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式和半封闭式热泵干衣机性能的实验研究
热泵式干衣机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热泵式干衣机的设计与应用分析1 干衣机的原理与装置1.1 干衣机原理干衣机是利用电加热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的清洁类家用电器。
对于北方的冬季和南方的“回南天”衣物难干的情况特别需要。
另外,干衣机大量用于工业生产中,用于干燥织物,提高生产效率。
干衣机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高温气流流经衣物表面实现对衣物的加热,将衣物上的水分蒸发,使衣物快速的干燥。
干衣机在加热过程中常用的加热方式有电热丝加热、半导体加热等。
使用半导体加热方式的干衣机在加热过程中会自动减小一定的功率,在节能的同时还能够控制加热器的最高温度来保护衣物。
干衣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受天气的影响,能够自由的实现衣物的晾干。
1.2 干衣机的装置一种干衣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衣物的目标干燥等级;湿度值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衣物的湿度值;滤波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衣物的湿度值计算得到湿度判定值;干燥等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湿度判定值确定所述衣物的干燥等级;温度值模块,所述温度值模块包括设置在干衣机的滚筒的排气侧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经过所述衣物后的温度信号;干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干燥等级以及所述目标干燥等级对所述干衣机进行干燥控制,以及在判断所述衣物的干燥等级达到所述目标干燥等级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预设目标变量对所述干衣机进行干燥控制。
1.3 干衣机特点1、冷却:当加热时间结束后,电机继续工作但停止加热,清凉的空气进入滚筒内降温冷却衣服。
当定时指示指向“OFF”该程序结束,冷却时间为20分钟,冷却程序是为经过加热烘干后的衣服降温,防止衣服起皱。
2、烫平加热:根据衣服数量选项择定时为30-60分钟,功率开关设定为“弱”档,冷却程序结束后,衣服将有点湿,烫平加热程序适合衣服需要烫平的。
3、标准烘干:该项程序一般至少要60-150分钟,根据你的需要功率开关选择“强”或“弱”档。
程序结束后,衣服是干的,冷而无皱。
热泵式干衣机的试验研究与性能分析
( n v r iy o a gh if r Sce e a c o og U i e st fSh n a o inc nd Te hn l y) ABS TRACT I t o c s t e prn i e f e e t o h r lt e d y r a d he t pu y n r du e h i cpl s o l c r t e ma yp r e n a mp t pe on a a y e e e g fiince f t m he r tc ny 【e eop p ot t e he t ump e, n l z s n r y e fce is o he t o e ia . ) v l研究 与 性 能 分 析 表 明 , 传 统 电热 式 干 衣 机 与 相 比, 泵式干衣 机 不但 干 衣 温度 较 低 , 热 降低 了衣 物 的损耗 , 同时 能耗较低 , 具有 显著 的节能 效果 l 。 _ 1 ]
1 干衣 机装置 与原理 1 1 电热 式干衣 机 . 电热 式 干 衣机 是 目前 市 场 的主 流 产 品 , 结 其
关 键 词 节 能 电热 式 干 衣 机 热 泵 式 干 衣 机 能 效 对 比
Ex e i nt lr s a c n e f r a e a l ss p r me a e e r h a d p r 0 m nc na y i O e tp m p t p r e fh a u y ed y r
第 8卷 第 6期 2O08年 12月
制 冷 与 空 调
REF GE RI RAT1 0N AND R —C AI 0NDI 0NI T1 NG
闭式热泵干衣机干衣性能实验研究
闭式热泵干衣机干衣性能实验研究张联英;付永霞;张宏飞;王秋旺【摘要】The performance of closed heat pump dryer was investigated.The indexes of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heat pump systems COP,specific dehydration power consumption SPC,average specific dehumidification MER,specific dehumidification SMER and so on were used to study its performanc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alue of COP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at the lower load,and it arrives at the highest value when the moisture content is 45% at the higher load.The SMER of heat pump and drying system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at the lower load,and it basically remains at a high value when the load is higher.Because the heat pump system and drying system restrict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the values of COP and SMER can't reach its highest value simultanuously.