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01.前言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
鉴于近5年取得的有关AR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的临床实践,对“天津(2015)”诊疗指南进行修订,综合阐述了AR的诊断和治疗,重点强调对AR疾病本质的认识、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其目的是向临床医师提供相应的指导性建议,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制订最优化的防治措施和疾病管理方案,科学地作出临床决策,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和安全性,进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02.流行病学AR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鼻病,影响着全世界10%~20%的人口,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国内特定环境下的AR确诊患病率也呈现较高态势,城乡差异也十分显著。
国内有关AR的各项流行病学数据由于采用的研究方法不一,导致可比性差,农村地区的AR流行病学研究值得更深入和全面的探索;另外,儿童青少年AR的流行病学研究不多,且多为针对省市级行政区的单中心研究。
既往的调查显示出AR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多样化,过敏原的地区差异显著。
尘螨在南方的致敏率最高,艾蒿、豚草和蒲公英则是西北最常见的过敏原。
此外,宠物引起的AR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快速城市化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将持续影响国内AR过敏原谱的变化。
03.发病机制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非IgE介导的机制及神经免疫失调也参与其中(图1)。
AR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
AR具有遗传易感性,生活环境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在AR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卫生假说”认为,由于环境卫生过于清洁,使得生命早期暴露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机会减少,日后发生AR 和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的风险增高。
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_2004年_兰州_顾之燕
度杂志的全部内容 、本刊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咽喉科分会联合主
办的学术会议的《资料汇编 》内容 、2个由知名专家亲手执刀的经典手术录
像及本刊的文献检索系统等 。光盘版发行以来 ,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为 了解读者的需求 ,更好地办好光盘版 ,本刊 2004年第 7期刊出了《中华耳
鼻咽喉科杂志光盘版读者调查表 》。此后得到广大关心本刊读者的积极
rhinitis) : 在 1年内半数以上的日子里有上述症状 ,变应原皮 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内变应原 (螨 、室内尘土等 )为主 。
轻 、中重度疾病程度按照 AR IA 规定的分度标准执行 , 改变过去以记分高低作为分度标准的规定 。
三 、诊断 1. 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 ,分析症状发作的时间和诱发因 素 ,有无哮喘 ,评估症状严重程度 。具有鼻痒 、喷嚏 、鼻分泌 物和鼻塞 4项症状中至少 3项 ,常年性者在有症状的日子里 症状每日累计达 0. 5~1 h以上 。 2. 检查 :鼻腔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 、水肿或充血 、肿胀 。 花粉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结膜充血 、水肿 ,严重者眼睑肿胀 。 发作期鼻分泌物涂片和 (或 )结膜刮片嗜酸粒细胞检查阳 性 。变应原 皮 肤 试 验 呈 阳 性 反 应 , 至 少 1 种 为 ( + + ) 或 ( + + )以上 。有条件者可行血清或鼻分泌物特异性 IgE检 查 。必要时行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 。 3. 为便于观察疗效 ,制定下述记分标准 :症状计分方法 见表 1。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01 02
避免过敏原
建议患者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对 于无法避免的过敏原,可采取减少接触的措施,如佩戴口罩、使用空气 净化器等。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定期清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等,以减少室内过敏原的积累。
03
增强免疫力
鼓励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鼻腔冲洗
使用特定溶液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过敏原和炎症介 质,缓解症状。
个体化治疗策略探索
精准医学
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阶梯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病程,制定逐步升 级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综合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 手段,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治疗手段多样性
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综合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 但具体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法存在 一定差异。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及分型
症状
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 等症状出现2个或以上,每天症状持 续或累计在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 、流泪和眼红等眼部症状。
体征
分型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和持续 性变应性鼻炎,间歇性症状表现<4天 /周,或<连续4周;持续性症状表现 ≥4天/周,且≥连续4周。
指南的制定和解读有助于推动相 关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提升医生 的专业素养。
指南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患 者的诊疗权益,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国内外相关指南比较
诊疗理念差异
国内外指南在诊疗理念上存在一 定差异,如国内指南更注重中医 药治疗的应用。
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鼻鼽(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病因主要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有关。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一般包括辨证施治、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临床诊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方案。
