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氯霉素滴眼剂的制备

实验四滴眼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氯霉素眼药水的制备,掌握一般滴眼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

2.理解滴眼剂包装材料的处理方法。

3.了解常用滴眼剂的附加剂种类;了解无菌操作法的应用及其有关事项。4.掌握等渗度和pH值的调节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

滴眼剂是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无菌水性和油性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的眼用液体制剂,也可以粉末、颗粒或片装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澄明溶液或混悬液。由于眼组织较为娇嫩,敏感性强,故滴眼剂有如下质量要求:

(1)溶液型应为澄明溶液,无细菌及微粒(混悬型滴眼剂粒径不得大于15μm)。(2)与泪液等渗(相当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眼睛可忍受相当于0.6~1.5%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若因调整渗透压而影响治疗浓度时,则不宜调整。

(3)pH为5.5-7.8(为使主药稳定或增加主药溶解度而pH稍有出入的例外)。(4)应在清洁无菌环境中配制,容器及用具应灭菌,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污染。一般滴眼剂为多剂量包装,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及病眼接触易造成污染,需加抑菌剂,一般滴眼剂要求无致病菌,尤其不得有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于眼外伤及手术的滴眼剂不宜加抑菌剂,应严格灭菌,采用单剂量包装。对热稳定的滴眼剂制备流程:

原料药→配液→灭菌↘

无菌分装→质检→印字→包装→滴眼剂瓶塞→洗瓶塞→灭菌↗

三、实验内容

(一)材料与仪器

材料:氯霉素、硼砂、硼酸、尼泊金乙酯、无菌蒸馏水等。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100ml)、水浴、微孔滤膜过滤器、输液瓶、滴眼瓶、灌注器、灭菌器、pH计、澄明度检查仪、无菌操作柜。

(二)实验部分

氯霉素滴眼剂的制备

[处方]

氯霉素0.25g

硼砂0.03g

硼酸 1.90g

尼泊金乙酯0.03g

蒸馏水加至100ml

[制备]

(1)称取硼酸、硼砂置洗净的容器中,加热注射用水约90ml,搅拌使完全溶解,至60℃时,加入氯霉素和尼泊金乙酯使溶解,加水至100ml。

(2)测定pH值符合要求,用微孔滤膜过滤器过滤,滤液用250ml输液瓶收集,灌封,100℃30分钟灭菌。

(3)无菌分装——在无菌操作柜内操作中,将灭菌的药液分装于已灭菌的滴眼瓶中,封口,即得。

[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磷酸盐对氯霉素能催化水解,氯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1:400),故用硼酸、硼砂作缓冲剂,可增加氯霉素的溶解度,同时调节pH值和渗透压。成品的 pH值约为6时最稳定。

(2)氯霉素滴眼剂在贮藏过程中,效价常逐渐降低,故配液时适当提高投料量,使在有效贮藏期间,效价能保持在规定含量以内。

(3)氯霉素对热较稳定,配液时可加热以加速溶解,也可用100℃流通蒸气灭菌,本品中亦可用硝酸苯汞(0.005%)或尼泊金甲酯(0.02%)作抑菌剂。[质量检验]

[性状] 本品应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检查]

pH值:本品用型pH计,在室温℃下测定,其pH值为。

可见异物:除另有规定外,玻璃容器装的滴眼剂按注射剂项下的方法检查,但塑料容器或有色溶液的滴眼剂,应于3000-5000LX光照度下用目检视;溶液应澄明,不得有玻璃屑、较大纤维、色块和其他不溶性异物和结块现象。(见《药剂学实验》页滴眼剂的检查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表3-1 氯霉素滴眼剂的质量检验结果

项目性状pH值可见异物

结果(标准规定)

本品为液体

(应为无色澄明液体)(应为6.0~7.0)(应无异物)

结论

2、分析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实验步骤。

2

药剂学实验指导2019-2-1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9-2-1

3 3、结合本实验的处方,讨论滴眼剂处方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五、思考题

1、 处方中硼酸、硼砂、尼泊金乙酯起什么作用?用冰点降低法计算氯霉素滴眼

剂是否等渗?

2、 滴眼剂中选择抑菌剂应考虑哪些问题?