%对闭式热泵干衣机干衣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采用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除湿能耗比SPC、单位时间除湿量MER、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等指标考察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泵系统的COP值在低负载时随着衣物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较高负载时,在含水率为45%时达到最大值;热泵干燥系统的SMER值在低负载时随着衣物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较高负载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数值;热泵系统和热泵干燥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热泵系统的COP值与热泵干燥系统的SMER值不能同时达到最大.【期刊名称】《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5页(P382-386)【关键词】闭式热泵干衣机;含水率;单位能耗除湿量【作者】张联英;付永霞;张宏飞;王秋旺【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124干衣机在发达国家应用比较普遍,日本70%以上的家庭将干衣机和洗衣机配套使用[1],而我国仅在南方潮湿地区有所应用,且应用比例较大的是采用电加热的传统干衣机.传统干衣机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热量,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湿污染.与传统干衣机相比,热泵干衣机具有节能、干燥产品质量高、干燥条件易达到、与环境友好等方面的优势.许多学者在热泵干衣机节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Chen等[2]在蒸发器前加装了热管,用来吸收湿空气热量,经过蒸发器干燥后再将这部分热量还给干燥系统内的空气,使其升温.Chua等[3]对双蒸发器热泵干燥系统进行了研究,指出双蒸发器热泵干燥系统比单蒸发器热泵干燥系统热回收率高35%,如果在系统前加预冷系统,可使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和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分别相对提高12%~20%和25%~50%.Baines等[4]指出,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匹配关系对干燥能耗有很大影响,匹配不当会造成能量的严重浪费.Yadav等[5]通过研究指出,热泵干燥过程中各个参数及其经济性能受其负载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者对热泵干衣机的研究局限于对某个部件的节能上,而不是对整个热泵干燥系统的节能.本文从热泵干衣机系统节能出发,采用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除湿能耗比SPC、单位时间除湿量MER、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等性能指标考察其节能状况,并且对热泵干衣机系统优化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热泵干燥装置由热泵系统和干燥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热泵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及蒸发器等组成;干燥系统由冷凝器、蒸发器、风机和干燥室组成.在热泵系统中,热泵工质经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向干燥系统中的空气放热,然后经毛细管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从干燥系统中的空气吸热变成低温低压气体,至此完成一个热泵循环;在干燥系统中,由冷凝器出来的高温干燥空气进入干燥室,与湿物料进行热质交换,流出干燥室的温湿空气经蒸发器将部分显热和潜热传给工质,温度降至露点,水分冷凝析出,含湿量很低的低温干燥空气通过冷凝器加热升温变成具有较强吸湿能力的高温干燥空气,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再次进入干燥室,至此干燥空气完成一次循环.周而复始,不断将湿物料中的湿分转移.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指热泵供热量与压缩机耗功之比.COP值越大,系统越节能,热泵系统的节能效果越好,其定义式为式中,Qc为冷凝器释放热,kJ;Wc为压缩机耗功,kJ.除湿能耗比SPC指干燥设备每除去1 kg水分所消耗的能量[6],用来评价干燥系统的能耗,其定义式为式中,Wh为干燥系统的能耗,kJ;m为干燥系统除去的水分,kg.单位时间除湿量MER指干燥过程中所除去的湿分与干燥时间的比值[6],反映了干燥速度的快慢,但没有考虑干燥系统的综合性能,其定义式为式中,t为干燥时间,h.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是指热泵干燥系统每消耗1 kJ能量所除去的水分质量[7],是衡量干燥系统性能的指标,其定义式为式中,W为热泵干燥系统消耗的能量,kJ.