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识图(很实用)

合集下载

公路(道路)施工识图非常全面

公路(道路)施工识图非常全面

1.基本图2.详图识读工程图的注意事项1、熟悉图样基本规格,了解工程构筑物的基本构造;2、记住常用图例;3、由粗到细、由大到小;4、结合各类图纸;5、结合实际。

市政工程常用图例道路工程图道路路线是指沿道路长度方向的行车道中心线。

道路的路线设计最后结果是以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来表达的。

道路平面图是在地形图上画出的道路水平投影,它表达了道路的平面位置。

道路纵断面图是用垂直剖面沿着道路中心线将路线剖开而画出的断面图,它表达道路的竖(高)向位置。

道路横断面图是在设计道路的适当位置上按垂直路线方向截断而画出的断面图,它表达了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情况。

道路工程平面图的作用:表达路线的方向、平面线形(直线和左、右弯道)、路线的横向布置、路线定位以及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物状况。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对于车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1、直线直线的优点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的就可以精确量距、放样等)。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直线的缺点直线单一无变化,与地形及线形自身难以协调。

过长的直线在交通量不大且景观缺乏变化时,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

在直线纵坡路段,易错误估计车间距离、行车速度及上坡坡度。

易对长直线估计得过短或产生急躁情绪,超速行驶。

直线的运用采用直线线形时必须注意线形与地形的关系,在运用直线线形并决定其长度时,必须慎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长直线。

2、圆曲线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曲率1/R=常数,测设和计算简单;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在圆曲线上行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要比在直线上行驶多占用道路宽度;在小半径的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距条件较差。

道路工程识图(涵洞)课件

道路工程识图(涵洞)课件

涵洞施工图的识图
01
总结词
掌握施工图的绘制要求和规范
总结词
了解施工图中表示的施工顺序和组 织方案
03
02
总结词
理解施工图中各部分结构的施工方 法和工艺
总结词
熟悉施工图中标注的各项内容如 施工材料、设备等
04
04 涵洞图纸识图技巧与注意事项
图纸识图的技巧
明确图纸比例
1.A 了解图纸上的比例尺,以便将图纸上的尺寸转 换为实际尺寸。
启示
在实际工程中,涵洞图纸的识图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确保 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 能水平,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道路工程师必备的素质。
1.谢谢聆 听
道路工程识图(涵洞) 课件
目录
• 涵洞概述 • 涵洞图纸识别基础 • 涵洞图纸识图实践 • 涵洞图纸识图技巧与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
01
涵洞概述
涵洞的定义与作用
涵洞的定义
涵洞是一种用于排水、灌溉、通 航或满足其他需求的构筑物,通 常设置在河流、沟渠等水体上。
涵洞的作用
涵洞的主要作用是让水流通过, 同时保护道路、农田等免受水流 的冲刷和侵蚀。
涵洞的类型与结构
涵洞的类型
根据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涵洞可分 为管涵、箱涵、盖板涵、拱涵等多种 类型。
涵洞的结构
不同类型的涵洞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如管涵由混凝土管组成,盖板涵由 盖板、侧墙和基础等组成。
涵洞的设计与施工流程
01
涵洞设计
涵洞设计包括确定设计流量、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和尺 寸、确定基础处理方案等步骤。
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中的涵洞图纸识图案例
案例一

市政道路识图,通俗易懂,施工必备

市政道路识图,通俗易懂,施工必备

市政道路识图,通俗易懂,施工必备
一、道路工程结构
(一)道路工程组成
城市道路在空间上是一条带状的实体构筑物。

一般主体工程有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带;附属工程有人行道、侧平石、排水系统及各种管线组成。

特殊路段可能会修筑挡土墙等。

(二)土的分类依据(参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1.土颗粒组成特征;
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
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三)土的物理力学基本指标
1、质量密度ρ:
2、孔隙比e
3、孔隙率n
4、含水量W
5、饱和度S
6、界限含水量:黏性土由一种物理状态向另一种物理状态转变的界限状态所对应的含水量;
7、液限:土由流动状态转入可塑性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是土的塑
性上限,称为液性界限,简称液限;
8、塑限: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限;
9、塑性指数: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即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表征土的塑性大小;
(四)土分类总体系
(五)常用横断面形式
二、路堑常见断面形式
a)全挖路基(图a)
b)台口式路基(图b)
c)半山洞路基(图c)
以上就是路基最基本的识图,希望对刚开始在现场做施工的人员有所帮助。