3、 调节pH 值和渗透压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附一、无菌室标准化规程

1.目的 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

2.适用范围 生测实验室

3.责任者 QC 主管、生测员

4.定义 无

5.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

6.规程

6.1.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6.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6.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6.4.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6.5.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6.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6.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6.8.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6.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6.10.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6 .11.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6.12.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6.13.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6.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6.15.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6.16.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

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7.参照《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 (无菌检查法)章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88.6-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8.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无菌室技术指导说明

在获得了无菌环境和无菌材料后,我们还要保持无菌状态,才能对某种特定的已知微生物进行研究或利用它们的功能,否则外界的各种微生物很容易混入。外界不相干的微生物混入的现象,在微生物学中我们叫做污染杂菌。防止污染是微生物学工作中十分关键的技术。一方面是彻底灭菌,另一方面防止污染,是无菌技术的两个方面。另外,我们还要防止所研究的微生物,特别是致病微生物或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了的本来自然界不存在的微生物从我们的实验容器中逃逸到外界环境中去。为了这些目的,在微生物学中,有许多措施。

无菌室一般是在微生物实验室内专辟一个小房间。可以用板材和玻璃建造。面积不宜过大,约 4 —5 平方米即可,高 2.5 米左右。无菌室外要设一个缓冲间,缓冲间的门和无菌室的门不要朝向同一方向,以免气流带进杂菌。无菌室和缓冲间都必须密闭。室内装备的换气设备必须有空气过滤装置。无菌室内的地面、墙壁必须平整,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工作台的台面应该处于水平状态。无菌室和缓冲间都装有紫外线灯,无菌室的紫外线灯距离工作台面 1 米。工作人员

4

药剂学实验指导2019-2-1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9-2-1

5 进入无菌室应穿灭过菌的服装、戴帽子。

当前无菌室多存在于微生物工厂,一般实验室则使用超净台。超净台其主要功能是利用空气层流装置排除工作台面上部包括微生物在内的各种微小尘埃。通过电动装置使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具后进入工作台面,使台面始终保持在流动无菌空气控制之下。而且在接近外部的一方有一道高速流动的气帘防止外部带菌空气进入。

在条件较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木制无菌箱代替超净台。无菌箱结构简单,便于移动,箱正面开有两个洞,不操作时用推拉式小门挡住,操作时可以将双臂伸进去。正面上部装有玻璃,便于在内部操作,箱内部装有紫外线灯,从侧面小门可以放进去器具和菌种等。

无菌操作技术当前不仅在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许多生物技术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转基因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

附二:可见异物检查法(灯检法:应在暗室中进行)

1、检查装置:

A 带有遮光板的日光灯光源:光照度可在1000~4000lx 范围内调节。

B 不反光的黑色背景;

C 不反光的白色背景和底部(供检查有色异物);

D 反光的白色背景(指遮光板内侧)。

检查人员条件 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4.9或4.9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5.0或5.0以上﹞;应无色盲。

2、检查法:溶液型及混悬型供试品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20支(瓶),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必要时将药液转移至洁净透明的专用玻璃容器内;置供试品于遮光板边缘处,在明视距离(指供试品至人眼的清晰观测距离,通常为25cm ),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手持供试品颈部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使药液中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注意不使药液产生气泡),用目检视,每次检查时间20S 。

无色供试品溶液,检查时的光照度应为1000~1500lx ;用透明塑料容器包装或有色供试品溶液,光照度应为2000~3000lx ;混悬型供试品仅检查色块、纤毛等明显可见异物,光照度为4000lx 。

3、结果判定:

各类注射剂、滴眼剂在旋转时均不得检出烟雾状微粒柱,且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或最大粒径超过2㎜的纤维和块状物等明显外来污染的可见异物。除此之外的其他可见异物(如2㎜以下的短纤维及点、块等)如有检出,除另有规定外,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注射用浓溶液20支(瓶)检查的供试品中,均

不得检出可见异物。如检出其他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仅有1支(瓶),应另取20支(瓶)同法复试,均不得检出。

溶液型非静脉用注射液20支(瓶)检查的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可见异物。如检出有其他可见异物,应另取20支(瓶)同法复试,初、复试的供试品中,检出其他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不得超过2支(瓶)。

溶液型滴眼剂 20支(瓶)检查的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可见异物。如检出有其他可见异物,应另取20支(瓶)同法复试,初、复试的供试品中,检出其他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不得超过3支(瓶)。

附三:最低装量检查法:

容量法(适于标示装量以容量计者)。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5个(50ml以上者3个),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干燥并预经标化的注射器抽尽,50ml以上者可倾入预经标化的干燥量筒中,粘稠液体倾出后,将容器倒置15分钟,尽量倾净。读出每个容器内容物的装量,并求其平均装量,均应符合规定。如有1个容器装量不符合规定,则另取5个(或3个)复试,应全部符合规定。

6

注射剂及眼药水的制备.

