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的课文原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9f76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1.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及原文《郑和远航》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率领大明船队远航西洋的情况!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店铺就和大家分享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难点: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出示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出示课题郑和远航简介郑和的生平3、讨论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从哪儿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2)郑和带了哪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凭借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3、了解学生读文情况4、朗读思考曾提出的相关问题5、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2024年《郑和远航》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课文及教案
![2024年《郑和远航》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6aa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3.png)
《郑和远航》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郑和远航的相关知识。
(2)运用讨论、分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郑和远航的伟大壮举,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郑和远航的意义。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如:“郑和远航,七下西洋,展示了我国古代航海的辉煌。
”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郑和远航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郑和画像,引导学生说出对郑和的了解。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查阅到的关于郑和远航的资料。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交流:讨论课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分享心得体会。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四)课堂讨论1.学生讨论:郑和远航的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查阅到的关于郑和远航的资料。
(二)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郑和船队成员,模拟远航过程。
2.学生讨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讨论郑和远航的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郑和远航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拓展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郑和远航对世界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郑和远航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苏教版小五语文下册第十一课《郑和远航》课件(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五语文下册第十一课《郑和远航》课件(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024c891cc22bcd126ff0ce9.png)
生字词学习
wéi kuí xuàn cí shān yí
bìn
桅 魁 炫 瓷 珊 夷 鬓
mǎ qiǎn qì quán zèng sī fàn
码 遣 器 拳 赠 撕 范
码头 派遣 机器 抱拳 赠送 撕扯 范围
• 码头 派遣 仪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桅杆 瓷器 身材魁梧 炫耀 珊瑚 化险为夷 鬓发
课文结构
第一次 远航 友好交往:礼节 (详) 周到,倍受欢迎 (1—5) 战胜凶险:镇定 自若,化险为夷
后几次远 航(略) (6—7) 意义巨大 扬帆远航:场面 壮观,规模宏大
郑 和 远 航
顽 强 探 索
归纳演绎
课文主要讲了 郑和第一次 下西 洋的情况,并说明郑和 七次远航 的重大意义。
郑和远航
郑和(1371~1433):中国明
初航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
云南,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提
拔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机 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 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 “佛”“法”“僧”为三宝,他也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因此被封为“三宝(三保)太监”。
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读音,画出生字词 和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3、理清课文条理。
1、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时间( 范围( 意义( 影响( ) 长 ) 广 ) 重大 ) 深远 ) 大
理解词语
• 扶老携幼: 携,携带。 搀扶着老人,领着小孩。 • 惊叹不已: 已,止。 不住的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 待,等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 夷,平坦,平安。 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郑和远航》课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郑和远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39513ba5e9856a56126027.png)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 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和友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 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 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夷。 结果:战胜了风浪。 海盗的袭击 郑和表现: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烧着。 结果:俘虏了海盗。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 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 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令出如山
振臂一呼 踌躇满志 大展宏图
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想想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能 读懂什么?
自读第五自然段: 想想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能 知道什么?你觉得郑和个什么 样的人?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 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 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 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 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 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 一次次化险为夷。
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时间( 范围( 意义( 影响( ) 长 ) 广 ) 重大 ) 深远 ) 大
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下列三 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扬帆起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巷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 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宝太监 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随行的 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 七千八百多人。
郑和 远航
郑和(1371~1433):
中国明初航海家,回族,
原姓马,出生于云南, 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
苏教版第十册语文《郑和远航》ppt课件
![苏教版第十册语文《郑和远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d1c4196c85ec3a87c2c5f0.png)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 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 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 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 南麓。终年62岁。
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 小船200多人发现了美洲,
114年之后,麦哲伦3只 小船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 。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 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 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 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 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正到现在,有 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同学们,让我们来 一起分分段吧!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至5自然段):主 要写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 的情况,是分三层来介绍的。 第二段(第6至7自然段):简 要介绍郑和从1405年到1433 年有过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 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你们做对了吗?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 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 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 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 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 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 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 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 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 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 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 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 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 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 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 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 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 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 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 一次次化险为夷。
《郑和远航》的课文原文
![《郑和远航》的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4605c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d.png)
《郑和远航》的课文原文《郑和远航》的课文原文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1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解析PPT课件
![1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解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ad534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e.png)
• 严阵以待:带,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 等待来犯的敌人。
•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的 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
7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 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第二部分(6-7)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共有7次 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洲国家的 友好交往。
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
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
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
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
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
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
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
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
什么是顶峰?
(山的最高点)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 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
(地位高,独一无二)
.
14
• 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 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
.
15
确认标识
• 从文中哪一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 模之大呢?
• 用“~~~”划出能够体现远航的规模之大 的有关语句仔细品读。
.
10
作业:
1.先解释颜色不同的字再解释词语
• 扶老携幼: • 惊叹不已: • 严阵以待: • 化险为夷:
2.简要复述课文。
3.抄写生字。
.
