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提取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天然提取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天然提取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春季学期)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天然提取物研究进展与商业状态

王晓芳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102,北京100083)

摘要:天然提取物是对天然生物质的深度加工,具有开发投入较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国际市场广泛等优势和特点。因此,天然提取物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天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和商业状态做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天然提取物;开发及工艺研究;商业状态

我国是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药材生产基地和几千年的中药使用历史,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在我国发展主要体现在香料香精、中草药、食品保鲜等方面。目前世界上主要以石油化工产品、煤化工产品等原料进行各种合成。随着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化工原料,发展以生物质为原料的提取及合成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之路。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天然药物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纯化合物新药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使植物提取物和复方药物的开发成为新的选择。为了提高天然提取物的产量和质量以及减轻天然提取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人们对采用生物技术、微波萃取和超临界萃取等进行了许多研究。

1.天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1.1 技术进展:

传统天然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包括浸出、澄清、过滤和蒸发等许多的单元操作。传统工艺能耗、物耗大,杂质多,效率较低,且易造成环境污染。为此人们对采用生物技术、微波萃取和超导临界萃取等进行了研究。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其中,在香精香料的生物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技术是发酵工程,以工农业废料为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可以生产各种天然香料。而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较多的生物技术是酶工程,纤维素酶用的尤为广泛。

微波萃取是颇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新的萃取技术。具有萃取时间短,选择性好,回收率高,溶剂用量少,污染低,可用水做萃取剂,可自动控制制样条件等优点。黄若华等利用经改造的家用微波炉,对微波萃取鸢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GC—MC分析表明:微波萃取法更适用于提取鸢尾香精。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相比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溶剂回收率高,产品提取率高,香气纯正等优点。王威等采用微波破壁法从高山红景天根茎中提取红景天苷,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安全、节能等优点,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提取相比,该方法在保持较高的提取率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提取过程所用的时间,并且显著降低了提取液中杂蛋的含量。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流体在临界点附近所具有的特殊溶解能力而进行有效成分提取的新技术。朱凯等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灵香草精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得到香气纯正、性能优良的灵香草萃取物,产品收率高达4.5%。

GC—MS分析鉴定数据表明,灵香草萃取物中含有37个化学成分,比传统方法得到的提取物含有更多的化学成分,特别是还含有铃兰醛、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等化合物,致使香气更纯正。葛发欢等研究了超临界CO。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苷的工艺,STh-CO2法提取柴胡挥发油,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能大大提高收率,缩短提取时间,而挥发油组成一致,只是各成分含量有差异。

1.2 开发进展:

近年来,我国的天然提取物主要有:芦荟汁与芦荟胶、西洋参、黒升麻、辣椒提取物、松果菊植物香精油、亚麻籽提取物、生姜及银杏叶提取物、霍霍巴油和霍霍巴果提取物、蛇麻花提取物、薄荷油、绿茶提取物等。我国的主要出口品种由原来的麻黄素、甘草提取物、生姜油、大蒜制品(大蒜粉和大蒜油)、银杏浸膏、水飞蓟素等发展到茶多酚、葡萄籽提取物、大豆异黄酮、积雪草苷等新兴品种。据国外学者报道,茶多酚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癌,抗心血管疾病和降血糖、减肥等等。葡萄籽提取物是一种出色的抗氧化剂,能用于预防冠心病和中风等症。大豆异黄酮在西方国家被誉为是“植物雌激素”,能用于治疗包括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症和男性前列腺肥大症与激素有关的疾病。积雪草苷在国外主要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刺激肉芽生长和去除皮肤斑痕等美容用途,是西方化妆品业的常用原料之一。在生物质香料的发展方面,松节油、山苍子油、香茅油、桂油、芳樟油、柏木油、柑橘油和薄荷油等历来都是萜类香料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松节油生产的香料品种主要有:樟脑。龙脑、檀香、松油醇及酯类、二氢松油醇及酯类、松油、乙酸异龙脑酯和乙酸龙脑酯、芳樟醇及酯类、月桂烯、月桂烯醇、香叶醇和橙花醇、新铃兰醛、龙涎酮、菲兰酮、藿檀酯、香芹醇、紫苏醇和紫苏醛、紫苏亭等。利用山苍子油生产的香料品种主要有:柠檬醛、紫罗兰酮类、柠檬腈、柠檬醛缩醛类、香叶醇、橙花醇、香芹酮、月桂醛、葵醛、β-环高柠檬醛、葵酯等。

2.天然提取物的商业状态

表1:2001~2005年(上半年)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

排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

序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1 北美洲34.90 北美洲38.88 亚洲38.01 亚洲39.73 亚洲47.56

2 亚洲34.55 美国37.99 北美洲35.47 北美洲31.94 北美洲25.74

3 美国33.5

4 亚洲33.32 美国34.47 美国30.86 美国23.50

4 欧洲25.40 欧洲21.0

5 欧洲19.9

6 欧洲21.72 欧洲21.02

5 日本12.2

6 日本13.40 日本19.80 日本18.5

7 日本20.73

6 韩国 6.1

7 韩国 5.56 韩国 5.36 韩国 6.30 香港13.31

7 比利时 5.52 德国 5.02 德国 5.05 德国 4.90 韩国 6.20

8 德国 5.29 拉丁美洲 3.57 印度 4.55 香港 3.82 德国 4.21

9 法国 5.49 法国 3.28 拉丁美洲 3.69 印度 3.66 法国 4.11

10 阿联酋 3.54 印度 3.19 香港 3.37 拉丁美洲 3.50 拉丁美洲 3.50

表2:2005~2009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分布情况

单位:亿美元;% 地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金额% 金额% 金额% 金额% 金额%