实验七注射剂及眼药水的制备 目的要求: 1 了解玻璃安瓿质量检查的要求,并学会玻璃安瓿的质量检查。 2 掌握手提式热压灭菌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了解灌装药液前空安瓿的处理工艺。 4.通过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掌握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过程。 5.熟悉注射剂成品质量的检查方法。 6.通过氯霉素眼药水的制备,掌握眼药水的一般要求和配制方法。 一、玻璃安瓿的质量检查 实验指导: 盛装注射液的安瓿,其表面长期与药液接触,互为影响,往往使注射剂质量发生变化,如pH值的改变、沉淀、变色、脱片等。这些现象与玻璃的理化稳定性有关,而玻璃的理化稳定性又取决于其化学组成。玻璃是由SiO2、B2O3、Al2O3、CaO、Na2O、BaO等熔成的固体溶液。目前制造的玻璃,根据它们的成分,可分为中性玻璃、含钡玻璃与含锆玻璃三种。中性玻璃是低硼硅酸盐玻璃,化学稳定性好,用作pH接近中性或弱酸性注射剂的容器。含钡玻璃和含锆玻璃,化学稳定性好,可作为pH为碱性注射剂的容器。为了保证注射剂的质量,安瓿使用前都必须通过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检查,应符合GB4771-84《药用玻璃及其玻璃容器碱溶出量试验法》的有关规定。本次实验着重掌握安瓿化学稳定性检查的试验方法。 实验内容: (一)玻璃安瓿的化学稳定性检查 每人取20支空安瓿进行割口、圆口、烘干、然后分别取6支做下列几项试验: 1.耐酸性能检查 取6支已洗净烘干后的安瓿分别注入0.01mol/L盐酸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置热压灭菌器内,在121℃,97kpa加热30分钟,放冷取出检查,不得有易见的脱片。

2.耐碱性能检查 根据不同注射剂性质的要求,可选择下列一项进行检查: 另取6支已洗净烘干安瓿。(1)分别注入0.004%(0.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置热压灭菌器内,在121℃,97kpa加热30分钟,放冷取出检查,不得有易见的脱片。(2)用0.3%(0.0075mol/L)氢氧化钠溶液,照上述方法检查,不合格安瓿不得超过2%。 3.中性检查 (1)浓甲基红试液的配制:取甲基红40mg,加乙醇75ml与0.02mol/L氢氧化钠液适量(约3.75ml)至其pH为5.2,再加新沸过的冷蒸馏水适量,使成100ml即得。 (2)甲基红酸性溶液的配制:取上述甲基红液20ml,加新沸放冷的蒸馏水950ml,加0.02mol/L盐酸液适量(约3.8ml)至pH为4.2,添加适量新沸过的冷蒸馏水使全量成1000ml 即得。 (3)检查法:取6支已洗净烘干后之安瓿分别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置热压灭菌器内,在121℃,97kpa加热30分钟,放冷取出检查,安瓿内甲基红酸性溶液的pH值应为4.2-6.2。 (二)手提式热压灭菌器的使用 1.手提式热压灭菌器的结构 包括主体、消毒锅、盖、安全阀、放气软管、压力表等。其主体及盖采用铝合金的铸件,消毒锅采用铝板压制成,总重量12公斤,消毒锅直径28厘米,深28厘米,容积约18升。 2.使用方法 (1)将欲消毒物品包扎后放入消毒桶内的筛板上。 (2)在主体内加水3升。 (3)将消毒桶放入主体内,此时水不应该倒入消毒桶内,盖上软管插入消毒桶的槽内,盖上的螺栓紧固槽应与主体的螺栓槽对正,然后顺序地将相对方位的翼形螺母均匀旋紧,使盖与主体密合。 (4)将消毒器放在热源上加热,开始时将放气阀放在垂直开放位置,消毒器内空气会随着加热由此阀孔逸出,当水煮沸时有一股较急蒸汽冲出,将放气阀关闭,此时消毒器内压力随着继续加热而上升,在压力表上指示出来。当器内压力至所需范围时,适当调整热源,使之维持恒压,并开始计算时间。 (5)待灭菌时间到达,除去热源,使其自然冷却,待压力回复到零时,将放气活门打

