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
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研究
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创新,提 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绿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实 现绿色生产,降低环境污染
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承 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 展
全面生产理论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 保护意识
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 展
5
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的争议 与挑战
理论对全球范围 内的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的发展进 行了深入探讨, 为未来的社会变 革提供了理论支 持
理论对全球范围 内的资源分配和 生态环境问题进 行了深入探讨, 为未来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理论 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上。
全球全面生产理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理论的局限性:全球全面生产理论可能无 法解释所有经济现象
实践的挑战:全球全面生产理论在实践中 可能面临执行困难和政策障碍
国际合作与竞争:全球全面生产理论需要 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但现实中可能存 在利益冲突和政治分歧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全球全面生产 理论需要不断适应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的需求,但现实中可能存在技术瓶 颈和产业转型困难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对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主 义运动的发展
影响了全球政 治经济的格局 和走向
促进了国际合 作与交流
对全球经济政 策产生了深远 影响
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全球化与全面生产的关系
全面生产是实现全球化的 重要途径
全球化促进了全面生产的 发展
全球化是推动全面生产的 重要因素
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引论
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引论
一、引言
生产力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经济学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引介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二、生产力的本质与构成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三、生产力的发展与变革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且受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约。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将逐渐激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分配制度等。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推动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五、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
度。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六、结论
通过对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的引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生产力发展理论框架。
这个框架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现代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实践中,我们应深入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的价值,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关系的核心理论之一。
在这个理论中,马克思主义者探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生产方式的演变。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马克
思认为,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而生产关系却会限制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劳动组织等。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出现矛盾时,就会引发社会变革的需求。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还涉及到生产方式的演变。
马克思主张社会
的发展是通过生产方式的演变来实现的。
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组织形式。
马克思认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对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分配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还探讨了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
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暴露出种种弊端和矛盾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强调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生产关系的民主化以及社会的共同富裕。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
变革的理论体系。
通过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重要原则,为当代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马克思主 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生产力,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水平。
劳动资料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比如生产工具、生产场所等。
而劳动对象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这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时,就会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例如,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只能以简单的石器工具进行采集和狩猎,只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从而形成了原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金属工具,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分离,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于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就被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它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导致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新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不断涌现,劳动者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生产和销售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可能不再适应新的生产需求,这就需要对生产关系中的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理论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理论摘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诸多流派之一的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政治运动以及对马克思经典理论的阐述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虽然他们对于经典理论的阐述与分析不可避免的带有理想主义因素与资产阶级的局限,但依旧是一笔研究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状况的宝贵财富。
本文试图通过对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论述,来说明他们对于生产力这一观念的思维框式。
关键词: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柯亨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1“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针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精确性问题和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日益盛行的人本主义,以及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潮,站在科学主义角度,利用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方法,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的一种新的论证和阐释。
它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国家。
”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侧重于实践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多是在理论层面的创新。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分析学派自然也不例外。
比如,在对于经典理论概念,如“生产力”的分析上就凸显了这一特色。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生产力不仅仅决定着生产关系,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发展前景。
对此,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产生了些许疑问:生产力真的就是这一切发展的决定者吗?或者说,真的存在着这样的决定者吗?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教训与规律。
但是,这样归纳来的结论与未来若干年后“总结”的经验、教训与规律之间并没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性。
其次,对于我们自身的考察,真的可能有一个明晰的判断吗?在没有任何中立者的情况下,我们用自己来考察自己,又如何能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呢。
尤其是经历了东欧剧变等一系列的挫折后,是否要坚持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是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虽然有的经典理论家回应道“人们不会因为一件好工具在某些场合失灵,而把它扔掉,尤其是在没有发现更好的工具的情况下。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在1845-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在1847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生产力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标签: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
自从我们先后提出“生产力标准”、“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命题之后,生产力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从以前过多地关注价值体系的研究转向注重对生产力发展的研究,是个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近些年来,在生产力研究的理论文献中,留下了众多开拓者的足迹。
就此,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的发展过程加以系统总结。
马克思是系统、深刻、科学地阐述生产力理论的第一人。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贡献——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都是建立在对生产力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一、生产力的范畴在1845-1846年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生产力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他明确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在1847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生产力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并提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的命题。
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达到了成熟的程度,指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
”“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并且指出生产力所反映的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旨在阐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原理。
其中,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生产力是指人类社会通过生产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所创造出来的力量和能力。
因此,本文将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重点围绕马克思对生产力提出的两个核心观点展开阐述。
