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摘要:软土路基的沉降直接影响到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降低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流程,阐述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保证措施,最后得出了软土路基沉降的响因素。

关键词: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对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公路路基中的沉降要求就是其中关键的内容。

只有通过对软土路基沉降过程中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测量,获得准确的信息数据,才能精确的计算出路面的形变是否符合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关键的步骤就是准确的获取相关数据。

1监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
1.1监测点设置
在经过对本地断高速公路地形的观察,了解相应的地形特点,才能够进行相应观测元件的设置:
a)通常来说,检测元件对路面剖面距离监测的范围应小于等于50m,检测高度视情况而定,如果监测的地形平坦,路基构成均匀,则高度应不大于5m。

同时,对于那些地形变化较大的路段,检测剖面的检测距离应该适当;
b)在石质材料构成的路堑路基面上埋3个桩对路基进行检测(见图1);
图1路堑监测剖面图
c)如下图所示,利用沉降板对路堤基底进行检测。

如果路基两侧的斜坡度大于1∶5的情况时,就应该在路基地步距离路基中线两米的地方在增加两个监测板,对路基进行监测;在公路路基的表面合理的埋下三个观测桩;对于那些地层变化较大的路基以及路基层比普通地段较厚的路基应该进行更加准确的监测工作,具体的,可以多增加沉降管的埋设来实现。

(见图2);
图2路堤沉降监测剖面图
d)道路路基在地形过渡地段要增加沉降板的埋设数量,具体的可以在距离碎石坡脚或者是结构物以外一米的地方再各增加一个
沉降板,选择一个坡面进行坡面沉降管的埋设;
e)在对道路进行碾压之前,在路基的中央地段埋入一个沉降板,并且在路肩部分埋入一个观测桩进行监测。

1.2观测元件埋设
1.2.1沉降板的埋设及保护
沉降板埋入褥垫层顶部并嵌入10cm,复合地基处理段沉降板埋设位置位于桩间土上。

在沉降板的埋设之前,要准确的记录下在今后的工程操作中要如何对这一地形进行处理的内容,并且明确本地断泥土的类别。

确保地基平整,如果地基表面不平整则应该用直径大约为两厘米的沙子进行填平处理。

在确保测量杆是竖直埋设之
后,才能够在测量杆上增加保护套。

一般来说,保护套的位置应该在沉降板侧板以下的部分。

最后,再利用一定的保护套对测量杆进行保护处理,并在周围填入一定的材料稳定保护套管。

通常情况下,金属测杆应该具备内接头部分是相互连接的,螺纹部分的距离应该大于上下25mm的地方。

同时,保护管的管套应该是连接的,管套的种类应该为pvc管。

以测量杆为圆心,直径为1m的圆内,泥土应该被夯实。

在沉降板的附近要埋入标志牌,并且,要将测量杆充分保护好,可以用塑料对其进行包裹处理,防止雨水腐蚀测量杆;由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对沉降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在施工时调整沉降板的位置,使得侧杆的位置低于最底层路基表面5cm,并且使用盖子对空口进行保护。

1.2.2观测桩
通常来说,路基的铺设要到路面基床的顶层,观测桩的埋设位置应该是在距离路面左右线3.2m的地方。

而且,观测点的形状为半球形,埋设的位置要尽量高出埋设表面5mm,并且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破坏。

1.2.3单点沉降计
地基采用桩处理时,沉降板应埋置于桩间形心处。

利用机器钻孔之后埋入沉降板,钻孔孔径为ф108,对钻孔的要求要竖直。

然后在具体的根据不同钻孔的深度,决定沉降计整个标准节的大小尺寸。

而且,要将沉降计的锚固端埋入埋入地基的基岩中,再将水泥沙子搅拌后对其进行固定。

水泥浆在凝固之后在对孔内进行灌沙处
理,有效防止钻孔壁的倒塌。

沉降计的传感器应该调整到其最大量程处的70%左右。

钻孔的孔口应该得到合理的密封,防止地表水渗入,对地基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路基的断面埋设好之后,将位移计的导线钢丝套部分从路基的一侧引出路基,安装在观测箱里。

1.2.4剖面沉降管
剖面沉降管位于褥垫层上,开槽(30cm×30cm)埋设。

根据路基的具体宽度,决定沉降管的具体大小尺寸。

一般来说,沉降管的十字导槽要有一组的位置是竖直方向上的,而且在导管的外接头处用钢丝绳牵引导管至路基约2m的地方,沉降管的两端必须做到密封处理。

在埋设沉降管的上下两层地基,埋设大约厚度为5cm~10cm 的沙子,并且压实沙子,用相应的探头来检测沉降管是否已经断裂。

并且利用水泥基准台来保护管口。

1.3沉降观测流程
在相关仪器埋设之后,对数据进行观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见图3)
图3沉降数据观测流程示意图
2保证措施
2.1组织保证
因为公路软土路基所要求的观测频率较大,普通的路基是不能够与之相比的。

而且,为了有效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一般都由
项目经理带队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且,分成根据路段的长度来将队伍分成一些小的观测队伍,每个队伍负责收集本路段内的观测数据,整理之后在进行数据的录入。

2.2制度保证
建立“项目部→项目队→工区→人”的管理体系,制定沉降监测管理制度、沉降监测资料管理办法、沉降监测实施细则,对测试元件的埋设、保护、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各个环节均进行了明确规定,每个人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将监测工作的完成效果纳入到考核机制中。

2.3资源保证
由于路基的观测分为了许多小组,因此要在每个小组内都配备一定的观测仪器,比如说每个小队要有一定数量的水准仪,并且几个小队合理分配沉降计读数仪等精密仪器的使用,保证数据能够在精密的仪器测量下获取。

3软土路基沉降影响因素
3.1地基土性质对沉降影响分析
对于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由于地基的性质不尽相同,因此要对每个路段都建立相应的元路基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路基的规格,比如说路堤的高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研究出不同基土对路基沉降的具体影响大小。

因此,可以控制路堤材料以及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不同基土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得到具体的影响效果。

比如说,如果采用亚粘土、亚砂土作为路基的时,路基的高度应该不
大于20m。

相应的,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较高,地基的高度可以适当增加。

3.2路堤高度对沉降影响
一般来说,路堤的高度越大,它对地基的压力就越大。

同时,如果路堤的高度不断增加,那么就要求路堤本身要有较高的压缩厚度,路堤对自身也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所以,路基的高度大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路基的沉降程度。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路堤材料以及地基来决定适合的路堤元模型,具体分析出相应的路堤对沉降程度的影响。

不同的路堤高度会导致不同的沉降变化规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l)一般来说,路基的沉降程度以及沉降的效率都会随着路堤的高度增加而增加。

(2)对于那些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基材料,地基的高度在12m以上时,高度越大,沉降度变化的就越大。

(3)相反的,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较高,那么,沉降度受到高度变化的影响不大。

根据这些特性,可以依据不同的路基材料确定路堤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