,阐述各层级规划内涵以及规划新动向,最后提出我国可以从规划模式、规划体制、协调机制等方面参考和借鉴荷兰经验,从而完善和优化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荷兰;空间规划;纵向协调1背景1.1研究背景我国的空间规划开展之初就建立了相应的规划体系,但是随着各部门越来越重视空间规划,现有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大多数的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由不同等级不同部门组织编制,以致于空间规划类别虽多但规划内容与职能常常相互重叠冲突,空间规划分级明确但下级规划受限且不能结合实际,最终导致空间规划难以协调和衔接。

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对现有空间规划体系进行调整,总结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2研究目的与意义1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在欧洲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尤其规划思想和追求的生态理念对世界规划界产生深远影响,实现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研究学习荷兰的空间规划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背景下节约用地、经济建设和绿色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2汲取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经验,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创造宜居环境荷兰国土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08人/平方公里,却承担了欧洲水路运输门户、世界重要空港、国际金融中心等重要职能,是欧美世界中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本次研究旨在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保证良好生态环境和农业空间的基础上满足城镇发展需求,建设高水平宜居环境。

3探讨荷兰规划垂直协调机制,优化我国空间规划纵向协调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各层级政府的规划权、决策权、审批权及财权混乱而僵化,部门规划权限范围自我膨胀、互相重叠,加之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和目标体系,多种空间规划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现象明显。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及启示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及启示

荷兰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国土面积为4.19万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结构中农地占60%,水域占18%,建成区占12%。

荷兰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欧洲农业强国。

同时在城市快速发展中仍然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空间,因此其空间规划享有国际声誉。

分析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对构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空间规划体系通常由法律、行政区划和运行体系构成。

荷兰国家空间规划运行体系与三级行政建制一致:国家和省级编制结构远景规划,属于战略性非法定规划;市级编制两层规划,上层是结构远景规划,一个市或几个市联合编制;下层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总体看,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过程主要有3个阶段:源于住宅需求的空间规划体系雏形(1941年~1965年)。

荷兰历经第一次技术革命引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加上大型基础建设加速了城镇空间的集聚,导致城市中心住宅环境简陋,而富裕阶层搬迁至城市外围带来城市蔓延。

因此,1901年制定了《住宅法》,提出了发展公共住宅与城市规划的框架。

规定人口1万以上或过去5年中人口增加了20%及以上的城市需要编制城市发展规划,旨在规范私人的建设项目开发活动。

到20世纪20年代,城市规划扩展到乡村领域。

在此基础上,1941年成立重建与公共住房部国家规划局,开始尝试空间规划编制。

1956年《空间规划法》草案送交国会,1965年正式生效实施,标志着荷兰空间规划迈入新阶段。

集权主导的垂直型等级体系(1965年~2008年)。

1965年的《空间规划法》奠定了荷兰规划体系制度基础。

按照这一体系,中央政府编制了第2次~第5次国家空间政策,分别是1966年“组团式分散”理念的政策文件、1973年“新城式分散”理念的政策文件、1988年“紧凑城市”为理念的国家结构规划、1996年~2006年“城市网络”理念下,实现竞争力、活力、安全和保护为目标的国家规划战略。

荷兰城市规划环评的经验与启示

荷兰城市规划环评的经验与启示

荷兰具有系统化的空间规划体 系,其各级政府都要对所管辖的区域 进行空间规划,规划一般由相应层级 的政府部门制定,交付议会审议通过, 具有法律定位。空间规划一旦通过, 区域的发展路径基本定型。城市规划 属于空间规划的一部分,其一般上接 国家空间规划、省域空间规划、大区 域空间规划等。通过总结荷兰城市规 划环评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可为 我国城乡规划环评的发展和完善提供 有益的借鉴。
鹿特丹市的“2030 年结构远景” 环 评 与 马 斯 莱 可 迪(Maasvlakte 2) 新港口和内港区(Stadshavens)的规 划环评是上下级规划环评联动的案 例。 鹿 特 丹 是 荷 兰 第 二 大 城 市 及 重 要港口,人口 60 余万,工商业发达, 港口、工业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是鹿特 丹城市规划的主题。鹿特丹市公布了 “鹿特丹 :欧洲的门户”的城市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于 2007 年提出“2030 年结构远景”。在这个结构远景规划 中,鹿特丹提出发展强劲的经济和适 宜的居住环境两大目标,并分别对城 市中心区、南部和北部提出不同的发 展策略,即中心区侧重发展港口、住 宅区及国际化的市中心,城市南部侧
循环互动的海牙市城市规划修 订与规划环评
海牙是荷兰中央政府所在地,人 口约 50 万。由于人口增长、城市扩张、 城市间交通、市内交通和新海岸建设 等需求,海牙市面临着城市规划的修 订,例如滨海的席凡宁根(Kijkduin) 区,面临着重新规划和开发,市内交 通体系也要重新规划等。
海牙市政府最初制定了一个高强 度的城市开发计划,遭到强烈反对, 市政府为此进行了公众咨询。在公众 咨询过程中,市政府、开发方、公众 等提出了多个备选方案,这些方案都 能达到城市发展所提出的目标。针对 这些备选方案,海牙市开展规划环评, 从大气质量、噪声、气候变化与节能、 可持续的住宅、水、土壤、交通、景 观、安全、施工期环境问题、历史文 化遗存、健康、居住环境、复合效应、 社会问题、市政管理要求、自然保护 地等 17 个领域对不同的备选方案进 行评价。这些备选方案及环评结果被 送交给决策者和公众,最终的决策过 程不仅较为顺利,而且方案也得到广 泛的公众支持。