一、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是被私有制、阶级矛盾和利润追求所限制的。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的到来,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生产力的社会化观念。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为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的财富和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基石。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不可忽视的。
生产关系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人们参与生产劳动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会对生产关系产生影响,并反过来又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剥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表现,它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会导致生产力的停滞甚至倒退。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统治使得生产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新的生产关系也随之形成。
三、改革开放与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引进外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激活了社会生产力。
中国经济从一个封闭、相对落后的国家逐渐崛起,这背后正是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四、发展生产力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展生产力依然是重中之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要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提高科技水平和生产技术,改善生产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效率等方面下功夫。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强调生产
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包括劳动工具、技术和劳动者本身等要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关系会发生变化。
在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生产力水平造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还包括对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生产关系
与生产力矛盾等方面的研究。
马克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已经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来解决这些矛盾。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科技、创新管理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产力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其核心理论之一就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源。
本文将从生产力的概念、发展规律以及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产力观。
一、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利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通过改造与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创造出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财富的能力。
它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
物质生产力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方式等方面的要素。
它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所需要的技术与技能的总和,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还包括了生产组织的改进。
社会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管理下,集中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
它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特定的生产关系会促进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不断革命地改变生产关系来实现的。
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长期的、不断的,是历史上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力水平不同。
最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人类通过实践不断改变生产力,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三、生产力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进步的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革,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关系和观念。
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生产力以其巨大的推动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如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等。
这些进步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其中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一、社会生产力的概念和内涵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通过劳动和技术手段所创造出来的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物质生产资料以及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
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一定方式,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组织形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两个方面。
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生产关系的概念和作用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关系,包括所有者与非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分配关系等。
生产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形式。
生产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定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方式。
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它规定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2. 影响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决定了资源的分配方式和比例。
它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总量和分配的公平性。
3. 形成社会阶级和阶级矛盾。
不同的生产关系会形成不同的社会阶级,产生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生产关系的变革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变革的发生。
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它们通过不断的斗争和调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演变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社会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社会生产力理论-马克思社会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关于社会生产力的理论。
社会生产力是指一个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用来生产和创造物质财富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手段的总和。
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社会生产力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特定的阶段。
首先是原始社会阶段,此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主要依靠原始的工具和劳动力进行生产。
接着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这些阶段中,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发展。
最终的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公有制社会制度相结合的社会形态。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同时也对旧有的生产关系提出了挑战。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和劳动关系等。
当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时,就会引发社会变革的需求。
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力被视为决定性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
这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进步。
在封建社会时期,农业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的兴起则是因为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4. 生产力的矛盾与解决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内部也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来自于生产力的性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中,私人所有制的生产方式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和剥削。
解决生产力矛盾的关键在于改变生产关系,建立更为先进和公平的社会制度。
5.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社会主义被视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
社会主义的核心是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实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劳动与生产力的关系及其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劳动与生产力的关系及其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劳动与生产力的关系及其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领域。
其中,劳动与生产力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劳动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历史演变中的发展。
一、劳动与生产力的概念劳动是人类通过自身的体力和智力创造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
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人类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活动。
生产力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活动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程度。
生产力包括生产力的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等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总量和质量。
二、劳动与生产力的关系劳动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劳动通过自身的作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和改造自然界的物质,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
劳动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劳动者通过劳动活动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转化为物质财富的生成力。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劳动发展的结果。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意味着劳动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良以及劳动方式的革新。
生产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的效率和产出,增加物质财富的创造。
劳动与生产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劳动方式的改进需要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提高也需要依赖于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方式的转变。
劳动与生产力的互动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劳动与生产力的历史演变1. 原始社会阶段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简单的采集、捕猎和采摘等方式获取食物,劳动力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力非常有限。
2. 奴隶社会阶段进入奴隶社会,劳动的形式逐渐多样化。
奴隶社会中,劳动分工程度加深,劳动工具得到改进,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3. 封建社会阶段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通过剥削农民的劳动创造了财富,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套解释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动力源泉。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和劳动力的总和,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和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能力。
