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基础知识培训资料.doc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917fe7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2.png)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从业人员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合理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意识、个人卫生、食品储存与加工、食品安全风险等方面论述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食品安全意识的培训食品安全意识是从业人员的首要基础。
在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中,应注重向从业人员普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
通过讲解食品安全事件的案例,引导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事关公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
二、个人卫生的培训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是食品安全的基础。
在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中,应向从业人员传授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及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
这包括从业人员洗手的正确步骤与频率、佩戴与更换工作服、保持口腔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模拟演示等方式,帮助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个人卫生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食品储存与加工的培训食品储存与加工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中,应向从业人员传授食品储存与加工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这包括食品储存温度的控制、食品的分区存放、食品材料的保质期检查与管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从业人员全面了解食品储存与加工的规范要求,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与食品安全保障意识。
四、食品安全风险的培训食品安全风险是从业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
在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中,应向从业人员传授食品安全风险的种类与预防控制措施。
这包括食品污染的类型与预防、食品中毒事件的常见原因及预防、食品过敏原的识别与防范等内容。
通过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从业人员认识到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加强他们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
总结: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从业人员作为食品安全的直接参与者,其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至关重要。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d8f2b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2.png)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一、食品安全知识1. 食品安全意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要时刻保持食品安全意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食品不受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 食品安全法规了解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规》等,确保食品从采购到加工、储存、配餐全过程符合法规规定。
3. 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饮食安全。
二、食品卫生操作1. 个人卫生食堂从业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包括穿戴整洁干净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保持手部卫生,避免将细菌传播到食品中。
2. 食品加工操作了解食品的加工操作规程,包括食材的处理、烹饪、储存等过程,做到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3. 设备清洁与消毒保持食品加工设备的清洁与消毒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杜绝细菌滋生。
三、食品储存与保鲜1. 食品储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要合理储存食品,避免食品受潮、受热、受阳光直射等影响,保持食品的品质和新鲜度。
2. 食品保鲜了解不同食品的保鲜方法,包括冷藏、冷冻、真空包装等,选择适合的保鲜方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的浪费。
四、食品废弃物处理1. 食品废弃物分类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要将食品废弃物进行分类,包括有机垃圾、餐厨垃圾等,做到垃圾分类处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2. 食品废弃物处理方法了解和掌握食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投放指定的垃圾桶、进行压缩等,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五、就餐环境卫生1. 餐具清洁与消毒保持餐具的清洁与消毒是就餐环境卫生的重要环节,食堂从业人员要对餐具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避免细菌传播。
2. 就餐环境清洁保持食堂的整洁清洁是提升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保持桌面、地面等的清洁,定期对食堂进行消毒,提供一个卫生的就餐环境。
六、食品安全事故处理1. 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食品安全事故演练,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培训,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fbe3e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2.png)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对于食品从业人员来说,掌握扎实的食品安全知识更是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从业人员准备的一份全面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从业人员首先要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这是确保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的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监管、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2、相关配套法规和规章: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详细说明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要求。
二、食品污染与预防1、生物性污染细菌:常见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了解其来源、生长条件和危害。
病毒:如诺如病毒,知道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明白如何避免食品受到寄生虫污染。
2、化学性污染农药残留:了解常见农药的种类、残留标准和去除方法。
兽药残留:熟悉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药及其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如铅、汞、镉等,知道其来源和危害,以及如何控制。
3、物理性污染异物:如头发、石子、玻璃等,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异物混入食品。
三、食品原材料采购与储存1、采购环节选择合法合规的供应商,要求其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和产品检验报告。
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查外观、气味、质地等,确保质量合格。
2、储存环节按照食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串味。
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定期检查库存食品的质量,及时处理变质食品。
四、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控制1、个人卫生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戴帽子和口罩。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品加工工作。
2、加工环境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防止老鼠、蟑螂、苍蝇等害虫的侵入。
3、加工工艺严格按照食品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控制加工时间和温度。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057aa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a.png)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一、食品安全意识与知识食品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作为食堂从业人员,我们有责任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保证所提供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1】食品安全的意义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伤害,还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打击。