荷兰城市规划环评的经验与启示

荷兰城市规划环评的经验与启示

环境 、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评
价 。根 据 阿姆斯 特 丹市 的具 体 情况 以
及备选方案间的主要差异,阿姆斯特 丹市从 6 个方面对三个备选方案进行
评 价 ,分 别 是对 自然 的影 响 、对 城 市
济和文化 中心, 也是荷兰最大的城市 ,
人 口7 6 万 。2 0 0 8 年4 月 ,阿姆 斯特 丹
例 。鹿 特丹是荷 兰第二 大城市 及重
要港 口,人 口6 0 余万 ,工商业发达 ,
港 口、工业以及居 民生活质量是鹿特
丹 城 市规 划 的主题 。鹿特 丹市 公 布 了 “ 鹿 特丹 : 欧洲 的 门户 ” 的城 市 定位 , 并 在此 基础 上 ,于 2 0 0 7 年提 出 “ 2 0 3 0 年结构远景 ” 。在这 个 结 构 远 景 规 划 中 ,鹿 特丹 提 出发 展强 劲 的经 济 和适
开 始2 0 4 0 年 的城 市远景 规划制定 行 动 ,历 时 三年,最终 于2 0 1 0 年 审批
通 过 。 其 中环 评 于 2 0 0 8 年 底 开 始 介
景观的影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对 居住环境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和对交通的影响 。每个方面设计 了一 些评价
订 与规划 环评 海牙是荷兰中央政府所在地,人
口约 5 0 万 。由于人 口增 长 、 城市 扩 张 、
循 环互 动过 程 ,也 就是 前一 阶 段 的环
评 结果 被 纳入 了更 新后 的规划 ,如 此
区。 为达到这些发展 目标, “ 结构远景” 提出1 3 项 重点工程 ,其 中就包括 马
综合 评 价 。 关键 词 : 城 乡规 划 ;荷 兰 ;案例 ; 借 鉴
荷 兰 具有 系统化 的空 间规 划体 系,其各级政府都要对所管辖的区域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的异同及启示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的异同及启示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的异同及启示作者:钮小杰王筱春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韩国、荷兰3个国家国土空间规划实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异同,总结出对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关键字】国土空间,空间规划,异同,启示1、前言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了解决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要达到某一目标,就需要对本国未来发展变化状况的进行部署或具体安排,就需要从地理空间上重新安排经济活动和人口资源,需要出台相应的空间规划。

由于各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及实现的目标不同,对空间规划的定义也不一样。

韩国将其空间规划定义为是为了解决国土空间问题并创造国土条件而编制的空间计划;荷兰将空间规划定义为是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控制大城市过度膨胀、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空间性规划。

虽然各国对空间规划的定义不同,但大致上是一样的,空间规划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解决空间问题而采取的政策工具或措施。

2、各国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同点-国土空间开发模式2.1日本"点-线-面"综合开发模式从总体上看,日本的国土开发采用"点-线-面"的综合开发模式,表现为从一极一轴、多极多轴到广域地方圈的国土结构。

在"一全总"时采用了"据点开发方式",通过据点城市吸引重化工业企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适应全球化及日本经济步入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在强化东京世界城市功能的同时,形成8个广域综合体,通过促进各个广域综合体与东亚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东亚地区的资源,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增强广域综合体的活力。

2.2荷兰"多核心网络开发"模式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在确保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享有高质量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国土面积较小,全国一盘棋式的整体空间发展规划设计是荷兰空间规划的重要特点。

