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光纤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光纤通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数字光纤通信
课程代码:05049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
学时:108
学分:6.5
制订人:
审核:
《数字光纤通信》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
(一)学习领域定位
“光纤通信”构建于“通信原理”、“高频电子技术”等学习领域基础之上,平行学习领域为“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其定位见表一:
表一学习领域定位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职业素质为指导思想,其前导课程为《高频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平行课程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学生只有掌握了《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中信号的处理方式,才能进一步理解《光纤通信》中所讲授的内容。才能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更好的运用于实际中。每一个学习情境以多个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驱动,围绕任务的资讯,通过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完成教学过程。任务设计时要求尽量降低各任务之间知识点的重复度,同时要求任务与任务之间还要有一定的关联性,任务的复杂程度应逐渐递增,所有任务包含的知识总量应等于该学习领域的知识
总量。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多以模拟训练、现场生产实践为主,学训结合,全面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教学过程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注重对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实践课程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
正确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各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各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能独立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求解从工程中抽象出的逻辑问题以及与专业有关的实际问题,并具有工程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1. 方法能力目标:
快速获得学习中急需的知识;
利用专业书籍、图纸资料获得帮助信息;
根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案;
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更学习方案;
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根据教师示范,正确模仿并掌握动作技巧;
在学习中获得过程性(隐性)知识
2. 社会能力目标: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学习热情,规范的行为习惯,严格的纪律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围绕主题参与小组交流和讨论,使用规范易懂的语言,恰当的语调和表情,清楚地表述自已的意见;
诚实守信,认真负责,明确自已在小组团队中的作用和任务;
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
应具有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能与小组成员和教师就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交和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积极承担责任;
注重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认真、严谨地遵循技术规范。
3. 专业(职业)能力目标:
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
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备岗位变化的是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描述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期、参考学时、学习任务和学习领域目标等,见表
表二学习领域的描述
8
9
三、学习情境划分及描述
(一)学习情境设计
表三学习情境设计
表四学习情境一的描述
表五学习情境二的描述
表六学习情境三的描述
表七学习情境四的描述
四、实施建议
(一)参考教材
《光纤通信》主编:卜爱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8.
《光纤通信技术》主编:林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
《光纤通信》主编:彭利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二)校本教材编写建议
可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教材要体现通用性、实用性;增加新技术、新工艺保证其先进性。
(三)其他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多维的、开放的、自主的学习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加强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由于工程爆破有其特殊性,尤其在训练时有一定的危险性。开发工程爆破仿真软件有助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同时可降低实验实训的成本和危险。
3.构建完善的网络学习平台。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完成该领域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五、其它说明
1.本课程标准由电子通信教研室编制。
2. 完成时间: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