道路路线工程图识图

道路路线工程图识图
第六章 道路路线工程图
6 道路路线工程图
道路:是一种供车辆行驶及行人步行的带状结构物。 根据不同的组成和功能特点,道路划分为: 公路:位于城市郊区和城市以外的道路; 城市道路:位于城市范围以内的道路。 道路路线是指道路沿长度方向的行车道中心线。
道路路线工程图以平面图(地形图)、横断面图(侧面 图)、和纵断面图(立面图)这三种工程图来表达道路 的空间位置、线型和尺寸。
2. 资料部分:
1)资料表与图样应上下竖直对正布置: 2)资料表:地质概况、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度(距离)、里 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等栏。 3)直线及平曲线栏:表示该路段的平面线形
二、路线纵断面图
3.路线纵断面图的方法与绘制步骤 ①通常在方格纸上绘制,可省去用比例尺,提高绘图速
度; ②画路线纵断面图与画平面图一样,从左至右按里程顺
如山区1:5000。平原、丘陵处用小比例1:2000 (2)坐标位置-用坐标网或指北针表达。
X=3000
距坐标原点北3000米 ,东2000米
Y=2000
(3)根据等高线了解地形-平原、洼地、丘陵。
(4)了解平面图图例 平面图图例
名称 符 号
名称 符 号
房屋
涵洞
大车 路
桥梁
小路
菜地
堤坝
旱田
河流
沙滩
(3)控制标高水准点
B M2 53.712
第2号水准点 标高53。712
(4)用三角网测量的三角点
( (12))用路粗线实长线度沿用里公程路表的示中,心分线段表画示出;。按地规物定由左至右递增。沿路
线前进方向,于左侧设表示里程数,于右侧设百米桩1至9; (3)曲线型公路路线转弯处,用交角点编号及曲线要素表来表示; (4)水准点:控制标高的水准点。下标有标高值。

道路工程识图

道路工程识图

2.设计高程计算 已知变坡点桩号为K5+030 ,高程H1=427.68 竖曲线起点桩号QD=BPD-T=(K5+030)-90=K4+940 竖曲线起点高程HQD=427.68-90×0.05=423.18m K5+000不起点横距x1=K5+000-K4+940=60m 竖距y1=x12/2R=602/2×2000=0.9m 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m K5+100不起点横距x2=K5+100-K4+940=160m 竖距y2=x22/2R=1602/2×2000=6.4m 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m
(6)竖曲线
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 称为竖曲线。 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 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度值之差,用w表示。 W=α 2-α 1=tgα 2tgα 1=
i 2 - i1
凹形曲线w > 0
i1 α1
w α2
i2
i3
凸形曲线w < 0
(7) 竖曲线要素计算
A、竖曲线的基本方 程式: B、竖曲线要素计算
a.竖曲线长L
y
1 2R
L
x2 +i1x
T1
T2
L-x
L=Rw 或R=L/w
b.切线长T:因为T1=T2
P
x
h’
h E i1 Q
T=L/2=Rw/2
c.竖曲线外距E:E=T2/2R
d.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因为