荷兰土地整理对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启示_廖蓉

荷兰土地整理对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启示_廖蓉
首先,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 应该建立健 全相关的法 律法规, 为土地整理 提供 法律支 撑。虽然 在 1988 年颁 布的5 中 华人 民 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 中明 确提出: 国 家鼓 励土地 整理, 但 是, 到 目前为止, 我国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法案 去规范土 地整理项目 从 启动到实施完毕这一 具体过 程的 各个环 节。我 们缺少 象荷 兰 / 农村土地开发法0 那样的土地整理程序法, 把项 目的各项环 节 的详细步骤都以法 律条 文的 形式明 确下 来, 减少人 为因 素, 提 高效益和效率。
从荷兰的土地整理项目的发展趋势来 看, 它 的重心已经 从 以前的单纯以调整农业为 目的 的项目 本身 演化 为一种 去实 现 农村地区更加有 效的土 地多 重利用 的手 段。预计 在 2004 年, 国家新的法案即将出台, 这种思想将会 在其中得 到进一步的 体 现, 并且将对土地整理在农村发展进程 中的范围 做更加广泛 的 描述。
70 年代以后, 人们对此进 行了更 深入的 思考, 开始寻 求土地 整 理项目新的发展方向。议论的焦点集中在: 土地 整理项目以 及 农村发展项目中怎 样处 理农 业、土地景 观、自然 资源保 护以 及
户外休闲娱乐区域之 间的关 系。这场 讨论 的最 终结果 是国 家 出台了两个重要的法律文件: 一个是 1975 年 颁布的/ 关系备 忘 录0 ( REL AT I ON M EM ORAN DU M ) , 在该 文件 中 规定 了 农 村 地区相关 利益部 门的关系; 第 二个文 件是 1981 年由 农业与 渔 业部颁布的/ 农村 发展 的布 局安 排0 ( ST RU CT U R E FOR RURAL AREA DEVELO PM EN T ) 。特 别是后一个法案与/ 户外 娱 乐法0 ( OU T DO OR RECREAT IO N ) 、/ 自 然 和 景 观 保 护 法0 ( NA T U RE A ND LA NDSCA PE PRESERVA T ION ) 组成了 1980 年到 1990 年之间 有关农村发展的主 要法律。除了上述提及 的 法案, 1985 年颁布实施的并 且至今 仍然使 用的/ 农村 地区开 发 法0 ( R URA LAR EADEV EL OPM ENT ACT ) 也 是 在土 地 整 理 过 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 法案。它 的意义 在于 减少 了土地 整理 在 空间上的限制, 使得 土地整 理的 地区延 伸到 了城市 化的 地区, 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的周边。

荷兰的围海造陆及对我国的启示

荷兰的围海造陆及对我国的启示

2.特点: 特点: 特点 我国现阶段围海造陆其根本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服务。所以 表现出: 多为工业发展用地; 需求面积大; 速度快; 相关配套工程不齐全; 设计实施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等特点。 3.产生的主要问题: 产生的主要问题: 产生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 湿地破坏 渔业减产
环境污染
1.污染物排放 2.海水营养化 3.爆发赤潮
1992年6月,荷兰开始实施“还地为湖”的计划,经过 几年实践,这一环保举措已显示出积极成果。淹没新洼地 的工程不仅恢复了原有自然景观,而且明显提高了地下水 位,既缓解了泥沙淤塞的形成,又起到了天然水库的作用。 进入21世纪,荷兰又推出了“退滩还水”计划,其目标 是对内陆河流下游缓冲区和海洋潮水侵蚀缓冲区沿岸区域 开发进行更严格地评估,以确保不会对荷兰海岸的恢复能 力产生影响;同时研究海平面变化和沿岸的地面沉降,以 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降水量增加,以减小海潮的威胁;进 一步研究水管理新模式,实施水综合管理,同时关注水质 量、环境、自然、渔业、休闲旅游、农业、航运、工业等 方面的发展。
科学规 划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积极意义
三、积极意义
1.科学规划效益: 科学规划效益: 科学规划效益 围海造陆工程以科学规划来协调涉海部门的利益 科学规划来协调涉海部门的利益,从而实 科学规划来协调涉海部门的利益 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主要做法是由水利、交通、建设、农 业、环保等部门通力合作。 须德海工程使防潮堤线缩短了45千米。改善了农田灌溉 和排水条件,并可防止土地盐碱化。须德海大堤已成为连 接荷兰东北部和西北部的交通干线,原河道用于发展航运, 围垦出来的艾瑟尔湖可提供淡水,促进工农业和养殖业的 发展,垦区的水网则可发展旅游。目前建成的4个垦区, 已迁入约314.3万人,形成了繁荣的经济区。 三角洲工程则使防潮堤线缩短了700多千米,提高了防 潮安全保障和标准,可有效控制和管理三角洲水道。防止 咸水入侵,改善水质和减少泥沙淤积,能更合理地利用水 资源,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荷兰空间规划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荷兰空间规划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荷兰空间规划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陈宇琛
【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年(卷),期】2024(37)2
【摘要】荷兰在土地合理利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与我国相似的自然资
源国情和规划体系,使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有较强的借鉴和启示
意义。

荷兰空间规划经过初始阶段(1902—1964年)、发展阶段(1965—2007年)、改革阶段(2008—2013年),到现在的“多规合一”阶段(2014年至今),规划改革历
程与我国极为相似。

目前荷兰刚编制完成的相当于国家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空间规划与环境国家战略》,对2050年国家发展愿景提出了4个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