全球 3.42 100.0 4.94 100.0 5.00 100.0 5.58 100.0 6.93 100.0 亚洲 1.47 43.0 2.31 46.7 2.33 46.6 2.85 51.0 3.60 51.9

东盟0.24 7.1 0.33 6.7 0.46 9.2 0.65 11.6 0.95 13.8

欧洲0.88 25.7 1.17 23.6 1.22 24.4 1.28 22.9 1.32 19.0

欧盟0.82 24.1 1.06 21.4 1.09 21.8 1.19 21.3 1.22 17.6

北美洲0.83 24.4 1.09 22.1 1.05 21.1 0.78 14.0 1.17 16.9

拉丁美洲0.14 4.2 0.20 4.1 0.25 5.0 0.56 10.0 0.68 9.8

大洋洲0.05 1.4 0.06 1.2 0.07 1.5 0.06 1.1 0.10 1.5

非洲0.04 1.3 0.11 2.3 0.07 1.5 0.06 1.1 0.07 0.9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整理)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受世界植物药物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植物提取物越来越受到医药界、食品界的关注。植物提取物行业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每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同时也是国内主要出口行业之一。

2.1香料香精市场特点及发展前景:

2.1.1特点:⑴垄断性高。世界排名前十的企业,其市场份额总和超过了70%,从行业垄断指标来看,已经属于中度垄断程度。⑵竞争激烈。由于香精工业起源于西欧,而日本和北美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两者的市场基本趋于饱和,世界市场的竞争和争夺主要集中在亚洲、南美和大洋州。⑶科研力度大。各跨国公司十分重视科技及固定资产的投入,美国IFF公司用其营业额6%以上的资金,英国奎士顿公司以年销售总额6~10%的资金、瑞士奇华顿以销售额10%的资金用于研究与发展。这些企业主要将资金集中运用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上。⑷重视安全与天然概念。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添加合成香精的化妆品已经从上世纪末的50%降到目前的20%以下,天然香精的研发和生产销售已经成为必然的需要和趋势。

2.1.2发展前景:

一直以来,香料香精的供给和需求被西欧、美国、日本等地区长期垄断,直到2003 年,这些地区占世界总需求的65%,及世界总生产的75%。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芳香工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国内市场已经成熟的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不得不依赖于发展中国家,扩大投资项目,保持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食品加工和消费品制造工业持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投资活跃,这些因素将丰富世界香料香精需求。过去十年,亚太、拉丁美洲和东欧见证了该产业的迅速成长。而中国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重要地区,因为其在香精香料、化妆品及食品加工行业的人均消费量很

低,工业化速度加快,人均收入日益增长,国内人口庞大,以及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拉丁美洲也倍受关注,因为该地区是高价值原料的产地(柑橘和其他精油),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另外,东欧市场也极具发展潜力,许多芳香机构立足于该地区,开拓市场。

日化香精企业要取得国内香精市场,秘籍是高新技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香精产品进行研究与开发,重新定位,从传统的原料提供观念脱离出来,引入目化企业新产品的概念中,这样可以发挥香精全方位的功效,能够研究出日化香精新亮点。比如对香精原料驱蚊的研究之后,发现了一种具有驱蚊效果的香精;对香精在人体精神和心理上的影响进行研究,创造出芳香按摩和香薰疗法。从长远角度而言,对香精的功能研究得越透彻,就越能走在市场的最前沿,就越能获得市场的最大份额。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香精香料分会预测,国际市场香精香料今后十年的增长率为47%,其中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太地区,而中国由于目前人均消耗量偏低,今后十年将是需求最旺盛的国家。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香料资源,中国香精香料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2中药提取物的市场分析:

2.2.1 国际市场:

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英国和法国自 1987年以来植物药的购买力分别上升了70%和50%,美国市场每年亦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日本的汉方制剂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0亿美元。

①美国是全世界消耗标准动植物提取物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我国提取物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该国植物药原料有 75% 依赖于从国外进口,产品为原药材或提取物,提取物以单味药为主,例如由银杏、贯叶连翘、刺五加、当归、人参等草药制成的提取物。

②欧盟以植物提取物作为草药产品的原料更为普遍,它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之一,约占全世界植物药销售额的 45% ,有 700 年的悠久历史,其中德国、法国、英国、荷兰都占有较大的份额。③在亚洲,除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国草药的应用都很普及,遗憾的是在世界草药的流通贸易中,中国只占较小的份额。④其他国家和地区:植物提取物对非洲国家的出口一直处在极低的水平,非洲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缺医少药,中医药在非洲的潜在市场很大,需要大力开发。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中第一个给予中医药合法地位的国家,而南美洲是植物药发展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

2.2.2 国内市场:

国内的提取物应用市场处于形成期,以保健食品企业为主的一些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已直接购买提取物用于生产或研究开发。尤其要指出的是化妆品、饲料添加剂、兽药和植物农药领域的应用值得拓展和关注。国内的提取物销售主要集中在保健食品企业,而且广泛应用,在胶囊、片剂、口服液,保健酒中都有应用。主要品种与常用的保健食品原料相对应,如人参银杏叶、大豆提取物等。目前随着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对天然来源的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重视。实际上有一大批食用安全、有一定辅助功能的植物提取物已经以各种方式作为特殊食品、保健食品的原料。