道路工程图—识读路线平面图

道路工程图—识读路线平面图

曲面的标高投影
中间高、四面低, 表示有一山头;山头东 北面等高线密集、平距 小,说明这里地势陡峭 ;西南面等高线稀疏、 平距较大,说明这里地 势平坦,坡向是北高南 低。相邻两山头之间, 形状像马鞍的区域称为 鞍部。地形图上等高线 高程数字的字头按规定 应朝向上坡方向。相邻 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等高距,图中的等高距 为5m。
1.平面上的等高线和坡度比例尺
(2)坡度比例尺
平面上与水平线(等高线)垂直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最大坡度线。 最大坡度线对基准面H的倾角,即平面对基准面的倾角;最大坡度线 的坡度就是该平面的坡度。 将平面上最大坡度线的投影附以整数 标高,并画成一粗一细的双线,称为平面 的坡度比例尺。如P平面的坡度比例尺用Pi 表示。
工程案例4
在土坝与河岸的连接处,用圆锥面护坡,河底标高为118.00m,土坝、河岸 、圆锥台顶面标高及各坡面坡度如图所示,试完成它们的标高投影图。
L1 =(128 - 118)×2m = 20m,L2 =(128 - 118)×1m =10m,L3 = (128 - 118)×1.5m=15m
128.00
之比称为该直线的坡度,用符号i表示。
坡度(i)
高差(h)
水平距离 (L)
tan
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水平距离
与其高差之比称为直线的平距。
用l表示。即:l=L/h。
α
由此可见,坡度与平距互为倒数,即 l= 1/ i
坡度大时,平距小——陡 坡度小时,平距大——缓
地形图
直线的标高投影
2.直线的坡度和平距
[例]求图中所示直线AB的坡度,并求出直线上点C的标高。
解:为求坡度和平距,先求出高差H和水平距L,然后用i=H/L来求得。 HAB = 8.4m - 2.4m = 6.0m Lab = 18.0m(用所给比例尺量得), 则i = H/L = 6.0m/18.0m = 1/3; 又量得Lac = 6.0m, 由i = HAB / Lab, 得HAC = Lac ×i = 6.0m ×1/3 = 2.0m, 故C点的标高为2.4m + 2.0m = 4.4m。

道路工程识图(涵洞)

道路工程识图(涵洞)
道路工程识图 DAOLUGONGCHENGSHITU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10.2 涵洞图
涵洞是埋设在路基下的建筑物,其 轴线与线路方向正交或斜交,用来 从道路一侧向另一侧排水或作为穿 越道路的横向通道。
涵洞的构造
涵洞沿其轴线方向依次有入口、洞 身、出口三个组成部分。涵洞的结 构形式很多,根据洞身的断面形状 常将涵洞分为圆管涵、拱涵、箱涵 等,涵洞的出入口,结构形式也不 一样,只有端墙的叫端墙式;既有 端墙又有翼墙的叫翼墙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盖板箱涵
2 涵洞的表达
涵洞主要用一张总图来表示。有时也单独画出某些部分的 构造详图,钢筋布置情况及出入口河床的铺砌加固也要单 另用专门的图表示。
涵洞图上亦大量出现重复尺寸。
三.涵洞图的阅读
读图按照从全局到局部的原则进行。首先了解涵洞与线路的关系, 涵洞的名称、类型、孔径、总体尺寸、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等全 局性的资料,进而再弄清总图中各视图的名称及相互关系,最后 细读各有关视图,彻底弄清各组成部分的形状、构造、尺寸及技 术要求。
二.出入口
涵洞上形状最复杂的地方是出入口。拱涵的出入口,形状基本相同,但尺寸有差别。 以入口为例,它由端墙、翼墙、雉墙、帽石、基础组成。对照入口正面、中心纵剖 面、半平面及半基顶剖面等几个视图可知,基础的平面形状为T形,厚150cm。翼 墙在洞口的两侧,雉墙与翼墙相接,二者形成一个八字形。翼墙的背面有一般倾斜 平面,在半平面上表三角形,在中心纵剖面上表现为一虚线三角形。帽石位于端墙、 翼墙、雉墙的顶部,边上有抹角。
谢谢 !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三.锥体护坡和河床铺砌
路基填土在出入口的雉墙前围成一个锥体,锥体的表面上铺设干砌片石,叫做锥体 护坡。锥体是四分之一的椭圆锥,顺路堤边坡方向的素线坡度与路堤边坡一致,为 1:1.5,顺雉墙墙面的素线坡度为1:1。锥顶的高度在中心纵剖面上由路基边坡线与 雉墙端面的交点确定。出入口地面在一段长度范围内要用片石铺砌加固,铺砌的详 细情况本图未示,要在铺砌图中查找。