文章通过研究荷兰100多年来规划发展历程和当前国家级、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环境愿景规划)的主要内容,从改革重点、规划内容、实施监督、法律支撑等方面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总页数】10页(P66-75)
【作者】陈宇琛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5;TU98;F062.1
【相关文献】
1.荷兰空间规划及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2.荷兰自由集市对我国摊贩空间规划管理的启示
3.荷兰国土规划中的底线思维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4.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空间规划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荷兰空间规划及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荷兰空间规划及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荷兰空间规划及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作者:陈利毛亚婕来源:《经济师》2012年第06期摘要: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在欧洲乃至世界独树一帜,其规划思想和追求的生态理念对世界规划界产生深远影响。

荷兰人多地少,人均用地极为紧张,如何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国家发展诉求,这与我国国情相似,因此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为此,文章从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入手,对历次规划的内容和目标作了梳理和分析,并对规划的实施协调机制和保障政策作了介绍和思考,最后提出我国可以从规划理念、规划模式、规划体制和系统、规划的公众参与等方面参考和借鉴荷兰经验,从而完善和优化国土空间规划。

关键词:背景与历程程序与系统协调与政策启示荷兰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18—03引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追求的理念,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正是追求这一理念的体现。

但目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规划模式导致了我国国土规划中忽略以生态为基础的整体性规划思想。

因此,亟需总结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寻求国土开发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实现国土开发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上国土空间规划成功典范,荷兰在国土规划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其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态性规划思想的学习和借鉴,对于人均用地极为紧张而又必须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创造宜居环境的我国而言,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一、荷兰概况与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分析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地形平坦且水患较多,居民80%居住在人口2万以上的都市化地区,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之一。

为了解决国土面积狭小和人口分布过分集中的问题,荷兰政府很早就十分重视国土空间整治与规划工作。

荷兰的土地整理案例

荷兰的土地整理案例

荷兰的土地整理案例荷兰的土地整理案例1. 荷兰是一个小而狭长的国家,地势低洼,地理条件非常特殊。

自古以来,荷兰人民就面临着频繁的水患威胁,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荷兰不断探索和实施土地整理方案,通过建设堤坝、开展排水工程等方式,成功地解决了自然环境带来的困扰。

2. 荷兰的土地整理案例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其成功经验不仅在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在于科学的规划和国家层面的整体协调工作。

在荷兰,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十分严格,几乎所有土地的使用都需要经过严苛的审查和规范的使用计划。

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为荷兰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 在荷兰,土地整理不仅仅是对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更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过程。

对于沼泽地的利用,荷兰人通过开展排水工程,将湖泊和河流的水排至海外,并修建起一系列可靠的堤坝和水库来解决水患问题。

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原本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区域变得适宜,并在保护土地资源的满足了人们对住宅、农田和工业用地的需求。

4. 荷兰的土地整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包括对水患地区的改造,还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开发和保护。

荷兰城市的发展规划通常非常严格,城市规划师会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详细的考虑,以确保城市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开发新的居住区域时,荷兰城市规划师通常会选择既符合人们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的土地。

5. 荷兰人民对土地整理的重视程度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树一帜的。

他们普遍关心土地保护的问题,并主动参与到土地整理的过程中。

荷兰的市政府通常会举办公民参与的会议,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利益。

这种开放和民主的方式使得土地整理更加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

总结回顾:荷兰的土地整理案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成功的国家层面的土地管理和利用经验。

荷兰人民通过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和实施土地整理方案,成功地解决了水患等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

世界各国围海造地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世界各国围海造地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最后,我国在围海造地过程中,要立足国情,充分考虑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 调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在围海造地方面应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
1、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我国在围海造地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 差距,因此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我国在围海造地领域 的整体竞争力。
项目背景与目标
阿联酋围海造地工程项目位于迪拜海岸线附近,项目旨在通过围海造地,增加 土地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住房和就业机会。项 目的范围包括海域填筑、堤坝建设、道路修建等,预期成果为形成10平方公里 的人造陆地。
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阿联酋围海造地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架构较为明晰,主要由项目经理、 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组成。然而,项目在管理流程、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方 面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理流程不够规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 水平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效益提升。
文献综述
围海造地工程是指通过建造堤坝、防波堤等工程设施,将海水围起来,形成人 造陆地。阿联酋围海造地工程的研究主要涉及施工工艺、土方工程、海岸防护 等领域。已有研究表明,围海造地工程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推动经济发展、 缓解人口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围海造地工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生态破坏、土地盐碱化等,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项目管理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善措施:
1、流程优化: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流程图和手册,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目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 全管理等方面,确保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3、人才培养:加强项目人员素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项目。

荷兰空间规划做法及对我国的借鉴_于丽娜

荷兰空间规划做法及对我国的借鉴_于丽娜

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体系完善,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独树一帜,其战略性和实效性受到国际规划界的广泛赞誉。

荷兰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与我国相似。

其将战略目标融入空间发展,通过空间规划调整空间、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研究学习荷兰的空间规划理念,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背景下节约集约用地、绿色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荷兰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原则简单地说,荷兰空间规划的方法就是整合、调整和参与。