首先,中医辨证施治对于鼻鼽(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肺热咳嗽、湿热痰饮、脾胃虚弱等。
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辨病因、辨病机、辨病位、辨病证,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证,可以采取祛风散寒,开窍通窍的药物治疗,如葛根汤、麻黄汤等;对于湿热痰饮证,可以采用清热化痰、利湿排脓的药物治疗,如黄芩汤、半夏厚朴汤等。
中药治疗也是中医临床诊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进行组方,并根据辨证施治的要求进行配伍,达到调整病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连翘、地龙、白花蛇舌草等。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可以选择单味药或复方制剂,一般采用中药内服的方式治疗。
针灸是中医临床诊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另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针刺穴位,刺激人体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鼻翼、印堂、攒竹等,一般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持续一段时间,可以缓解鼻鼽(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此外,推拿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手法压迫、揉搓、捏拿等手法,刺激身体局部的经络和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拇指推、揉捻法、托举摇动等,一般持续一段时间,可以改善鼻鼽(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详细完整版)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一、诊断:1.收集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症状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季节性特点以及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史。
2.进行身体检查,包括鼻腔镜检查,观察鼻腔和鼻窦的炎症表现。
3.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进行皮肤或血清过敏原检测,以确定变应原。
4.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过敏原检测结果,结合鼻黏膜活检等辅助检查,做出确诊。
二、非药物治疗: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开窗通风等。
2.维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
3.定期彻底清洁居住环境,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滋生。
4.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或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三、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物: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包括口服和局部鼻腔喷雾剂,可缓解鼻痒、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2.局部类固醇药物:适用于症状较重或长期患者,能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3.扩血管药物:如吲哚美辛鼻喷雾剂,可缓解鼻黏膜充血和鼻塞。
4.免疫治疗:对于确诊的过敏原,可考虑进行免疫治疗,如皮下注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5.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和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对症状的反应,减轻不适感。
四、外科治疗:1.对于严重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下,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2.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鼻腔黏膜切除术、鼻甲切除术和鼻窦引流术等,旨在改善鼻腔通畅和减轻炎症。
五、随访和预防:1.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建议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调理,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睡眠。
3.如有需要,可请教专业医生提供相关的疾病预防咨询和指导。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诊断和治疗。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同时,为了长期控制病情,建议患者积极配合非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减少过敏原接触和诱发因素。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碱
涕为主要症 状的AR患
中 药
剂
次,连续用药
药
者可考虑局
不超过7天。
部用药。
编辑课件
8
鼻 腔 冲 洗
19
三、免疫治疗
治疗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AR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
• 临床诊断明确、无禁忌症的AR患者即可以采用变应原免疫治疗,而不需要以药物治疗无效为前提 条件。
• 根据国内目前可供临床使用的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的种类,免疫治疗的适应证主要为尘螨过敏导致 的中-重度持续性AR,合并其他变应原数量少(1~2种),最好是单一尘螨过敏的患者。
性。
编辑课件
6
临床诊断
•体征:
①双侧鼻粘膜苍白、水肿,鼻腔有水样分泌物; ②可伴有结膜充血、水肿; ③病程较长者可有中鼻甲水肿、息肉样变。 ④伴有哮喘、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有相应的肺部、皮肤体征。
编辑课件
7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 变应原种类应该是本地区常见的气传变应原,主要包括尘螨、蟑螂、动物皮屑 、真菌和花粉等。
编辑课件
9
比较项目 原理
敏感性 特异性 药物影响 皮肤条件 结果评判 技术要求 风险性 价格
变应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抗原抗体在体表的反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对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的直
等介质、属间接的生物测定
接免疫化学测定
高 较高
较高 较高
抗组胺药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要求高
编辑课件
21
治疗
四、外科治疗
• AR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酌情使用。 • 手术方式包括2种类型: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为目的的下鼻甲成形术和以
耳鼻喉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耳鼻喉科 第一节 变应性鼻炎【诊断流程】图3-1 变异性鼻炎的诊疗流程【治疗】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变应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有条件可行变应原减敏疗法以及患者教育。