实验采用小天鹅滚筒洗衣机为干燥室,管翅式换热器为蒸发器和冷凝器,毛细管为工质回路的节流装置,制冷工质为R134a,压缩机采用空调用涡旋式压缩机,进/回风口采用多个小孔,使干燥介质(空气)在干燥室内均匀分布.本实验采用闭式循环,在干燥过程中采用橡塑保温管材对干燥介质管路进行保温来减少热量损失.实验装置图如图2所示,其中t1-t5,t6-t10是均匀地分布在冷凝器外部和蒸发器外部的温度测点,湿度测试点为h1,h2,h3.q为质量流量.在多种工况下对热泵干衣机进行实际能效对比测试.通过电子秤称重来获得干燥前后物料的质量差(即除湿量),采用型号为DDSHT-17215的单相全电子电能表来测量热泵干燥系统的总耗电量.为保证干燥充分且避免耗费更多的能量,衣物在干燥室内的烘干时间定在3 h,实验步骤如下:a.称得标准干布条质量m1,然后浸入自来水桶全部浸透;b.对布条进行脱水,脱水后质量为m2,含水率c.将布条放入干燥室内,设定工作时间3 h;d.对仪表进行调零和校正后启动数据采集系统;e.根据设定时间测试和记录各个测试点相关数据;f.对干燥后的布条进行称重,质量记为m3,除湿量即为m2与m3质量之差;g.重复a—f所有步骤,直到所有测试工况完成.4.1 除湿量随含水率的变化如图3所示,负载为1.05 kg时,除湿量m随含水率wt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呈线性关系变化,说明此时干衣机除湿能力有较大富裕,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效率高,在开始阶段除去的是与衣物以松散方式结合的自由水分,接着再除去的是结合水.负载为1.50 kg时,除湿量随含水率的增大而迅速增加,但在含水率45%时存在一个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从整体上来说,此负载下的除湿量较高,在此过程中除去的主要是自由水.负载为2.25 kg时,除湿量却小于负载为1.50 kg时的除湿量,主要是因为负载较大,衣物在干燥滚筒内与干燥空气接触不充分,对传热及水分的扩散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样在含水率45%时也存在一个峰值,后呈下降趋势.4.2 耗电量随含水率的变化如图4所示,负载为1.05 kg时,耗电量w先是变化很小,后在含水率50%时突然增大;负载为1.50 kg与2.25 kg时,耗电量分别在45%,40%时存在峰值,然后两者的耗电量呈下降趋势.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该系统在设计时,在蒸发器的出口设定了一个温度值,若干燥空气经过蒸发器后的温度高于该温度,将不再对湿物料进行干燥,热泵系统停止运行;反之,则继续运行.在负载较大、含水率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潜热的存在,水蒸气放出热量变成水,与没有潜热或潜热较小的情况相比,空气经过蒸发器后的温度变高,热泵系统提前终止运行,但此时的除湿量变小,这可以在图3得到验证,且耗电量也变小.所以,负载为2.25 kg时的耗电量小于负载为1.05 kg时的耗电量.4.3 COP随含水率的变化热泵的COP反映了热泵系统的节能水平,其值越大,节能效果越好.如图5所示,负载为1.05 kg时,COP值持续升高,呈线性关系,可见在低负载时干衣机有较大的节能潜力.本次实验COP值在负载1.50 kg、含水率45%时达到最大值,高达3.8,在含水率50%时又呈下降趋势.负载为2.25 kg时,COP在含水率45%时达到最大值.压缩机的功耗是热泵干燥系统的主要功耗,所以,图5与图4的变化趋势相似.COP值的大小仅仅反映了热泵干衣机的节能效果,而没有考虑干衣机的整体运行情况.对于较为复杂的干衣系统,在考察其节能性时,不能仅以COP值作为参考.小型空气源热泵的COP值一般介于2.0~3.0之间,而本实验台充分利用了干燥室废气中的大量潜热和显热,可提高热泵系统的COP值,即提高热泵系统的能量利用率.4.4 SPC随含水率的变化SPC是反映热泵干燥系统能耗的指标,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SPC随含水率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如图6所示,在衣物含水率为40%~50%的情况下,负载为2.25 kg时的SPC值明显低于负载为1.05 kg和1.50 kg时的SPC值.说明在含水率40%~50%的情况下,热泵干燥系统除去1 kg水分所消耗的能量较低,此时水分是以自由水的形式被除去的.4.5 MER随含水率的变化MER反映系统的除湿速率,与除湿量及COP的变化趋势类似.MER只考虑了干燥产品的输出速率而不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能.如图7所示,在负载为1.05 kg时,MER持续增大;在负载1.50 kg、含水率45%时,MER达到最大值;负载为2.25 kg时,MER值也在含水率45%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在含水率40%~50%时,系统的除湿速率较快.4.6 SMER随含水率的变化作为热泵干燥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参数SMER能充分反映出热泵干衣机系统的能量利用率.SMER与耗电量成反比,与除湿量成正比.如图8所示(见下页),负载为1.05 kg时,SMER随着待干衣物含水率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基本呈线性增长.可见干衣机在低负载运行时,干衣机的除湿能力远远大于实际所除去的水分,使得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系统的干燥能力有盈余,对能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干燥介质空气在出干燥室后,经过与待干衣物的热湿交换,从衣物中吸湿放热,所吸收的水分使空气未能达到饱和状态,再经过蒸发器吸热析湿,空气中所含水分全部变为冷凝水析出.