因此,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2】食品卫生工作的重要性食品卫生工作涉及到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制作等多个环节,只有做好每个环节的卫生控制,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食堂从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相关食品卫生知识,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减少卫生风险的发生。
【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食堂从业人员了解和履行法律责任的基础。
我们需要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确保自己从业行为的合法合规。
二、食品储存与保鲜技巧【1】食材储存要点食材的储存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我们应当掌握以下几点储存要点:保持储存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严格控制食材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防止腐败;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确保食材的新鲜度。
【2】食品保鲜方法为了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冷藏、冷冻、真空包装等。
同时,注意掌握不同食材的保鲜与保存方法,如蔬菜、肉类、水产品等。
三、食品加工与烹饪技巧【1】食品加工要求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要求,包括在加工前对食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清洗、避免食材受到污染、合理控制加工时间和温度。
【2】烹饪技巧烹饪是食堂从业人员的核心工作,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常用的烹饪技巧,如切菜技巧、炒菜的火候掌握等。
同时,在烹饪过程中注意食材的卫生安全,避免交叉污染。
四、食品卫生控制与检测【1】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制定《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建立监测体系等。
从业人员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从业人员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1655d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e.png)
从业人员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从业人员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为了确保餐饮行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提高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我参加了一次专门针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知识和相关法规,让我对食品安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对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回顾这次培训的内容,并分享我对从业人员食品质量安全的观点和理解。
一、培训内容总结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1 食品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1.2 从业人员作为食品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
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概述2.1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
2.2 从业人员应当熟悉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安全。
3. 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制度3.1 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
3.2 从业人员应当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做到规范操作、保持卫生。
4. 预防食品污染与食品安全事故4.1 了解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和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4.2 加强食品检测和风险评估,预防食品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5. 食品原料的选择和采购5.1 食品原料的选择和采购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
5.2 加强对食品原料供应商的管理,确保食品原料安全和质量。
6. 食品加工与制作的卫生要求6.1 对食品加工和制作环节的卫生要求进行详细讲解。
6.2 强调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预防交叉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7. 食品储存与销售的卫生要求7.1 食品储存和销售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注意事项。
7.2 强调清洁和消毒措施的重要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8. 食品安全监督和投诉处理8.1 了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和作用。
8.2 学习食品安全投诉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
以上便是这次从业人员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218aa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7.png)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第一部分:食品卫生概述食品卫生是指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环节中,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预防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卫生涉及食品的质量、卫生标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等方面。
第二部分:主要食品卫生问题1.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霉菌等会导致食品腐败和食源性疾病。
2.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有害。
3.食品中的物理杂质污染:如玻璃碎片、金属碎屑等,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不安全的食品加工和储存:不规范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条件可能导致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
第三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1.保障身体健康:良好的食品卫生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2.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卫生安全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食品卫生能够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的信心,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
第四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食品加工及储存问题及解决方法:-选购无公害食品,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食品;-食品加工要采用洗手、防护措施,保证食品的卫生;-合理储存食品,避免食品受潮霉变。
2.食物中毒问题及预防措施:-食用前要加热煮熟,确保食品吃熟煮熟;-避免食品交叉污染,如生熟食品分开存储。
3.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问题及预防措施:-选购有机食品,减少农药残留风险;-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避免过量使用。
4.食品中的重金属问题及预防措施:-选择新鲜食品,减少重金属积累;-避免使用有污染的土壤或水源进行食物种植。
第五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个人防护措施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2.合理储存和加工食品:避免食品受潮、变质。
4.加热煮熟食物:确保食物吃熟煮熟。
第六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机构和法规1.监管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等。
2.相关法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标准》等。
结语:。
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食品卫生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ac17af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9.png)
12/31/2021 10食品卫生知识一、食品卫生概述1.食品与食品卫生的定义1。
1 食品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包括已经加工能够直接食用的各种食物以及一切食品的半成品及原料。
1.2 食品卫生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卫生明确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观性状。
“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的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致病、危害;其次,食品应是有营养,是能促进健康的。
因此为了提供卫生的食品,就需要创造和维持一个清洁卫生的制作环境,由身体健康的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食品,防止食品受到污染,保证我们出品产品的安全。