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进展

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进展 摘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领域的五大主要研究热点,认为含醇类和电解质体系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是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而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研究是未来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替代能源 Review of the Phase Equlibria on The Natura1 Gas Hydrate at home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t home,the five main researeh hot spots for the phase equllibria are analysed.The phase equilibria in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ctrolytes and/or alcohol is the most active in all the research fields.While the Phase equilibria in natura1 Porous media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hot spots and difficult problems during the phase equllibria researeh in future. Key words: natural gas;hydrate;phase equilibria ;alternative energy 1、前言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广、规模大、埋藏浅、成藏物化条件优越等特点,是21世纪继常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清洁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处于亚稳定状态,其相态转换的临界温度、压力和天然气水合物的组分直接制约着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最大深度和矿层厚度。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天然气水合物—溶液—气体三相平衡变化的过程,任何能影响相平衡的因素都能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或分解过程[1]。因此,研究各种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溶液—气体的三相平衡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可提供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或分解信息。因此,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前沿问题。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验方法和数学预测手段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随着透明耐高压材料的出现和相关实验测试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的研究不断深入。 2、国内目前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的主要五大研究热点 2.1 研究热点一:含醇类和电解质体系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研究 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采油厂的严则龙(1997年)在长庆油田林5井采用井口注醇防止油管和地面管线天然气水合物堵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梅东海和廖健等人:(1)(1997)在温度262.6~285.2K范围内分别测定了甲烷、二氧化碳和一种合成天然气在纯水、电解质水溶液以及甲醇水溶液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平衡生成压力[3]。(2)(1998)对36个单一电解质水溶液体系及41个混合电解质水溶液体系中气体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进行了预测。但对于二元以上的混合电解质水溶液体系,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还有待改进[4];在温度260.8~281.5K和压力0.78~11.18MPa下,研究了含盐以及含盐和甲醇水溶液体系中的水合物平衡生成条件。认为无论对于单盐或多盐水溶液体系,甲醇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溶液中甲醇增加至20%质量时,KCI 的抑制作用强于CaCl2[5];采用在Zuo一Golunesen一Guo水合物模型的基础上简化和改进的模型应用于含有盐和甲醇的水溶液体系中气体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6]。 华南理工大学的葛华才等人(2001)在模拟蓄冷空调的实验系统中研究了一元醇类添加

实验七 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

实验五薄层色谱和天然色素的提取(7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薄层色谱的一般原理和意义,学习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 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3.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其结构如下: 叶绿素中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尽管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α或-、β-和γ-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生长期较长的绿色植物中,异构体β-体的含量多达90%。β-体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结构是两分子维生素A在链端失去两分子水结合而成的。在生物体内,β-体受酶催化即形成维生素A。目前β-体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A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故本实验采用甲醇——石油醚的混合溶剂提取以上三种色素。 薄层色谱又称为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当流动相(展开剂)带着混合物组分以不同的速率沿板移动,即组分被吸附

剂不断地吸附,又被流动相不断地溶解——解吸而向前移动。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流动相也有不同的解吸能力。因此,在流动相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组分移动不同的距离而形成了互相分离的斑点。在给定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厚度及均匀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与展开剂前沿移动的距离之比值(Rf 值)是给定化合物特有的常数。即: 沿的距离样品原点中心到溶剂前心的距离 样品原点中心到斑点中 Rf 影响Rf 值的因素很多,如样品的结构、吸附剂和展开剂的性质、温度以及薄层板的质量等。当这些条件都固定时,化合物的比移值R f 是一个特性常数。 但由于实验条件容易改变而不易固定,因此在鉴定一个具体化合物时,经常采用与已知标准样品对照的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及鉴定工作,在灵敏、快连、准确方面比纸色谱优越。薄层色谱的特点是:(1)设备简单,操作容易;(2)分离时间短,只需数分钟到几小时即可得到结果,因而常用来跟踪有机反应监测有机反应完成的程度;(3)分离能小虽,斑点集中,特别适用于挥发性小,或在高温下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离的物质;(4)可采用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且可在较高温度下显色;(5)不仅适用于小量样品(几毫克)的分离,也适用于较大量样品的精制(可达500毫克)。应该指出,薄层色谱是否成功,与样品、使用的吸附剂、展开剂以及薄层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三、试剂及器材 1.器材:剪刀、研钵、布氏漏斗、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层析缸、玻棒、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2.5 cm ×7.5 cm ,6块)。 2.试剂:硅胶G ,羧甲基纤维素钠、中性氧化铝(150~160目)、甲醇、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菠菜叶。 四、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 未完,请自己查 五、实验内容与基本操作 1.薄层色谱 (1)吸附剂与展开剂: 吸附剂(固定相):用于与样品发生吸附作用的固定不动的物质。在混合物样品流经吸附剂(固定相)的过程中,由于各组分与吸附剂(固定相)吸附力的不同,就产生了速度的差异,从而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开。一般常用的吸附剂为氧化铝和硅胶。硅胶可分为硅胶H (不含黏合剂)、硅胶G (含黏合剂)和硅胶HF (含荧光物质,可在紫外光下观察)等。氧化铝同样也可分为以上几种类型。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分析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分析 天然药物可以说是伴随人类社会存在而存在。十八世纪以前是人类疾病的主要治疗剂。随着十九世纪现代医学及化学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天然药物逐渐失去人们的重视而萎缩,特别在西方世界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近20年来天然药物在世界范围的“回归大自然”的呼唤中苏醒,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份成药或改造结构获取新的化学药品一直也是化学药品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重点谈及的是多种天然成份组合应用的药物。 由于受气候、环境、社会、经济、饮食等因素的影响,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环境污染疾病、肿瘤、药源性疾病、外伤及营养过盛或营养不良性疾病、老年性疾病明显增加,疾病从治疗型向预防型转变。现有化学药品未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整体医学的崛起:医学界越来越认识到治疗应强调整体的健康观;治疗的出发点是激发自然治愈力;治疗疾病的主角是患者自身,治疗者不过是援助者;应综合应用各种疗法,这与我国中医药的学说相通。中医药学也是极其强调治病的原则是整体调节,把治病的着眼点放在培育调动人体的正气上。 现化代学药物疗效不佳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与耐药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又开始把视线投向天然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6年召开的第2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的第72号决议里首次强调了传统医药对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呼吁各成员国予以重视,这无疑对天然药物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以后的各次会议及相尖的专业会议上一再强调开发应用传统药,加强传统药的管理、安全性研究。WHO 与美国芝加哥的依利诺斯大学药学系合作开展“药学科学合作研究计划”并在那里建立了草药库。1997年出版了WHO草药汇编,收载了全球不同地区广泛使用的草药。 据统计,1997年全世界药品市场总值近3000亿美元。美国占近30%,欧洲近28%,亚洲近26%(日本占20%,南韩、中国等近6%)。从1990年开始到1995年欧共体与美国、日本就医药制品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进行了协调,并建立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国际协调会”,争取医药技术在三个不同区域统一化。一旦达成协议,这三个地区中的任一国家所完成的新药上市前的全部测试工作,可以得到三个地区的共同承认,这一做法得到WHO的支持并要向非联盟地区推广。可以说这三个地区是全球药业的代表性地区,因而有关天然药的发展情况也以这三个地区为主介绍。