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干燥介质从干燥室出来后其相对湿度增大,逐渐达到蒸发器除湿上限.负载为1.50 kg时,当含水率由30%增大到35%时,SMER有较大幅度增加,之后变化幅度不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SMER基本维持在较稳定的数值,在0.6 kg/(kW·h)左右浮动,说明此时干衣机在较为理想的状态运行,其能耗、除湿量及系统的整体性能匹配良好.负载为2.25 kg时,SMER变化幅度较大.尽管其除湿量不是最大的,但其耗电量较小,因而有较高的SMER.随着含水率的升高,SMER迅速增大,当含水率为50%时,SMER达到0.68 kg/(kW·h),在此状态下,热泵干衣机的各个部件匹配良好,干燥介质从干燥室吸收的热量在蒸发器中释放,湿分也完全析出,能量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这些热量通过冷凝器再次传给干燥介质,使其温度升高,达到良性循环.从图8和图5中对比可以看出,SMER与COP不能同时达到最大值,这说明热泵系统与干燥系统相互影响.综合考虑热泵干衣机的COP,SPC,MER,SMER等性能指标,建议在实际运行中使衣物的初始含水率在40%~50%,接近设计工况下为宜,此时整个热泵干燥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热泵干衣系统中热泵COP在低负载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较高负载时,COP在含水率为45%时达到最大值;SMER在低负载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较高负载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数值;COP与SMER不能同时达到最大,热泵干燥系统中热泵循环和干燥循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考虑热泵干衣机的各个性能指标,建议在实际运行中使衣物的初始含水率在40%~50%之间,接近设计工况下为宜,此时整个热泵干燥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相关文献】[1]锦文.家用干衣机应该有所作为[J].家用电器,2003(11):61-62.[2] Chen P Y S,Helmer W A.Design and test of a solardehumidifier kiln with storage and heat recovery systems[J].Forrest Product Journal,2007,37(5):26 -35.[3] Chua K J,Chou S K.A modular approach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a two-stage heat pump system for drying[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5,25(8/9):1363-1379.[4] Baines P G,Carrington C G.Analysis of rankine cycle heat pump dri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1988,7(12):495-510.[5] Yadav V,Moon C G.Fabric-drying process in domestic dryers[J].Applied Energy,2008,85(2/3):143-158.[6]文键.二氧化碳热泵干燥系统的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2.[7] Oktay Z,Arif H.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heat pump assisted mechanical opener dryer[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3,44(8):1193-1207.。
热泵干燥系统几种循环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第 6 期
李阳春 等: 热泵干燥系统几种循环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85
荷又提高了除湿效率, 同时不受环境影响, 还可回收 部分热量到冷凝器发挥作用。采用辅助冷凝器形式 的热泵干燥装置( 图 1c) [ 3] , 是将热泵系统的冷凝器 分为两部分, 其中一个作为辅助冷凝器向外界环境 放热。由于在物料干燥前期和中期, 除湿主要是除去 物料的表面水份及自由水, 此时, 外界空气参数对系 统除湿速度影响大, 空气的除湿能力取决于干燥室 进出口空气含湿量差值。因此, 加装辅助冷却器的热 泵干燥装置( 图 1d) [ 4] , 既可以移走干燥温度稳定后
Key words Heat pumps, Dry ing , Ener gy -saving , Co mpar ison
引言
干燥是一个能耗较大的工艺过程, 提高干燥物 料品质、缩短干燥工作周期以降低干燥系统的能耗, 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 1, 2] 。热泵干燥技术因 其适应范围广、热效率高并能较好地保持物料的品 质而受到重视。本文就减小热泵干燥系统能耗以及 热泵干燥循环改进等方面开展研究。
关键词: 热泵 干燥 节能 对比
中图分类号: T K 173
文献标识码: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tudy of Several Cycles of Heat Pump Drying System
L i Yang chun Chen Guangm ing Ouy ang Ying xiu Wang Jianf eng
