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装置图汇总(必修-教材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实验汇总(教材实验)
必修1
章节名称实验
名称
实验原理、目的、应用实验装置仪器药品、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第一章
从实验
学化学第
一
节
化
学
实
验
方
法
1-1过滤原理:可溶性物质可
以通过滤纸,不溶性物质
则留在了滤纸上,从而达
到分离固液混合物的目
的。
应用:分离固液混合
物
仪器、用品及药品:带铁圈的铁架台(可换成铁三角)、
烧杯两个、漏斗、玻璃棒、滤纸、待分离固
液混合物
操作:一贴、二低、三靠
现象:固体留在滤纸上,烧杯中得到澄清溶液
结论:固体、液体分离
1-1蒸发原理:通过升温使水
分蒸发,溶液达到饱和后,
固体析出达到结晶目的。
应用:提取固体溶质
仪器药品: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待蒸发的溶液
步骤:加热蒸发皿,玻璃棒不断搅拌,避免液体飞溅
现象:蒸发皿中有固体出现
结论:得到固体溶质
注意:加热至蒸发皿内有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
温蒸发剩余液体。
1-3实验室
制蒸馏水
原理:对于液态混合
物,根据他们的沸点不同,
用蒸馏方法除去难挥发或
不挥发的杂质。
应用:分离互溶液态
混合物、得到较纯净液体
物质
仪器药品: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
瓶、温度计,水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
橡胶管、自来水、碎瓷片
步骤:100mL烧瓶中装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和少许碎
瓷片(或沸石)、按图连接装置、冷凝管中通水、
加热烧瓶
现象:烧瓶内液体沸腾、有液体流入锥形瓶中
结论:得到较纯净的水
注意:1、冷凝管入水口和出水口位置(下进上出)及原理
2、圆底烧瓶可换成蒸馏烧瓶。
1-4萃取分液
原理:对于液态混合
物,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
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
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
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
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应用:分离液态混合
物
仪器药品:带铁圈的铁架台、分液漏斗、烧杯、碘水、
四氯化碳
步骤:查漏、加液、振荡、放气、静置、分液
现象:萃取时将碘水变成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极低浓度
碘水,分液时则将它们分开
结论: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和含微量碘的碘水。
注意:1、振荡时,塞上的凹槽(或小孔)避开漏斗上的
小孔,避免液体流出。
2、分液时,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
小孔,或打开玻璃塞,保持内外气压相同,有
助于液体流下。
3、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部管口放出,上层液体从
分液漏斗口部倒出。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5配置一
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液
原理:通过计算得到
配置一定浓度、一定量的
溶液所需的药品,在容积
精确的仪器(容量瓶)中
配制。
应用:配置得到所需
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仪器药品: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烧杯、容量瓶、
胶头滴管、配置所需药品(固体或溶液)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
(装瓶)。
注意:1、温差问题(转移前要恢复到室温)
2、洗涤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3、定容时视线位置以及可能因位置不当造成的读
数误差
4、定容摇匀后不能再加水
5、量筒使用问题(测量溶解溶质的水量,保证溶
解和洗涤用水总量不超过总溶液体积的2/3)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
一
节
物
质
的
分
类
科学探究:
分散系及其
分类
目的:了解氢氧化铁
胶体的制取,通过实验对
比,比较胶体和溶液、浊
液组成微粒的大小,了解
鉴别胶体的方法。
仪器及药品:小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蒸馏
水、CuSO4溶液、FeCl3溶液、泥水
实验1:制氢氧化铁胶体
步骤:小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
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色时停止加热。
现象:溶液变为红褐色。
结论: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实验2:鉴别胶体和溶液
步骤:用激光笔照射置于暗处的CuSO4溶液和Fe(OH)3
胶体。
现象:胶体中可见一条光亮的“通路”。
结论: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实验3:比较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
步骤: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现象:Fe(OH)3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泥水中的
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结论: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