道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图识图

道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图识图

4.4.2.1 路线平面图 4.4.2.2 路线纵断面图 4.4.2.3 路基横断面图
桥跨结构(上部结构)——它是线
桥梁的组成: 路跨越障碍时的主要承载结构
附属结构—— 包括栏杆、灯柱、
支座等
桥墩和桥台(下部结构)——它 们支承桥跨结构,并将荷载传至 地基,位于桥中间的叫桥墩,位
于桥两端的叫桥台
设计一座桥梁要绘制许多图纸,包括桥位平 面图、桥位地质断面图、桥梁总体布置图、构 件结构图等。
桥位平面图主要表示道路路线通过江河、山 谷时建造桥梁的平面位置,采用较小的比例绘 制。它将桥梁和桥梁与路线连接处和地形、地 物、河流、水准点、地质探孔等表达清楚,与 路线平面图差不多。
桥位地质断面图是根据水文调查和地质钻探 所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绘制的桥位处的河床的水 文地质断面图,包括河床断面、最高水位线、 常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作为设计桥梁、桥台、 桥墩和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洞键有口部端由位墙端是式 墙洞和、口翼翼,墙墙洞式 或口两护的种坡构。、造 截洞和构必涵侧受进出常种水口缘成须洞端路冲水水采形墙铺石。保基墙基刷口口用式、砌等证础两免。和通一。
4.4.4.1 涵洞工程图的图示 特点
4.4.4.2 涵洞工程图示例
4.4.5.1 隧道工程图的图示 特点
4.4.5.2 隧道进口洞门设计 图示例
4.4.5.3 建筑限界及净空设 计图示例
平沿将表路里度的里以时条的长面线路示程左桩,线地 地 程当,加水度路由路 水地桩 侧 ,在部形 形 度线路线,所 可 粗 平 里于线准线路 路 示路12物号 每 在路分部 、 用设 以 粗 状 程型两画地路点部平、、由线线用: 隔 符线线:分 地 等计 在 实 况 ,线(:侧在物分面左的部地路统号上为 1: 物 高的 地 线 。 不平平沿:直一地用k向走分图形线一的表从: 线路形此表((m面面路表线定 形 图右向:主的上示路部 部来地线图线示1以图线图示公:.和范 图 例图边线路14表形要宽上只路分 分“通D5每第的~里按9导1例左围 上 来注起线示的.度沿表线用56常隔1302数规基”线来0写总点。起右按设示的内 , 表5.采于一0递定3符测本表公长到伏实计路宽b弯的 地 示用号定表增路号)量示里终度内变际路线度的道导距形地 。示。线垂来的。数及点化尺线和。容比线离曲用形在路直表导值各沿及寸中水例:点线等、图路示线线。路前其无心平较,中线设)高地点段进变走法 线 状小标的设计。状线物的方化画 画 况向,表一路长向出 一 及况来。所和公线,

道路工程桥梁识图

道路工程桥梁识图

2023/6/11
30

在画平面图的位置画出的是半平面及半
基顶平面,这是由两个半视图合成的视图:
对称轴线上方一半画的是桥台本身的平面图;
对称轴线下方一半画的是沿着基顶剖切得到
的水平剖面(剖视)图。由于剖切位置已经
明确,所以未再对剖切位置作标注。虽然基
础埋在地下,但仍画成了实线。半平面及半
基顶平面反映了台顶、台身、基础的平面形
• 桥台常依据台身的水平断面形状来取名, 除T形桥台外,常见的还有U形桥台、十字形桥 台、矩形桥台等。
2023/6/11
21
2023/6/11
22
道碴槽
2023/6/11
23
端墙与挡碴墙 连接部
2023/6/11
24
桥台的表达 表示一个桥台总是先画出它的总图,用以表示桥
台的整体形状、大小以及桥台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关系。 除桥台总图外,还要用较大的比例画出台顶构造
2023/6/11
39
2x75 30
4:1
531 50
10 64 M7.5 20
50 220 20
M10 50 290 255
595
4:1 100
500 650
10 20 20
780
680
50
10 20 218 2020
860
278
304
278
2023/6/11
40
桥台图的阅读
阅读桥台图时应同时阅读桥台总 图和台顶构造图,并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 序进行。首先要了解桥台的类型,它在线 路中的位置及与路基、地面、轨道的关系; 进而弄情各主体部分的形状、材料、尺寸 等;再进一步看懂台顶各部分的形状、构 造和细部尺寸。若要知道顶帽和道碴槽的 钢筋布置情况,还要再阅读这些部分的钢 筋布置图。