五种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的建立

五种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的建立 p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将滴眼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修订为无菌检查项目,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的规定[1],当建立药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药品的无菌检查。为了保证五种滴眼液的无菌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五种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建立了各品种的无菌检查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妥布霉素滴眼液,规格:(8ml:24mg)/支;批号:3100608;氯霉素滴眼液,规格:(5ml:12.5mg)/支;批号:3100607;色甘酸钠滴眼液,规格:(8ml:0.16g)/支;批号:3100609,;牛磺酸滴眼液,规格:(8ml:0.4g)/支;批号:3100119;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规格:(5ml:12.5mg)/支;批号:3100310;样品来源:市售。验证试验用菌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六种阳性对照试验菌,菌种都来源于中检所。 1.2 方法 (1)菌液制备。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H进行。 (2)供试液制备。取样品至少60ml,都加置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450ml制成供试液,供三株阳性对照试验菌实验;另取同法制得的供试液进行另三株阳性对照试验菌实验。 (3)薄膜过滤法。取一次性全封闭集菌三联培养器,先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少量润湿滤膜。将供试液通过三联培养器,供试液全部过滤完毕后,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冲洗时充分振摇、荡洗筒壁,细菌每筒分别冲洗0ml、150ml、300ml、400ml,前四次每次冲洗50ml,以后每次冲洗100ml;真菌每筒分别冲洗0 ml、150ml,每次50ml,冲洗三次,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各阳性对照试验菌,过滤,每筒培养器中加入100ml相应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作为试验筒。另取已湿润的全封闭集菌培养器加入等量的相应培养基和阳性对照试验菌,作为阳性对照筒。再取两联全封闭集菌培养器,取相应的的溶剂和稀释剂同法操作,但不加入阳性对照菌,作为阴性对照筒。按规定温度培养3~5天,观察不同冲洗量对6株阳性对照试验菌的影响。 2、结果 逐天观察6株阳性对照试验菌在其相应的各培养基管中的生长情况,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牛磺酸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各试验筒冲洗150ml,6株阳性对照试验菌都生长良好;冲洗0ml,有个别阳性对照试验菌生长缓慢。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各细菌试验筒分别冲洗400ml、300ml,真菌各试验筒冲洗150ml,6株阳性对照试验菌都生长良好;妥布霉素滴眼液细菌试验筒冲洗300ml,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极弱,表明妥布霉素对枯草芽孢杆菌较敏感,此试验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氯霉素滴眼液细菌试验筒冲洗150ml,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极弱,表明氯霉素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因此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牛磺酸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分别以150ml/筒的冲洗量检查;氯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

实验四+氯霉素滴眼剂的制备

实验四滴眼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氯霉素眼药水的制备,掌握一般滴眼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 2.理解滴眼剂包装材料的处理方法。 3.了解常用滴眼剂的附加剂种类;了解无菌操作法的应用及其有关事项。4.掌握等渗度和pH值的调节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 滴眼剂是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无菌水性和油性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的眼用液体制剂,也可以粉末、颗粒或片装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澄明溶液或混悬液。由于眼组织较为娇嫩,敏感性强,故滴眼剂有如下质量要求: (1)溶液型应为澄明溶液,无细菌及微粒(混悬型滴眼剂粒径不得大于15μm)。(2)与泪液等渗(相当于0.9%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眼睛可忍受相当于0.6~1.5%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若因调整渗透压而影响治疗浓度时,则不宜调整。 (3)pH为5.5-7.8(为使主药稳定或增加主药溶解度而pH稍有出入的例外)。(4)应在清洁无菌环境中配制,容器及用具应灭菌,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污染。一般滴眼剂为多剂量包装,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及病眼接触易造成污染,需加抑菌剂,一般滴眼剂要求无致病菌,尤其不得有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于眼外伤及手术的滴眼剂不宜加抑菌剂,应严格灭菌,采用单剂量包装。对热稳定的滴眼剂制备流程: 原料药→配液→灭菌↘ 无菌分装→质检→印字→包装→滴眼剂瓶塞→洗瓶塞→灭菌↗ 三、实验内容 (一)材料与仪器 材料:氯霉素、硼砂、硼酸、尼泊金乙酯、无菌蒸馏水等。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100ml)、水浴、微孔滤膜过滤器、输液瓶、滴眼瓶、灌注器、灭菌器、pH计、澄明度检查仪、无菌操作柜。 (二)实验部分 氯霉素滴眼剂的制备 [处方] 氯霉素0.25g