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姓名:张真真学号:20115051247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 指导老师:曹新华职称:讲师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在随之改变。特别是对身心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环境、食物、医药、日常用品等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没有危害成份的纯天然产物就越来越受广大人群的喜爱,于是关于天然产物的研究也随之兴起。 关键词:原生生物;再生生物;淀粉;油脂;生态环境 引言 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以及人和动物体内许许多多内源性的化学成分统称作天然产物。随着生态系统的日益破坏,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天然物的多样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科研机构开始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展对天然产物的研究。天然产物的研究,近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由于分离手段的进步和现代波谱仪器的普及,使天然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相对变得较为容易。发现新化合物的速度大大加快。 1原生生物资源的研究 直接以原生生物力为研究对象。对原生生物中有开发价值的生物成分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这些成分的应用,最后进行工业性试验。如黄栌化学成分的研究[1]是在研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直接利用其叶提取工业桔酸。类似的研究如甜味素[2]、天然色素[3]、精油[4]等的开发。 1.1 天然甜味剂、色案及香精 已发现二十多种植物含有天然甜味素成分[5]。目前已开发的有甜叶菊甘、甘草甜素等。天然甜味素以其安全性而引人注意。 天然色素主要着重于红、黄、兰三种天然色素主要着重于红、黄、兰三种色素的开发,如从辣椒、仙人果、火刺、苋菜等植物中提取红色素,从姜黄中提取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继煤,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之后的新型能源物质,它被誉为21世纪最清洁的能源物质。本文章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以及形成条件,追溯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这为指导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对于人类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还存在着一些难关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进展能源物质意义探索 一、引言 1.1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 天然气水合物就是我们熟称的“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是因为它的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燃烧。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一定的高亚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的结晶物质,其主要是分布在深海沉积物和陆域的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等地域。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矿产资源,虽然其成分与天然气相似但是较之更为纯净,开采时只需要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能源当之无愧的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 1.2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及优点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CH4?8H2O,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首先需要低温的环境,天然气水合物在在0―10℃时生成,在超过20℃的温度时便会分解。其次需要高压的条件: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满足可燃冰的生成然而在海洋深处,30个大气压是很容易满足的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越不容易分解。最后充足的气源是必不可少的。在海底深处经常会有很多有机物的沉淀,这些有机物质中含有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后可以产生充足的气源。

天然色素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生物技术 天然色素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摘要: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是食品,化妆品工业所青 睐的染色剂。 关键词:色素;有机溶剂萃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色素提取 1 前言 色素的食品中添加必不可少的要素,各种色彩鲜艳的色素,一方面可以提高食欲,另一方面能提高商品价值。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两种,目前食品中的大部分色素仍然是通过人工合成的。近几年来,苏丹红、孔雀绿等合成色素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疑虑。随着现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发现,大部分人工合成色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严重的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而天然色素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种类繁多[1]。因此发展天然色素是食用色素的必然趋势。 2 色素研究现状 天然色素主要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的原料主要是甜菜红、姜黄素、红花黄素、叶黄素、叶绿素铜钠、辣椒红色素、高粱红色素和玉米黄色素等[2]。近年来,随着对天然色素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所利用的原材料也更加丰富。如朱彩燕[3]以常见的中药材决明子为原料,成功分离纯化大黄素,适用于大量制备高纯度的大黄素以及含量测定。周岩[4]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红花红色素,研究了红花红色素的分离纯化条件,并且对红花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孙明奇[5]利用柑橘果皮为原料提取类胡萝卜素,并且采用超声波和机械搅拌辅助,优化了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9.3h,选定提取转速为2400r/min,提取料液比为1:80,获得提取率为82.1%。唐琳[6]以迎春花为原料提取黄色素,确定了色素提取条件,分析了该黄色素组分。朱洪梅[7]以玉米糁为原料提取黄色素优化了黄色素提取条件,并研究了玉米黄色素抗氧化活性。赵丹青等[8]利用向日葵花瓣提取黄色素,并研究了该色素的稳定性。蔡璇[9]等以四季桂为原料提取类胡萝卜素色素。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存在两个缺

