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系统分析工程项目的系统描述(一) 工程项目的环境系统(一) 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二)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三)项目的行为系统(四)项目组织系统(一)工程项目的环境系统工程项目的环境是指对工程项目有影响的所有外部的总和,它们构成项目的边界条件,主要体现在: 1.环境决定着对项目的需求,决定着项目的存在价值. 2.环境决定着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它们的优化. 3.环境是产生风险的根源. 环境对于项目及项目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长江三峡工程的环境系统三峡水库是一个狭长的河
道型水库。

三峡库区西起重庆巴县鱼洞镇,东至湖北宜昌三斗坪坝址;纵深长600余公里,宽度多小于1000米;岸线长2000多公里;水库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

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以及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丰都、石柱、涪陵、武隆、长寿、渝北、巴南、主城区、江津市,共计20个县(区、市),总面积达5.67万平方公里。

其中,淹没陆地面积达600平方公里。

三峡库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

其中,水库泥沙淤积、水库诱发地震、库岸稳定性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等,都是举世关注的三峡库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
洞庭湖的淤积等。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一)气候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气候又一定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

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的影响范围,两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过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

年平均气温变化不超过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气温可增高0.3~1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度;极端最高气温可降低4度,最低气温可增高3度左右;相对湿度夏季增大3%~6%,春秋两季增大1%~3%,冬季将减小2%。

建库后年降水量增加约3毫米,影响涉及库周围几千米至几十千米,因地形而异;仍需警惕伏旱对农业的影响。

平均风速将增加15%~40%,因建库前库区平均风速仅2米/秒左右,故建库后风速仍不大。

(二)陆生植物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80属、560种。

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

因此,不至于造成物种的灭绝但其中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川明参三种珍惜植物必须妥为保护。

(二)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实质上是工程项目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的描述系统。

由于项目管理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所以工程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系统,它是项目过程中的一条主线。

工程项目目标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项目目标系统有自身的结构。

2.完整性。

3.目标的均衡性。

4.动态性。

长江三峡工程的目标系统长江三峡工程成本预计三峡工程所需投资,静态(按1993年5月末不变价)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库区移民工程400亿元)。

动态(预测物价、利息变动等因素)为2039亿元。

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约需195亿元;二期工程(首批机组开始发电)需3470亿元;三期工程(全部机组投入运行)约需350亿元;库区移民的收尾项目约需69亿元。

考虑物价上涨和贷款利息,工程的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长江三峡工期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综合效益【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
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

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

三峡地下电站布置于枢纽右岸,利用弃水发电,可以提高工程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地下电站6台机组投产后,加上大坝左、右电站26台机组,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250万千瓦,年最大发电能力达1000亿千瓦时。

三峡输电系统工程是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建设的国家能源重点项目,总投资348.59亿元。

线路总长度6519千米,跨越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160多个县级行政区,被誉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

至2010年底,三峡输电工程已累计安全送出电量4492.3亿千瓦时,相当于1.6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

到2011年3月,历时近20年论证和建设的三峡电站输电线路工程全部完工。

【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
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三峡升船机布置在枢纽左岸,主要用于为大型客轮提供一个“电梯式过坝”的快速通道,将成为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楼梯式过坝”的有效补充,大大提高船舶过坝效率。

(三)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即工程项目应完成的工程技术系统,它决定项目的类型和性质,决定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

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是由项目的设计任务书、技术设计文件等定义的,并通过项目实施完成。

它的要求有:1.空间布置合理,各分部和专业工程协调一致。

2.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率地运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运营费用低,能源、人力消耗省。

3.结构合理,没有冗余,各部分、各专业工程投资比例合理,质量和寿命期设计均衡。

4. 它必须是一个均衡的简约的高效率运行的整体。

5.与环境的协调。

三峡工程施工主要技术难题三峡工程自1992年施工以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有3个项目:一是永久船闸高边坡的开挖和锚固,二是二期深水围堰,三是高强度、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

三峡工程施工自主创新技术破解世界筑坝难题�0�2 1.世界
领先的截流施工技术�0�2 承担保护二期大坝浇筑重任的
二期围堰最大堰高82.5米,围堰防渗墙施工最大深度达
74m,基础地质条件复杂,是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防渗墙
工程。

在围堰填筑和防渗施工中,葛洲坝集团应用先进的双轮铣设备,采用“两钻一抓”、高压旋喷登新技术,在围堰防渗墙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确保围堰顺利建成。