氯霉素滴眼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氯霉素滴眼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目的:验证氯霉素滴眼液的最佳冲洗量。方法:以4种不同冲洗量对氯霉素滴眼液按2005年版药典二部通则中眼用液体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按无菌检查法中薄膜过滤法处理后,加入阳性对照菌试验。结果:验证出氯霉素滴眼液最佳冲洗量为500ml.结论:氯霉素滴眼液的最佳冲洗量的验证按本法操作简单易行。 关键词:抗生素药;薄膜过滤法;冲洗量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眼用液体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除另有规定,按无菌检查法中薄膜过滤法或直接接种法检查,通过对无菌检查法中薄膜过滤法处理的4种最佳冲洗量的验证,总结出氯霉素滴眼液的最佳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提供简便易行的检验方法 材料:仪器:HT Y—Ⅲ型智能集菌仪(杭州泰林医疗器械厂)泵苏调至130rpm;一次性使用全封闭集菌培养器(杭州泰林医疗器械厂),规格:KSF330,孔径:0.45um,专用于抗菌性供试品。试剂:0.1%蛋白胨水溶液,自制:0。9%氯化钠溶液,自制。培养基:脱水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脱水改良马丁培养基(灵敏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63501﹞、生孢梭均﹝CMCC(B)64941﹞白色念珠菌﹝CMCC(B)98001﹞黑曲霉﹝CMCC(F)98003﹞(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供试品:氯霉素滴眼液 方法与结果 2.1对照菌的制备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菌的斜面培养物各1环,分别接种至5ml应羊肉汤培养基中,30—35C培养18—24小时。取生孢梭均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30—35C培养18—24小时。取白色念珠菌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C培养24——48小时。接种黑曲霉培养基至改良马丁培养基琼脂斜面上,23—28C培养5—7天。加入3—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下孢子。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分别稀释,制成每ml中约10—100cfu并计数,备用。 薄膜过滤法的方法验证 冲洗剂为0.1%蛋白胨水溶液。按《中国药典》规定取样量的供试品溶液,通过孔径0.45um的已被冲洗剂润试过的一次性全封闭集菌培养器,分别用300,500,1000,1500ml的冲洗量分次振摇冲洗,抽滤至干,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对照用菌液。再加入刘乙醇酸盐培养基或改良的马丁培养基各100ml,相应温度培养3—5天,逐日观察结果。 2.3氯霉素滴眼液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 按《中国药典》规定取样量,按照上述验证过的无菌检验方法进行检查。供试液全量通过集菌培养器,用0.1%蛋白胨水溶液500ml,分3次冲洗完,每次经振摇后抽干,冲洗完毕后,量筒注入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各100ml,其中一筒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做阳性对照;另一桶注入改良马丁培养基100ml,同时做0.1%蛋白胨水溶液的隐形对照试验。分别置30—35C培养箱中培养7天,逐日观

一种氯霉素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101181251A (43)申请公布日 2008.05.21(21)申请号CN200710031557.1 (22)申请日2007.11.22 (71)申请人梁业和 地址5104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东平广州东康药业有限公司 (72)发明人马仁强;梁业和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海波 (51)Int.CI A61K31/165; A61K9/20; A61K9/48; A61K47/04; A61K47/26; A61K47/32; A61K47/36; A61K47/38; A61P27/02; A61P31/02;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

一种氯霉素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霉素滴眼剂,由固体 部分和溶媒部分组成,其中固体部分以氯霉素为 主要成分,辅以药用辅料制成;溶媒部分由pH值 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或其它成分与水制成,应 用时将固体部分加入溶媒部分中振摇即溶解成氯 霉素滴眼剂。本发明滴眼剂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市 场上氯霉素滴眼液质量不稳定、有效期短、副作 用分解产物二醇物含量偏高或不合格等问题,具 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08-05-21公开公开 2008-07-16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0-08-25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权利要求说明书 一种氯霉素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氯霉素滴眼液说明书

