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中央管综合
各部位外伤鉴别诊断

颅脑损伤:〔1〕脑震荡:为暴力直接作用头面部所致;表现为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多为受伤当时马上出现短暂意识障碍,可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常为数秒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多有逆行性遗忘;较重者在意识障碍期间可有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逝等表现,但随着意识的恢复很快趋于正常;此后可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病症,短期内可自行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CT检查无异常。
〔2〕脑挫裂伤:暴力直接作用头颅致伤;受伤当即出现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程度和延续时间与脑挫裂伤的程度、范围直接相关,多在半小时以上,重者可长期延续昏迷;受伤当时即出现与伤灶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体征,如抽搐、偏瘫、失语等,假设发生于“哑区〞,也可无局灶病症或体征出现;伤后可有头痛、恶心呕吐,假设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有红细胞;伤后3-7天继发脑水肿或颅内血肿形成,颅内压增高,早期的意识障碍或偏瘫程度会有所加重,同时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瞳孔不等大等表现;CT检查可确诊。
〔3〕弥散性轴索损伤:属于惯性力所致的弥散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受伤当时马上出现的昏迷时间较长;假设累及脑干,可有双瞳不等大,光反射消逝或同向注视等,神志好转后可因继发性脑水肿而再次昏迷;头颅CT可见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脑干、内囊地域或三脑室周围有多个点状或小片状出血灶。
〔4〕颅骨损伤:颅盖部线形骨折发生率最高,X线检查及头颅CT可见明确骨折线,假设骨折线通过气窦者可导致颅内积气。
颅底骨折多为颅盖骨折延伸至颅底,也可由间接暴力所致,依据发生部位可分为:①颅前窝骨折:可有鼻出血、“熊猫眼〞征及广泛球结膜下瘀血斑等表现;假设脑膜、骨膜均发生破裂,可有脑脊液鼻漏;假设累及筛板或视神经管,可有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
②颅中窝骨折:可有耳出血或脑脊液耳漏,可伴面、听神经损伤,出现颅内动脉海绵窦瘘时可有搏动性突眼。
脊髓空洞症与中央管扩张

分类I
交通性脊髓空洞症:
空洞与第四脑室相连的空洞症,与正常脑脊 液循环相通,属于脊髓中央管扩张类型的空 洞症,以所有的脑室都扩张,且合并有脑积 水为特征,多见于年轻人。 系颈枕区及第四脑室流出口先天性异常影响 正常脑脊液循环,脑脊液不能从第四脑室进 入蛛网膜下隙,受心脏收缩影响的脉络丛可 引起脑脊液压力波动。搏动性压力增高不断 冲击脊髓中央管,使之逐渐扩张,导致与脊 髓中央管相通而形成交通性脊髓空洞症。
为首发于脊髓实质的管状空洞,
与中央管和第四脑室不相通。空 洞好发于脊髓中央管背外侧分水 岭区。
常见病因
与引起脊髓损伤的原发病有关,常
见原因包括创伤、缺血/梗死及自 发性髓内出血等。
发病机制
这种实质内空洞脑脊液的充盈及空
洞的扩大机制还不很清楚,生蛛网膜炎,脑脊液从蛛网 膜下隙通过组织间隙进入脊髓形成 脊髓空洞。
发病机制 Stoodley等证明了非交通型脊髓空洞内
的囊液来源于脊髓实质中的细胞外液, 并证明了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的 椎管内压力失衡,驱动脑脊液通过脊 髓细胞外间隙流动蓄积形成脊髓空洞。
组织学检查发现大片空洞壁无室管
膜覆盖、中央周围实质皲裂以及空 洞隔的形成。相对于交通性SM,非 交通性SM更容易扩散入周围实质, 以脊髓背外侧多见,并可穿破软脑 膜与脊髓蛛网膜下隙交通。神经系 统查体可发现与MRI表现对应的体征。
多数非交通性脊髓空洞症通过手术
解除局部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障 碍,均可使空洞消失,如ChiariⅠ 畸形后颅窝减压术、髓外肿瘤切除 术等,因而这些手术方法为治疗非 交通性脊髓空洞症的首选。
轴位像示空洞为扩大的中央
矢状位像示小脑扁桃体下疝及不与第四脑 室交通的空洞
脊髓综合症—搜狗百科