公路识图

公路识图

三、公路工程横断面图识读
路线横断面图识读 路基横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是按照路基 设计表中的每一桩号和参数绘制出的路基 横断面图。图中除表示出了该横断面的形 状外,还标明了该横断面的里程桩号,中 桩处的填挖值,填、挖面积,以中线为界 的左右路基宽度等数据
三、公路工程横断面图识读
路线结构设计图识读 路面类型-按路面面层的使用性质、材料组成类型以及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不同,路 面可分为四个等级
路线平面图制图的一般规定 图中原有管线应采用细实线表示,设计管 线采用粗实线表示,规划管线采用虚线表 示 边沟水流方向用单向箭头表示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采用两条细实线 表示;假缝采用细虚线表示,其余采用细 实线表示
一、公路工程路线平面图识读
路线平面图的识读 里程桩号 在公路路线平面图中常常存在断链情况的标注 线路平面图中绘有等高线,沿等高线梯度方向标注的数字 平面图中空余位置列有曲线表,有字母表示。在线路平面 图中,主要符号有JD、△Z(左)、 △ Y(右)、R (平曲线半径)、T切线长、L曲线长、E外矢距、ZY、 YZ、ZH、HZ、HY、YH、QZ、BM 图中还有相应的图示表示了桥梁、隧道、涵洞等构造物, 参阅相关图例 图中路线两侧地形、地物的判读,在具备基本的地形图的 读图知识后就很容易读懂
四、公路工程道路平交与立交图识读
道路平交与立交图制图一般规定 当交叉口改建(新旧道路衔接)及旧路面加铺新路面 材料时,可采用图例表示不同贴补厚度及不同路面结 构的范围。如图
四、公路工程道路平交与立交图识读
道路平交与立交图制图一般规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高程数值应标注在板角处,并 加注括号。在同一张图纸中,当设计高程的整数部分 相同时,可省略整数部分,但应在图中说明。如图

