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初中地理教案
初二地理教案设计:香港和澳门
![初二地理教案设计:香港和澳门](https://img.taocdn.com/s3/m/da767929b9f3f90f77c61b77.png)
初二地理教案设计:香港和澳门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初二地理教案设计: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培养(1)通过阅读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2)通过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发展更因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4)使学生知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记住回归祖国的时间,使学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交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学生知道澳门的旅游业和博彩业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的历史及回归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多地狭"的特点;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资源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其中包括《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资料,区旗、区徽、政区图、回归场景图、卫星遥感图、城市中的绿地、高楼林立、填海造地、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等图片资料……五、教学步骤及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
先播放《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刚才听了这两首歌,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你从中听到了什么或者说你从歌中听出了一种什么感情生:听到了过去所受的屈辱和她们都渴盼回家、渴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感情。
(意思大致一致即可)歌中所唱的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去的两个地方--。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3cd57c16fc700abb68fc80.png)
课题: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学习导航教师批注一、【引课示标,明确方向】通过歌曲和图片导入,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对整堂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整节课通过“争做港澳百事通”贯穿始终,使学生们上课效率更加高涨。
第2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二、【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第3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通过“港澳之初见”,来开始自学的过程,学生边自学,边记忆,不会的相互问或者问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之后的“小试牛刀”,又可以有效的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拓展变式、知识升华】第4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1、出示地图,让学生描述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此处还要交给学生地理位置描述的一般思路。
2、出示地图,描述香港、澳门的组成,让学生起来介绍,然后对比记忆,看图了解澳门三部第5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桥梁3、出示表格,出示香港、澳门的面积、人口、人口密度,自此处,加上我们庆云县人口和面积,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得出香港澳门地狭人稠的人地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第6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设计学生自由记忆的板块,为港澳百事通预选赛-抢答赛做准备。
4、出示图片,分析香港、澳门的经济特征分析经济特征之前,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对经济的学习更加有效。
第7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5、港澳合作模式我探究第8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第9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庆云县第四中学电子教案求真·务实·高效庆云县第四中学共11 页第10 页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的合作探究,有时间和任务,可以让小组合作更加有明确性。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a1b37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e.png)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材通过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城市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和澳门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
2.香港和澳门的相关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等资料。
3.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自主学习时查找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3b607ff5335a8102d22028.png)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
(重点)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重、难点)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难点)【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读图观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2´课前播放《七子之歌》(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主要知识点。
出示课件--→复习回顾①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
②说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是如何优势互补的。
师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和评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店后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学习了“后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前店”-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件上的图文,举手抢答。
①慧眼识图:学生上台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的位置。
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生回答: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劳动力、日常生活用品等;香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欣赏音乐,营造轻松的情景。
温故而知新,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为本节课做热身运动,进一步明确港、澳的位置。
熟悉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互补,为这节课的内容作铺垫。
让学生做自我评判,便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明标示学1´出示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1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12](https://img.taocdn.com/s3/m/5af68faf482fb4daa48d4b3d.png)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节课选自2001年旧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
本节所学习的香港和澳门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背景、繁荣的经济发展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和澳门地形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以及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体验游戏活动,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归纳香港和澳门地形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理解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将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形成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意识。
三、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讲述法。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
2.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课能不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
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并出示香港澳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问:“同学们知道歌里唱的东方之珠及图片指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吗?”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教师: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3.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生读。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d3b66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9.png)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其“人多地狭”的特点及采取的扩展城市空间的方式;掌握香港和澳门的经济支柱产业,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图表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归纳总结地理特征的能力;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一国两制”对港澳回归及保持繁荣稳定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人多地狭”的特点及解决措施;港澳的经济支柱产业;“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模式;分析香港转口贸易发达的地理条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重点知识,确保知识传授的准确性与系统性。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港澳发展相关问题讨论,激发思维,促进合作。
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读地图、图表,培养从资料中提取信息能力。