脊髓综合症—搜狗百科展开全文脊髓前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脊髓前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
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
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
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象检查,但在条件许可时,借用一些辅助方法,可对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奎根氏试验、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颈椎静脉造影等。
奎根氏试验即通过腰4~5穿刺达椎管内珠网膜下腔而测定脑脊液的压力来断定有无梗阻。
也可以从脑脊液生化检查中根据其蛋白量的升高来推断其梗阻程度,了解脊髓受压情况,从而有助于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脊髓造影,是向椎管内注入碘制剂或空气来进行脊髓造影。
它有助于对椎管及椎管内各种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脊髓本身疾病、肿瘤、颈椎病所致的脊髓受压及椎管测量等;还可以明确脊髓受压部位与范围。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

名解:1、cobb角: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的垂线的交角。
是最常用的测定脊柱曲度的方法,用cobb法测量站立正位x线上脊柱侧方弯曲,若大于10°则定义为脊柱侧凸。
2、Ankylosing Spondylitis:强直性脊柱炎:脊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属累及结缔组织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特点是进展缓慢,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椎的关节及邻近的韧带,最后造成骨性强直和畸形。
病因不清,但HLA-B27阳性率很高。
好发于16-30岁男性,【开始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腰痛和骶髂部疼痛,伴僵硬感,可有夜间痛,晨起脊柱僵硬,活动后缓解,后渐向上发展,脊柱活动度逐渐丧失,直至强直。
典型体态是:胸椎后凸,完全骨性强直,头部前伸,测视时必须转动全身,若髋关节受累,可成摇摆步态。
辅助检查:发作期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可继发贫血,HLA-B27高。
X线检查特征性表现为骶髂关节病变和椎间隙边缘处的骨桥样韧带骨赘,晚期可见“竹节样”、“鱼尾椎”。
】3、Codman triangle:Codman三角:骨肉瘤等浸润和破坏骨皮质,使其表面的骨外膜被掀起,切面上可见肿瘤上下两端的骨皮质和掀起的骨外膜之间形成三角形的隆起,其间堆积由骨外膜产生的新生骨。
此三角称~4、日光放射征:肿瘤穿过骨皮质,侵入软组织内所形成的,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排列成由骨膜上的一点向外放射的骨膜反应称为日光放射征。
5、葱皮反应:Ewing肉瘤所产生的洋葱样的多层骨膜反应。
6、Dugas 征:杜加征:正常人将手搭在对侧肩上,肘部能贴近胸壁。
肩关节脱位时肘部内收受限,伤侧的手搭在对侧肩上,肘部则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贴近胸部,则手搭不到对侧肩,此为杜加征阳性。
7、Trendelenburg sign:单腿站立试验:病人背向检查者,健肢屈髋、屈膝上提,用患肢站立,若健侧骨盆及臀褶下降为阳性。
多见于臀中、小肌麻痹,髋关节脱位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等。
8、Ocs(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肉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脊髓中央导水管出血2例

摘 要 目的 脊 髓 中 央 导 水 管 出 血 属 脊 髓 出 血 (HM)中 的 一种 ,探 讨 其 临 床 诊 断 、鉴 别 及 治疗 。方 法 通 过 2 例 脊 髓 中央 导 水 管 出 血 的病 人 的 临 床 与 实 验 室 资 料 、MR诊 断 .并 与 国 内有 关 脊 髓 出血 病 例 报 道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发 现 此 类 病 例 均 有腰 背 痛 、单 或 双 侧 下 肢 瘫 、小便 困 难 、一例 有 相 应 的 区 域 痛 觉 减 弱 。 结 论 脊 髓 中央 导 水 管 出 血 应 与 要 与 脊 髓 炎 、脊髓 空 洞 、髓 外 硬 膜 内 出 血 、肿 瘤 等 病相 鉴 别 。
细 。 逐 渐恢 复 ,可 以作 出初 步诊 断 。
行 ,胸 8~ 腰 3棘 突 有 及 叩 击 痛 ,水 平 脐
1.5 治 疗 与 预 后 恢 复 情 况 ;男 病
3.2 鉴 别 诊 断 要 与脊 髓 炎 、脊 髓
以上 约 13公 分 处 有 一 环 行 带 状 的 痛 觉 例 ;15天 后 ,小 便 正 常 ,可 以 自行 控 制 , 空 洞 、髓 外 硬 膜 内 出 血 、肿 瘤 相 区别 。急
1 临床 资 料
潴 留 ,排 便 困 难 。右侧 脐上 lem 以 下平 面 行 下地 。
1,1 一 般 资 料 2例 均 为 住 院 病 痛 觉 减 弱 ,肛 区均 痛 觉 减 弱 。双 下 肢 肌 张
2 结 果
人 ,男 1例 ,女 1例 :平 均年 龄 19.5岁 :男 力 正 常 ,双 下 肢 肌 力 0级 。 膝 反 射 :左
关 键 词 脊髓 出血 :瘫
中 图分 类 号 :R744 文 献 标 识 码 :A
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研究进展