1.避免接触变应原对已明确的变应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2.药物治疗(1) 抗组胺药:给药方式包括鼻腔局部应用和口服。
1)口服抗组胺药:常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以及依巴斯汀等。
2)鼻用抗组胺药鼻用剂型将抗组胺药用于鼻腔可使高浓度的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组织,目前用于临床的鼻内抗组胺药主要有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鼻喷剂。
(2)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
(3)肥大细胞稳定剂: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主要其预防作用。
该类药物药效持续时间短且不如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
(4)减充血剂主要用于缓解鼻塞,给药方式主要为鼻内局部应用。
(5)抗白三烯药包括两类药物:1)白三烯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扎鲁斯特、普鲁斯特等。
2)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如齐留通。
白三烯抗体拮抗剂的疗效与口服抗组胺药相当,但疗效反应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临床上一般作为AR的二线药物。
3.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不能治疗变应性疾病本身,仅作为AR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是用于下列情况:(1)下鼻甲肥大引起鼻塞,药物治疗无效;(2)鼻中隔解剖异常,并有功能障碍;(3)伴有慢性鼻窦炎。
目的在于改变解剖学的异常,降低鼻黏膜的自主神经的反应性。
【预后】AR目前尚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长期、正规的综合治疗,AR的症状可得到良好的控制,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有人认为预防或早期治疗AR有助于防止哮喘的发生或减轻下呼吸道症状的严重程度。
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诊断】1.自幼耳前一瘘口,瘘管口常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开口于屏间切迹至口角的联线上,或耳廓、耳垂的其他部位。
2.一般无症状。
挤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窦口溢出,微臭,局部微感搔痒不适。
如继发感染,则局部发生红肿、疼痛、溢脓,可反复发作。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最优化的防治措施,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并进一
步降低医疗成本。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2
流行病学
6
流行病学
单击此处编A辑R是母耳版鼻咽文喉本头样颈外式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保守估计全球的AR患者超过
第二级
5亿[6]。我国"十五"期间开展了成人AR流行状况的多中心研究[7,8],2004—200
11
发病机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尽管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是AR发病的核心机制,但非IgE
介导的炎性反应也参与了AR的发生发展。某些具有酶活性的
变应原可以诱导上皮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促进Th
2反应[21,22];或削弱上皮连接的紧密性,破坏上皮细胞屏障功
能,促进树突状细胞与变应原的接触[23]。组织重塑在AR发病
问卷调查中,AR自报患病率分别为14.46%、20.42%和7.83%[11]。
7
流行病学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以及经济
水平等差距较大,可能导致AR患病状况出现差异。2008年
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农村的抽样对比研究显示,农村人群
AR自报患病率(19.1%)明显高于城市(13.5%),而经确诊的A
中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虽然AR和哮喘被认为是"同一
气道、同一疾病",鼻气管组织重塑相比,AR鼻腔组织的重塑
较轻微[24,25]。
12
发病机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新近有研究显示,某些非特异性体质患者(变应原SPT和血清
治疗变应性鼻炎验方
善, 神经 性 皮 炎 的 症 状 也 会 好 转 。临 床 上 根 据 上 述 情 况, 用沉 香安 神散 和 党参一 1 8味丸 等 两 种 蒙药 。同 时 口
服 有 暖 胃助 消 、 清 糟 归 经功 能 的 同拉 嘎一 5味 丸 , 收敛 、
集簇 性疱 疹 , 老 年患 者 症 状 尤 为 明显 。马齿 苋 味 酸 , 性
般 治疗 1 -2 个 疗程 。
寒, 具 有清 热解 毒 、 散血 消肿之 效 , 为治疗 带状 疱疹 之 良
药 。马齿 苋广泛 分 布 于 田间地 头 , 取 之 方 便 。方 法 : 将 适量 的新 鲜马齿 苋 ( 根 据 患处 范 围大 小 而定 , 以覆 盖 住 患处 为宜 ) 洗净 , 切碎, 捣烂 如 泥 , 连 汁敷 于 患处 , 每 日2 次, 连用 7 d症状 可见效 。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4 — 0 5 )
长期 精 神紧 张 , 焦 虑不 安 , 饥饿 时 劳累 , 经 常食 用辛 辣饮 食, 都可 引起 体 内“ 赫依 ” 的平 衡失 调 , “ 黄水 ” 偏盛 , 导致 气 血不 调 , 同时与 “ 粘” 症合并 引起 神经性 皮 炎 。故 神经 性 皮炎 容易 复发 , 病程 长 , 多 见于青 年或 中年 人 , 老 年人
续 口服 , 早 晨 饭 后伊 和 汤 3 g温 开 水送 服 , 中午 饭 后 巴 特 日一 7味 丸 1 5粒 口服 , 晚 饭 后 党 参一 1 8味 丸 1 5粒 口 服, 临 睡前 温 开水 送 服 沉 香 安神 散 3 g , 1 0 d后 病 症 基 本消 失 。效 不 更 方 , 再 口服 半 个 月 后 诸 症 消 失 。1年 后 随访 , 未复发 。
2024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和选用方法
2024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和选用方法一■什么是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指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的慢性炎性疾病,与细菌或者病毒等感染无关,而是因为过敏引起的。
二.变应性鼻炎有哪些临床症状?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
40%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在有鼻部症状的同时,还可伴喘鸣、咳嗽、气急、胸闷等肺部症状。
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常用治疗药物分为一线用药和二线用药。