道路施工图识读PPT课件

道路施工图识读PPT课件
线形,
4、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在对应桩号的地面线上,按标准横断面确定的 路基形式、尺寸、设计高程,将路基底面线 和边坡线绘制出来 俗称戴帽 ,
细实线表示地面线; 粗实线代表路基高度线; 横断面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
图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
该断面里程桩号,
中心线处填方高度 hT 挖方高度hW ,
填方面积AT 挖方 面积Aw ,
b.路堤高度大于2m时,可以将边沟断面扩大成 取土坑,在坡脚与取土坑之间设 ≥1m宽的护 坡道,
C.当原地面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挖成≥1m的 台阶,台阶底面做成向内倾斜2%~4%的横坡,
路堑 挖方路基
路堑识读说明:
a.路基边缘设置边沟; b.坡顶外侧≥5m处设置截水沟; c.弃土堆置于下侧坡顶外≥3m; d.路堑高度大于6m或土质 变化出,边坡做成折
c.竖曲线起终点桩号计算
起点:QD=BPD-T 终点:ZD=BPD+T
d.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T1
切线高程:Ht=i1x+HQD
设计高程:Hs=Ht±y 凹曲线取+,凸曲线取-
QD
L T2
ZD
E
i1
BPD
其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距离起 点 或终点 的水平距离;
y —竖曲线上任一点到切线的竖距, y= x2 /2R
180
E R(sec 1)
2
J2TL
R—圆曲线设计半径 T—切线长 L—曲线长 E—外矢距 J—超距 α—转角 度
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
α/2 α/2
ZY=JD-T
QZ=ZY+L/2
E
YZ=ZY+L JD=QZ+J/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YZ=ZY+L=K3+665.43+523.5=K4+188.93 • JD=QZ+J/2=K3+927.18+53.86/2=K3+954.11
1.2路线纵断面图
教学目标
1、熟练进行纵断面图线形识读; 2、掌握纵断面线型的设计参数,竖曲线计 算方法。
一、概述
1、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切的展开图即 纵断面图; 2、主要内容:在路线纵断图上研究路线线位 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3、学习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 其大小与长度。
直坡段上,y=0
例2:某山岭地区一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 K5+030,高程H1=427.68m,i1=5%,i2=-4%, 竖曲线半径R=2000m。试求:1.竖曲线各要 素;2.求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
解:1.竖曲线要素计算 w=(-0.04)-0.05=-0.09<0,为凸形曲线 L=Rw=0.09×2000=180m 切线长 T=L/2=90m 外距 E=T2/2R=902/2×2000=2.02
1.3路线横断面图
教学目标
1、熟练进行横断面图线形识读; 2、掌握横断面土石方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 路线横断面的识读
一、概述
1、横断面图的作用:表达各中心桩处横向地 面起伏以及设计路基横断面情况,用于计 算公路的土石方量和作为路基施工的依据。 2、横断面图的基本形式:(1)路堤 (2)路堑 (3)半填半挖
(6)竖曲线
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 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 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度值之差,用w 表示。 W=α 2-α 1=tgα 2-tgα 1= i2- i1
凹形曲线w > 0
i1 α1
w α2
i2
i3
凸形曲线w < 0
(7) 竖曲线要素计算
1、路线平面图的作用 表达路线的方向、平面线型(直线和左、 右弯道)以及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 地物状况。 2、路线平面图的内容 地形、路线、资料表
二、路线平面图识读
1、地形部分
(1)比例尺:山岭区采用1:2000 丘陵和平原区采用1:5000 请比较两个比例的大小 指比值的大小。 计算1:5000的比例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 距离多少米? 答案:50m。
路堤(填方路基)
路堤识读说明: a.路堤高度小于0.5m时,在坡脚处设置边沟, 边沟底宽和深度均≥0.4m; b.路堤高度大于2m时,可以将边沟断面扩大 成取土坑,在坡脚与取土坑之间设 ≥1m宽 的护坡道。 C.当原地面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挖成≥1m的 台阶,台阶底面做成向内倾斜2%~4%的横 坡。
(4)设计线(粗实线),代表路基边缘点 设计高程。 (5)竖曲线分为凸形曲线( )和凹形 曲线( )。 如:
R=2000 T=40 E=0.40 K6+600
80.50
表示凸形曲线,曲线半径R为 2000m,切线长T长40m,外距 E为0.40m,K6+600为边坡点 桩号,80.50为变坡点高程。
7.563
表示第8号水准点,其标高为 7.563m 表示第2号三角点
·
C2
(4)路线的平面线型有直线和曲线。 对于曲线路线的转弯处,用交角点编 号表示,如图JD6表示为6号交角点。 α为偏角( αz为左偏角, αy为右偏 角),指沿路的前进方向向左或向右 偏转的角度。
圆曲线要素计算(不设缓和曲线)
H2 △H=H2-H1 i H1
其中, L称为坡 长, i上坡为正, 下坡为负。
L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最小纵坡的规定
※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最大纵坡(%) 3 4 5 60 40 6 7 30 8 20 9
原理:坡度太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危险, 限制纵坡对山区公路而言,可以缩短里程,减低造价。 ※最小纵坡
道路工程识图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
王美俐
道路图片欣赏
道路由路线和构造物组成
路线工程图
1.1路线平面图 1.2路线纵断面图 1.3路线横断面图
1.1路线平面图
教学目标
1、熟练进行平面图线形识读; 2、能够正确认识平面线形要素的意义; 3、掌握平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设置, 几何要素计算方法。
一、概述
E R(sec