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研究进展徐波;张岩;杨铁毅【摘要】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TCCS)是最常见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其损伤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目前临床评估此类损伤采用较多的是下颈椎损伤分类(SLIC)评分系统,但手术治疗TCCS 的最佳时机及最佳入路尚无公认标准。
该文对TCCS 损伤机制、诊断及评分和手术治疗等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4页(P232-235)【关键词】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分型;治疗【作者】徐波;张岩;杨铁毅【作者单位】200135,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骨科;200135,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骨科;200135,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创伤性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TCCS)是一种常见的颈脊髓损伤类型,约占所有颈脊髓损伤患者的9.2%[1]。
当有颌面部外伤史患者出现四肢神经性损伤(以上肢为重)等症状,如同时影像学表现为典型的脊髓水肿(血肿)、前纵韧带或椎间盘损伤、椎间盘突出等征象,作出TCCS的初步诊断应该不难。
然而,目前手术治疗TCCS的最佳时机及最佳入路尚无公认标准。
1.1 损伤原因颈椎是脊柱中最为灵活的节段,其屈曲和仰伸活动度可达90°,外伤时易发生损伤[2]。
Schneider等于1954年用颈椎过伸性损伤机制解释车祸或坠落伤后无骨折脱位患者的症状,从而命名TCCS,其中大部分中老年患者损伤是由于颈椎急剧仰伸时造成脊髓前方骨赘和后方黄韧带形成的钳夹效应导致,但年轻患者的损伤多是由于急性椎间盘突出造成。
此外,癫痫持续发作后也可出现TCCS,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癫痫导致颈椎过度仰伸时出现椎管急性牵张损伤、椎间盘急性突出及椎体短暂半脱位造成[3]。
1.2 解剖机制TCCS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常见于外伤导致颈椎过度仰伸的老年人,其颈椎椎管直径一般较小[4]。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概述】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变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简称为“四瘫”。
按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可将其分为以下类型。
⑴脊髓震荡:与脑震荡相似,脊髓震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
因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无病理变化发生,只是短暂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⑵脊髓挫伤与出血:为脊髓的实质性损坏,外观虽完整,但脊髓内部可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传达纤维束的中段。
脊髓损伤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轻者为少量的水肿和点状出血,重者则有成片挫伤、出血,可有脊髓软化及瘢痕的形成,因此预后极不相同。
⑶脊髓断裂: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不完全性,常伴有挫伤,又称挫裂伤,脊髓断裂后恢复无望,预后恶劣。
⑷脊髓受压:骨折移位,碎骨片与破碎的椎间盘进入椎管内可以直接压迫脊髓,而皱褶黄韧带与急速形成的血肿也可以压迫脊髓,使脊髓产生一系列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及时去除压迫物后脊髓的功能可望部分或完全恢复,如果压迫时间过久,脊髓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软化、萎缩或瘢痕形成,则瘫痪难以恢复。
⑸马尾神经损伤:第二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可产生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马尾神经完全断裂着少见。
此外,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驰援性瘫痪,这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现象,称之为脊髓休克。
2~4周后这一现象可根据实质性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因此,脊髓休克与脊髓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⑴脊髓损伤的诊断: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援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查房