11
浏览诊断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义) 经过:
1.扬帆起航 2.友好交往 3. 战胜凶险
五年级语文下册《郑和远航》(第二课时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郑和远航》(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cfc63a192e45361166f504.png)
精读课文:战胜风险
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 服的呢?
困难1:险恶的风浪
困难2:海盗的袭击
精读课文:战胜风险
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 服的呢?
困难1:险恶的风浪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 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花疯狂地扑向船队,仿 佛要把船只撕裂。
把“船队”比作( 一条巨龙 ( )。 ),写出了船队的 气势壮观
精读课文:友好往来
在航行的途中,他们还和各国进行了友好的交往:
赠送礼品、交换产品等。
郑和下西洋: 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
带回的物资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药材、生产瓷器所需 的原料、珍稀动植物等。
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
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
个个惊叹不已。
惊叹不已:已,停止。 不住的惊讶赞叹。
扶老携幼:携,带领。 搀扶着老人,领着小 孩。
精读课文:战胜风险
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第 五节。
精读课文:战胜风险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 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 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 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 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 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 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 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严阵以待:待,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 等待来犯的敌人。
郑和远航 课文
![郑和远航 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e1d52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3.png)
郑和远航课文
郑和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航海家,他在15世纪展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航行,中的航海技推上新的高峰,并了展中影力的新元。
次航行生在明朝末期,1405年到1433年,共持了28年。
在郑和航行中,他三艘大型大型船,分洪武二、洪武三和洪武六,沿着的南海岸向西航行,走遍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明朝末期始,於方海外家的航行在中就被禁止了。
帝於航海的禁令一直持到1403年,年朝廷意到外部技的迅速展,尤其是西方航海技的急需,因此改了外放政策,允探索者和航海家海外家行探索航行,在航行中向外播中文化。
然中了多期的海外航行,但郑和航行是中海外航行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活,也是中原地文明注入新力的航行。
郑和航行主要完成了三任:化中的海外;掘南洋珍;以及促中的商活。
在海外方面,郑和航行完成了中外部家的交流,尤其是南海岸的展了,朝廷更是附近家多西友好往的定,建立了外交。
而在商活方面,郑和航行是中史上有史以最重要的商活之一,活不了各珍的物物品,深刻地影了此后洲和南地的商活。
此外,郑和航行更是中古期中的海洋航行技的一次革新,他引了朝廷采外技,海上技和管理提出了多前所未有的新建,更加完善了中古代海上航行系,航和工作建立了基。
另外,郑和航行中文化的播也具有重要意,他把中文化到外,人的生活和生活方式生了深刻的影。
郑和航行是中古代所的一次里程碑事件,它中有著重大的意和作用。
它不展示了中古代航海技的成就,促了中外界的交流,加了外放
政策,同中原地文明的展注入新的力,使中航海技不展,而且地的文化也有了著的影。
以上,就是郑和远航的精采历史。
郑和远航复述课文
![郑和远航复述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938fa05a8102d277a22f8d.png)
七叠神韵 一脉豪情 在万里鲸波里咆哮 越是最想倾诉 就越是沉默冷静 立在六十二艘宝船的启航处 从你的字里行间 我听到万人击水的回声
复述要求
1、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 (画出表现郑和与外国友人友好交 往的细节) 2、同位互相表演着复述一遍,互相 提意见。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 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 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 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 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 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 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 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 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复述要求
1、画出第5自然段的关键词句。 2、自己练习复述。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 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 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 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 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 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 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 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 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 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 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 虏。
自读“战胜凶险”这部分内容,画出 这一段的关键词句,自己练习复述这部 分内容。
(3分钟)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 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 佛要把船只撕裂。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1课郑和远航最新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1课郑和远航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df63dc2cc58bd63186bdca.png)
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 ( 约1451~1506)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 意大利。一生从事航 海活动。先后移居葡 萄牙和西班牙。 先后4次出海远航 (1492~1493, 1493~1496,1498~ 1500,1502~1504) 发现了美洲大陆,他 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 的航海家。
探究5: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探究4
郑和航行途中遇到了哪些凶险? 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抓住重点 词句进行朗读体会
探究5
郑和的这次远航有着 什么重大意义?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 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 西洋的故事。
课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详写:第一次远航 略写:七次远航
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远航的情况,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 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 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朗读展示
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体 会郑和远航的意义。
达标测评
一、读拼音写词语。 mǎ tóu pài qiǎn zèng sòng sī liè ( ) ( ) ( ) ( ) fàn wéi wán qiáng quán tóu cíqì ( ) ( ) ( ) ( ) 二、填字成词,并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扶老( )幼 惊叹不( ) 严阵( )待 奔腾咆( ) 规模( ) 大狂风呼( ) 名( )海外 波( )浪谷 化险为( ) 1、哈尔威船长以他的大智大勇,使人们( ),他自己却以身殉职。 2、那股偷袭的匪徒,看到这支( )的队伍,犹豫了一阵以后,调转马 头跑了。 3、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所画的那幅《故乡的回忆》使得周庄 ( )。 4、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说得头头是道,使得在场专家也 ( )。
《郑和远航》课文原文
![《郑和远航》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3986c0d1f34693dbef3e44.png)