即在国土战略的基础上,推动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团体等积极参与,不断改革和调整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整合环境、基础设施、住房、商业区、绿化区等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对空间设计的利用。

荷兰空间规划遵循五个原则:一是城市化集中发展,即建设紧凑城市并保留广阔的乡村区域;二是空间聚合性,即保证城市活动良好的空间可达性;三是空间差别化,即建设营造环境场所注重多样性和差别化;四是空间层级化,即维护城市中心和经济活动的高效模式;五是空间发展公平性,即区域发展和地方发展在服务、设施等方面机会均等。

荷兰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与现状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特点之一,是与政府职能密切衔接。

荷兰政府分为中央、省和市三级。

相对应地,依据《荷兰空间规划法》,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三个层级。

其中,三个层级均需制定战略方针政策;地方级还需要执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即分区方案;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为区域级或者国家荷兰空间规划做法及对我国的借鉴◎ 于丽娜DOI:10.13816/11-1351/f.2015.04.013-33-级项目,对于这些详细项目计划,分别由各省和有关部门准备。

2012年起,荷兰国家基础设施和空间规划方针战略进一步调整。

一是抓大放小,涉及国家利益的战略规划和重大项目仍旧由中央政府负责;二是权责下放,在空间规划调整时赋予区域和地方当局更大的灵活性;三是简化管理,通过简化立法加速规划编制进程,以减少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行政管理负担。

荷兰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及其启示

荷兰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及其启示
A bstract: For current econom ic and social developm ent in China.it iS of great signif icance to establish as com plete a spatial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as possible.The Netherlands has set US an example Dutch spatial planning managem ent system iS based on its public adm inistration fram ework which involves three levels of governments:nationa1.provincial and m unicipal This then contributes to the planning m anagem ent system ’S feature of decentra¨zation and powerfu1 regulation.w hich in turn ensures effective planning practice This paper m anages to explore and clarify the structure ofDutch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as w elI as how planning powers w ork in the system .In the end.som e related suggestions are summ arized for the im provem ent ofChinese spatial planning managem ent system . K ey words:the N etherlands;spatial planning;m anagement system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空间规划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空间规划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空间规划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作者:马永欢黄宝荣陈静张迎新来源:《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第01期摘要:荷兰兰斯塔德是国际多中心城市群的典型代表,也为编制和实施空间规划提供了一个成功范式。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归纳提炼了兰斯塔德地区的空间规划历程,总结了空间管理的主要做法,分析了该区的空间结构和布局特征。

我国应该借鉴该地区的空间规划经验,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统筹陆海空间实现陆海联动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打造中国的“兰斯塔德”城市群。

关键词:兰斯塔德;空间规划;中国;启示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国土规划是最高层次的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空间规划是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空间管控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的必然趋势。

荷兰地势低洼,土地资源稀缺,一直高度重视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通过精细的空间规划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堪称世界空间规划的典范。

荷兰是西欧人多地少的经济发达国家。

虽然该国国土面积不足4.2万平方公里,但却承载着1674万人口,人口密度400人/平方公里。

荷兰80%的人口居住在人口2 万以上的都市化地区[1],是世界上典型的高度城市化国家。

全国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兰斯塔德地区。

该区是一个开放的、多中心的、围绕一个巨大“绿心”的环状城市群,人口约710万,是由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特勒支4个大城市,以及这4个城市分属的南荷兰省、北荷兰省、乌得勒支省和弗莱福兰省的若干卫星城镇组成的马蹄形城市群[2,3]。

在兰斯塔德城市群中,各个城市分工明确,并通过快速交通网络有机连接起来,城市之间是“绿心”和绿色走廊。

各城市根据自身优势,形成分工明确的多中心、网络型的有机城市群空间结构。

城市之间设置了不可侵占的绿心、绿楔、缓冲带,建立若干中小城镇,通过积极的规划政策引导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形态。

20世纪50年代,荷兰开展了兰斯塔德地区的空间规划,历经多次修改,使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得到优化,人口和产业得到集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保护了生态,提高了该地区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成为全国知名的大都市区,对我国的国土规划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荷兰开放空间系统性规划思想及启示

