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提炼教学主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教师:我们为什么提炼教学主张

(2015-11-20 05:54:59)

转载▼

分类:转载网络精品

罗日荣的教育主张是:智慧教育

1、教育的使命是为成长提供机会(学生的成长、老师的发展、家长的智慧);

2、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教育是让孩子记住校园的快乐时光;

3、教育是要培养孩子的国际情怀;

智慧教育学生素质“八个一”:

1、掌握一门体育运动的技能,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2、能写一手端庄的硬笔字,养成记录日记的好习惯;

3、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掌握一项乐器演奏技能,具有较好的表现力;

5、有一门最喜爱的学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6、有一个最喜欢的作者,并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7、练就一手熟练操作电脑的技能,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8、炼就一项劳动生活技能,具有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我们为什么提炼教学主张

文/林高明

在观察及总结大量的优秀教师及名师的成长的规律之后,余文森教授提炼出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重要路径:每位优秀的教

师要学会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提炼教学主张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艺术及生命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其引领的“福建省名师培养工程”及其他地区的名师培养工作中付诸实践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实践证明,提炼教学主张就是提振教师的思想,提挈教师的整体教育人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层次的蜕变与升华中的至关重要的“阶梯”。

所谓“教学主张: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然而,不少教研机构、学校及教师对此知之过浅,不求其精神实质,只学其皮毛,以至于对“提炼教学主张”做得不伦不类,做得变形走样,将教学主张化为玩弄概念与辞藻,就会造成了买椟还珠的后果。这涉及提炼教学主张何为的问题,即提炼教学主张目的何在?

一、促进教师不断地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回望与阅读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心句”及“主题词”

课堂教学纷繁复杂,千丝万缕、千头万绪,没有驻足观望,我们教师就会挟裹于日常教学生活的汪洋大海之中,泯然众人,无法寻绎属于我们生命的光影与创造的痕迹。所以,我们需要用“提炼教学主张”来提醒自己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反思与省察,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及自己的经验总结、论文中分析、比较、归纳、提取,发现并聚焦自己教育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灵魂和核心。当我们经由无数次的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发现了

自己的课堂的“法宝”与“定海神针”时,我们就从无序中走向有序,从无意识中走向理性自觉,就是从经验式的暗中摸索走向建构式的明中探讨。

清华大学附小的窦桂梅老师在其提炼教育教学思想主张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深化:第一阶段“我是教语文的”;第二阶段“我是教人学语文的”;第三阶段“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这就印证了提炼教学主张就是不断地向着“伟大事物”的核心进发的过程。

“提炼教学主张”的意义之一,在于让教师深层次地反求诸已、躬身自省,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赋予更深刻的意义与价值,对于教师的成长可以说是达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促使教师学会从经验思考走向理性思考,从零散思考走向系统思考,从表层思考走向深刻思考,实现教育教学行为方式从自发走向自觉

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必须经历一种过程的磨炼,这一磨炼既有知识技能的训练,也有方法策略的锤炼,还有思维方式的修炼,

心灵、思想的修炼。而在诸多要素中,思维方式的改进与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思则灵,不思则不灵。正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状态就是思维,而思维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面对教育教学现象及问题,普通的老师也会思考,但是一般而言,其思考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就事论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属于碎片式的;二是一掠而过,缺乏持之以恒的研究过程,属于浅尝辄止式的;三是凭着感觉,属于盲人摸象式。名师的思维方式则是:从点状分析思维转到整体综合式思维;从割裂式思维转到关系式思维;从结果式思维转到过程式思维。(李政涛语)

华应龙老师自 1993 年就开始关注学生差错的问题。慢慢地,他把“差错认为是一种资源”并将这视为研究的课题,从而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从“容错教育”到“融错教育”再到“荣错教育”的系统思考与理论主张。

教学主张的提炼过程,就是引导优秀教师实现从经验感悟到理性思考、从浅层感悟到深度思考、从零散感悟到系统思考的转化过程。让优秀教师学会全面深入、“顶天立地”地思考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学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一”(专一)、“集”

(搜集)、“钻”(深入)、“剖”(剖析)、“韧”(坚韧)的研究精神及方法,从而达到教学主张的提炼即思维的提升及思想的修炼、生命的修炼的境地。

三、促成教师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的融会贯通,探寻自己教育教学人生中的“中心思想”与“未来走向”

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也会生发出对教育教学的感悟与思考,但这些思考仅仅是个人经验与主观断想,而且往往是浮光掠影一闪而过。同时,不少教师也在坚持着阅读,践行“教书育人首先得读书育己”的理念。只是常常陷入越读越不知所以然,越读越不知如何思考。其弊病在于没有找到实践与阅读的“对接口”。知行不一,无法彰显知识的力量,也无法体现实践的力量;知行合一,才能让阅读与实践形成“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共生共振之势。对于优秀教师或名师来说,提炼教学主张就是促成理论阅读与实践探索相辅相成的不二法门。在纸上的学问与事上的专业之间行走,理论因实践的精耕细作而熠熠生辉,实践因理论的深思熟虑而博大厚重。

比如李吉林老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情境教学”这一主张,并不断地阅读相关的理论。理论阅读不断地启发、指

导、解构并重构她对“情境教学”的实践思考。而语文教学的实践耕耘,又反哺她对理论的理解性、反思性、批判性、创造性的阅读。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她提出了“情境教育”,并加以丰富拓展完善了“情境课程”……围绕着“情境”的教学主张无疑是为其整个教育教学人生定下了“精神的坐标”与“思想的基座”。

柏拉图曾说过,奴隶之所以是奴隶,乃是因为他的行为并不代表自己的思想而是代表别人的思想。名师的创造性就在于寻求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而提炼教学主张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正是有着反复锻打,不断构筑的“教学主张”,每位优秀的教师的专业生活便有着“主题思想”及恒久发展的“未来朝向”。

四、促进教师对生命本质、教育本质、教学本质及学科本质进行透彻的本体性的思考

余文森教授提出,教学主张是名师的“第三只眼睛”。“名师区别于普通教师就在于这只‘天眼’,这只天眼有时像显微镜,可以看清很细致、很弱小的教育细节;有时像望远镜,可以看见很远很远的发展未来。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只专业的眼睛、智慧的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