氯霉素滴眼液说明书 氯霉素滴眼液用于结膜炎、沙眼、角膜炎和眼睑缘炎,相信很多人都用过,但是却不知道氯霉素滴眼液说明书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氯霉素滴眼液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氯霉素滴眼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氯霉素滴眼液 商品名称:氯霉素滴眼液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氯霉素。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结膜炎、沙眼、角膜炎和眼睑缘炎。 【规格型号】8ml:20mg 【用法用量】外用,滴眼。一次1~2滴,一日3~5次。 【不良反应】1.偶见眼睛疼痛、视力改变持续发红或刺激感。2.口腔苦味。 3.偶见儿童使用后出现再生不良性障碍性贫血。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大剂量长期使用(超过3个月)可引起视神经炎或视神经乳头炎(特别是小儿)。长期应用本品的患者,应事先作眼部检查,并密切注意患者的视功能和视神经炎的症状,一旦出现即停药。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2.滴眼时瓶口勿接触眼睛,使用后应将瓶盖拧紧,勿使瓶口接触皮肤以免污染。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虽是局部用药,但因氯霉素具有严重的骨髓抑制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后亦可能引致新生儿和哺乳婴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宜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尚不明确。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 【包装】用塑料瓶装,每瓶8毫升。 【有效期】12 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212 怎样使用氯霉素滴眼液呢 氯霉素滴眼液用于治疗由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敏感菌所致眼部感染,如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等。 氯霉素滴眼液为氯霉素类抗生素。在体外具广谱抗微生物作用,包括需氧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立克次体属、螺旋体和衣原体属。氯霉素滴眼液对下列细菌具杀菌作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 氯霉素滴眼液的使用方法:滴于眼睑内,一次1~2滴,一日3~5次。 如何贮藏氯霉素滴眼液 绝大多数药品都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光线、湿气和温度等。氯霉素滴眼液需要遮光,密闭,在凉处保存。 氯霉素滴眼液的主要成份为:氯霉素。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氯霉素滴眼液外用,滴眼。一次1~2滴,一日3~5次。用于结膜炎、沙眼、角膜炎和眼睑缘炎。 大剂量长期使用(超过3个月)可引起视神经炎或视神经乳头炎(特别是小儿)。长期应用氯霉素滴眼液的患者,应事先作眼部检查,并密切注意患者的视功能和视神经炎的症状,一旦出现即停药。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滴眼时瓶口勿接触眼睛,使用后应将瓶盖拧紧,勿使瓶口接触皮肤以免污染。 氯霉素滴眼液虽是局部用药,但因氯霉素具有严重的骨髓抑制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后亦可能引致新生儿和哺乳婴儿产生严重

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及其氯霉素二醇物含量

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及其氯霉素二醇物含量倪晓霞;郑绍忠 【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P-HP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f the content of Chloramphenicol and glycols inChloramphenicol eye drops. Methods: Agilent Eclipse XDB-C18 (5 μm, 4.6 mm×150 mm) was used as the analytical column,acetonitrile-water -acetic acid (40.0:60.0:0.5) was used as mobile phase with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72 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at 30℃, the sample size was 10 μl. Results: The average recovery and RSD were 99.48%and 0.40% for Chloramphenicol, 100.36% and 0.42% for glycols; Chloramphenicol, glycols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the following ranges of conc:entration: 10.96-109.60 μg/ml (r=0.999 9), 1.95-39.00 μg/ml (r=0.999 5). Conclusion: The m ethod is good in the aspect of resolution, reproducibility and sensitivit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hloramphenicol and glycols in Chloramphenicol eye drops.%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及其分解产物氯霉素二醇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柱(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 (40.0∶60.0∶0.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2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氯霉素与氯霉素二醇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8%、100.36%,RSD值分别为0.40%、0.42%;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0.96~109.60 μg/ml(r=0.999 9),氯霉素二醇物的线性范围为1.95~39.00 μg/ml(r=0.999 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建议作为医院制剂含量测定的检验方法.

氯霉素眼药水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

氯霉素眼药水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摘要】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氯霉素滴眼液含量测定方法,对 HPLC梯度洗脱时间程序进行调整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度好、准确度高。【关键词】氯霉素滴眼液;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液相色谱仪:SHIMADZU LC-20A;色谱工作站: Lcsolution:检测器:SPD-20A紫外检测器。 1.2试剂 庚烷磺酸钠、磷酸二氢钾、三乙胺、磷酸等均为分析纯:甲醇为色谱纯:氯霉素对照品(批号:130555-200602)、氯霉素二醇物对照品(批号:130436-200704)、对硝基苯甲醛对照品(批 号:130562-200902)、羟苯乙酯对照品(批号:100847-200501)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氯霉素滴眼液由本公司车间提供。 1.3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MADZU vP-ODs ( 250mm*4.6mm. 5um):流动相 A: 0.01molL庚烷磺酸钠缓冲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g,用0.0l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再加三乙胺 5ml,混匀,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流动相B为甲醉;检测波长为277nm,按下表进行线性洗脱。

结果 2.1专属性试验 取除氯霉素外的其他各辅料,按处方比例称取,加水溶解后摇匀,作为空白溶液,按“1.6”项下方法制备空白供试品溶液,进样20pul,结果表明:辅料对氯霉素含量测得无干扰。 2.2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25.0mg氯霉素对照品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 A-B(62:38)浴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储备液,精密量取 0.6ml、0.8ml、1.0ml、1.2ml、1.4ml对照储备液至10ml量瓶中,用上述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各精密量取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积分值(Y)与进样浓度(X: ugml)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 Y-50356.91X-9470.5,r-0.9998 (n-5)。结果表明:氯霉素进样浓度在60-140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3精害度试验 精密吸取线性3号液20ul,重复进样6次,测得峰面积RSD为0.16%(n-6). 2.4重复性试验 取批号为100110的样品6份,按“1.6”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20ul,测定峰面积RSD 为1.08%《n=6)。 2.5 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每隔2小时进样测定峰面积,测得峰面积