荷兰开放空间系统性规划思想及启示

() 1 荷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住房遭
设 实施城 市 扩展 计 划 。1 5 9 8年 , 为 了调整 战 后迅
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实现城市开放空间环境 的优化 到毁坏。战后规划重点为重建荷兰,通过大规模建
速扩张的大都市空间规划,保护 因大规模开发而侵
荷兰,在城市规划中独树一帜,其城市开放空间规 蚀和破坏 的自然环境,政府设立 自然资源保护法。
[ 关键词]系统性开放空间规划; 自然生态;荷兰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8 1 — 0 0 0 [ 1 0 — 0 2 2 0 ) 1 0 9 — 4 中图分类号] U 8 .13 [ T 9 4 1 文献标识码] B
Op nSp c a nn n n ' s i t ni eNe h r n sW a gZ o e a ePln igMida dIsI pr i t te a d / n u t n ao n h l
Hale Waihona Puke 哪 瑚● S s maio e p c ln i , au l n i n e t h eh r n s 删 y t t p ns a p n g N tr v o m n, eN tel d e c e a n ae r T a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 管理,采用系统化开放空间规划,提升土地生态价
Il l J lm ̄l e p c ln igi e N t e l n si h l t , y t ma i, n i n n al in l, n u t ia l. e l l Op ns a epa nn t e h r d o i i s se t e v r me t l f e d y a d s s an be Op n nh a s sc c o yr

荷兰空间规划及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荷兰空间规划及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摘要: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在欧洲乃至世界独树一帜,其规划思想和追求的生态理念对世界规划界产生深远影响。

荷兰人多地少,人均用地极为紧张,如何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国家发展诉求,这与我国国情相似,因此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为此,文章从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入手,对历次规划的内容和目标作了梳理和分析,并对规划的实施协调机制和保障政策作了介绍和思考,最后提出我国可以从规划理念、规划模式、规划体制和系统、规划的公众参与等方面参考和借鉴荷兰经验,从而完善和优化国土空间规划。

关键词:背景与历程程序与系统协调与政策启示荷兰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18—03引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追求的理念,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正是追求这一理念的体现。

但目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规划模式导致了我国国土规划中忽略以生态为基础的整体性规划思想。

因此,亟需总结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寻求国土开发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实现国土开发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上国土空间规划成功典范,荷兰在国土规划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其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态性规划思想的学习和借鉴,对于人均用地极为紧张而又必须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创造宜居环境的我国而言,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一、荷兰概况与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分析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地形平坦且水患较多,居民80%居住在人口2万以上的都市化地区,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之一。

为了解决国土面积狭小和人口分布过分集中的问题,荷兰政府很早就十分重视国土空间整治与规划工作。

荷兰海岸带空间规划管理实践及启示

荷兰海岸带空间规划管理实践及启示

荷兰住房、空间规划和环境部发布第 5个《国家空间 角洲项目提出了与空间规划空间自适应结合的水治
规划政策文件》,陆地和海洋在空间规划中不再被认 理目 标,并 将 海 岸 带 区 域 作 为 6个 地 方 性 子 项 目
为是分开的实体,并且为北海的荷兰部分提供了一个 之一。
考虑到 有 关 的 国 际 协 议 和 国 家 政 策 的 发 展 框 架。
开发研究 2020年第 1期
荷兰海岸带空间规划管理实践及启示
赵 璐1,胡 业 翠2,张 宇 龙3,张 露2
(1.中国科学院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3.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
提 要:海岸带空间规划是我国“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下我国陆海统一国土空间治理的重 要手段。鉴于荷兰在水治理以及陆海统筹开展国家空间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该研究从海岸带空间规划和综合管理的视角,系 统梳理了荷兰海岸带空间规划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总结了其管理模式特征,继而立足于我国国情以及新时代下陆海统筹海岸带 空间规划管理的战略需求,对我国海岸带空间规划和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海岸带空间规划;陆海统筹;国家生态网络;管理体制模式;荷兰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20)01-0078-08 DOI:10.13483/j.cnki.kfyj.2020.01.011
党的 十 九 大 报 告 明 确 要 求 “坚 持 陆 海 统 筹,加 迫又充满了挑战[4-6]。以美国 1972年颁布的《海岸
格局中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使得对海岸带的管理既紧 代我国在“多规合一”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下开展陆

对比荷兰及中国的城市规划

对比荷兰及中国的城市规划

对比荷兰及中国的城市规划作者:吕韵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9年第17期摘; ; 要:城市设计涉及: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等。

在过去的20年中,城市设计作为解决中等城市规模规划的问题有了一个有效的方向,城市设计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肯定;只是城市的设计依旧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理论和设计师们不相融的想法;但最基础理论却从不曾有过改变。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问题;中国;荷兰荷兰是欧洲空间规划的代表性国家之一。

20世纪70年代,荷兰的规划成为了欧洲最好的空间规划,它的战略和实际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基于发展的必要性,空间规划产生了不同的概念,如兰斯塔德的Green Centre,1990年第四届空间规划会议上提出了紧凑城市,1999年时它变为完整城市,第五空间规划创造理念NE·TeWork城市等[1]。

兰斯塔德的Green Centre是荷兰计划的杰作,展示了荷兰的规划是如何通过“战略目标-规划规则-概念化组织-空间发展”的理论来展示空间发展规划的;并且提到在概念化组织中,是如何调整空间、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关系。