图 3、4 是干燥温度分别为 40℃和 50℃时的物
料干燥曲线。图中质量比定义为物料干燥过程中质 量与干燥前初始质量之比。从图中可以看出, 采用辅 助冷却器的热泵干燥系统, 干燥速度大于采用辅助 冷凝器的热泵干燥系统, 验证了前面对两种系统对 比分析的正确性。考虑到在干燥过程后期, 物料的除 湿主要是除去物料中的结合水, 而这部分结合水主 要与物料本身有关, 采用辅助冷却器或者辅助冷凝 器对除湿速度影响都不大, 因此实验均做到干燥中 期( 即干 燥至 马铃 薯片 质量 为 初始 质量 的 0. 3 ~ 0. 4) 。表 1 列出了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结 果。从表中可看出, 采用辅助冷却器的热泵干燥系统 优势比较明显。
谷物干燥热泵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谷物干燥热泵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马晓梅;杨晶;王立;童莉葛;边琳
【期刊名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7)005
【摘要】在已开发的热泵流化床谷物干燥设备研究基础上对其中的热泵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干燥实验系统热泵供风温度以及供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细致的理论分析,发现增大蒸发器回路风量与降低冷凝器出口风温可以显著改善热泵性能.依此拟定了热泵改进方案,预测了改进后热泵的性能指标,分析比较了相应干燥系统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热泵供热系数可达到
3.856,干燥费用进一步降低.
【总页数】6页(P617-622)
【作者】马晓梅;杨晶;王立;童莉葛;边琳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655
【相关文献】
1.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谷物干燥热泵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J],
2.双级热泵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J], 郑宗和;杨玉忠;牛宝联;高金水;葛昕
3.燃气热泵干燥装置性能理论分析 [J], 赵海波;杨昭
4.基于等焓和等温过程的热泵烤烟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与比较 [J], 吕君;魏娟;张振涛;杨鲁伟;李彰;李照民
5.空气源热泵低温性能衰减改善方案理论分析 [J], 陶锴;陈振华;梁双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用干衣机的能耗对比及节能方向探讨
家用干衣机的能耗对比及节能方向探讨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全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家用干衣机在中国家庭中得到了应用。
但作为一种家用电器,家用干衣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能耗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此,文章对几种常见的家用干衣机能耗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策略。
关键词:家用干衣机;能耗;节能引言干衣机在欧美国家的应用比较普遍,普及程度几乎和洗衣机、冰箱一样,是必备的家用电器。
近些年我国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干衣机也被越来越多人认识与接受。
作为一种在我国刚起步的新产品,干衣机存在着市场认知度不足、产品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
文章对常见的几种家用干衣机展开了分析,并指出了节能发展的方向。
1 常见的几类家用干衣机1.1收纳式干衣机此类干衣机的主要组成构件包括风罩、支架、以及电热风源,加热源位于设备底部,通过风罩底部,热风可以进入到风罩内,将衣物挂在支架上,湿空气会随着热风从风罩顶部排出。
整个烘干过程,衣物都处于静止状态,需要悬挂在支架上,同时避免遮挡热风出口,否则影响干衣效果,而且会对设备造成一定损伤,烘干结束后,衣物可挂在支架上收纳。
1.2滚筒直排式干衣机滚筒直排式干衣机可细分为:亚式直排干衣机(也被称为小型滚筒式干衣机)和欧式直排干衣机。
亚式直排干衣机最早流行于日本以及亚洲国家,这也是该干衣机名称的由来。
这种产品对尺寸没有严格要求与限制,干燥容量在5kg以下,包含出风口、电机、箱体、PTC发热体、门以及滚筒等零部件。
启动开关之后,电机会带动滚筒与排风叶轮转动,衣物可以与热空气充分接触,湿空气得以排出;欧式直排干衣机最早发源于欧洲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亚式直排干衣机不同,其尺寸有着明确要求,一般高度850mm,宽度600mm。
其中设置了盘式加热器或盘式加热丝,对进入到机体内部的空气予以加热,随后送进滚筒内。
衣服在滚筒内随着电机转动而转动,与热空气充分接触,湿冷空气会顺着滤网排出1.3冷凝式干衣机冷凝式干衣机与直排式干衣机的运行原理并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吸收衣物后的湿空气被冷凝的方式。
家用燃气干衣机和电干衣机性能对比试验