02
预后情况: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和治疗效果
03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 法、言语疗法等
04
生活质量: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能会有所改善
病例汇报
年龄:35岁
患者基本信息
职业:公司职员
症状:下肢无力、感觉障碍、 大小便失禁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康复 训练、心理辅导
姓名:张三
性别:男
病史:2年前因车祸导致脊 髓损伤
04
康复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 疗,定期复查,保持与医生的沟通。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刀客特万
0 诊断: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 4 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感觉障 碍、运动障碍、自 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诊断方法:神经影 像学检查、神经电
生理检查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 神经系统疾病进行
鉴别
治疗方法:药物治 疗、康复治疗、手
术治疗等
治疗和预后
01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康复治疗等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康复治疗、手术治 疗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 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 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等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需 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 式
预后:根据病情严重程 度和治疗效果,判断预 后情况
治疗效果和可能的风险
01
治疗效果:通过手术和康复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_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查房
汇报人:刀客特万
目录
CONTENTS
01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相关知识
02 病例汇报
03 护理诊断
04 护理措施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名词解释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名词解释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又称为脊髓中央管周围症候群,是一种脊髓病变,指的是在脊髓中央管周围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该综合征通常由脊髓中央管周围的结构受到压迫或损害引起。
这种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由于脊髓中央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受到压迫,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或损害。
常见的病因包括脊髓肿瘤、脊髓脊膜瘤、脊髓脊索囊肿等。
病人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感觉异常,如感觉减退、疼痛、麻木或刺痛;运动障碍,如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或痉挛;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尿失禁、尿频或排尿困难。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患有脊髓脊膜瘤,肿瘤的压迫会导致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的症状。
这个人可能感觉到下肢的麻木和刺痛,同时出现肌肉无力和尿失禁等症状。
浙大康复护理(甲)在线作业

1.颅脑损伤康复的最佳时间是()个月。
A3B6C9D12正确答案:B2.某患者,男性,30岁,车祸致双下肢活动受限3个月,查体:双上肢正常,髂腰肌肌力左侧5级,右侧4级。
股四头肌肌力左侧4级,右侧3级:胫前肌肌力左侧2级,右侧1级,球海棉体反射阳性。
该患者可能诊断为()。
A颈髓损伤B胸髓损伤C腰髓损伤D骶髓损伤正确答案:C3.步行训练的前提是()。
A静态平衡B立位平衡C坐位平衡D卧位平衡正确答案:B4.脑卒中最常用的运动功能评定法()。
ALovvet法BBrunnstrom法CPNF法DBobath法正确答案:B5.脊髓损伤在()平面需进行呼吸训练。
AC4BC5CC6DC7正确答案:B6.不是常见偏瘫肩痛的原因是()。
A肩关节半脱位B肩关节运动协调障碍C肩关节周围炎D肩手综合症正确答案:C7.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是()。
A上肢麻痹轻,下肢麻痹重B上肢麻痹重,下肢麻痹轻C左边麻痹轻,右边麻痹重D左边麻痹重,右边麻痹轻正确答案:B8.在脑血管疾病中床头柜应摆放在患者的()。
A患侧B健侧C左侧D右侧正确答案:A9.PTA是指()。
A伤后遗忘时间B连续记忆恢复时间C逆行遗忘时间D受伤延续时间正确答案:A10.脑卒中偏瘫的异常痉挛模式通常表现为()。
A上肢屈肌痉挛,下肢屈肌痉挛B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C上肢伸肌痉挛,下肢屈肌痉挛D上肢伸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正确答案:B11.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不完全损伤的指征是()。
A足趾可以活动B踝可以活动C髋可以活动D肛门指诊时可触及外括约肌收缩正确答案:D12.小指外展肌功能障碍提示脊髓损伤水平在()。
AC7BC8CT1DC2正确答案:B13.衣物穿脱训练必须在保持坐位()才能进行。
A30minB6minC90minD120min正确答案:A14.能达到社区功能性步行的是()。
AL1-3BL4以下CC6-8DT6-12正确答案:B15.间歇导尿期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以内。
脊髓损伤

药物治疗
1.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MP): 冲击疗法 每公斤体重30mg剂量一次给药,15 分钟静脉注射完毕,休息45分钟,在以后23 小时内以5.4mg(kg /h)剂量持续静脉滴注, 本法只使用于受伤后8小时内者。
2.高压氧治疗 3.其他,自由基清除剂、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后脊髓综合征:脊髓受损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和痛温觉、 触觉存在,但深感觉全部或部分消失。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多数发生于颈椎
过伸性损伤。脊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 性容积减少,脊髓受黄韧带皱褶、椎间盘或 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 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 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
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
多见于青壮年 常导致肢体运动障碍 多伴发于脊柱损伤 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 处理上难度大,并发症多,致残率高 对患者会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 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流行病学
各国均缺乏精确的统计数字 一般估计为20~60/100万人/年 占全身损伤的0.2%-0.5% 年龄高峰为15~40岁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4~3.0/1 病死率约为4.4~16.7%
胸 髓
C5肩部 前外侧 C6拇指 C7中指
C8小指
T4乳头线 T6剑突 T10脐
T12耻骨上缘
腰 髓
L2大腿内侧 L3膝内侧 L4踝内侧
L5足背
骶 髓
S1足外侧 S2大腿后侧
S3、4、5肛周
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
颈 髓
C3-4 C5 C6 C7 C8T1ຫໍສະໝຸດ 肌力减退膈肌 肱二头肌
伸腕肌 肱三头肌 手固有肌
骨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试题