近年来,荷兰建立了新的规划体系。

这一策略彻底打破了集中制的传统,地方政府将决定他们建造什么和在哪里建造。

它的宣言是:尽可能分散,当必要时,权利将集中化[4]。

因此,政府(国家、地区、地方)在这三个层次之间有着与以前不同的责任[5]。

中央政府已经对下级政府给予了更多的权利,而下级政府将做越来越多的细节规划。

因此,中央政府给其他组织的数量减少了,这导致了国家和省政府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可以更多的干预。

Vink和van der Burg(2006)指出,城市规划的战略可能会更注重城市的发展,并试图与社会趋势相匹配,而不是压制它们。

战略重点是:从规划到发展,向规划方向发展,而不是发展控制规划[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第五次国土空间规划的最终形成。21 世纪初开始,欧盟不 规划方面的建议的权利,监察员制度建立起中央与省、市政府之
断得到扩大和发展,国家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在欧洲区域一体化 间一种重要联系,保证省和地方政府的规划符合国家的大政方
进程的推动和刺激下,荷兰内阁政府于 2000 年 12 月 15 日签署 针。
●博士硕士论坛
《经济师》2012 年第 6 期
荷兰空间规划及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陈 利 毛亚婕
摘 要: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在欧洲乃 至世界独树一帜,其规划思想和追求的生态理念对世界规划界 产生深远影响。荷兰人多地少,人均用地极为紧张,如何利用国 土空间规划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国家发展诉求,这与我国国情 相似,因此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为此,文章 从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入手,对历次规划的内容和目标作 了梳理和分析,并对规划的实施协调机制和保障政策作了介绍 和思考,最后提出我国可以从规划理念、规划模式、规划体制和 系统、规划的公众参与等方面参考和借鉴荷兰经验,从而完善和 优化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的人口规模出现持续下降的势头,随着城市郊区化的推进, 化,使用了层次分析法,将荷兰空间分为基础层、网络层和应用
大量的城市中产阶层逐步迁移到小城镇甚至乡村地区,兰斯塔 层三个层次,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将影响这三个层次,并产
德地区城市出现衰退迹象。于是,荷兰前后耗时 10 年编制第三 生对空间的不同需求和对空间规划的不同要求。
更新,包括商业区规划和旧房改造等,不断改善城市的居住环 面又要指导市级规划符合省调机制
4.第四次国土空间规划的成功编制。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
在荷兰分权的行政体制下,保持各级政府乃至各部门之间
始,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欧盟的发展,欧洲经济区的 国土规划政策的协调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荷兰国
— 18 —
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由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德勒支 等城市组成的兰斯塔德地区,也即西部环状城市群带①。
二、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程、目标和主要内容梳理 (一)规划机构的设置与兰斯塔德发展纲要的起草 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央政府 就成立了国家西部工作委员会,旨在从全国国土整治的角度,寻 求解决西部地区国土存在的问题,委员会由三大部门人员构成, 设立秘书处专门负责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指导。西部工作委员 会成立以后,紧接着于 1958 年起草和制定了兰斯塔德发展纲 要,其核心内容包括继承和保护原有的环状城市带风貌;在不同 城市之间建立“绿色缓冲带”(也称绿心)隔离城镇;保护城市圈内 的中心农业地带;提出今后的城市发展重点向外围拓展。该纲要 提出优先发展兰斯塔德地区,把该地区打造成一个多中心的绿 心大都市,这为其够提供比其他地区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和 居住条件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兰斯塔德发展纲要最突出的贡献 在于提出了多中心绿心大都市的思想,该思想成为后来荷兰历 次国土空间规划的灵魂,但是该纲要过分强调集中开发兰斯塔 德战略也为后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历次国土规划报告的编制和实施分析 1.第一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适时诞生。兰斯塔德发展纲要 在提出之初是符合荷兰实际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纲要过 分强调兰斯塔德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的弊端就显 现出来,特别是由于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兰斯塔德集中,导致 了荷兰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这种不平衡的直接后果就 是兰斯塔德迅速增长而兰斯塔德以外的边远地区发展缓慢。针 对上述的问题,荷兰政府于 1960 年制定了第一个国土空间规 划,其出发点就是要把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①目标结合起来,为 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规划中提出要调整全国人口的分布,适当 地分散兰斯塔德地区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同时在全国实行公共 设施均等化,改善落后地区。另外,把全国一些重要的经济部门 如跨国公司等集中到兰斯塔德地区,形成集聚效应。规划报告编 制后,在追求高速经济增长目标的刺激下,兰斯塔德地区进行了 经济的大规模建设和扩张,包括中心城市的内城改造和更新,以 及在深水航运河道沿岸开发新区。 2.第二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迅速出台。荷兰在 1966 年逆 城市化就初见端倪,这一时期,伴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多和城市 交通网络的持续改善,加上城市快速扩张造成城市环境质量的 下降,城市的居民都期望迁到城市圈内的中心绿地和城市郊区 的小村庄,单家独户的住宅成了许多城市居民梦寐以求的目标。 为了应对迅速蔓延的逆城市化趋势,进一步促进兰斯塔德地区 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荷兰政府组织编写了第二次国土
间规划推向新的高度,它使荷兰的规划从针对过去,关注现在转 表 1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
塔德的南、北两个城市翼②的构想,这次规划把荷兰作为西欧大
城市群区的一部分。同时,对兰斯塔德地区的人口实行调整,中
央政府在进行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疏散过程中,采取了“有集中的
分散”原则,有效解决了城市环境恶化和因人口增多建造住房而
了标题为“创造空间,共享空间”的《荷兰第五次国家空间规划政
(三)空间规划的实施政策
策文件概要(2000—2020)》,旨在指导荷兰未来 30 年空间开发。
1.法律政策。荷兰国土空间规划法律政策主要体现在空间规
这次空间规划是对荷兰空间发展提供指导的战略性政策文本, 划法及地方政府法这两部法律上,空间规划法赋予国土委员会
府依托这三个城市彼此临近,职能分工明确的优势,大力吸引外 最大限度地了解和听取公众意见,通过把公众意见提交国会讨
来资金的直接投资和跨国企业的进驻,形成颇具国际竞争力的 论通过,反映人民意愿。
大都市群。此外,规划还特别提出加大对港口和交通干线的支持
2.实行监察员制度。为了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和规划中
建立,荷兰的国土规划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这种背景下,荷 土规划的协调形式,既包括中央、省和地方政府间的垂直协调,
兰政府开始着手编制新第四次国土空间规划。与前三次规划相 也包括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水平协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
比这次规划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 不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协调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具体包括设
成,逐步把经济核心区由兰斯塔德扩大到包括海尔德兰和北布 关部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种是由相关部长举行行政
拉邦特省的地区,在中部城市圈中,包括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评议会议,征求各省、市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的意见;最后一种
和港口鹿特丹以及政府和众多国际机构所在地的海牙。荷兰政 就是通过国土规划委员会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意见听取会,
破坏城市原有布局问题。此外,对城市的绿心地带,进行了专门
资料来源:根据杨伟名主编《发展规划的理论和实践》256 页内容整
的保护,保留原有的绿化特色。

