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机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的护理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次机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12-01T13:06:41.71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海芬刘大坤[导读] 单采血小板指将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从单个供体内分离采集血小板成分称为机器单采血小板。

刘海芬刘大坤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心血站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中图分类号】R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62-01

单采血小板指将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从单个供体内分离采集血小板成分称为机器单采血小板。由于机采血小板为循环采集, 费时较长, 时有献血反应发生。我就本站采集过程中一些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2月~2011年6月到我站初次无偿献血机采血小板者12304名,年龄18~55岁,男性8900人,女性,3404人献血者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血液制品原料血浆规程或《献血体格检查标准》进行健康状况征询、健康检查和血样化验,并按照卫生部发布的献血浆者须知对献血浆者履行告之义务。初次献血者均全面体检、化验,符合要求者方可录用,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超过4个月,应重新全面体检、化验。

1.2方法:用国产NGLXJC2000血浆采集机和一次性管路耗材及枸橼酸钠抗凝剂( 160 m l内含枸橼酸钠6.4 g )。献血者随机选择机器采集。按标准操作规程,采用采集血小板程序进行采集。

1.3不良反应:献浆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容量反应、溶血反应、枸橼酸钠过敏反应、空气栓塞反应和中毒反应等类型,分轻、中、重三种、

2 护理

2.1 对捐献者的筛选: 筛选献血者时严格按照献血小板者体检标准进行, 首先对体质量的选择(女> 45 kg, 男> 50 kg) 及双臂静脉条件较好的献血者, 认真询问其饮食、睡眠等情况, 避免空腹或睡眠不佳等情况下采集。

2.2心理护理:对初次捐献者应详细讲解血液生理知识、献血常识以及血细胞分离机的性能,降低其恐惧、紧张心理。

2.3机采前护理:采血室应光线充足,保持适宜的温度( 18~22摄氏度) 和湿度( 55%~ 65% ) 。尤其是冬天注意保暖。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 操作时选择粗大、饱满、弹性好的血管, 尽量一次穿刺成功, 以减少疼痛, 缩短采集时间; 提高对机器的操作水平, 正确熟练排除常见的故障报警。加强巡视, 观察采集过程中献血者的反应, 注重献血小板后注意事项的交代。采集前询问病史及过敏史, 枸橼酸钠过敏一般发生于初始阶段, 表现为胸闷不适并伴有皮肤瘙痒等。故必须密切观察尽早发现过敏症状及时中止采集, 并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2.4采血中的护理:防止血液凝固,在整个采集过程工作人员应全程护理,此过程中会有300ml左右的含有枸盐酸纳的抗凝剂进入献血者的体内.密切观察有无枸盐酸纳的过敏反应及其中毒的反应。若出现献血反应,应沉着冷静,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捐献者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应减慢采血流速,待缓解后可继续采集;如发生手足口唇发麻等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及时处理。

2.5献血小板后护理:嘱咐其献完血后用干棉球按压针眼10~15分钟,之后也不要用献过血的手臂拎重物,以防血肿的发生。对每位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在24至48小时后进行回访并做好相关记录, 便于了解献血小板者健康状况, 加强与其的交流与沟通, 增进献血小板者与血站之间的感情, 有效保障所有参与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3结果

所有初次献血小板者中发生献血反应41名,献血反应率为0.33%。其中发生枸橼酸钠反应23名,占56.10%,都属于中度献血反应,发生低血容量反应有18名,占43.90%,中毒反应3名。无重度献血反应发生。经对症处理,全部献浆者均顺利完成。

4 讨论

全程护理对献血小板者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要认真负责、对献血者耐心沟通,不仅能使采集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血小板的质量,而且对维护献血者的身心健康,稳定献血者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进,宋毅,胡勃.心理护理在保留初次成分献血者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1):875-876. [2]高振玲, 王青, 王纪成, 等.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2) :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