氯霉素滴耳液的制备实验报告

氯霉素滴耳液的制备实验报告 氯霉素滴耳液是临床上治疗外耳道感染的常用药物。临床常用的剂型有水剂、油剂和复方制剂。水针用于外耳道异物及细菌感染的防治。其制备方法与剂型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制剂也不同于水剂制剂多为滴药形式,具有刺激性和毒性较小、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下。本实验为氯霉素滴耳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完成任务。 一、实验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参照药品标准建立了相应的生产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并对所需产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记录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多种方法。本实验采用超微粉量比色法进行验证测定。采用质谱法,进行溶液组分分离。分别于25℃条件下进行24 h的蒸馏沉淀测定氯霉素含量(Al、 Cl)、盐酸氯丙嗪(HCl)的质量分数和乙酸乙酯乳油含量。检测方法:加药试剂盒中用水稀释后加至100 mL离心管,然后吸取5 ml到容量瓶中(注意各容量瓶间距不应超过1 ml),加入5%~10%的乙酸铜溶液,摇匀;加温至50℃备用;摇匀,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1、将上述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一定的浓度,用注射器注入耳朵,使其滴注(10 ml/孔)。 滴注完后,将药液用纱布吸干,以保证滴注药物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生眼痛、流泪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滴注。治疗过程需用鼻导管呼吸(不需耳塞)。滴数每次5~10滴,每日3次,或每6~7天1次,但每天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30 min。不能自行增加滴注浓度(如1%碘酒100 ml兑0.9%氯化钠滴耳液50 ml,如果耳内有水,不需滴入耳内)、避免滴入过多液体(5 ml/孔)。 2、将上述溶液倒入适量的超微粉量比色液,使溶液中的溶解度达到一定的要求,以确保本实验中杂质去除率为100%。 待溶液溶解后,用1 mL氯化钠缓冲液稀释后,依次加入1.5 mL乙酸银缓冲液,调成滴耳液溶液。然后用1 mL氯化钠缓冲液(100μ L)或2 mL氨水调节 pH值至7.4左右(pH值为7~8时),用滴耳液混合物加入0.1%(pH值为7~8时)硝酸铜缓冲液进行调节,以增加实验效果。最后将滴耳液制成滴耳液液,用超微粉量比色液进行检测(溶解度以溶液达到实验要求为准):溶解度不达标时用过一次超微粉量比色液后,再次加入20μ L硝酸铜缓冲液进行调节,以确保试验效果。 3、将上述溶剂溶于100 mL无菌烧杯中,再加入500 ML纯水至满杯,搅拌溶解,再倒入 1/2容量瓶中备用。 配制好的溶液,按照药典的要求调配成混悬液。将混悬液放入无菌烧杯中,搅拌溶解后即加入5%~10%的乙酸铜溶液,摇匀后再次倒入1/2容量瓶中。将溶解好的溶液调至微稠,再倒入50 mL无菌烧杯中。将稀释后的溶液调成胶状。用无菌烧杯底端轻轻滴入20~30 ml内窥镜,用目镜观察溶质滴入内窥镜后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 4、再分别以上述方法对溶液组分进行分离。 将所取溶液分别用乙酸铜溶液、乙酸铜注射液、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并将清洗过的溶液装至特制的“无色透明滴耳瓶”中。“无色透明滴耳瓶”放于室内放置24 h备用。以丙酸铜针剂为对照,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其浓度范围在0.03~3.15μ g/ml,色谱柱为高效液相色谱柱,柱温为25℃,流动相为0.5%水相色谱柱(见图1)。 5、将上述超微粉量比色液和无菌烧杯分别置于25℃条件下灭菌24 h后,于1000±10° C 保存备用。 无菌烧杯必须清洗消毒后在无菌冷冻室中使用。所用物料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中所述保存方法进行保存。保存时间不得少于2个月。药品在保存期间不得作任何改变。