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发展

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发展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天然药物一直是人类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主要来源。天然药物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药物,是药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讲述了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发展。 【关键词】天然药物;开发;发展 天然药物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药物,在医药的发展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不断发展和进化,同时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也从未中断过。据记载,人类利用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远古时代的原始人在寻找食物时,意外地发现服用某些植物和动物后会引起不同的生理反应,人类在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后,开始利用这些天然物质来治疗疾病,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失败,终于发现了药物。这种来自自然界的可以缓解或治疗疾病的物质就是最原始的“药物”,国外称之为“天然药物( natural medicines)”,我国称之为“中草药( Chineseherbal medicines) ”或中药“(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 ”。无论哪种称谓都是指来源于自然界所有生物中的、具有明确治疗疾病作用的单一化学成分或多组分物质,包括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的活性物质。在20世纪发明合成药物即所谓“西药( westernmedicines)”之前,“天然药物”或“中草药”是唯一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迄今为止世界上不少民族仍在使用。在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丛林中,有些部族至今还在采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治病。在古代文明的几个发源地,许多药学著作记载了这方面的成就。例如,公元一世纪时希腊的Dioscorides的《本草学》载有几百种药物;罗马帝国时代盖仑编写的《百科全书》的本草篇中有近400种药物;世纪中亚名医阿维森纳的《医典》药物篇总结了当时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药学知识。我国在数千年前就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主要是植物药,也有动物药和矿物药;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共52卷,收载天然药物达1892种、处方12000多条。由此可见,天然药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曾经作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 1805年21岁的德国药剂师FriedrichSertürner 从罂粟中首次分离出单体化合物吗啡( morphine),开创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分的先河。这一伟大功绩不仅是人类开始利用纯单体化合物作为药物的标志,紧接着又陆续从植物中分离出吐根碱( emetine ) 、马钱子碱( brucine ) 、士的宁( strychnine ) 、金鸡纳碱( cinchonine ) 、奎宁( quinine ) 、咖啡因( caffeine ) 、尼古丁( nicotine) 、可待因( codeine) 、阿托品( atropine) 、可卡因( cocaine) 和地高辛( digitoxin ) 等具有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伟大成就之一青霉素的偶然发现以及广泛应用不但扩大了天然药物的研究范围, 同时也加速了其发展速度。到20世纪90年代,约80%的药物都与天然产物有关: 有的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有的通过对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有的受天然产物结构的启发而设计后人工合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与新药开发-胡国强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与新药开发 姓名:曹宁专业:药理学学号:104753141002 摘要: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 天然药物一直是人类防病治病的主要来源。天然产 物是自然界的生物历经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二次代谢产物, 具有化学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类药性。临床上应用的许多药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 如天然产物可作为药物半合成的前体物、药物化学合成的模板以及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20 世纪80~ 90 年代, 由于受高通量筛选和组合化学的影响, 天然药物的研究一度进入低谷。近10 年来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 中的作用又重新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天然产物已成为发现治疗重大疾病的药物或重要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源泉之一。现就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新药研发; 回顾与展望 21 世纪是世界制药工业充满生机和剧烈竞争的世纪, 我国制药产业由于研发 能力严重滞后等原因, 许多制药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选择。制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国际化朝阳产业, 药品是国际贸易交换量最大的15 类产品之一, 也是国际贸 易中增长最快的5 类产品之一。药物作为保障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特殊商品, 也决定了药物研发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因此药物制造业成为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长周期, 但是高利润的产业。由于世界各国法律赋予新药的特殊地位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垄断性质, 同时新药开发并成功上市往往为药厂带来极其巨大的利润, 所以开发新药是世界各大药企争取市场份额、扩大利润的重要途径, 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开发新药被各大制药企业视为生命线。目前合成药物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表现在开发费用激增、周期延长、成功率大幅下降、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等, 所以科学家又重新将新药开发的目光关注到天然产物上, 尤其是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 tax ol) 的发现更使科学家对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药充满了信心。地球上存在的25~ 35 万种高等植物一直是药物的主要来源, 至今世界上仍有约75% 的人口主要 依靠这些高等植物作为最基本医疗保健来源, 植物提取物是国际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一种新的产品形态[ 1]。自然界的生物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合成了许许多多结

关于天然色素提取液的除杂及浓缩工艺原理介绍

让天然色素提取的杂质分离和浓缩的压力作为动力,依靠传输介质膜选择实现物质分离和提纯浓缩,分离过程不涉及相变的使用。 膜分离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四种主要的交叉流膜工艺,各种膜的分离与截留性能以膜的孔径和截留分子量来加以区别。膜过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很广泛地用于医药、染料、食品果汁处理工业了,将膜过滤技术应用在天然色素的生产,可以提高天然色素的生产收率、去除副染料及小分子杂质、降低生产成本,无疑膜技术为巩固其在天然色素工业中的地位起了致关重要的作用,并在国内某天然色素的生产企业中得以成功应用。

在天然色素工业中应用的膜过滤技术主要有超滤和纳滤:超滤用于发酵生产色素的澄清,替代了传统澄清方法,其典型操作压为4~10bar,它能将大分子悬浮物及蛋白进行有效截留而让澄清的色素提取液渗透通过膜进入渗透液侧。

