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音乐京剧艺术欣赏课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曲音乐京剧艺术欣赏课教学中国戏曲音乐——京剧艺术欣赏课教学
在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材中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中国戏曲音乐——京剧选段的欣赏教学,对于自己民族的国宝——京剧艺术来说,学生是觉得很陌生的,也比较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我认为这一单元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材料,增加一点知识,而是有着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首先,这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次,用民族音乐陶冶学生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民族心理素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其三,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下一代都来参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发展,共同完成使我们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使传统艺术形式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
为此,我尝试的进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精心的设计了一堂京剧艺术欣赏课的探究合作式的教学。
认知:
通过对现代京剧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欣赏,了解中华民族国粹——京剧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行当的划分、脸谱颜色的代表、唱腔的特点、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伴奏乐器的种类等内容。
情感:
1、通过协作、兴趣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对自己民族的国粹——京剧艺术的欣赏与研究,感受她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构建爱国情感。
能力:
1、1、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2、初步学
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3、能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4、4、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根据自己的研究形
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引导进入问题情景阶段:
京剧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剧种,港台一带称之为国剧,外国人把京剧叫做Peking Opera(北京歌剧),它约有近200年的历史,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1790年(清乾隆55年)起,四大徽戏班先后进京,西皮二黄的合演,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京剧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表演艺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前苏联的戏曲大师斯坦尼司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德国戏曲大师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表演体系)之一。尽管这一提法并
不是那么科学,但是,从京剧的社会作用和在国际上突出地位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京剧,不知道自己民族的国粹,甚至妄自菲薄,就不对了。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宝——我们的京剧艺术。
曾有一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 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大都市迷失了路途,正在他彷徨迷惘之际,突然听到从附近的一个大楼中传出京胡的声音,老华侨欣喜地热泪盈眶……所以有人说,一位无产者,可以凭借着《国际歌》找到自己的同志,我们中国人凭借着京剧的曲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尽管海峡两岸有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是对京剧却没有丝毫的分歧,只要一见面,我们就可以一起排戏、演戏,完全如出一辙。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宫商唱皮黄。
同学们,我们很难想象得到外国人和我们老一辈人对京剧有多么的喜爱,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了解一下我们自己民族的国宝——京剧呢, 活动目标:
1、1、通过京剧选段的欣赏,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京剧的产生及发展。
2、
2、积极动脑,根据兴趣发现问题,确立研究的专题。
3、3、形成协作兴趣小组。
活动流程:
1、1、播放一段(VCD)现代京剧的唱腔选段《智取威虎山》中的《迎来春色换人间》。
2、2、出示课题,提问:“通过欣赏这段京剧,你能感受到京剧艺术有那些特点吗,”
3、3、组织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归纳。
(京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其中最基本的是诗歌、音乐、舞蹈3种因素,体现了京剧的综合性;所有这些综合的艺术手段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创造舞台形象、表现剧情内容服务的,这体现了京剧的戏剧性,具体体现为:音乐人物性格化、行当化和戏剧情节化;京剧与各地的民歌、歌舞、器乐、曲艺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京剧演唱又是相当专业化的,必须由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能表演,这体现京剧的民间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特点。)
4、4、启发学生:“你们还想了解有关京剧更多的内容吗,还想了解京剧的那些方面的内容,”
5、5、学生之间提问、交流,确定研究专题(京剧发展的历史背景、行当的划分、脸谱颜色的代表、唱腔的特点、著名的代表人物、伴奏乐器的种类……)。
6、6、教师总结,帮助形成协作兴趣小组。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
目标:
1、通过自主研究,了解京剧的
1、1、行当划分、唱腔特点、著名的代表人物、脸谱颜色的代表、伴奏乐器的种类等内容。
2、2、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方法。
3、
3、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4、4、初步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活动流程:
1、1、帮助制定研究方案和步骤。
2、2、帮助研究小组进行分工、合作。
3、3、网络信息搜集指导:上网、搜索、阅览、摘录。
4、4、根据搜集的资料,各组完成研究内容,研究小结。第三阶段:成果交流阶段
活动目标:
1、1、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与交流。
2、2、根据自己研究形成自己独立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3、3、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深化自己的研究。
展示成果、成果交流:
兴趣小组A: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形成于北京,流布于全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主要腔调为西皮、二黄。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随后传到北京,渐及全国各地。1928年至1949年,北京曾改称北平,京剧也改名平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京剧。
兴趣小组B: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但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