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技术和劳动者等要素。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生产活动起着调控和约束作用的各种社会关系。
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物权关系、劳动关系、分配关系等。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源泉。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与旧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路径。
当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时,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必须调整和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三、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产关系既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没有得到解决时,生产力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相反,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生产力就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两者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也必然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改变。
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生产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结: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
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他们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对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和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探索之路。
马克思恩格斯从根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出发,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立足于生产和交往实践,揭示了共产主义是“交往形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他们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对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和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探索之路。
马克思恩格斯从根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出发,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立足于生产和交往实践,揭示了共产主义是“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
两种生产理论是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本文从分析两种生产理论的三次经典表述入手,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和完善过程,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唯物史观的第一次系统阐述,初步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归结为直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恩格斯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完整的阐述,立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命的生产即两种生产来把握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两种生产理论引介到我国后,理论界进行了广泛激烈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尖锐矛盾,探讨了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可持续式本身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成果简介2011年04月21日14:43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郭杰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批准号为04BKS001),最终成果为专著《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
课题组成员有龚建文、任映红、程金生、甘建平等。
一、生产力概念的制定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
在一定的意义上,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获得是一致的。
就此而言,探讨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与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概念,是在批判李斯特等人的生产力学说的过程中制定的。
马克思1845年3月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思想转变的主要线索。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表述了自己关于生产力的理解,并且开始阐述了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原理。
第一,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看成“精神本质”,属于唯心主义的时候,马克思指出了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不是什么“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
马克思说:“资产者想发财,想赚钱,但是他同时必须同德国大众一直信守的唯心主义相一致,并且同自己的信仰相一致。
因此他表明,他猎取的不是非精神的物质财富,不是恶的有限的交换价值,而是精神本质,无限的生产力。
”[1]第二,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庸俗化的同时,马克思把生产力区分为自然的生产力和人这种生产力,认为不能把人贬低为同“自然力”一样的生产力。
他指出,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
人同马、蒸汽、水全部都充当“力量”的角色,这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他还说,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
资产者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
马克思主 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探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对至关重要的范畴,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社会的演进。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为我们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生产力,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只有劳动者能够运用智慧和技能,操作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创造出物质财富。
劳动资料,如工具、机器设备等,是劳动者进行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先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对象则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所加工的物质材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不断进步。
从最初的石器时代,到后来的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再到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大生产时代,以及如今的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比如,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而在当今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方面。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进行劳动,劳动成果全部归奴隶主所有。
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地租,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仍然受到封建剥削。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马克思主 义生产力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的演进和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劳动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资料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生产工具等。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效率,改进劳动资料的性能,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
例如,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它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如果生产关系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地剥削工人阶级,导致工人阶级的购买力相对不足,从而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不仅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也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能够更好地统筹资源、协调发展,避免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盲目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同时,社会主义注重社会公平,能够保障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然而,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政策失误、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一、生产力的内涵与发展生产力是指以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为基础,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和源泉。
生产力的历史发展表现为从原始社会的简单劳动手工生产到现代社会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巨大转变。
这一历史过程是由于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使得人类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不断满足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和不断提高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状况密切相关。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等。
当生产力的发展超过了既定的生产关系的限制时,社会就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这种矛盾和冲突通过革命和革命斗争来解决,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生产关系的性质与演变生产关系是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的性质由生产方式决定。
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也就不同。
历史上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制等不同的生产方式。
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生产关系,并通过特定的生产关系来组织社会经济生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一种形式,但同时也是生产关系极为尖锐的矛盾的一种表现。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表现为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导致社会贫富不均、阶级分化等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个核心概念。
生产力代表了人类社会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关系和相互的权利义务。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和相互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
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能够更高效地创造财富。
然而,生产关系却相对稳定,不易改变。
传统的生产关系往往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生产能力。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限制了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使社会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其次,我们来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过程。
生产力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生产关系提出挑战,进而要求生产关系的适应和调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矛盾的运动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工人阶级的形成,工人阶级的出现反过来又加速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私人占有和剥削使得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开始争取权利和解放。