过程中料液通过泵的加压,料液沿着滤膜的表面流过,大于膜截留分子量的物质、分子不透过膜流回料罐,小于膜截留分子量的物质或分子透过膜,形成透析液。在超滤过程中,浓缩液中的悬浮物及大分子物质会吸附一些色素,通过加水进行透析可将有效的色素洗涤出来,提高生产收率,在纳滤过程中,通过加水透析可将浓缩液中的小分子杂质及无机盐透析出来,提高产品的纯度。 膜与原工艺结合:应用膜工艺可回收上清夜中的剩余色素,提高收率20%以上,同时离心分离液经超滤后滤液澄清透明,杂质少,纳滤膜在常温的条件下进行预浓缩避免了升温蒸发对色素的破坏提高成品质量,浓缩液浓度可达20-30%,节省纳滤浓缩的除水成本在20-30元/吨水,喷雾干燥除水成本在80-100元/吨水。该工艺的应用色素的效价提炼收率将接近100%,且由于副产品的脱除成品色阶将比原工艺提高15-30%。 此外,研究表明,去除杂质后,浓缩天然色素提取的分子量在200 - 300之间,通过选择特定的小型纳滤试验设备的截留分子量可以透析的一部分,橘霉素能减少可接受的水平,完全解决质量问题的。 注:以上资料由莱特莱德提供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新药的“金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克服困难,8年之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大关,出口总值达7.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1%。 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约占中药出口总值的2/3。这几个市场的中药出口近几年都稳步增长。去年中药对亚洲出口4.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270万美元,同比增长12.58%;对非洲出口1049万美元,同比增长8.16%;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同比增长2.19%;对南美洲的出口975万美元,同比下降了1.72%。目前,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市场,也是我国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值得研究和开拓。 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 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早在1987

天然药物化学探究进展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摘要:结合当今世界医药研究的新方向,我们不难看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医药研究的新方向应该是生物制药。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有专家认为本世纪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为生物化学的发展,是因为:生命科学,如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学和生物技术的超速进展,为发现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层分离技术和各种光谱分析法,对天然药物成分复杂,含量少。不容易分离的得到很大的解决。则本文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天然药物;研究;方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tudy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has undergone a major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8373794.html,yer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various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the natural medicine composition is complicated, less content.Not easy to separate greatly solve.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this paper made a review.

天然气水化合物前沿研究(文献综述)

单位代码 学号1224150173 分类号 密级 论文 文献综述 2013 年 12月 22日

天然气水化合物前沿研究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公认的 21 世纪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就藏在海底或高纬度永冻区。由于它的开发可能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所以前期调查工作更为重要。可燃冰开采过程中存在难点问题,减压法和综合法是现有水合物开采技术中经济前景比较好的开采技术。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现状;趋势;问题 一、概述 现在地球能源危机成为大家遇到巨大困难之一,能源的争夺成为引发国家之间战争的重要因素。于是可燃冰作为一类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的开采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天然气水合物的定义:小分子气体(如甲烷至丁烷,氮,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和水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下接触后形成的以甲烷为主(>90%)的笼状水合物,又叫“可燃冰”或“甲烷水合物”。[1-2-3]据估算全球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约为2×1016m3成为剩余天然气储量的136倍。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的有机碳的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而且分布状况很均匀,几乎遍布全球的各大洲。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的新型清洁能源。根据我国海洋地质调查部门的调查,发现南海北部具有良好的可燃冰资源前景,并将南海可燃冰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纳入了 973计划,标志着中国对替代能源可燃冰重大基础研究已全面展开。目前,对可燃冰的研究发展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能源专家的广泛关注。 二、天然气水化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具有笼状结构的似冰状结晶化合物,气体分子多以甲烷为主 ( >90%),所以也被称为甲烷水合物 (Methane Hydrates)。天然气水合物与天然气的成分相近似,且更为、纯净。简单地说,天然气水合物就是天然气(甲烷类,是细菌分解有机物和原油热解时所产生的)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和很高压力下形成的一种冰状的固态晶体。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呈白色,形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被点燃,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为“可燃冰”。具体地来