实验十二阿司匹林水溶液的稳定性预测

药剂学实验(shíyàn) 目录 一、根本(gēnběn)知识(zhī shi)与技能 一〕药剂学实验(shíyàn)任务 二〕药物(yàowù)剂型的分类 三〕药剂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简介 二、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实验二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及油类所需HLB值的测定实验三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观察 实验四氯霉素眼药水的制备 实验五双氯酚酸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一般质量评估 实验六双氯酚酸钠缓释片主药含量及释放度的测定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实验实验八凝胶剂的制备 实验九阿司匹林水溶液的稳定性预测 实验十栓剂的制备 实验十一鱼肝油微型胶囊的制备 实验十二脂质体的制备 三、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包合物的制备 实验二不同软膏基质的制备及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实验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四、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实验二对乙酰水杨酸肠溶片的制备 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的制备

根本(gēnběn)知识(zhī shi)与技能 一、药剂学实验(shíyàn)任务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处方组成、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kòngzhì)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随着医学、药学及相邻学科的开展(kāizhǎn),药剂学的内容有很大的开展。 药剂学实验是一门应用及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药剂学实验是学习药剂学重要的一环。本着强调根底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宗旨,通过典型制剂的处方设计、工艺操作/质量评定等实验内容,使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药学各专业本科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主要剂型的理论知识、处方设计原理、制备方法;掌握主要剂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考核方法;熟悉不同剂型在体外释药及动物经皮吸收实验方法及其速度常数测定;了解常用制剂机械。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试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参加制剂新品种、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打下坚实根底,为将来从事制剂研究与生产提供一个实践根底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一〕按物质形态分类 1.液体剂型通常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一定的溶媒中而制成。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 洗剂、搽剂等。 2.固体剂型通常将药物和一定的辅料经过粉碎、过筛、混合、成型而制成,一般需要特殊的设备。如:散剂、丸剂、片剂、膜剂等。 3.半固体剂型将药物和一定的基质经熔化或研匀混合制成。如:软膏剂、糊剂、凝胶剂等。 4.气体剂型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常压下沸点低于大气压的医用抛射剂〔propellants〕压入特殊的给药装置 制成,称为气雾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真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一定的分散介质中,形成均匀分散体系。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和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以高分子分散在一定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和涂膜剂等。 3.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的油溶液以微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局部软膏剂、局部搽剂等。 4.混悬型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fēnsàn)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型液体或固体(gùtǐ)药物以微滴或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如:气雾剂。 〔三〕按给药途径(tújìng)分类

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 目录 一、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药剂学实验任务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三)药剂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简介 二、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实验二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及油类所需HLB值的测定实验三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观察 实验四氯霉素眼药水的制备 实验五双氯酚酸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一般质量评估 实验六双氯酚酸钠缓释片主药含量及释放度的测定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实验实验八凝胶剂的制备 实验九阿司匹林水溶液的稳定性预测 实验十栓剂的制备 实验十一鱼肝油微型胶囊的制备 实验十二脂质体的制备 三、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包合物的制备 实验二不同软膏基质的制备及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实验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四、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实验二对乙酰水杨酸肠溶片的制备 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的制备

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药剂学实验任务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处方组成、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随着医学、药学及相邻学科的发展,药剂学的内容有很大的发展。 药剂学实验是一门应用及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药剂学实验是学习药剂学重要的一环。本着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宗旨,通过典型制剂的处方设计、工艺操作/质量评定等实验内容,使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药学各专业本科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主要剂型的理论知识、处方设计原理、制备方法;掌握主要剂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考核方法;熟悉不同剂型在体外释药及动物经皮吸收实验方法及其速度常数测定;了解常用制剂机械。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试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参加制剂新品种、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打下坚实基础,为将来从事制剂研究与生产提供一个实践基础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一)按物质形态分类 1.液体剂型通常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一定的溶媒中而制成。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 洗剂、搽剂等。 2.固体剂型通常将药物和一定的辅料经过粉碎、过筛、混合、成型而制成,一般需要特殊的设备。如:散剂、丸剂、片剂、膜剂等。 3.半固体剂型将药物和一定的基质经熔化或研匀混合制成。如:软膏剂、糊剂、凝胶剂等。 4.气体剂型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常压下沸点低于大气压的医用抛射剂(propellants)压入特殊的给药装置 制成,称为气雾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真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一定的分散介质中,形成均匀分散体系。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和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以高分子分散在一定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和涂膜剂等。 3.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的油溶液以微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部分软膏剂、部分搽剂等。 4.混悬型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型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滴或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如:气雾剂。 (三)按给药途径分类 按照给药途径分类,剂型通常可分成两大类,即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药物制剂经口服给药,经胃肠道吸收发挥作。如:口服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