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例题的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例题的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与课本知识,而要让学生会运用课本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变”的过程中使其思维得到积极锻炼,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
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探究。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
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弦,AE⊥CD,垂足为E,BF⊥CD,垂足为F,
求证:EC=DF.
(本题来自《几何》第3册84页第12题)
交⊙O于G,下面的结论:1.EC=DF;2.DE=CF;3.AE=GF;4.AE+BF=AB中,正确的有()
4
A.1、4
B.2、3、4
C.1、2、3
D.1、2、3、
不变,便得新题,变化后的图形如下:
原题可以引申为:如图,直线MN和⊙O切于点C,AB是⊙O的直径,AC是弦,
AE⊥MN于E,BF⊥MN于F,
N
(1)求证:AC平分∠BAE;
(2)求证:AB=AE+BF;
2
(3)求证:BF
=4
EF⨯
EA
(4)如果⊙O的半径为5,AC=6,试写出以AE、BF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变式四:把直线EF动起来,由相切变为相交,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猜想并推断原有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即把原来的封闭型试题演变为动态几何探索题。
题目如下:
(1)如图,AB是⊙O的直径,直线L与⊙O有一个公共点C,过A、B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为E、F,则EC=CF.
(2)上题中当直线L向上平行移动时,与⊙O有了两个交点C1 、C2 ,其它条件不变,如图,经过推证,我们会得到与原题相应的结论:EC1=FC2;(3)把L继续向上平行移动,使与弦C1C2与AB交于点P(P不与A、B重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形下,请你在圆中将变化后的图形画出来,标好对应
的字母,并写出与(1)、(2)相应的结论等式,判断你写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说明理由;若成立,给予证明。
结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结论成立或不成立的理由:
象以上这种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题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意识的去分析和研究,是举不胜举、美不胜收的。
我想,拿到一个题目,如果这样深入去观察、分析、解决与反思,那必能起道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增大课堂的容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特别是自主探索,创新思维的能力,也就无需茫茫的题海,唯恐学生不学了。
我会继续努力并也建议老师们深入去研究课本的例、习题和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象学生一样,不断追求。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
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
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讲完负负得正的规则后,出了这样一道题:—3×(—4)= ?,A学生的答案是“9”,老师一看:错了!于是马上请B同学回答,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2”,老师便请他讲一讲算法:……,下课后听课的老师对给出错误的答案的学生进行访谈,那位学生说:站在—3这个点上,因为乘以—4,所以要沿着数轴向相反方向移动四次,每次移三格,故答案为9。
他的答案的确错了,怎么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又怎样纠正呢?如果我们的例题教学能抓住这一契机,并就此展开讨论、反思,无疑比讲十道、百道乃至更多的例题来巩固法则要好得多,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计算是初中代数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把握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各老师在例题教学方面可谓“千方百计”。
例如在上完有关幂的性质,而进入下一阶段——单项式、多项式的乘除法时,笔者就设计了如下的两个例题:
(1)请分别指出(—2)2,—22,—2-2,2-2的意义;
(2)请辨析下列各式:
①a2+a2=a4②a4÷a2=a4÷2=a2
③-a3·(-a)2=(-a)3+2=-a5
④(-a)0÷a3=0 ⑤(a-2)3·a=a-2+3+1=a2
解后笔者便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
(1)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 (2)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
些? (3)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了有效的“方子”。
实践证明,这样的例题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在计算的准确率、计算的速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
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
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