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范畴及其属性的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范畴及其属性的理论分析

苗金明黄习兵冯志斌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100013)

摘要安全生产范畴及其属性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规制措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安全生产是指为有效控制事故风险、危险有害因素所采取的各种专门措施和从事的专门活动的总称,是一种风险管理,是行动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从过程及措施上看,安全生产应是一个经济学范畴;从结果和目标上看,安全生产是一个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方面的法学范畴。安全生产是一个具有经济学和法学双重意义的特殊概念,其属性首先表现为经济属性,并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出现,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属性则成为附属,而界定其为法学范畴则勉为其难。

关键词安全生产;范畴;经济属性;法学属性

1 引言

什么是安全生产?目前,学界尚未对此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认识和定义。2002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安全生产法》也没有对安全生产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对安全生产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和定义尤其是对其边界、外延进行界定,是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规制措施的一个基本前提。本文将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和法理学的基本观点来探讨安全生产范畴及其属性。

2 安全、危险、风险的基本概念

2.1 安全的概念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安全意味着不危险。古汉语中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韦氏大辞典》对安全的解释为“没有伤害、损害或危险,不遭受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这是人们传统的认识。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是相对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具体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实际状态的心理感受和认知。国际民航组织给安全下了这样一个的定义: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以下。可以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生产系统所具有的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良好状态。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安全场所”,并不能保证这种场所绝对不发生事故,只是发生事故的可能很小,以至于认为不会发生超过人们所能承受风险的伤害。安全的定量表达则用“安全性”或“安全度”来反映。

2.2 危险与风险的概念

危险是安全的反义词。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具体认识,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实际状态的心理感受和认知。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1]

风险是一个常用的基本词语,在字典中,对它的解释是:生命与财产损失或损伤的可能性。刘新立(2006)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期间内,某一时间导致的最终损失的不确定性[2]。风险与危险有着密切关系,两者一字之差,但表达的含义和作用却有很大的区别。危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对其不利威胁达到一定程度的实际状态的心理感受和认知,而风险则是危险程度高低的具体度量。进一步,风险可解释为,风险是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件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由此可见,生产系统的事故风险可以用式(1)来表示。工程上,为了对风险进行量化,通常采用系统发生某种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即概率来近似衡量风险。危险是主观的,风险是客观的。

()

R=f p,c(1)式中:R—生产系统事故风险;

p—生产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生产系统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2.3 安全与危险的关系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和科技水平的制约,人们只能认识一定的危险,同时也只能对已经认识、并认为应该控制且可以控制的危险进行控制管理。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人们对安全与健康要求的提高,人们又发现了新的危险,同时生产过程也可能出现新的危险状态,这时人们必须探索并采取新的技术、管理等措施来取得新的安全状态。人类总是在所认识的范围内,按照生产力水平,不断改善自身的安全状况。如图1所示,人类改善自身安全状况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符合认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1]。安全是相对的,事故风险是客观的,危险具有普遍性。

图1 安全与危险的关系

2 安全生产的范畴

2.1 安全生产的定义

自从人类进入到工业社会后,随着能量利用形式与规模的增多和升级扩大,以及机器设备的大量使用和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在为人类创造大量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企业生产、社会环境带来了工业风险,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生产必须安全成为现代社会最求的目标。安全生产,用数学语言表述就是,给生产过程设定一个约束条件:安全。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把“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公山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者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后者则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项方针、原则和要求,都不够全面。

综上所述,本文对安全生产的定义是: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或者,为了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疾病、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等)、环境破坏等事故及灾害的发生,消除或有效控制事故风险、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使生产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正常进行,所采取的各种专门措施和从事的专门活动的总称。

2.2 安全生产的边界、外延和内容

从客体上分析,安全生产以有目的及有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过程为边界,并以具有固定或相对固定的作业场所及在其中进行的劳动过程的安全生产,即以作业场所安全或职业安全健康/卫生为主;从结果及主体上分析,安全生产的外延是既保护劳动者等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也包括保护生产、财物、环境免遭破坏或损坏,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安全生产的内容实质上是对事故风险的管理控制,是一种风险管理,是行动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归结到经济上就是安全投入的有效落实以实现人们可接受的安全水平。

根据上述分析,从过程及措施上看,安全生产应是一个经济学范畴;从结果和目标上看,安全生产是一个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方面的法学范畴。因此,安全生产是一个具有经济学和法学双重意义的特殊概念[3]。

3 职业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安全生产的异同

3.1 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的含义

职业安全卫生(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是美、英、日等西方国家采用的说法,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