家用燃气干衣机和电干衣机性能对比试验刘惠晴;黄小美;臧子璇;吕山【摘要】介绍家用燃气干衣机和电干衣机的工作原理,对二者进行试验研究.采用除湿速率、除湿能耗比、单位热能除湿量、能源效率和一次能源效率共5个指标,分析比较二者的性能随负载干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同一负载干质量时二者的性能.结果表明,燃气干衣机在除湿速率和节省一次能源方面有很大优势.【期刊名称】《煤气与热力》【年(卷),期】2017(037)010【总页数】6页(P32-37)【关键词】家用燃气干衣机;家用电干衣机;性能评价指标;除湿速率;能源效率【作者】刘惠晴;黄小美;臧子璇;吕山【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6.71 概述现有研究和报道中将干衣机按照加热方式分为热泵式、电热式、燃气式和微波式[1]。
电热式干衣机本文简称为电干衣机。
目前我国使用的干衣机大多是电干衣机。
电干衣机是用加热电阻将空气加热烘干衣物,加热后的干燥热气流温度为60~80 ℃,温度较低,杀菌效果不好,且电能是优质的二次能源,这种低温加热方式对电能来说是一种浪费[2]。
家用电干衣机是欧美发达国家所有家用设备中最耗能的设备之一[3]。
燃气干衣机有节能、快速、经济、卫生、衣物烘干蓬松柔顺等优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欧美家庭使用。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电干衣机和热泵式干衣机的性能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对燃气干衣机却研究甚少。
Yadav等[4]用除湿能耗比衡量家用电干衣机的能效,提出了一个同时适用于澳洲标准AS/NZS、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标准ANSI的除湿能耗比经验关联式,同时指出电干衣机性能受其负载干质量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张联英等[5]对闭式电热泵干衣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热泵系统性能系数、除湿速率、除湿能耗比、单位热能除湿量等指标考察其性能。
闭式热泵烤房烘烤供热性能研究
量在38℃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
54℃时平均制热量与供热系数均呈快速下降的趋势。
60℃以后除湿耗能比减小,干筋需要大量热量的供应,双压缩机功率增大以增加制热量,故而平均制热量有所上升。
在38℃和45℃条件下,烟叶失水量较大且此时压缩机功率较小,导致系统总制热功率小,因而45℃的除湿耗能比最高,达4.51kg/(kW ·h ),单炕烟叶烘烤平均除湿耗能比为3.32kg/(kW ·h )。
开式热泵烤房的供热系数、平均制热量和除湿耗能比在变黄期与闭式热泵烤房呈相同规律,供热系数逐渐上升,至38℃达到峰值4.46后下降,至60℃再上升;平均制热量与供热系数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除湿耗能比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42℃达到峰值4.18。
闭式热泵烤房烘烤过程中的除湿耗能比最大值出现在45℃条件下。
2.2烘烤过程控温精度分析由图3(a )可知,闭式热泵烤房上棚与下棚最大干球温差为4.4℃(烘烤104.5h ),最大湿球温差为0.8℃(烘烤157.5h )。
实测的干球温度和设定参考值相比最大温差为1.0℃(烘烤98h ),最大湿球温差为0.5℃(烘烤93h ),实测的干湿球温度与设定干湿球温度基本吻合,并且温度曲线的上升较为平稳,波动幅度较小。
由图3(b )可知,开式热泵烤房在负载条件下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均有较大波动,尤其当夜间环境温度较低时,干湿球温度波动幅度更大,并且实测干湿球曲线偏离设定干湿球曲线幅度大于闭式70304050602070304050602080时间/h时间/hab上棚干球温度下棚干球温度湿球设定温度干球设定温度上棚湿球温度下棚湿球温度上棚干球温度下棚干球温度湿球设定温度干球设定温度上棚湿球温度下棚湿球温度注:a 为闭式热泵烤房;b 为开式热泵烤房。
图3不同类型烤房烘烤实时干湿球温度变化热泵烤房。
2.3烤后烟经济性状分析为了对比闭式热泵烤房与开式热泵烤房的能耗利用,将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同时应用于2种类型的热泵烤房,并对其能耗及质量进行分析。
热泵技术的烘干除湿功能在干衣领域的应用石亚洲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75分。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2018春节前某电商通过消费者调查、大数据分析、年货预订等方法,了解消费者需求,给相关生产企业下定单组织货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对上述情形的正确理解是()①实现了从生产消费等的有效对接,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流通成本②彻底颠覆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再生产链条③电商在此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④互联网+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8年10月26日,华为Mate20X手机发布。
Mate20X将一系列华为独有的尖端科技集于一身,为消费者带来了影音游戏娱乐方面的震撼体验,引发了消费者的追捧.材料表明()①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消费对生产的升级发展起着导向作用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3、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交通不断发展,旅游爱好者纷纷搭乘高铁去体验各地的美丽风景。