多媒体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展示港澳风貌,增强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香港维多利亚港璀璨夜景、澳门大三巴牌坊的视频片段,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两个极具魅力的地方是哪里吗?它们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故事呢?”引发学生好奇心,引出课题。
2.新课讲授地理位置与范围(10分钟)展示中国政区图、港澳地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香港、澳门位于我国南部沿海,香港地处珠江口东侧,邻深圳;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邻珠海。
明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让学生在图上找出重要地标并标注,同桌互相检查,强化记忆。
“人多地狭”(12分钟)给出港澳面积、人口数据图表,让学生计算人口密度,对比人口密度差异,得出“人多地狭”结论。
提问:“面对这一困境,港澳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展示香港填海造陆、高楼林立,澳门新建城区图片,讲解填海造陆、建设高层建筑、开发地下空间等措施,组织学生讨论每种措施利弊,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人教版地理八下《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word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下《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85d37b8f67c1cfbd6b817.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4学习目标:1.根据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出其优越性。
2.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逐步树立在城市的发展中应重视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3.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
学习主题一 : 人多地狭(一组)、阅读教材P27-29页,结合读图,完成下表。
香港 澳门位置 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 侧,南临南海 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 侧,南临南海主要组成部分 、 和 三部分 半岛、 岛和 岛毗邻大陆的城市 珠海面积 1098平方公里 25.4平方公里人口 666.5万人 43.8万人经济特点 以贸易为主的经济,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
以 为支柱产业 (二组)2、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学习主题二: 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三组)材料1、计算港澳地区的人口密度,并与其它城市进行比较(2000年),分析问题:2、人口密度公式:城市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人口密度(人/平方千748 2325 3890米)1)、根据上表,用一个词语概括港澳地区的人地特征。
2)、读课本P29图6.16,分析香港地形多,少,可供有限。
3)、由此可见,香港是一个人多狭的地区,因此和成为扩展香港的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方式。
(四组)4)、谈谈你对这两种方式的看法:。
5)、香港在城市建设中保留着大量绿地。
你认为城市绿地有哪些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学习主题三: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五组)读课本P31图6.20,思考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政策,祖国内地实行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制度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和。
目前,香港大约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也已转移到祖国内地。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设计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cf32afd1f34693daef3e23.png)
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十五中学“预学练作”一体化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地理学科第六章第一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编审:孙丙银教材说明1、教材分析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二节。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其它省份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也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是中国地理中重要一节。
要引领学生认真学好这节课。
2、学情分析学生对香港和澳门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有关这节课的学习应当较容易一些,,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自主探讨的习惯较弱。
因此课堂上应当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3、重难点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他们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导入:在1840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殖民者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3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和租借了香港岛、九龙司和九龙“新界”3块中国领土。
辛亥革命之后,历届中国政府对上述3个不平等条约均未予以承认,国民党政府曾有两次大规模的收回香港的活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1949年10月17日,解放军四野十五兵团南下进军到香港北部边界,香港问题的解决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政府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收复香港。
耐人寻味的是,解放军在抵达深圳后就一直按兵不动,毫无继续南进解放香港之意。
新中国缘何采取这种态度?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历史玄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一、人多地狭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27-28正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3:1.香港和澳门位于祖国大陆,与省市相邻,澳门则位于西侧,与该省市相邻。
2.香港由、、三部分组成,澳门由、、三部分组成。
3.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实行制度。
八年级地理下:第八章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下:第八章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bb491e9b89680202d8251e.png)
第2课某某、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某某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2) 记住中国政府对某某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3) 理解某某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全面比较某某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某某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某某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某某和澳门的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学生随录音机播放齐声合唱《七子之歌》。
【引入新课】某某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唱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某某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
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某某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2课某某、澳门特别行政区【引子】首先我们学习某某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投影展示】某某澳门的区徽和区旗某某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分别于97年和99年回归祖国的怀抱,在中央的领导下,正在阔步向前发展。
【展示投影片】某某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1)某某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2)气候有何特点?【对比总结】某某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某某省某某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某某省某某经济特区。
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偏高,降水丰沛。
【自学填表】教师把事先印好的“某某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看书读图,自学归纳。
某某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展示投影片】某某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投影片,教师根据学生填表情况,串讲提问,查漏补缺,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学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d320ce69dc5022aaea00a2.png)
位置
香港 珠江口 岸,南临
海
澳门 珠江口 岸,南临 海
毗邻城市 临近广东省的 。
临近广东省的 。
范围组成 由 、 和 组 有 、 和 组
成
成
曾被哪国 殖民
英国
葡萄牙
2 回、香归港时和间 门地理位置独年特,7 月地 1 日人 ,都是
澳
、 等第三产业都比较 达日。
年港,12 月 20
3 区、旗香、花港朵旅、 业发发达, 也紫有荆“花 ” “
3 、香港旅游业发达,也有“ 东方之珠”“ 美食天堂”“ 购物者的天堂”等美誉。
4 、珠、港、澳早期经济合作模式为“ 前店后厂 ”, 珠江 三角洲提供土地、劳动力,港商提供资金、技术、管理人员 ,产品通过 香港、澳门销往世界各地。
小试牛
刀( 2016• 益阳)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
济 合作中,港澳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港万
千米
人口密度 6406 人 / 平方 千米
澳 55 万 29.9 平方 18395 人 / 平
门
千米
方 千米
庆 云
31 万
“上
50地2 平狭方千 人米
6千稠1米7.5 人 / 平方
层建筑
天”建设
“ 下海高”填海
造陆
“ 上天”—建设高层
建
筑
“ 下海”——填海造
陆
港澳位置、组成、面积我知
道
1. 地理位置 2. 范围组成 3. 人地矛盾及其解决措游 原型 Nhomakorabea”
“ ”等美誉莲。花
”, 提供土地、劳动
4 经、,珠济、特提港征、资澳著金早、名期技国经术济际、合管作理模、人式、员为,“中产 品力通过 、旅游销往 业
八年级地理下册《香港澳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香港澳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8e084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f.png)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香港、澳门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1)展示香港、澳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方的特色。