1998年,三峡二期围堰经受了百年一遇洪峰及10多次长江洪峰冲击的考验,监测结果表明,大江基坑渗水量甚微,上游围堰仅0.026m3/秒,下游约0.06m3/秒,远低于设计预期值,“滴水不漏”的围堰成功担当起保护三峡二期基坑主体工程施工重任。

�0�2�0�2�0�2 2. 高强度混凝土浇筑施工三峡大坝混凝土浇筑从1998年开始施工,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高强度浇筑,年浇筑量都在400万立方米以上,大大超过了巴西伊泰普电站创造的混凝土施工强度世界纪录。

1999年,葛洲坝集团完成砼浇筑247万m3,占三峡当年浇筑总量458.5万m3的53.9%;最高月产34.1万m3,最高日产1.39万m3。

2000年完成砼浇筑258万m3,占当年浇筑总量388.6万m3的66.4%。

2001年,完成砼浇筑185.73万m3,占当年浇筑总量403万m3的46%。

在三期大坝砼浇筑施工中,葛洲坝集团创造了大坝甲块年平均上升高度63.7米,最高坝块年上升高度68米等多项施工纪录,为三峡大坝2006年5月20日提前计划10个月浇筑到顶作出了重要贡献。

3.创新性的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是大坝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三峡区域夏季气候炎热,混凝土浇筑强度为世界之最,大坝浇筑块体尺寸大,
建筑结构形式复杂。

由于皮带机运送预冷混凝土时温度回升较大(夏天高温季节时,每运送150�0�2米,混凝土温度约回升1℃),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难度。

为攻克顽症,确保工程质量,葛洲坝集团技术人员围绕混凝土施工展开了科技攻关,使三峡工程在这个世界水电工程的老大难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创了混凝土骨料二次风冷技术,盛夏时将拌和楼生产出的混凝土全部预冷到7℃;突破并严于规范要求,对高标号混凝土进行“个性化”通水冷却,很好地控制了混凝土最高温度;采用保温性能优良的聚苯乙烯板进行大坝表面的永久保温;在管理上总结出“天气、温度控制、间歇期”三项预警制度,保证了混凝土温控各个环节的高质量。

技术创新,有效地控制了坝体的温升,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成功遏制了裂缝的产生,使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的顽症得到根治 4.革命性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为保证三峡大坝混凝土高强度高质量施工,三峡建设者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优化资源配置,选定采用6台塔带机为主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大规模采用如此先进的水电施工设备在世界尚属首次,使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从传统常规的吊罐浇筑,升华为混凝土一条龙连续生产,实现了工厂化作业生产的特点,使三峡工程在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5.碾压混凝土围堰快速施工技术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与下游土石围堰一起保护右岸大坝、电站厂房及右岸非溢流坝
段的施工,是实现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的关键性控制工程。

围堰轴线长度为580米,堰顶高程140米,最大堰高121米,顶宽8米,混凝土浇筑量为167.3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电站的混凝土浇筑量。

三期围堰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型,其总方量居碾压混凝土围堰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堰”。

�0�2 6.爆破施工技术光面爆破技术是在葛洲坝电站建设时期率先开发的一项爆破新技术,葛洲坝集团在三峡工程中使该技术进一步完善并成熟地运用。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是在花岗岩山体中开挖形成的长7公里、宽56米,最深176米的巨型石闸,直立高边坡的稳定是三峡工程施工重大技术难题之一,葛洲坝集团通过成功运用光面爆破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岩体的震动。

在二期厂坝工程基坑保护层水平预裂施工中,葛洲坝集团广泛采用坝基岩水平光面一次性爆破技术,经声波检测,波速均在4400-5600m/s之间,半孔率达95%以上。

葛洲坝集团的乳化炸药混装车技术在中国施工界掀起一场“爆破的革命”。

葛洲坝集团把这一技术运用到三峡施工中,彻底改变了爆破施工的“风险”概念。

7.大型金属结构制造安装技术在三峡二期主体工程施工中,葛洲坝集团承担了泄洪坝段3扇底孔事故门、11扇底孔进口封堵检修门、11扇底孔出口封堵检修门、23扇深孔工作门、22扇表孔工作门的制造安装和启闭机的安装,金结安装总量达9.1万吨,相当于10多个百万千瓦级水电站金结
安装的总量。