骨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B}}(总题数:38,分数:76.00)1.影响骨折愈合最主要的因素是∙ A.高龄∙ B.伤口感染∙ C.粉碎性骨折∙ D.血液供应不良∙ E.复位时过度牵引(分数:2.00)A.B.C.D. √E.解析:2.几乎所有骨折都会有的临床表现是∙ A.畸形∙ B.疼痛∙ C.骨擦感∙ D.骨擦音∙ E.反常活动(分数:2.00)A.B. √C.D.E.解析:在压缩、嵌插及不完全性骨折中并不一定存在其他临床表现,但几乎所有骨折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3.使用止血带止血应间隔放松止血带10~15分钟,其间隔时间是∙ A.0.5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E.3小时(分数:2.00)A.B. √C.D.E.解析:结扎止血带患者每1小时应予放松,避免医源性的损伤。
4.骨折现场急救,错误的是∙ A.重点检查有无内脏损伤∙ B.开放性骨折应现场复位∙ C.取清洁布类包扎伤口∙ D.就地取材,固定伤肢∙ E.平托法搬移脊柱骨折患者(分数:2.00)A.B. √C.D.E.解析:掌握骨折的现场急救方法,救治时需分清主次。
开放性骨折不应现场复位,以免污染扩散。
5.骨折时患肢肿胀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A.骨髓内出血∙ B.骨膜出血∙ C.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 D.静脉回流受阻∙ E.软组织水肿(分数:2.00)A.B.C.D. √E.解析:骨折时肢体肿胀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及水肿,静脉回流受阻不是肿胀的主要原因。
6.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软组织严重挫伤及挤压伤∙ B.四肢骨折时小夹板包扎过紧∙ C.肢体严重的局部压迫∙ D.小腿的激烈运动∙ E.开放性骨折所致的大量出血(分数:2.00)A. √B.C.D.E.解析:严重挫伤及挤压伤是导致挤压综合征的原因,不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的原因。
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术后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术后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尚小可;杨绿林【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急性颈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急性颈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35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分阶段立即给与综合康复治疗,包括早期康复、中后期康复及并发症康复,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于治疗6个月时采用脊髓损伤AISA分类标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标准(SCIM-Ⅲ)评估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35例患者随访6个月时AISA-运动评分较康复开始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AISA-感觉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SCIM-Ⅲ评分6个月时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外科手术后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患者的功能及预后,手术后病情平稳应尽早康复治疗.【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4)008【总页数】3页(P817-819)【关键词】急性颈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症;综合康复;外科手术后【作者】尚小可;杨绿林【作者单位】宁夏人民医院骨科,银川,750021;宁夏人民医院骨科,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年龄38~68岁,平均46岁,男30例,女5例;均符合ACCSCIS的诊断标准[1]。
致伤原因:车祸交通伤20例,高处坠落伤10例,平地滑到摔伤3例,打击伤2例。
受伤机制:颈椎过伸性损伤21例(60%),过屈性损伤11例(31%),3例受伤机制不明;伤前基础病变:发育性椎管狭窄10例,退变性椎管狭窄25例(其中颈椎间盘突出16例,单阶段6例,双节段6例,多节段4例;后纵韧带骨化5例,黄韧带骨化4例)。
手术方法:前路手术(单、双节段狭窄并且致压物位于脊髓前方)13例,采用经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后路手术(多节段狭窄无论致压物来自前方或后方)16例,采用后路减压椎管成型术;前后联合手术6例(前后方均有压迫),先行后路减压椎管成型再行前路减压固定术。
中央管损伤症状原理