其中一线治疗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第二代口服和鼻用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表变应性鼻炎常用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鼻用一线用药推荐使用口服二线用药酌情第二代抗组股为口服一线用药推荐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一线用药推荐使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口服二线用药酌情鼻用二线用药酌情减充血剂鼻用二线用药酌情抗胆碱能药鼻用二线用药酌情来源: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修订版)四、如何选择治疗药物?轻度和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一线药物单一治疗通常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推荐在首选鼻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和/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 .鼻用激素第一代:布地奈德、曲安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第二代: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糠酸氟替卡松、倍他米松。
(1)医院常用药物: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
(2)用法用量:糖皮质激素强力的抗炎特性直接影响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炎症的发展过程。
在使用时按推荐剂量每天喷鼻1~2次,对于轻度和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程4周以上。
持续治疗对病情的长期控制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治疗。
鼻用激素除了能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外,对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和眼红等也有缓解作用。
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使用鼻用激素后,也可改善喘憋等症状。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临床表现及分类
01 主要症状
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等鼻 部症状,可伴有眼痒、流泪等 眼部症状。
03
02
严重程度分级
04
分类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 ,变应性鼻炎可分为持续性变 应性鼻炎(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PAR)和间歇性变应 性鼻炎(Intermittent Allergic Rhinitis,IAR)。PAR指症状 持续时间超过4周,每周发作天 数超过4天;IAR指症状持续时 间少于4周或每周发作天数少于
发病机制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神 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主要包括过 敏原暴露、免疫细胞活化、炎症介质 释放和神经调节等过程。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 是在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发病年龄
变应性鼻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儿童和青少年为 主。
影响因素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可影响变应 性鼻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3
目 录
• 变应性鼻炎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与原则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指南实施中挑战与问题 • 总结与展望
01
变应性鼻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 ),即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免疫球 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 性疾病。
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
了解变应性鼻炎基本概念
包括定义、发病机制、常见诱因等。
掌握症状识别与自我评估
学会识别典型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等, 并进行自我评估。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本文摘自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44卷12期977—978页 收稿日期:2010—01一10 guidelines[J].Allergy,2007,62:367-372. ARIA according graded rhimtis of severity a88∞s scales analog a1.Visual F,et c,Neukirch PJ,Combescure [4] 82):l一20. (Suppl immunotherapy[J】.Allergy,2006,61 allergen·specific practical for a1.Standards GW,et J,Canonica E,lkusquet Alvarez·Cuesta [3] 86):8—160. Allergy,2008,63(Suppl Gen)[J]. Aller Organization,GA2LEN Health World the with collaboration update(in Asthma(ARLA)2008 Impact its and Rhinifis a1.Allergic A,et N,Cruz J,Khaltaev Bousquet [2] 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78—384. ·68· 韩德民,张罗,黄丹.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 [1] 参考文献: 在疗程结束2年后进行。 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免疫治疗的远期疗效评定应 VAS)C4]对治疗前后的总体症状和鼻部分类症状分 scale, analogue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5疗效评定 鼻窦炎、鼻息肉,药物治疗无效。 明显的解剖学变异,伴有功能障碍;③合并慢性鼻一 症状无改善,有明显体征,影响生活质量;②鼻腔有 适应证:①经药物或免疫治疗鼻塞 外科治疗 4.4 表1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全身不良反应分级和处理 身反应症状程度分级及处理措施见表1"J。 4.3.3不良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全 和局限性。 儿童;⑤妊娠期妇女;⑥患者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 受体阻断剂;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④5岁以下 4.3.2禁忌证①合并持续性哮喘;②患者正使用B 和儿童(5岁以上)、由尘螨导致的变应性鼻炎。 4.3.1适应证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成人 疫苗,由具备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 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 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皮下 免疫治疗 4.3 妊娠期患者应慎用各种药物。 与成人相同,但应特别注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药对缓解症状有效。儿童和老年人的治疗原则 内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抑制流涕。⑦中药:部分 症状有缓解作用,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⑥鼻 状有效。⑤鼻内减充血剂:对鼻充血引起的鼻塞 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 烯药: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④色酮类药:对 治疗。不推荐鼻内、肌肉及静脉注射。③抗白三 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 (忌468)中国植床医生2010年弟38卷弟6期 ·指南与共识·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这些症状具有自限性或治疗后能缓解。