难点:理解香港、澳门独特政治制度下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地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2.重点:培养学生地图阅读能力,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现象。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活动,深入了解香港、澳门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
3.重点:激发学生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香港、澳门的独特社会、文化现象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3.学生在分析地理现象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但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方面有待提高。
5.学生对于国家领土完整、国家政策等议题较为敏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香港、澳门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2)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关于香港、澳门的知识?它们在中国的发展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7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7](https://img.taocdn.com/s3/m/336745e5af1ffc4ffe47aceb.png)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根据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与范围;2、了解我国实施“一国两制”政策;3、根据相关资料,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4、举例说明港澳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学重点:1、港澳的位置与范围;2、两地经济及与祖国内地的多方面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两地的经济特点与内地之间经济的密切联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本节新课。
1、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包括哪两个特别行政区?2、为什么被称作特别行政区?3、历经百年沧桑,香港和澳门分别于什么时间回归祖国?4、学生看书:认识香港和澳门的区旗。
本节课就带同学们走进这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二、新课:1、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幻灯展示,学生朗读。
2、地理位置:指导学生看图,描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地处祖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南临南海。
3、范围:幻灯分别出示香港和澳门的局部图,找出各自有哪些大的岛屿组成?可由老师介绍学生找再在教材上勾画。
香港主要由新界、九龙和香港岛三大部分组成,面积1104平方千米。
澳门主要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面积29.7平方千米。
4、人多地狭:⑴指导学生看香港城市建设用地分布图,小组讨论:香港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⑵出示香港、澳门、北京、旺苍县的人口、面积、人口密度统计表,说说港澳在人口数量和面积上有什么特点?人多地狭。
过渡:港澳是如何解决人多地狭的矛盾?⑶指导学生看教材活动题明确解决办法: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⑷最后师强调:寸土寸金的香港加大城市的绿化面积建设,说明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未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做到了高密度人口,发达的经济与高质量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对于内地的发展具有示范和启发的作用。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b3188ea0116c175f0e4869.png)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初中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以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战略;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2、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地区或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3、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发展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在思想上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初步掌握图文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收集香港和澳门的图文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提问:为何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怎样来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学生发言:(略)教师承转: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优越;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应加强与他们的密切联系,才能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
今天我们来探究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些重点知识。
[新课教学]板书: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板书:一、人多地狭板书:1、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师问:观察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和课本图6•13“香港和澳门”,简要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的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有何优越性(提示: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去分析)?生分组讨论发言:(略)师总结: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9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9](https://img.taocdn.com/s3/m/dcad2844763231126edb11aa.png)
《香港和澳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香港、澳门的沧桑历史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时间。
2、记住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理解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港澳的历史、回归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特征及其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区旗及基本地理状况。
香港城市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对于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城镇化的困境有很好的启发。
本节的内容结构如下:【学情分析】港澳地区对于我们西北内陆地区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这一地区时会稍有难度。
但通过阅读课本和读图分析,学生能够把握港澳的基本地理状况。
而对于开发与环境保护,可通过相关案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策略】本课采用模拟现实生活中赴香港旅游的学习策略,以旅游为线索,学习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地狭人稠的特点与解决措施。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寒假期间,北京的小明同学要随父母赴香港、澳门四日游。
他们联系了中国国旅,在这里打听到,需要持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港澳通行证。
他很奇怪,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为什么还要办理通行证呢?记得去年暑假他和父母游览了国内几个地方,并没有要求办理通行证啊。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
师:你知道香港、澳门为什么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吗?我们随畅畅一起游香港,就先从香港、澳门的“特别”说起。
【设计意图】赴港澳游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但去香港和澳门需要提前办理通行证。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1)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1)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e3bfe84431b90d6d85c7f7.png)
6-2-1 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某某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点:教会学生借助某某和澳门政区图来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及该类区域地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施教策略:中国政区图投影片、某某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区旗图案投影片、收集有关某某和澳门经济方面的录像资料教学难点难点:1、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某某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
2、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克服方法: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
设计思路: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某某和澳门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图文资料。
2、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以6人左右分成学习小组。
教学资源①祖国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某某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③祖国内地和某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祖国内地和某某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某某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某某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教学设计承转讲授新课投影提问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有关某某和澳门地区的地理知识。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二节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一、人多地狭1.地理位置及其意义中国政区图,提问:①观察“中国政区图”和课本P28“某某和澳门图”简要说明某某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②想一想某某和澳门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③某某和澳门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的影响?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2.人多地狭(1)组成、面积和人口请根据课本P27第二段课文内容说明某某和澳门的组成、面积和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初中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以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战略;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2、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地区或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3、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发展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在思想上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初步掌握图文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收集香港和澳门的图文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提问:为何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怎样来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学生发言:(略)教师承转: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优越;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应加强与他们的密切联系,才能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