中央管损伤症状原理
中央管损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外部创伤或内部压迫等原因导致。
这种损伤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包括神经受压、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和心理问题等方面。
下面将对中央管损伤的症状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一、神经受压
中央管损伤通常会导致神经受压,这是因为中央管是神经纤维的重要通道。
当中央管受到损伤时,神经纤维会被阻塞或压迫,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
二、运动功能障碍
由于神经受压和脊髓损伤,中央管损伤患者通常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具体表现为受伤部位的肌肉无力、萎缩、僵硬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三、脊髓损伤
中央管损伤常常伴随着脊髓损伤,因为中央管和脊髓紧密相连。
脊髓是神经信号传导的重要通道,当中央管受损时,脊髓也会受到损伤。
脊髓损伤会导致感觉和运动信号传导受阻,从而出现感觉缺失、肌肉无力等症状。
四、心理问题
中央管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和对康复过程的担忧。
此外,由于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患者也会感到沮丧和无助。
总之,中央管损伤的症状原理是多方面的,包括神经受压、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和心理问题等方面。
对于这种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受压和脊髓损伤的程度,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型脊髓损伤综合征简介
2012-08-06 13:46来源:丁香园作者:147zly
字体大小
-|+
颈脊髓的解剖结构
脊髓是属于下位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有复杂的板层结构和神经元轴、树突纤维的排列顺序。
而本病的损伤机制与解剖关系密切。
由于灰质在脊髓中央由神经细胞轴索与突触组成,组织比较脆弱,而脊髓周围的白质由长纤维组成,排列致密,比较坚韧,对外力有较大的抗力,故灰质易受损,出现临床症状。
脊髓受伤后中央管周围出血、水肿,由于神经解剖关系,势必影响支配痛、温觉的脊髓丘脑侧束,薄、楔束位于边缘,故影响较小,控制骨骼肌的皮质脊髓侧束上肢在内侧,下肢在外侧,因此,上肢症状较上肢重,有的甚至下肢无症状。
颈脊髓中央损伤的力学机制
一般认为颈脊髓中央损伤主要见于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老年患者。
分析本组患者的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脊髓损伤程度等,我们将其病因分为2 种:一种为颈椎间盘突出型,老年人、年轻人均了发生,老年患者多数有椎间盘突出的慢性表现,有轻微的外力如行走或骑马、坐车时跌倒即可造成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损伤,年轻患者可由较大的暴力引起;另一种为无颈椎间盘突出的“挫伤型”,大多数为老年人,多为轻微外力引起的损伤。
绝大多数患者存在颈椎退行性改变,椎管狭窄,椎体间不稳定等病变,颈椎后伸时,脊髓活动范围减小,突然过伸的外力,同时伴有向后的剪切外力作用,使上位椎体向右,下位锥体向前相对移动,同时椎管后黄韧带皱褶,挤压脊髓,其中央部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灰质首当其冲。
中央型脊髓损伤综合症的临床
本病的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多无困难。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神经功能损伤,下肢症状相对较轻。
颈部、双上肢对称过敏性疼痛、麻木、肌力减退,感觉分离等;影像学表现为:X 线片和CT 检查均未见骨折和脱位,MRI 检查有脊髓损伤征象,MRI 检查可判断脊髓内有水肿、出血以及对锥体束的损伤,脊髓内出血、水肿或者两者兼有一般可以代表脊髓损伤的程度,脊髓内出血通常见于严重的中央型脊髓损伤。
MRI 观察发现患者脊髓内均无出血信号,T2 像证实脊髓内存在局部高信号,病变部位通常在脊髓周边白质,病理检查提示该高信号区域位于脊髓外侧索,尤其是深部CST 部位,脊髓前索未见损伤。
目前颈膨大部位中央灰质损伤导致支配上肢肌肉的灰质损伤,很少被认为是中央型脊髓损伤,因为多数中央型脊髓损伤的中心位于支配手部肌肉的脊髓节(C8,T1)的头侧,下运动神经元的直接损伤可能不是中央型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
该病的治疗与转归
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症的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Schneider 等认为手术对颈脊髓中央型损伤是禁忌证,其理由是正确的保守治疗神经功能多可以自行恢复,椎管无梗阻,无须减压处理。
我们运用枕颌带牵引能使颈椎损伤阶段得道制动,略屈曲位牵引能使颈椎前的结构(韧带)愈合,后结构褶皱的黄韧带舒展并恢复常态。
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溶酶
体酶,改善脊髓血流,限制细胞外Ca2+ 变化以及减轻细胞水肿的作用。
甘露醇、速尿的应用能排除脊髓损伤后组织细胞外液的过多水分,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