葛洲坝集团精心配置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在压力钢管制作安装中,首次采用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填补了国内水电行业的一项空白。

在深孔闸门和门槽安装中,采用“倒装法”施工,并采用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解决了在深孔制作、安装特大形钢衬砌的焊接难题,实现了不锈钢复合钢板在我国水电行业首次大规模成功应用。

仅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一施工任务,施工创造了在同一坝段日安装425吨、月安装2500吨、年安装18200吨的行业新纪录。

2002年国务院验收专家组对导流底孔金结及启闭机安装工程进行
竣工验收,共验收单元工程128个,优良率达100%,工程质量被评为优良等级。

导流底孔下闸蓄水后,创造了滴水不漏的奇迹。

8.大型发电机组安装技术
�0�2�0�2�0�2�0�2三峡发电机组安装过程,是我国机电安装水平全面提高的过程。

三峡左岸设14台机组,其中葛洲坝集团承担4台机组安装任务。

葛洲坝集团针对巨型机组的技术特点,就大型定子组装焊接自动化技术,大容量、大尺寸机组现场定子叠片组装技术,转子不圆度焊接技术,及磁轭、磁极不圆度等项目开展了技术攻关,还先后攻克了“三峡水轮机共振”、“三峡水轮机活动导叶端部间隙变化”、“三峡5号机发电机转子热套”、“三峡机组轴系校正”等重大技术难题,使机组安装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根据三峡开发总公司对新投产机组“首稳百日”(投产机组在一百天时间内不能
出现因为安装原因而停机,只有连续稳定运行一百天的机组才能将其移交运行单位)的要求,葛洲坝集团精心组织所承担的10号机安装施工,该机组投产发电后成为三峡首台通过“首稳百日”运行考核的机组,为我国乃至世界水电建设开创了先河。

(四)工程项目的行为系统工程项目的行为系统是由实现项目目标,完成任务所有必需的工程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序的动态的工作过程。

人们通常指的“项目”就是指项目的行为系统。

它的基本要求有:1.它应包括实现项目目标系统必需的所有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计划和控制过程中。

2.保证项目实施过程程序化、合理化,均衡地利用资源,降低不均衡性,保持现场秩序。

3.保证各分部实施和各专业之间有利的、合理的协调。

通过项目管理,将由上千个、上万个工程活动导演成为一个有序的高效率的经济的实施过程。

图1三峡工程投资管理模式示图图2 三峡工程主体工程投资构成图�0�2 长江三峡进度计划管理特点针对三峡工程特点、进度计划编制主体及进度计划涉及内容的范围和时段等具体情况,确定三峡工程进度计分三个大层次进行管理,即业主层、监理层和施工承包商层。

通常业主在工程进度控制上要比监理更宏观一些,但鉴于三峡工程的特性,三峡工程业主对进度的控制要相对深入和细致。

这是因为三峡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和施工承
包商多。

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任何一家监理和施工承包商所监理的工程项目和施工内容都仅仅是三峡工程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而且业主在设备、物资供应及标段交接和协调上的介人,形成了进度计划管理的复杂关系。

这里面施工承包商在编制分标段进度计划时,受其自身利益及职责范围的限制,除原则上按合同规定实施并保证实现合同确定的阶段目标和工程项目完工时间外,在具体作业安排上、公共资源使用上是不会考虑对其他施工承包商的影响的。

也就是说各施工承包商的工程进度计划在监理协调之后,尚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工程进度计划在空间上、时间上和资源使用上的交叉和冲突矛盾。

为满足三峡工程总体进度计划要求,各监理单位控制的工程进度计划还需要协调一次,这个工作自然要由业主来完成,这也就是三峡工程进度计划为什么要分三大层次进行管理的客观原因和进度计划管理的特点。

(五)工程项目组织系统项目组织是由项目的行为主体构成的系统。

常见的有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商,供应商等。

它们之间通过行政的或合同的关系连接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为了实现共同的项目目标承担着各自的项目任务。

项目组织是一个目标明确、开放的、动态的、自我形成的组织系统。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为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2009
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1115.98亿元。

截止2009年12月31日,集团合并资产总额2,809.8亿元,国有权益1,698.5亿元。

共有从业人员14403人,其中在岗职工11909人。

年末在岗职工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689人,占职工总数的30.97%;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3875人,占职工总数的32.5%。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

集团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以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的清洁能源
集团,主营业务是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