3. 第三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顺利开展。经过第二次国土 移到同时放眼未来上来。因此,这次规划更具前瞻性,是对过去
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兰斯塔德地区人口大量疏散,一些中心 规划的突破和创新。此外,这次规划比较重视空间功能区的细
同地区的空间发展目标,描述了各个地区的空间发展蓝图,构建 并且每两年向议会下议院汇报该规划的实施情况,这些制度和
%7&ÂÄÃÅÆ'Á(É498)3Á0@ÅÆÇÈÁ%7!123É4ABÃÁ%C!7ÂÉDF"EG#H$I5P6QRÁ 《经济师》2012年第6期
●博士硕士论坛
空间规划。第二次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提出建立交通走廊,在交通 干线的两边向外扩散即实行轴线开发方案,同时提出发展兰斯
理念,把日常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以及空间结构的优化 立专门协调机构,实行广泛的群众参与,建立监察机构,加强中
放在突出位置;二是站在新的高度来看待兰斯塔德在全国的重 央控制。协调机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公众参与和实行监察员制
要性,提出要发挥该地区对全国的辐射作用,同时强调要重视中 度。
央、省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垂直合作以及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之
关键词:背景与历程 程序与系统 协调与政策 启示 荷兰
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914(2012)06- 018- 03
引言 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是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追求的理念,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的出台正是追求这一理念的体现。但目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 规划模式导致了我国国土规划中忽略以生态为基础的整体性规 划思想。因此,亟需总结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经验教训, 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寻求国土开发过程中经济 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实现国土开发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 展。作为世界上国土空间规划成功典范,荷兰在国土规划中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其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系 统性和生态性规划思想的学习和借鉴,对于人均用地极为紧张 而又必须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创造宜居 环境的我国而言,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一、荷兰概况与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分析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国土总面积为 41864 平方公里,地形平 坦且水患较多,居民 80%居住在人口 2 万以上的都市化地区,由 于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超过 400 人 /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典 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之一。为了解决国土面积狭小和人口分布过 分集中的问题,荷兰政府很早就十分重视国土空间整治与规划工 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荷兰实行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制造业 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通过海路从国外进口,产品和劳务也主 要输往国外,促使许多经济活动如石油化工、银行、保险等进一步 向靠近海港的兰斯塔德集中。战后荷兰人口迅速增长,农业实现 机械化,出现了大量的失业现象。许多青年人开始到经济迅速扩 张的西部地区去就业,人口的迅速涌入加剧了西部地区特别是大 城市的失业和住房短缺状况。经济政策和人口迁移致使当时人口
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概念,并把城市区域定义为中心城市 级的规划格局(表 1),各级政府制定战略规划,形成国家空间规
与其周围的增长中心按照交通原则有机连接起来的整体。规划 划、省区域规划和市结构规划,其中省级规划是整个战略规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