2.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品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卫生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由于食品加工和经营过程中的具体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卫生问题.目前影响较大的食品卫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食品受到污染的卫生问题:食品从原料的种植、生长、收获、加工、储存、运输到食用前的整个过程中,被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而使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降低或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概括起来食品的污染包括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B、食品添加剂滥用的问题C、食品本身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河豚鱼、毒蘑菇等D、在正常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E、使用的食品容器、工具、管道、包装材料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问题F、食品在加工、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热解物、氧化物等,如油脂的氧化G、食品感观性状的异常变化如肉类腐败变质、油脂酸败等H、食品的掺杂、掺假和伪造等问题3。
食用不卫生食品的危害A、引起人体急性中毒:食品被大量的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或有毒化学物质污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
B、引起人体慢性中毒:食品被某些有害物质污染,其含量虽少,但可在体内蓄积,如果长期食入该食物可引起机体的慢性中毒.C、致突变作用:食品中的某些污染物可引起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突变。
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30d02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6.png)
食品追溯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对采购的食品进行记录和跟踪,确保食 品来源可追溯。
储存环节食品安全要求
分类储存
不同类别的食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串味。
温度控制
对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进行正确的温度控制,确保食品新鲜和安全。
保质期管理
定期检查食品的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食品。
密封包装
确保配送的食品密封包装 完好,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
快速配送
尽量缩短配送时间,确保 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03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明确责任人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食品安全 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制定食品安全政策
企业应制定书面的食品安全政策,明确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和承 诺,并传达给所有员工。
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识别潜在风险
识别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是制定 应急预案的第一步。
制定应急措施
针对不同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 应急措施。
进行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 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04
食品卫生良好操作规范
食品加工场所卫生要求
选址与布局
食品加工场所应远离污染源,合理布局,防止 交叉污染。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操作流程
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操作流程,确保食品在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
实施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
对新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01
所有新员工必须接受食品安全培训,了解公司的食品安全政策
和操作流程。
对老员工进行定期复训
02
老员工也需要定期接受复训,以保持对食品安全要求的熟悉程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ad99d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4.png)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前言食品安全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问题,为确保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认真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制度,还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切实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加工卫生操作规程、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等。
希望能够引导食品从业人员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常见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条例规定了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检测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衡量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标准,从业人员应了解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
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该规定规定了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监管措施等内容。
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等内容。
5.《食品流通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该规定规定了食品流通环节的管理要求。
三、食品加工卫生操作规程食品加工卫生操作规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是从业人员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流程。
下面是常见的食品加工卫生操作规程:1.食品从业人员应穿戴干净卫生的工作服,戒指、手表等首饰应摘掉,发带应扎好。
2.食品加工设备应保持整洁干净,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
3.食品应提前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食品加工环节的卫生安全。
4.食品从业人员应使用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和原材料,防止非法添加非食品成分。
5.食品加工工艺应符合加工工艺流程和规范要求。
四、食品安全保障措施除了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从业人员还需要了解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该措施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
下面是常见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1.食品检测和监控食品检测和监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最基本方法,食品从业人员应主动配合食品检测和监控工作。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1073b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0.png)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真心是个大话题。
食品安全可不是小事,牵扯到每一个人。
我们每天都在吃饭,吃的东西如果有问题,那可就得不偿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方面的知识,让大家都能提高警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一、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1.1 食品安全的定义说到食品安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吃的食物得干净、安全,没有有害物质。
这个概念,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实则关乎我们的生活。
想象一下,假如你正在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突然发现那道菜里有异物,心里那个滋味,肯定不好受。
食物不光要好看好吃,更重要的是得健康,不能让人身体受损。
1.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什么食品安全如此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想一想,若是不小心吃到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轻则肚子疼,重则住院治疗。
对于某些特殊群体,比如老人、小孩,他们的身体更脆弱,安全隐患更不能忽视。
食品安全就像一根保护绳,绳子松了,危险就来了。
二、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2.1 食品安全法我国有一套严格的食品安全法。
这部法律就像一道保护墙,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法律规定,生产和销售的食品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企业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这不仅仅是法律义务,也是道德责任。