一
节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
3-1:金属钠
在空气中氧
化
原理:
4Na+O2=2Na2O
仪器、用品及药品:培养皿或玻璃片、小刀、镊子、滤
纸
步骤: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
煤油,用刀切去外皮。
现象:现切去外皮的金属钠呈银白色光泽,一会变暗。
结论: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3-2:金属钠
在加热条件
下与氧气的
反应
原理:
2Na+O2Na2O2
仪器药品:铁三角(或铁架台),泥三角、坩埚(注意“坩
埚”的正确写法)、金属钠
步骤: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放在坩埚中,
加热。
现象:受热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结论: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科学探究:金属铝与氧气的反应原理:
4Al+3O22Al2O3
仪器药品:坩埚钳(图中未显示),酒精灯、铝箔
步骤:用坩埚钳分别夹住一小块铝箔或一小块除去氧化
膜(砂纸打磨或者先酸洗后水洗)的铝箔,在酒
精灯上加热,轻轻晃动。
现象:铝箔卷缩、熔化,但不滴落。
(原因:氧化铝熔点
远高于铝)
结论:铝在常温下易被氧化形成氧化膜,加热条件下更
易被氧化形成氧化膜。
3-3钠与水反应原理:
2Na+2H2O=2NaOH+H2↑
仪器、用品及药品: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烧杯、
金属钠、酚酞溶液
步骤: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取一小块
绿豆大的钠,用滤纸吸干煤油,放入烧杯中
现象:浮、熔、游、响、红(阐述清楚五个关键字即可)
结论: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表现了钠的强还原性
科学探究:铁与水的反应原理:
3Fe+4H2O(g) Fe3O4
+4H2↑
仪器药品:带铁夹的铁架台、试管、带单孔橡皮塞的导
管、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还原铁粉、
湿棉花(提供水)、肥皂液
步骤:(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试管中装入铁粉和湿
棉花、加热试管(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对准药品
加热)。
现象:肥皂液中有气泡,该气泡遇火燃烧。
结论:铁不能与冷水和热水反应,但能与水蒸气反应,
铁的金属性弱于钠。
注意:1.铁粉放置的位置和水蒸气来源
2.仅凭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此反应已发生,需检
验产生的气体为氢气进行证明
科学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目的:比较碳酸钠、
碳酸氢钠的外观、溶解性、
溶液碱性
仪器药品:试管、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蒸馏水
步骤:分别取约1g碳酸钠、碳酸氢钠于2支试管中
1、观察外观、滴几滴水振荡、触摸试管底部
2、加10mL水,振荡
3、滴入2滴酚酞溶液
现象:1、碳酸钠固体为粉末状,滴水溶解放热明显,加
10mL水后全部溶解,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
2、碳酸氢钠固体为细小晶体状,滴水后可溶解,
放热不明显,加10mL水后部分溶解,滴入酚酞溶
液后呈淡红色
结论:溶解性碳酸钠> 碳酸氢钠
水溶液碱性碳酸钠> 碳酸氢钠
目的: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原理:2NaHCO3
Na2CO3+H2O+CO2↑
应用:鉴别固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除去固体碳酸钠中的少量碳酸氢钠杂质仪器药品: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澄清石
灰水
步骤:(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加热试管(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对准药品加热)
现象:加热装有碳酸钠的试管无明显现象,加热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热稳定性碳酸钠> 碳酸氢钠
注意:对常见的改进装置—“套管实验”的理解
3-6金属的焰色反应
原理:金属及其化合
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
殊颜色
应用:节日焰火、鉴
别金属元素。
仪器药品:铂丝或铁丝、酒精灯、含金属离子的溶液(不
局限于盐溶液)
步骤:将铂丝(或光洁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
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蘸取金属化合物溶液在
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现象:呈现特殊的焰色(不同金属离子的焰色不相同)
结论:钠离子灼烧的焰色为黄色,钾离子灼烧的焰色为
紫色
注意:1、只需要掌握钾、钠两种金属的焰色
2、钾的紫色焰色需要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
3、焰色来自金属元素(同种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
金属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焰色)
4、在用同一支铂丝(或光洁铁丝)做另一种溶液
的焰色反应前,必须先用盐酸洗净,再灼烧至
火焰无色
3-7、3-8氢氧化铝的性质目的:实验室制取氢氧化
铝、与酸碱的反应
试管实验仪器药品:见教材P58
步骤:
现象:
结论:氢氧化铝具有两性(酸性和碱性)
注意:因氢氧化钠等强碱会溶解氢氧化铝,因此制氢氧化铝时常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等强碱