这说明(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C.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D.生产和消费相互决定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下列各项能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是( )A。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B。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C。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D。
网上购物方式方便了消费者,增加了社会购买力5、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现打车APP(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这种打车智能手机应用方式与电话叫车服务类似,网约打车越来越受到时尚青年出行叫车的热捧。
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等客与乘车方式,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最终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消费,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健康、环保等产品的热烈追捧,从而引起如绿色有机蔬菜、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封闭式热泵干燥装置的分析及优化探讨
身结构 的一些特点 , 闭式热泵干燥装置 尚有一些不足及有待优化的地方 。本文分析 封闭式热泵干燥装 置 封 实 际运行时所 出现 的一些 问题 , 并提 出相应 的改进措施 , 同时分析 热泵 系统与空气循 环系统 的运行参数 对 干燥速率和能效 的影响 , 为封 闭式热泵干燥装置 的优化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热泵 ; 电热式干燥箱 ; 真空室干燥箱 ; 能; 节 优化
u e r r vd d Be ie ,h n l e c ft eo e ai g p r me e so h e tp m ps s r sa ep o i e . sd s t ei f n eo h p r t a a tr f eh a u y — u n t tm n h i c ces se o h n r y ef in ya d t ed yn a ei n l z d Th e a d t ear y l y t m n t ee e g fi e c n h r ig r t sa ay e . e c su y wi r vd ee e c o p o e n ft eco e e tp mp d yn a h n . t d l p o i er fr n ef ri r v me to h ls d h a u r i gm c i e l m KE W ORDS h a u Y e tp mp; lcrch a ig d y r v c u h m b rd y r e e g -a ig; ee ti e tn r e ; a u m c a e r e ; n r y s vn
第 1卷 第 2 2 期
新型热泵干燥系统的研究及试验验证
新型热泵干燥系统的研究及试验验证苑亚;杨鲁伟;张振涛;王瑞祥;魏娟;杨俊玲【期刊名称】《流体机械》【年(卷),期】2018(046)001【摘要】为了在低温低湿环境下推广应用热泵干燥系统,作者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热泵干燥系统.对新型热泵干燥系统和闭路热泵干燥系统做了对比分析,并对骏枣做了新型热泵干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制冷工质为R32、R134a、R290的闭路式热泵干燥系统,新型热泵干燥系统的小时耗电量分别降低了9.73,8.78和9.31 kW.在8 ℃环境条件下,干燥室温度在2 h内达到56 ℃的目标值,制热效率约为2.45,除湿能耗比约为1.64 kg/(kW·h).相对于燃煤烤房,该系统干燥得1t干枣降低了37.7元.为热泵干燥技术在低温寒冷地区的工程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总页数】7页(P62-68)【作者】苑亚;杨鲁伟;张振涛;王瑞祥;魏娟;杨俊玲【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190;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3;S226.6【相关文献】1.热回收与太阳能热泵干燥系统试验及性能研究 [J], 蒋绿林;王昌领;纪国剑;姜钦青;张亮;侯亚祥;陈孚江2.热泵微波联合干燥系统的试验研究 [J], 马国远3.热泵干燥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J], 张绪坤;李华栋;徐刚;熊康明;顾震4.热泵闭环厢式干燥系统试验研究 [J], 周来发;吴鹏辉5.新型风冷热泵性能试验台研制成功风冷热泵型冷(温)水机组性能研究试验装置介绍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的实验研究
量、 送风温度 、 风风速和 萝 卜丁尺 寸等 单因素变化 实验 , 出了各 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规律 ; 送 得 分别 以 S R( ME 单位 能耗 除湿量) 和产品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 , 对试材热 泵热风联合干燥效果进行分析 , 得
出 了相 应 的优 化 组合 方 式 .