2.2 监督管理监管部门的工作至关重要,他们像是食品安全的“侦探”,随时检查市场。
无论是超市、餐馆,还是小摊小贩,监管者都会进行抽查,确保每一份食物都能安全上桌。
发现问题,绝不手软,直接处罚。
2.3 企业自律企业也得有自觉。
要建立健全自己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培训。
这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真正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水平。
企业的声誉,往往就建立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之上,出了问题,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消费者的信任。
三、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内容3.1 食品加工与贮存在培训中,食品加工和贮存是重点。
食品加工的时候,要注意生熟分开。
生肉、海鲜和熟食绝不能放在一起,这样容易交叉污染。
贮存方面,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新买的食材得放到后面,旧的先用。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DOC)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DOC)](https://img.taocdn.com/s3/m/f3ef7676b0717fd5360cdcec.png)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基础知识1. 健康要求:从业人员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和直接触顾客的工作。
2. 从业人员卫生要求2.1持健康证上岗。
2.2出现腹泻、呕吐、发热、咳嗽、咽喉痛、手部受伤、耳眼鼻溢液等症状必须暂时调离接触食品、卫生用品或顾客的工作岗位。
2.3勤洗手,开始工作前和去厕所返回后,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卫生用具之前和处理食品原料后必须用流动清水彻底洗手。
2.4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工作期间不戴首饰(手表)。
2.5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吸烟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2.6勤洗澡、勤理发,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2.7服装保持干净,在厨房工作时帽子始终罩在头发。
3 常用消毒方法饮食行业餐具消毒程序:一洗,二漂,三消毒,四保洁。
一、物理消毒1、紫外线消毒:用于空气、物品(食品)的消毒。
每10—15平方米30瓦紫外线消毒灯一只,每次照射30—60分钟。
2、煮沸消毒:小物品的消毒,将物品放入煮沸水中15—30分钟。
3、蒸汽消毒:将餐具等放入蒸汽柜内,温度保持100度;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4、红外线消毒:将餐具等放入消毒柜,温度保持100度;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二、化学消毒1、消毒灵、漂白粉:餐具、茶具、水质消毒。
2、戊二醛:理发工具消毒,0.3%碱性液体浸泡5分钟。
3、环氧乙烷:空气消毒,0.5—0.7公斤/平方米,15分钟蒸发,作用12—48小时,使用时防止明火及中毒。
食品卫生一、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下列卫生要求:1、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有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包装、贮存等厂房或者场所;3、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4、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6、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和条件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7、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9、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21a32d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e.png)
目录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预防性的身体健康检查。
2、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先取得健康证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健康检查的“五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4、为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卫生,食品从业人员应养成时常洗手的好习惯,工作中途离开岗位再上岗,歇息后再次返回岗位必须坚持洗净手再工作的原则。
5、食品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6、食品从业人员发生原因不明腹泻,发烧,咳嗽和皮肤伤口感染时,必须即将去医院就医,病愈后方可上班,不能一边上班一边看病。
7、食品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定期清洗,不得穿戴工作服进出非工作场所。
8、食品从业人员开始工作前必须坚持洗手消毒。
1、食品的容器要用国家允许的材料制成,并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无毒无害。
2、罐头食品必须封口严密,罐体清洁干净,无锈斑,无破损,无胖听。
3、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晰,容易辨识,必须有中文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份,保质期限等。
4、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
1、贮藏食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常温贮存和低温贮存。
2、贮藏食品应做到“四防”即做到防尘,防蝇,防鼠,防潮。
3、食品库房在门上安置防鼠铁皮的高度至少应达 60 厘米。
4、食品贮藏库房要设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入库,出库食品登记制度,并按入库时间做到分类存放,先进先出。
5、存放食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离地,离墙均应要求在 10 厘米以上距离。
6、保存新鲜水果,蔬菜类食品最适宜的温度是 2-8 度7、烹饪后至食用前的食品放置时间需要超过 2 小时的,应当在高于 60 摄氏度或者低于 8 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
在温度低于 60 度,高于 8 度条件下放置 2 小时以上的食品,需要再一次充分加热方可食用,加热前还需要确认食品未变质。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fb072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4.png)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食品安全是一个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与操作水平直接决定了食品安全的保障程度。
针对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合理、全面地提供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基本概念的培训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等环节中,不受有害物质、有害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污染,不受内、外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所影响,保证食品符合国家标准,不造成食源性疾病危害,保护食品消费者健康的性质和要求。
从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目标和意义,明确食品安全事业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
二、食品污染的分类与控制食品污染是指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存在与食品功能不相容的致病微生物等。
从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污染的种类和来源,如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并学习相应的污染控制方法,如使用安全的原料和添加剂、食品加工和储存条件的控制等,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三、卫生管理和操作规范食品的卫生管理和操作规范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等,并了解食品经营和加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规范,如个人卫生要求、设备清洁和消毒、食品储存和运输要求等,以确保食品从源头到消费环节的安全性。
四、食品质量安全与食品标识食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的概念、标准和评价方法,并了解食品安全标识的意义和要求,如QS标志、绿色食品标志等。
同时,了解食品质量安全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或事件,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危害公众的健康,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如食品召回机制、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等,以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34a94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8.png)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的焦点和关注点,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从业人员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内容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从业人员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提升工作中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从业人员须全面了解与其从业相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遵守。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2. 食品安全基本常识从业人员需要全面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包括食品安全的概念、影响因素、危害及预防等内容,提高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3. 食品原料知识食品的质量安全与原料的质量直接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了解各类食品原料的特点、贮存条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使用安全的食品原料。