蔬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蔬菜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薄层色谱的原理。 2.掌握薄层层析法分离微量组分的操作技术。 3.了解蔬菜中主要色素的基本性质,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及原理。 二、基本原理 (一)菠菜中的色素简介 菠菜叶中富含多种色素成分,如叶绿素(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 55H 72O 5N 4Mg) 和叶绿素 b(C 55H 7O 6N 4Mg),结构见图1。二者差别仅是 a 中一个甲基被 b 中的甲酰基所取代。它们 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N N N N H 3C CH CH 2 R CH 2CH 3CH 3 H 3C O CO 2CH 3 CH 2CH 2O O CH 3CH 3 CH 3CH 3CH 3Mg 图1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的结构(叶绿素a :R=CH 3, 叶绿素b :R=CHO ) H 3C CH 3R CH 3H 3C R H 3C CH 3CH 3CH 3CH 3CH 3 图2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结构(β-胡萝卜素:R =H ,叶黄素:R = OH ) 胡萝卜素(C 40H 56,见图2)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 α-, β - 和 γ - 胡萝卜素,其中β - 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在生物体内,β - 体受酶催化氧化即形 成维生素 A 。目前β - 胡萝卜素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 A 使用,也可作为食 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C 40H 56O 2,见图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2年第六期 论文与案例交流 1水合物晶体结构和性质 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消耗带动了工业和社会的进步,然而对能源的过度依赖也使得全球陷入能源危机之中并积极发展替代能源。由于有技术及经济等众多壁垒的限制,使得清洁新能源大规模工业化利用尚需一定时日。因此,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被很多国家提上日程,近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文章指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两倍于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之和。因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等各类可燃气体,是上等的优质燃料,若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能源,无疑将会极大地缓解整个世界能源体系的危机现状。当前全球已经有79个国家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而30多个国家相继开展了水合物的研究工作[1]。 2007年,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世界上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某些气体或它们的混合物与水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生成的一种半稳态的类似于致密冰雪的冰状笼型固体化合物,由水分子的几何晶格构成,晶格含有被轻烃或其他轻质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占据的空穴,一般在25℃以下有可能形成。水分子称为主体分子,而轻烃或其它轻质气体通常称为客体分子。由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不同形式的刚性笼架晶格,每个笼架晶格中包含一个主要为甲烷的天然气分子,水分子与天然气分子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在自然界中,水合物大多存在于大陆永久冻土带和海底沉积层中,其组成以甲烷为主,与天然气相似,故常称作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甲烷含量高达99%的天然气水合物又称为甲烷水合物。 已经发现的水合物类型共有三种 [1-6] :I 型、II 型和H 型。其 中结构Ⅰ型属于体心立方体结构,可由天然气小分子在深海 形成,其笼架晶格以各自的笼架体心堆砌排列。结构Ⅱ型属于金刚石立方结构,可由含分子大于乙烷小于戊烷的烃形成。结构I 型和结构II 型主要有小腔和大腔两种结构。结构H 型属于六面体结构,可由挥发油和汽油等大分子形成,结构H 型有小腔、中腔和大腔三种结构。腔体的大小不同,所能容纳的客体分子大小也不同。当各个腔体全部被占据时,三种类型的水合物有着大致相同的组分构成:85%的水和15%的客体分子(摩尔组分)。 天然气水合物的不同外观形式及其所能容纳的客体分子见图1。 水合物三种结构类型的孔腔大小尺寸划分标准及性质见表1。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刘玉洁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100044) 摘 要:天然气水合物被发现的200多年来,普 遍被认 为是未来传统能源的替代,对其研究也成为热点。本文在研究前人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对影响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抑制剂防治水合物危害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合物系统知识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传统能源替代抑制剂 图1天然气水合物结构示意图 注:51264代表笼结构由12个五面体和4个六面体组成。 表1三种水合物类型性质比较 水合物 结构I II H 孔腔小孔腔大孔腔小孔腔大孔腔小孔腔中等孔腔 大孔腔 表述方法512512625125126451243566351268单元格中孔腔数26168321平均孔腔半径 3.95 4.33 3.91 4.73 3.91 4.06 5.71调和数20 24 20 28 20 2036 单元格水分子数 4613634 注:调和数为孔腔边缘的氧原子数。 43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发展趋势

《风味化学与食品添加剂》 课程论文 学 专 姓 日期2013.6.19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与发展趋势 XXX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食用天然色素是指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对食品具有着色能 力的物质的总称。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制订法规、淘汰大部分有毒的化学合成 色素, 那些不仅有染色功能, 而且还有营养和保健功效, 并能赋予食品许 多新功能的天然色素将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详细地介绍了食用天然色 素及其提取技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天然色素提取方法发展趋势 前言 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特别是动植物体中,其安全性和营养价值高,有的兼具一定的药理作用。用天然色素着色,色调自然纯正。由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提取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原料预处理能耗高,热敏性组分易被破坏,生产的色素产品纯度差,有异味和溶剂残留等缺点,直接影响了天然色素的发展及应用。伴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一些现代化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到天然色素的生产中。开发天然色素是世界食用色素业和医药等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目前还处在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并存及同时发展的状态。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问题, 本文就目前天然色素的提取种类、提取方法及提取物的性质研究进行综述。 1发展简史 我国使用天然色素已有悠久历史,《史记·货殖传》记载:“茜栀千亩,亦比千乘之家。”说明古代就利用了茜草科植物和黄栀子等天然色素。北魏末年(公元6世纪)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从植物中提取色素的记载。[1]我国古代使用天然色素,在日本近年出版的《天然着色料》一书就引证了这些文献。公元前1500年,埃及墓碑上就绘有着色的糖果。公元前4世纪,葡萄酒就用色素着色,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就开始利用茜草色素。公元10世纪,美洲的托尔铁克人与阿芝特克族人相继栽培胭脂虫的寄生植物,繁殖胭脂虫,并提制胭脂红用于食品着色等。[2]然而,这些天然色素不论在品种上或是性能上都远不能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天然色素着色力低,对光、热、氧气、pH 等稳定性差,成本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染料化工的发展,出现了合成色素。1856年英国W.H.珀金斯(Perkins)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有机色素苯胺紫,