《郑和远航》课文原文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短文训练2
![短文训练2](https://img.taocdn.com/s3/m/49f472cb08a1284ac850432a.png)
1.《郑和远航》(节选)然而这次远航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了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1.按要求摘抄短文中的句子:(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请写下来。
(2)表现海上风浪险恶的句子:(3)表现郑和等人的不畏风浪的句子:2.本段中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3.郑和的这次远航遇到了“”和“”两重凶险?请用“不但……而且……”写下来:4.解释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化险为夷严阵以待(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节选)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飞来横祸:悲愤交加:2、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读出语气,突出“”一词。
司马迁活下去,为的是。
从中你体会到3、“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小学二年级语文《郑和做舟》原文、教案及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郑和做舟》原文、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fecd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c.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郑和做舟》原文、教案及说课稿【导语】《郑和做舟》课文通过一件具体事写出了郑和从小建立理想,并为之努力的事。
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忘记了吃饭和睡觉,一心一意地造小木船,并把它们搬到湖边带领小伙伴放船启航的动人故事。
课文语言浅显,故事性强,充满童趣,合适儿童浏览。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郑和做舟》原文、教案及说课稿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郑和做舟》原文郑和是我国明朝的航海家。
他小的时候,常听祖父和父亲讲乘船远航的故事。
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船去远航啊!他常常做些小船玩儿,还常常跑到造船的地方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记下来。
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他一心一意地造船,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
没用多少天,他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一天,郑和把小木船都搬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
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得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伙伴们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造了这么多只船哪!真是太好啦!”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开始远航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木浆,就大声宣布说:“现在起航!”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
这一年,郑和才十岁。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郑和做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6生字,3多音字,会写8字,自主积存词语。
朗诵课文,能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郑和是我国明朝的航海家,小时候就常常做小船,盼望着驾船出海远航。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教学难点1、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进一步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郑和远航》ppt课件讲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郑和远航》ppt课件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4956ee3fd0a79563c1e72aa.png)
风浪 镇定自若、奋勇向前 化险为夷
海盗 严阵以待、迅速
俘虏
郑和几次下西洋呢?到了多少个 国家?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 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 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 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 ,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战船
粮船
水船
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你从 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什么?
1、远航的人多 2、“宝船”的大 3、“宝船”的多 4、“宝船”的设施先进
* 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些船为什 么被称作是“宝船”?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 米,可以乘1000多人;
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 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 的条件;
听课文录音默读感悟
1、郑和几次下西洋?课文着重写了 哪一次?
2、郑和下西洋有什么重大意义?
认识生字
桅魁炫瓷珊夷鬓 码遣器拳赠撕范
码头 桅杆 瓷器 险境 威胁 炫耀 鬓发 率领 化险为夷 惊叹不已 镇定自若 脱缰的野马
魁梧 健步 抱拳 沿途 满载 珊瑚 俘虏 凶险 撕裂 浩浩荡荡 规模宏大 严阵以待 扶老携幼 奔腾咆哮 名扬海外 狂风呼啸 波峰浪谷
船队所到之处人们的反响如何?
热烈欢迎 争相观看 纷纷换取 赠送礼物
人们的这些反响都是因为: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 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 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 意思
所以人们才
商品交换
珊瑚
香料
珠宝
大明宣德炉
景泰蓝
青花龙饰罐
永乐窑景德镇甜白釉暗花壶
瓷器
美 丽 的 丝 绸
2-11《郑和远航》
![2-11《郑和远航》](https://img.taocdn.com/s3/m/c398fda2fd0a79563c1e7271.png)
码头 范围
派遣
瓷器
赠送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撕裂
大, 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 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 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 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 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2012年11月18日,郭川开启 “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 之旅,经历了海上近138天、 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 于2013年4月5日上午8时左 右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 母港青岛,成为第一个成就 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伟业的 中国人,同时创造国际帆联 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 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2016年10月25日,郭川因突 发事故落水失联。2016年12 月7日,郭川入围2016《感 动中国》候选人物。2016年 12月15日,郭川获2016中国 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最佳体育 精神奖。
资料:
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
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 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 等。带回的物资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药 材、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珍稀动植物等。
美 丽 的 丝 绸
景泰蓝
大明宣德炉
青花龙饰罐
永乐窑景德镇甜白釉暗花壶
填一填:
郑和出使,促进了 。
郭川,男,1965年1月出 生,籍贯山东青岛。郭川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并随后在北京大学取得 MBA学位,曾参与过国际 商业卫星的发射,现为职 业竞技帆船赛手。作为"中 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 在国际知名帆船赛事中获 得诸多"第一",如"第一位 完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 亚洲人","第一位单人帆 船跨越英吉利海峡的中国 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远航》的课文原文
《郑和远航》的课文原文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
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