4. 食品加工卫生知识食品加工卫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从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加工的卫生常识,包括操作规范、设备清洁消毒、个人卫生等内容,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卫生。
5. 食品储存安全知识食品的储存安全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从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的储存条件、储存方法、有效期限以及危害防范措施,确保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6. 食品安全风险防范食品安全存在着各种风险和危害,从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风险,学习食品安全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法,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7. 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从业人员需要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在保障食品安全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责任,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
结语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是重中之重,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水平,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权益。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记录资料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记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cb170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2.png)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记录资料
一、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主要涵盖了食品安全知识、卫生管理规范、食品加工工艺等内容。
培训旨在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二、培训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2年5月20日
•地点:XX食品加工厂培训室
三、培训内容摘要
1.食品安全知识要点: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法规法规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2.卫生管理规范:
–食品加工场所卫生要求
–人员卫生管理规范
–器具设备清洁消毒
3.食品加工工艺:
–食品原料选择与质量检验
–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食品存储与运输要求
四、培训效果评估
经过培训后,参训人员普遍对食品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卫生管理规范的认识有所提高,食品加工工艺的操作技能得到了加强。
参训人员表示将积极应用培训知识于实际工作中,努力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持续开展定期食品安全培训,不断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
作技能。
2.定期检查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与健康。
以上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记录资料,希望本次培训能为食品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食品从业人员必备知识
![食品从业人员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22fc02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a.png)
食品从业人员必备知识第一篇:食品从业人员必备知识食品从业人员必备知识2017-02-19食药法苑下面是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的《食品从业人员应知应会知识问答》,食药法苑在此予以推送,供食品从业人员学习!1、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法》规定由哪个部门监管?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什么是“五病”?答: “五病”是指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
患有“五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晨检是指?答:(1)晨检是指每天上岗前检查员工是否患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疾病。
(2)患有上述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并做好记录。
(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每日晨检制度。
4、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5、从业人员“四勤”是指?答:(1)勤洗手;(2)勤剪指甲;(3)勤换衣服;(4)勤洗澡、理发。
6、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体检频率?答: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7、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有哪些要求?答:(1)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专间操作人员应戴口罩。
(2)操作前应洗净手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手部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洗手。
(3)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洗手并消毒:①处理食物前;②使用卫生间后;③接触生食物后;④接触受到污染的工具、设备后;⑤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后;⑥处理动物或废弃物后;⑦触摸耳朵、鼻子、头发、面部、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⑧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4)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72a17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0.png)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作为一名餐饮从业者,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对顾客和自己负责的表现。
首先,我们要明确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消费过程中,保证其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状态。
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涉及的环节和因素相当复杂。
在培训中,首先要让从业人员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比如,曾经有一位顾客因为吃了变质的食物,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这不仅给顾客带来了痛苦,也对餐厅的声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懂得食品安全知识,对从业人员来说是责任更是义务。
接下来,我们要深入讨论食品安全的具体内容。
首先,从食品原材料的选择开始。
从业人员要学会辨别新鲜和变质的食材。
比如,肉类在购买时要注意色泽,鲜肉应呈现红色,而发黑或有异味的肉就应该果断放弃。
同时,蔬菜在选择时,也要避免那些有明显损伤或萎缩的。
其次,存储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
温度控制是关键,冷藏食品一定要保持在0到4摄氏度之间,而冷冻食品则应在-18度以下。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只是小事,但这些细节正是食品安全的基础。
再谈谈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规范。
这里的培训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个人卫生、工具卫生和环境卫生。
首先,从业人员必须定期洗手,并使用消毒液,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顾客的基本礼仪。
接下来,厨房工具的清洗与消毒也非常重要,刀具、砧板等要用专门的清洁剂,避免交叉污染。
最后,厨房环境的整洁度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定期清理厨房,保持通风,定期消灭蟑螂、老鼠等害虫,这些都是基础工作。
在培训中,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模拟情境,让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比如,组织一场“食材辨别大赛”,让大家通过观察和触摸来识别新鲜食材与变质食材。
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第一章.餐饮业特点分析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季节性比较明显,6月至9月由于气温较高,适合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一旦食物储存、加工、食用不半,极易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第二章.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和技术性法规
