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_赵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
赵 勇 白永秀
内容提要:知识溢出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20世纪90
年代以来,知识溢出的研究单元从企业转向了空间,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知识溢出为主题,从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按照文献
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
长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基于空间层面,分析了目前知识溢出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
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知识溢出 创新 集聚 知识生产函数 区域经济增长
一、导 论
知识溢出是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分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①在经济学文献中,Arrow(1962)最早阐明了知识的累积过程及其经济涵义,Romer(1986,1990)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知识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在Arrow(1962)和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知识溢出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文献当中,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分析知识生产与溢出。在代表性的知识生产函数中,企业将新的经济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投入,创新产出作为创新投入的函数。企业的新知识既能促进本企业生产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也能溢出到其他企业并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这些创新的技术知识又会溢出,从而形成不间断的企业间相互知识溢出,使得创新收益递增。但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在企业微观水平上,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关系,知识生产与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关表明外部性的存在,这种关系在城市和区域等较广的范围内则比较显著,将企业作为知识溢出的观察对象并不合适(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2004)。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转向空间研究知识的外部性,强调知识外部性的动态特征,特别是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探讨知识在空间溢出的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创新和增长过程中的空间特征。已有文献沿着两条主线对知识溢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条主线主要是解释知识空间溢出的发生机制,特别是阐释知识溢出与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关系。受Marshall(1920)启发, Kurgan(1991)强调了知识溢出的重要性,并将知识溢出看作是集聚(或外部递增收益)的三个来源之一。Jaffe et al(1993),Adams和Jaffe(1996),Audretsch和Feldman(1996),Acs et al(1999)等从专利引用、创新产出、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等不同角度论证了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可度量性,探讨了
* 赵勇、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710127,电子信箱:xdz haoyong@。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综合比较与西部地区城镇化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批准文号:7047307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① 由于研究对象和视角的不同,知识溢出(s pillovers)、知识转移(trans fer)在一些文献中经常交叉使用。Fallah and Ibrahim (2004)恰当地区分了“知识溢出”和“知识转移”的含义,认为“知识溢出”是知识无意识的传播,而知识在人或组织之间有意识地交流则是“知识转移”。
144
知识溢出在促进集聚和推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第二条主线将创新和集聚作为知识溢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中间变量,研究知识溢出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城市水平上,城市经济学家分别从知识溢出促进创新以及知识溢出导致集聚两个方面,探讨了知识空间溢出对城市生产力和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Black and Henderson,1999;Glaeser and Saiz,2004;Henderson and Wang,2006)。①在区域层面上,同样基于创新和集聚两个中间变量,讨论了知识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对区域内部和相邻区域间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寻求知识溢出的空间轨迹与模型(Anselin et al,1997, 2000;Funke and Niebuhr,2005)以及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影响(Keilbach,2000;Costa and Iezzi,2004)。
从知识溢出研究单元转换可以看出,知识溢出成为影响空间集聚、创新与区域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解释空间相互作用的切入点,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将知识溢出、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解释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围绕知识溢出、集聚与区域增长这一主题,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知识溢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
二、知识溢出机制
知识溢出的存在及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Krugman,1991),但将知识溢出融入空间分析存在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寻求知识溢出的理论基础,或者说解释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二是如何识别和测度知识溢出(Audretsch and Feldman,2004)。知识溢出效应是由知识的外部性特征决定的。Caniels (2000)将知识溢出看作是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取的智力成果,并且不给知识的创造者以补偿,或给予的补偿小于智力成果的价值。知识溢出的本质在于知识的社会回报率明显高于私人回报率(Griliches,1992)。知识溢出的过程是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无意识的传播过程,这一过程既可以在较近的空间范围内,也可以在比较大的空间范围内。显性知识可以编码化、记录,以专利或书面文字等形式存在,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在比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传播。隐性知识难以进行编码化或记录,只能通过直接的互动和交流,在特定区域范围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不断接触等形式进行交流传播。根据主体之间互动、交流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在个人和区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发生溢出,知识溢出机制至少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基于知识人才流动的知识溢出机制
根据知识植根于个体的特征事实,现有文献将知识人才的流动看作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知识人才在不同空间范围的流动并与周围群体发生互动和交流,一方面促进了新知识的创造,另一方面加快了知识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传播(Almeida and Kogut,1999)。特别是在产业活动空间集中的区域或人口密度多样化的城市中,知识人才在不同企业和区域的流动以及与不同群体的互动交流,促进了知识在不同群体和区域之间的传播扩散,进而促进技术进步。Malecki (1997)、Almeida and Kogut(1999)等的研究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基于知识人才流动的知识溢出与经济主体的吸收能力(经济主体意识到、吸收以及应用科学知识)的概念是紧密联系的。吸收能力影响知识溢出吸收效率的作用过程还受特定知识溢出类型(自然科学溢出和社会科学溢出)以及特定的知识溢出机制(研究溢出和人力资本溢出)所决定(Los and Verspagen,2000;Audretsch and Feldman,2004)。此外,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影响着知识溢出效率。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能够把不同的个人、群体、产业和区域有效地连接起来,基于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历史延
①L ucas(2001)、Lucas and R os si-Hans berg(2002)研究了知识溢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