这种矛盾运动最终促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最后,让我们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即人们能够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力,并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在分配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这要求我们在调整生产关系时,根据生产力的要求,建立起合理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社会生产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助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深入理解和认识这一矛盾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马克思主 义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其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它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从而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
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马克思主义还指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因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这就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社会制度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有利的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此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受到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成果简介2011年04月21日14:43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郭杰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批准号为04BKS001),最终成果为专著《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
课题组成员有龚建文、任映红、程金生、甘建平等。
一、生产力概念的制定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
在一定的意义上,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获得是一致的。
就此而言,探讨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与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概念,是在批判李斯特等人的生产力学说的过程中制定的。
马克思1845年3月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思想转变的主要线索。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表述了自己关于生产力的理解,并且开始阐述了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原理。
第一,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看成“精神本质”,属于唯心主义的时候,马克思指出了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不是什么“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
马克思说:“资产者想发财,想赚钱,但是他同时必须同德国大众一直信守的唯心主义相一致,并且同自己的信仰相一致。
因此他表明,他猎取的不是非精神的物质财富,不是恶的有限的交换价值,而是精神本质,无限的生产力。
”[1]第二,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庸俗化的同时,马克思把生产力区分为自然的生产力和人这种生产力,认为不能把人贬低为同“自然力”一样的生产力。
他指出,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
人同马、蒸汽、水全部都充当“力量”的角色,这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他还说,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
资产者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
他说:“在现代制度下,如果弯腰驼背,四肢畸形,某些肌肉的片面发展和加强等使你更有生产能力(更有劳动能力),那么你的弯腰驼背,你的四肢畸形,你的片面的肌肉运动,就是一种生产力。
如果你精神空虚比你充沛的精神活动更富有生产能力,那么你的精神空虚就是一种生产力,等等,等等。
如果一种职业的单调操作使你更有能力从事这项职业,那么单调就是一种生产力。
”[2]马克思把人这种生产力称为社会力。
无论是自然力还是社会力,都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第三,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抵毁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力的作用,第一次阐发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制度,得出了与李斯特截然相反的结论。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工业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工业制度(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是“工业违背自己意志而无意识地创造的生产力”[3]。
在这里,马克思已初步表述了生产力的三种意义:一是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二是生产力是一种能力,三是把握生产力应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关系入手。
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评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既是从经济学上阐述了生产力的作用,又从哲学上概括了生产力的性质。
在标志唯物史观诞生的《德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来认识生产力,明确了生产力的概念和内涵,并把生产力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加以广泛运用。
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不仅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给出了生产力概念的定义,而且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力的社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的关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对科学理解唯物史观的最初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生产力概念的过程中表明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出发,通过对物质生产过程的考察,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诸问题,从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框架。
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是回答了生产力是什么的问题,揭示了生产力的内涵和本质。
马克思认为,作为生产力的现代形式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4],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现实的历史关系。
二是说明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5]。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6]。
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决定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并归根到底决定了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政治上层建筑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三是揭示了生产方式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规律。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在马克思之前,也有思想家表述过相似的观点,但是他们的表述只停留在经验事实上,而没有进一步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的贡献就在于他发现和论证了这一规律。
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7]四是阐明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一般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同价值转化为资本时的情形一样,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8]。
马克思的分析,充分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出科学技术所固有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特征。
五是得出了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的结论。
生产力尺度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科学尺度,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切能够容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就是进步的,或仍有生命力的社会;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变革,都是合理的、进步的变革。
马克思当时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是解释和评价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标准。
三、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可以分两个大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前,主要是探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摆脱现状,如何冲破束缚生产力桎梏,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1、毛泽东的生产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极富创造性的见解。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解放生产力的“社会革命论”,利用“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的“过渡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任务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基础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论”,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决定论”等关于生产力的思想。
2、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解放生产力的“改革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论”,生产力“基础论”,生产力发展的“开放论”,生产力“标准论”等思想。
邓小平生产力发展思想的最大贡献,就是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入生产力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种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3、江泽民的生产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生产力的基本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第一次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者结合起来思考,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思想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一是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时代的主题,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保持生产力的先进性作为第一任务和重要职责来抓。
二提出了先进生产力标准。
三是在对待生产力的重视程度上,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是在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上,提出了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目的。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深化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过程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生产力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是指导生产力实践与发展的科学方法。
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生产力发展的质与量、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都要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生产力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重视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1、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统一。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虽然二者的内涵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
解放生产力的目的是通过解除生产力的各种束缚因素,使生产力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地要求人们从事解放生产力的工作。
2、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
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划者、决策者和实践者。
没有新的价值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价值追求,就不能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人类社会进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作为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价值目标与价值事实的相互转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