今天我们来探究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些重点知识。
[新课教学]板书: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板书:一、人多地狭板书:1、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师问:观察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和课本图6•13“香港和澳门”,简要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的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有何优越性(提示: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去分析)?生分组讨论发言:(略)师总结: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
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
师承转:港澳地区位置优越,空间广阔吗?板书:2、人多地狭(1)组成和面积师问:请根据课本图6•13“香港和澳门”和有关文字,说明香港和澳门的组成和面积?生回答:(略)师总结: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
板书:(2)人口师问:香港有多少人口?澳门有多少人口?生回答:(略)师总结:香港人口是666.5万人(2000年),澳门的人口为43.8万人(2000年)。
板书:(3)人多地狭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本“活动”中的第1—4题。
学生分组活动,每一组选出一个代表作为小组发言人,到讲台前阐述本组的认识和看法。
师生共同总结:城市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6070 17244 748 2325 3890第1题香港人口密度6070人/平方米,澳门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远远高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充分说明香港和澳门确实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第2题通过图6.13和图6.16的比较,可以看到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
第3题香港为了克服人多地狭、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这一限制性因素,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的措施,扩展生存空间。
这是一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地区优势的好办法。
第4题从课本图6.16上,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约为70%,为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要加大绿化面积?其原因:香港山地多,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沿海地带城市建设的安全;城市绿地可以美化环境,让香港人生活在宜人的环境中。
这说明香港尽管人多地狭,也没有忽视环境保护,香港走出了一条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师承转:港澳地区回归祖国时,同学们有多少岁了?板书:3、港澳历史与“一国两制”政策师问:从课本第28页阅读材料和正文,回答港澳何时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政策的内容和好处?生讨论发言:(略)师总结: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指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指的是两种制度,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好处是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实现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互利互补、互相促进,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师承转:港澳地区的发展与祖国内地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探讨“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板书: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板书: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师问: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和课本第30页第一段课文,回答港澳地区的产业构成特点及其成因?生分组讨论发言:(略)师总结:港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多地狭的特点决定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很发达;香港的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和旅游业为主;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板书: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板书:(1)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师问:根据课本第31页正文和图6.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找出香港与祖国内地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同优势?这种差异的存在为经济联系带来了什么好处?生分组讨论发言:(略)师总结:祖国内地土地、能源、矿产、淡水、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以上资源短缺,但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这就为香港与祖国内地进行经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达到互惠互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师问:阅读课本P31的图文内容,思考和讨论香港和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活动: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现香港商人到祖国内地与内地相关领导就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投资办厂事宜洽谈的过程。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师总结:香港和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是香港积极在祖国内地建厂,祖国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
这一经济模式充分体现了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就香港而言,在内地取得了本地所不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就祖国内地而言,香港工业迁移到内地,大大促进了内地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板书:(3)香港的转口贸易师问:阅读课本P31的“阅读材料”和观察图6.21,理解转口贸易的含义?思考香港的转口贸易给香港和祖国内地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生分组讨论发言:(略)师总结:转口贸易是指从一国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而直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
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有力地促进祖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师承转: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的联系,除经济联系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联系。
板书:3、港澳与祖国内地更广泛领域的联系师问:阅读课本P32“活动”中的阅读材料,结合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讨论港澳和祖国内地除了经济联系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联系?回答这些联系对双方社会经济的影响?生分组讨论发言:(略)师总结:除了经济联系外,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还有人口流动、科技交流、文化交流、体育竞赛和双边旅游等。
这些广泛的联系对双方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小结]: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现已回到祖国的怀抱。
香港人针对人多地狭的现状,采取“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生存空间,并注重环境保护,走出了一条人地协调发展之路。
港澳地区尤其是香港地区与祖国内地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港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课堂练习]:1、港澳地区填海造陆的原因?(答案: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
2、香港发展转口贸易的地理优势?(答案:香港是自由贸易港,靠近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板书设计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人多地狭1、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2、人多地狭(1)组成和面积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
(2)人口香港666.5万人,澳门43.8万人。
(3)人多地狭香港人口密度6070人/平方千米,澳门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
3、港澳历史与“一国两制”政策香港被英国侵占,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被葡萄牙侵占,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1)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2)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基本模式是香港到内地建厂,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原则是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意义是双方取得经济效益。
(3)香港的转口贸易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增长很快,成为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3、港澳与祖国内地更广泛领域的联系人口流动、科技交流、交化交流、双边旅游等,推动双方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