3-9、3-10铁的氢氧化物及盐的性质目的:制取氢氧化铁、氢
氧化亚铁、检验Fe3+、Fe2+
试管实验仪器药品:见教材P61
步骤:
现象:
结论:用可溶性铁盐、亚铁盐与碱反应可制得对应氢氧
化物,Fe3+与KSCN溶液反应形成血红色溶液(不
是沉淀)。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1
硅
4-1硅酸钠
的性质
原理:
Na2SiO3+2H2O
H2SiO3+2NaOH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试管实验仪器药品:试管、胶头滴管、硅酸钠溶液、酚酞溶液
步骤:试管中加3-5mL硅酸钠溶液,滴加1-2滴酚酞溶
液,再滴加稀盐酸。
现象:红色变浅接近消失。
结论:硅酸钠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加盐酸可生成氯化
钠和硅酸
4.2
氯
4-3氢气与
氯气反应
原理:
H2+Cl22HCl
仪器药品:集气瓶、带尖嘴弯导管、氢气、氯气
步骤:氢气验纯,在空气中(尖嘴处)点燃,伸入盛有
氯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结论: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燃烧
注意:白雾为生成的HCl气体遇空气中的水形成的酸雾4-4、4-5氯
水的漂白性
原理:
Cl2+H2O == HCl+HClO
应用:氯水可做漂白剂
仪器药品:集气瓶、烧杯、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氯气、氢氧化钠溶液、干燥和湿润有色布条
步骤:(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通入干燥
氯气
现象: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有色布条褪色
结论: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次氯酸
具有漂白性
注意:干燥和湿润有色布条的放置顺序不能交换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4-7二氧化
硫的性质
原理:
SO2+H2O = H2SO3
H2SO3SO2↑+H2O
仪器药品:试管、水槽、酒精灯
二氧化硫、水、品红
步骤1:把盖有胶塞、盛有S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
在水面下打开胶塞
现象1:试管内液面上升
步骤2:在水下塞紧胶塞,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溶液
酸碱度,保留1/3溶液,滴加1-2滴品红溶液,振
荡
现象2:溶液pH<7(具体数字与浓度大小有关),品红褪
色
步骤3:加热试管中液体。
现象3:红色又出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二氧化硫具有漂白
性,亚硫酸具有不稳定性。
4.4 氨
硝酸
硫酸4-8喷泉实
验
原理:
NH3+H2O NH3·H2O
NH3·H2O NH4++ OH-
烧瓶内外较大的压强
差导致喷泉形成
仪器药品:烧杯、圆底烧瓶、胶头滴管、止水夹、导管、
橡皮管、带铁圈铁架台、氨、水、酚酞溶液
步骤: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
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将导管插入盛水
烧杯中,轻轻挤压滴管。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结论: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注意:喷泉形成的条件(气体溶解性大,瓶内外压强差
大)。
喷泉形成的操作(减小瓶内压强或增大瓶外
压强)。
要学会灵活应变各种改进装置。
氨的实验室
制取
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固体+固体气体)
仪器药品: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
单孔橡皮塞
氯化铵、消石灰(氢氧化钙)
步骤:(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反应物、加热试
管(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对准药品加热)、用润湿
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收集气体的试管口。
现象:盛反应物的试管口有水珠,闻到刺激性气味,润
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
△
注意:1. 收集气体的导管伸入试管底部(氨密度小)
2.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便于均一收集氨
浓硫酸的性质原理:
蔗糖 C +H2O
C + 2H2SO4(浓)
CO2↑+2SO2↑+2H2O
仪器药品:烧杯、玻璃棒
蔗糖、浓硫酸
步骤:烧杯中加入一定量蔗糖,滴几滴水,倒入浓硫酸
不停搅拌
现象:烧杯发热、蔗糖炭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
多孔海绵状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4-9铜与浓硫酸反应原理:
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仪器药品: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
单孔橡皮塞
步骤:(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浓硫酸和铜丝、
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对准反应物加热)
现象:反应试管中液体变黑,品红褪色,有刺激性性气
味气体生成,将冷却后的反应液倒入一定量的水
中,可得到硫酸铜的蓝色溶液。
结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注意:反应试管的液体变黑原因较复杂,不必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