关 键 词 : 泵干 燥 ; 风 干 燥 ; 合 干 燥 ; 响 因素 ; 化 组 合 热 热 联 影 优 中 图分 类 号 :K 7 T 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96 2 1 )5— 7 6— 5 17 0 4 (0 1 0 0 3 0
T o h t e sn l—a tre p rme t fweg t u p y a rt mp r t r hrug h i ge fco x e i n s o ih ,s p l i e e au e, s ppy wid s e u l n pe d
a d t e sz ft e r d s ma lc b s o h e tma ei l b an d t e ef c a fv ro s n h ie o h a ih s l u e n te t s tra ,o ti e h fe tl wso a iu
3 实验 材 料 和 方 法
3 1 实验材料 .
k, 卜 g萝 丁尺寸为 10a 10c 10c . . m× . mx . m
送 风 温 度 分 别 为 (0±1 、 3 3 ) (5±1 、 4 ) ( 0±
1℃ , ) 干燥 曲线如 图 4所 示 .
实验用的大红萝 卜 俗称东北大萝 卜 从市场 ( )
h a— u n taro e tma e a ,a d o ti e h o r s n n p i z to o e tp mp a d ho- i ft t s tr l n b an d t e c re po dig o tmiain c n— he i b n to y. i ai n wa Ke r s:he tp mp r i g; h tar r i g;c mb n d r i y wo d a — u d y n o— i d y n o i e d ng; afc ig fc o s o i y fe t a tr ; pt— n m O i ain z d C mb n to
热泵供热及烘缸干燥强度的研究
热泵供热及烘缸干燥强度的研究目前,纸机干燥部通汽系统主要分为三段通汽、热泵供热两种基本类型。
其中三段通汽属于被动式蒸汽串联供热系统,是将新蒸汽用调节阀减压到高温段烘缸要求的供汽压力,对中温段、低温段烘缸同样采用调节阀进行蒸汽减压补汽,浪费了蒸汽能量品位和数量;热泵供热属于主动式蒸汽并联供热系统,在纸机干燥部各段烘缸设置热泵,按纸机烘缸温升曲线设定热泵供汽压力。
将新蒸汽和纸机烘缸用汽品位产生的有效能差值转变为热泵的工作动力,但当纸机运行工况变化时,热泵进isl新蒸汽调节阀开度会减小,从而造成蒸汽有效能损失,降低热泵工作效率。
本课题将可调节式热泵供热系统用于纸机干燥部,从而增大了纸机干燥部热泵供热系统调节范围,保证烘缸供汽压力和烘缸排水压差,回收了二次蒸汽,降低了冷凝水排放温度,提高了烘缸表面温度和纸幅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在纸幅干燥过程中起到了强化传热、传质的作用。
1 蒸汽喷射式热泵1.1 热泵工作原理纸机干燥部热泵采用蒸汽喷射式热泵(或称蒸汽压缩机)。
蒸汽喷射式热泵利用热电站或锅炉供给蒸汽压力和烘缸用汽压力差的能量转换为热泵的动力。
工作流体通过喷嘴l在接受室2中将低品位流体吸入,工作流体和被引射的低压流体在混合室3内进行混合和能量交换后,逐步充满整个截面,建立起均匀的速度场,在扩压器4中压缩后的混合流体流速降低,混合流体压力增加至热用户要求的供汽压力。
1.2 热泵分类蒸汽喷射式热泵供热系统必须按热用户用汽参数的要求对运行工况进行调节。
蒸汽喷射式热泵按调节控制方式,可分为质量调节和流量调节两种类型。
(1)蒸汽质量调节热泵(也称不可调节热泵)。
不可调节式热泵的工作蒸汽干管上设置了调节阀,热泵本身不配有调节装置,当纸机运行工况即供汽压力和流量发生变化时,需调节热泵进口工作蒸汽干管上的调节阀。
在调节过程中,蒸汽调节阀开度变化会改变进入热泵的工作蒸汽压力,从而改变热泵进口新蒸汽做功的能力。
特别是当纸机用汽负荷减少,蒸汽调节阀开度减小,实际供给热泵进口的新蒸汽压力降低,致使热泵进口工作蒸汽和热泵出口蒸汽压差减小,热泵做功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