全球植物药发展现状

全球植物药发展现状 近年来,植物药在欧洲日益受到重视和青睐,其发展速度已快于化学药品,目前正处于兴盛时期。无论从经济实力、科研技术、法律法规,还是从消费观念来讲,欧盟都是西方最成熟的植物药市场,也是中药巨大的潜在市场,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 植物药在全世界的应用历史已经相当久远。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化学药物的出现曾一度将植物药挤入市场的边缘。而今,人们在衡量、取舍化学药物速效和严重毒副作用所带来的痛苦时,植物药又一次以其回归自然的理念走到药物学家和患者的面前。世界植物药市场中主要以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占主导。 欧洲:庞大的市场,快速发展的产业 欧洲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之一。中医药传入欧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深入认识并使用。近几年来,中草药的使用在欧洲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中药及其制剂已遍布欧洲市场。 据统计,目前欧洲植物药市场规模约为7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45%,平均年增长率为6%。而欧洲最大的市场仍然属于老牌市场——德国,法国紧随其后。根据数据来看,德国和法国占整个欧洲植物药市场份额的60%左右。其次,英国占10%左右,排第3位,意大利市场增长极为迅速,已经和英国所占市场份额旗鼓相当,也在10%左右,余下的市场占有率排序分别为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市场不同,其销售渠道也存在差异,销售的产品当然也随着地域而有所不同。比如德国的销售渠道以药店为主,占总销售的84%,其次为杂货店和超市,分别占11%和5%;而法国的销售渠道主要为药店占65%,超市占28%,保健食品排第3位,占销售额的7%。 法规标准 为统一各国间有关植物药的法规,1965年,欧共体制定了第一药物指令(65/EEC)。 1988年,欧共体制定《草药制品管理准则》明确规定:“草药是一种药物,所含的活性成分只是植物或植物药制剂。草药作为药物就必须要有销售许可证。在产品上市之前,必须符合质量、安全和功效的标准。”且要求许可证的申请提供以下资料:1、组成成分的定性、定量资料;2、制造方法的描述;3、初始材料的控制;4、需定期进行的质量控制和鉴定;5、成品的质量控制与鉴定;6、

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现状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是一种白色固体结晶物质,它是由天然气与水所组成,呈固体状态,其外貌极象冰雪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因此有人称其为“可燃冰”、“气冰”、“固体瓦斯”。随着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耗尽,各国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接替能源。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正受到各国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简介了天然气水合物和各国对其化合物物资源调查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固态甲烷;资源调查;研究现状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 (2) 第三章国际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研究现状 (2) 第四章我国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调查现状 (5) 第五章意见与建议 (7)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第一章概述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人类学会使用第一个火种时便开始了能源应用的漫长历史。几千年来,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已经历了三代,正在向第四代能源时代迈进。主体能源的更替充分反映出人类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第一代能源为生物质材,以薪柴为代表;第二代能源以煤为代表;第三代能源则是石油、天然气和部分核裂变能源。实际上,第二代和第三代能源是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第四代能源的构成将可能是核聚变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 核聚变能主要寄希望于3He,它的资源量虽然在地球上有限(10~15t),但在月球的月壤中却极为丰富(100~500万t)。氢能是清洁、高效的理想能源,燃烧O),并可再生,氢能主要的载体是水,水体占据着地球表面的2/3耐仅产生水(H 2 H)和水,甲烷气燃烧十分以上,蕴藏量大。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 4 干净,为清洁的绿色能源,其资源量特别巨大,开发技术较为现实,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体能源,是人类第四代能源的最佳候选。 天然气水合物往往分布于深水的海底沉积物中或寒冷的永冻土中。埋藏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天然气水合物要求该处海底的水深大于300-500m,依赖巨厚水层的压力来维持其固体状态。但它只可存在于海底之下500m或1000m的范围以内,再往深处则由于地热升温其固体状态易遭破坏。储藏在寒冷永冻土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大多分布在四季冰封的极圈范围以内。煤、石油以及与石油有关的天然气(高烃天然气)等含碳能源是地质时代生物遗体演变而成的,因此被称为化石燃料。从含碳量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含碳总量大约是地球上全部化石燃料的两倍。因此,据最保守的统计,全世界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贮存的甲烷总量约为1.8×108亿m3,约合11万亿t(11×1012t)。数亿如此巨大的矿物能源是人类未来动力的希望。

从中草药中提取天然色素

周又红 从中草药中提取天然色素 一.问题的提出 当你吃五颜六色的食品时,你注意到或关心过这些食品的颜色是从哪里来的?你是不是很担心食品中色素是否有毒?原来食品颜色可以分成自然色彩和人工着色,苹果红、橘子黄、大米白、菠菜绿都是这些植物自然的颜色,我们不必担心它们有毒。但是一些饮料、加工食品等需要加入食品着色剂,用以改善食品的色泽,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适用对象 本活动适合12-18岁青少年 三.活动目的 希望青少年通过从中草药或天然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了解食用色素知识,研究天然色素。 四.活动准备 1.样品:从中药房购买5~10种不同的中草药各1克。例如:栀子、黄柏、鸡血藤、紫草、茜草、大青叶、玫瑰花苞、姜黄、桑葚、鸡冠花、草红花、木槿花、金银花、荆芥、紫苏等,可以在活动前将它们分别浸泡在酒精里。收集橘子皮、西红柿汁、西瓜汁等, 2.用具:烧杯、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量筒等 3.药品:药用酒精、酸、碱 4.信息:查阅关于食用色素的相关知识,了解人工色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人们对食品天然色素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活动内容 1.取少量紫草样品于两只小烧杯(各约0、1克)中,分别加入10毫升蒸馏水和10毫升药用酒精(最好在活动前将它浸泡在酒精里)。 2.将装有紫草水浸液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促进其中色素的溶解。 3.除去紫草渣,将液体分成两份于三只试管中,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酸液,一只试管中加入碱液,一只试管作对照。将实验结果记录。 4.取紫草的酒精浸液于三只试管中,同上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5.选取多种实验样品同紫草一样的操作,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