”第一节、规范用语含义
1.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指根据集体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
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单位。
2. 食堂:指设于机关、学校、企业、工地等地点(场所),为供应内部职工、学生等就餐的单位。
3. 食品处理区包括:清洁操作区(如:专间、分装间)、准清洁操作区(如: 烹调场所、餐用具保洁场所)、一般操作区(如:食品库房、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
其中以清洁操作区卫生要求最高,准清洁操作区次之。
4. 冷藏:指为保鲜和防腐的需要,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条件
下贮存的过程,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10°C之间。
5. 冷冻:指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冰冻状态的贮存过程,
冷冻温度的范围应在一20笆〜一1 °C之间。
"第二节、加工经营场所卫生要求
1. 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易潮湿场所
应有1.5m以上的墙裙,各类专间应铺设到墙顶。
2. 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
有易于拆下清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
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O
3. 更衣场所个人物品不得放置在衣柜外;
4. 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应分开设置,储存食品的场所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虫剂、消毒剂、洗涤剂),个人物品不得存放在食品库房内。
5. 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
显的标识。
6. 库房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架,储藏的食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
10cm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的搬运。
7. 专间内应设有专用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温度应不高
于25°C,宜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
8. 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
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植物性清洗池、肉类清洗池、水产品清洗池。
9. 在加工经营场所外适当地点宜设置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设施,其结构应密闭,能防止害虫进入、孳生且不污染环境。
10.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加工中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宜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第三节、加工操作卫生要求
1. 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食品的,应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
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
2. 货物入库必须严格检查质量,索取有效证件,检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厂
家产地、中文标识,数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库
3. 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
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4. 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
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5. 食品成品、半成品及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食品不得与药品、杂品等物品
混放
6. 食品冷藏、冷冻贮藏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一冰
室内存放。
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志,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 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
7. 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藏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
水产品分类摆放。
8. 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应分池清洗,禽
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特殊品种、外表肮脏、非常时期)消毒处理。
9. 己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以防止食品污染。
1 0, 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11.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
75°Co
12. 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
13. 专间五专:专人、专问、专用工具容器、专用消毒设施、专用冷藏设施
14. 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宜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
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15. 专间内应半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
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16. 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
17. 奶油类原料应低温存放。
水分含量较高的含奶、蛋的点心应当在10°C以下或60°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贮存。
1 8, 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19. 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C或低于1 0°C的条件下存放。
20. 餐饮具手工清洗消毒步骤:1、刮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3、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4、消毒;
5、用清水漂洗干净;
6、保洁;
21. 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C10分钟以上。
22. 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 20°C保持1 0分钟以上。
23. 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C,冲洗消毒40秒以
24. 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00mg/L (又称200ppm )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
25. 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26, 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有明显标记。
餐具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27. 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再次污染;
28,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第四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1.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一次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
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2. 不能上岗员工: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行肺结核,化脓行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
3. 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
还应进行消毒。
标准的手部消毒方法为清洗后的双手在消毒剂溶液中浸泡20-30 秒。
4. 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5. 从业人员上厕所前应在食品处理区脱去工作服
第三章.食物中毒的预防
1.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
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的疾病。
2. 食物中毒的发病症状:胃痛、腹泻、呕吐和发烧(甚至导致死亡)
3. 食品被污染后的危害有: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4. 生熟交叉污染的常见原因:
熟食品接触到生食品或半成品食品
处理过生食品的刀、砧板、操作台、设备用来处理熟食品
装过生食品的盛器用来装熟食品
接触熟食前,加工人员双手未经清洗消毒
5.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繁殖; 杀灭病原菌
6. 5・60°C是食品贮存的危险温度带;
7. 加热保温方式加工的膳食其保质期为从烧熟至食用期间不得超过3小时;
8. 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C以上,或者及时冷藏, 把温度控制在10 °C以下
9. 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C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1 0. 四季豆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 0分钟以上再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