2
1) 500 cos 1 30 1 77.35
J 2T L 2 288.68 523.5 53.86
(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 • ZY=JD-T=K3+954.11-288.68=K3+665.43
• QZ=ZY+L/2=K3+665.43+523.5/2=K3+927.18
2.设计高程计算 已知变坡点桩号为K5+030 ,高程H1=427.68 竖曲线起点桩号QD=BPD-T=(K5+030)-90=K4+940 竖曲线起点高程HQD=427.68-90×0.05=423.18m K5+000与起点横距x1=K5+000-K4+940=60m 竖距y1=x12/2R=602/2×2000=0.9m 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m K5+100与起点横距x2=K5+100-K4+940=160m 竖距y2=x22/2R=1602/2×2000=6.4m 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m
(6)构造物名称、规格和中心桩号。 桥涵、隧道、涵洞、通道统称构造物。
如:
表示在里程桩K6+900处有 一座单跨20m的石拱桥, 桥中心桩号为K6+900
1-20m石拱桥
(7)水准点里程、编号、高程和具体位置。
BM15 K6+220 63.14
K6+900
如:
在右侧6m的岩石上
表示在里程桩K6+220右侧岩 石上设有一水准点,水准点编 号为BM15,高程为63.14m。
167.70
图下标注: 该断面里程桩号, 中心线处填方高度 hT(挖方高度 hW), 填方面积AT(挖 方面积Aw), 设计高程, 边坡坡率。
K5+200 hT=3.12m AT=35.7m2 175.11
K5+340
hW=2.53m Aw=44.8m2
161.36 hT=0.21m AT=1.82m2 AW=2.14m2
T Rtg

2
α/2 α/2
L R 0.01745 R 180 E R(sec 1) 2
J 2T L
R—圆曲线设计半径 T—切线长 L—曲线长 E—外矢距 J—超距 α—转角(度)
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
α/2 α/2
ZY=JD-T QZ=ZY+L/2 YZ=ZY+L JD=QZ+J/2
圆曲线要素
E
曲线要素
R—圆曲线设计 半径
R
T—切线长
QZ
L—曲线长
E—外矢距
E
JD 平曲线要素
Ls—缓和曲线长
说明:缓和曲线在曲线半径较小(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设
主点里程桩号的计算方法
以交点里程桩号为 起点算: ZH=JD-T HY=ZH+Ls QZ=ZH+L/2 YH=HZ-LS HZ=ZH+L
K5+340
桩号顺序:从下至上,从坐往右
第三部分 路基土石方计算
(2)方位:两种表示方法
指北针:
Y150
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方 X轴为南北线,正向为 北;Y轴为东西线,正 向为东
坐标网:
X150
该坐标网表示距坐标网原点北150、东150单位(m)
(3)地貌、地物 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等高线越稠密, 表示高差越大,反之,高差越小。相 邻等高线高差为2m。
地物:用图例表示。常用图例见表8.1 找出大的居民点、主要构造物。
0.3%~0.5%,一般情况下0.5%为宜,满足排水 要求
(3)直线及平曲线
表示左转弯的圆曲线 表示右转弯的圆曲线 (4)桩号 千米桩、百米桩、二十米整桩、曲 线要素点桩、构造物中心点以及加 桩。
(5)标高(与里程桩号点对应) 设计高程:路基边缘点设计高程 地面高程:原地面点中心点标高 填挖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 正值为填高,负值为挖深
A、竖曲线的基本方 程式: B、竖曲线要素计算
T1
1 y 2R
L
x2 +i1x
T2
a.竖曲线长L
L-x
L=Rw 或R=L/w
b.切线长T:因为T1=T2
P
x
h’
h E i1 Q
T=L/2=Rw/2
c.竖曲线外距E:E=T2/2R d.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因为 h=PQ=yP-yQ= x2/2R +i1x-i1x 则
L T T
h= x2 /2R
下半支曲线在竖曲线 终点切线上的竖距h’ 为: h’= (L-x)2 /2R
x
L-x h’
P
hE Q
i1
为了简便起见,两式可以合写成下式,任意点竖距y :
y= x2 /2R
式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与始点(或终 点)的水平距离; y —竖曲线上任一点到切线的竖距, 即竖曲线上任一点与坡线的高差。
JD L L’
例题:已知丘陵地区某三级公路有一弯道,偏 角αy为60 ° ,半径R=500m,JD=K3+954.11。 求(1)各曲线要素;(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