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中西医治疗方法普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性眩晕中西医治疗方法普及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运动中发生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除此之外,还伴
有颈肩背痛、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耳鸣乏力等问题,甚至会发生短暂性
术发作性意识障碍或者跌扑等临床综合征,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治疗发现,颈性眩晕患者多数为男性,尤其是以中老年人居多。根据相
关数据统计,在我国成年人群体中,颈性眩晕发病率为17.3%左右,而随着社会
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颈性眩晕的发病患者年龄越来越小,呈现出明显的
年轻化趋势来。针对颈性眩晕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治疗方法,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综合中西医治疗理念后为患者进行治疗,将显著提
升临床治疗疗效。下面,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深入了解颈性眩晕的中西结合疗法,
提高民众对此病的知晓度。
1.
中医病因病机
在祖国传统医学中,颈性眩晕属于“眩晕”范畴,“眩”即为眼花,“晕”
则是头晕,由于二者常常都是同时出现,故而将其统称为“眩晕”。症状较轻的
患者闭眼稍作休息,即可缓解,而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如同乘坐车船,感觉
天旋地转,无法站立,更有甚者会突然出现扑倒现象。对于眩晕的起因,古代医
学《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灵枢卫气》中认为“上虚则眩”;《证因脉治》中也指出“有火则灼炼成痰,无火者凝结为饮,中
州积聚,清阳之气窒塞不通,而为恶心眩晕。”所以,在中医学的领域中,将颈
性眩晕的病因病机归结为肝肾不足、风阳上扰、气血亏虚以及痰瘀内阻等,在病
因病机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导致人体的头部经气运行不畅,髓海空虚,脑失
所样,出现眩晕。若以中医辨证的理论来说,眩晕患者多为本虚标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是此病的主要内在因素。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来说,颈性眩晕患者中,属于虚证者较多,所谓虚证
即为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等;而痰浊中阻,瘀血阻络以及肝阳上亢等
则属于是实证或者本虚标实证,故而有学者认为,眩晕的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和阴阳,针对精虚者,应当将治疗重点放在益精填髓以及滋补肾阴上;针对气血虚亏者,则要想办法为他们益气养血、调补脾肾;肝阳上亢者,则应做到平肝潜阳,清肝泻火;痰湿中阻者,治疗方向为燥湿化痰;若患者已经出现了瘀血,则要通窍活血。
1.
西医发病机制
西医研究表示,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具体的、明确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发现,研究学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将颈性眩晕细分为了椎动脉性眩晕、挥鞭伤后眩晕、本体颈性眩晕与老年颈源性眩晕,而我国则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的归纳,指出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都可能出现颈性眩晕。
西医对颈性眩晕的学术解释较多,本文在此不作赘述,大致将发病机制分为颈椎结构异常、交感神经刺激以及椎动脉病变等,还有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素、本体感受器异常等都有可能诱发此病。这里需要特别解释一下何为本体感受异常,这种学说是由外国学者指出的,不少海外学者都认为人体上颈椎区域功能出现了紊乱后,将导致本体感受器异常神经传入至前庭核,从而诱发颈性眩晕。颈部疼痛所引起的颈本体感觉传入出现的改变,可使得前庭与颈部感觉出现传入不匹配的问题,进而诱发眩晕、不稳或者视觉障碍等症状。
1.
中西结合治疗
1.
西医治疗
在西医领域中,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都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比如颈椎前路融合术、椎动脉支架成形术等都可用于治疗颈性眩晕,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实较为显著;而在药物治疗中,血管扩张剂为常用的药物,服用药物后将增加患者的血流量,并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机体内的微循环。
1.
中医治疗
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试验,医学对中医药的疗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中医临床上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川芎、天麻、葛根、白术以及当归,有学者对比了中药与西药整体的治疗疗效后,认为中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其不良反应率、复发率等都明显低于西药组,显著改善了临床上的诸多症状,缓解了患者的不适;而中药不仅仅可被用于内服,在外用方面,可将活血通络类的中药研磨成粉,调成膏药后可直接敷在患者的颈部。除了敷贴中医,还为患者应用上中药熏洗法,有学者使用血栓通注射液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发现加用中药熏蒸法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血栓通注射液的患者;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多以局部取穴为主,同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分型来加减穴位,比如在常规性针刺的基础之上可以加刺四关穴来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与常规性的针灸治疗法相比,加用上其他针刺穴位后,不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情感、生理及功能方面的损害也可发挥显著的治疗优势;推拿治疗在中医临床上同样较为常见,它的治疗原理是利用局部手法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放松,有中医团队采用正骨手法结合患者的压痛点强刺激来治疗颈性术眩晕,最终发现其疗效要优于单用中成药针剂的对照组;最后,在中医临床上,还可以为患者应用其他的传统疗法,比如针挑疗法,医学研究发现应用此法进行治疗后,不管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对患者而言都有十分明显的改善作用。
1.
中西结合治疗
在中西结合治疗中,可将中医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起来,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可配合上西医治疗,如此双管齐下来减轻患者的病痛。为了更好的验证中西结合治疗的成效,有学者选择了一般情况均一致的两组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组应用单一的西医治疗,另一组则联合应用穴位注射、中药及西药进行搭配治疗,最终发现采取了中西结合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更加明显,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好;还有学者应用乘晕宁片联合葛根素、川芎嗪注射液来
实施治疗,最终发现此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及维脑路通,其最终的疗效显著,同样显著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1.
小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医在治疗颈性眩晕上的实践理论越来越
丰富了,而且很多中医治疗手法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法,与此同时也涌现出现了大
量的关于中西疗法的报道来,这些报道都向我们说明了中西结合疗法的优势与亮点,它不仅仅可以提升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机体因药物应用后
出现的不良作用,减轻了患者生理及心理层面的痛苦,因此不断完善、规范中西
结合疗法就是今后治疗颈性眩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