变应性鼻炎的分型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或持续性;根据症状严重度及对生活等的影响可分为轻度或中-重度。
【治疗原则】1.主要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患者教育。
2.鼻内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
3.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采用阶梯式药物治疗方案。
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坚持临床随访及疗效评价,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增减治疗的强度。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1.鼻内糖皮质激素是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
也可用于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2.参考治疗方案:(1)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首选鼻内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300~400μg/d或等效剂量的其他鼻内糖皮质激素)。
如症状严重,在治疗初期可加用口服H1抗组胺药物和(或)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
(2)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鼻内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300~400μg/d或等效剂量的其他鼻内糖皮质激素)。
如有必要,在治疗1周后可加用口服H1抗组胺药物和(或)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
(3)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口服H1抗组胺药物或低剂量鼻内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100~200μg/d或等效剂量的其他鼻内糖皮质激素)。
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鼻内糖皮质激素剂量。
3.不推荐肌内注射和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
4.鼻内糖皮质激素对鼻腔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引起鼻腔干燥、鼻结痂、鼻出血等副作用,长期使用者,如鼻部发生局部真菌感染,则应停用并给予适当治疗。
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进展摘要: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难治、复发率极高的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阐述总结,用以指导临床。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中医外治法;综述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西医常用激素类喷鼻剂和抗组胺等药物控制症状,但长期使用疗效下降且有副作用,易复发。
大量临床实验证明中医外治方法治疗AR,疗效显著,维持长久,副作用小。
现将近5年的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用外治法总结如下:1.中药滴鼻液赵岩等[1]自拟鼻炎清滴鼻液(由黄芪、细辛、鹅不食草、辛夷、苍耳子等组成)滴鼻治疗AR患者150例;对照组105例使用呋麻液滴鼻,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64.8%。
王婷婷[2]将50例AR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
观察组用中药滴鼻液(辛夷牡丹皮赤芍川芎白芷藿香苍耳子等),对照组用色甘酸钠滴鼻液。
经过4周连续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48%,对照组28%,统计学有意义(P < 0.05)。
2雾化张秀瑜[3]将门诊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医辨证后予以辛菊雾化液吸入鼻腔,15min/次,1~2次/d;对照组中医辨证论治,1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2.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曾美月[4]将200例小儿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治疗组给予苍辛液雾化吸20 mL;对照组给予 0.9%氯化铀 20 mL、庆大霉素8 万 U、地塞米松2 mg 混合,2组均超声雾化吸入,1次/d,每次10 min,7 d为1疗程,3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针灸法赵冏琪[5]选取T3 T5 T9T11 L2华佗夹脊穴配合迎香攒竹印堂风池太渊上星合谷足三里,针刺治疗AR患者40例,有效率为85.0%。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概况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概况【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变应性鼻炎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其以反复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是一种常见与多发病。
属于中医学的鼻鼽、鼽喷、鼽嚏、鼽水、鼽、嚏等范畴。
鼻鼽首见于《素问·脉解篇》,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以后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如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鼻病源流》中明确解释说:“鼻鼽者,鼻流清涕也。
”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对其治疗方法颇多,效果也较为满意。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及治疗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内经》有“肾为欠为嚏”的记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鼻涕候》说:“夫津液涕唾得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
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
”可见古人认识与现代基本相同,多数学者认为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为内由肺、脾、肾三脏虚损,外由风寒异气之邪侵袭。
2 辨证论治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大多以脏腑辨证为主。
王锡琴等[1]将变应性鼻炎分为5型,①风热犯肺型:治宜清热宣肺利窍;②湿困脾虚型:治宜健脾化浊通窍;③胆腑热盛型:治宜疏肝利胆通窍;④肾阳亏虚型,治宜温肾纳气通窍;⑤瘀血阻窍型:治宜活血通窍。
赵翠英等[2]将其分为3型,①风寒型:治宜疏风散寒,宣通鼻窍;②虚寒型:治宜温肺散寒,宣肺通窍;③肺热型:治宜清热宣肺通窍。
3 基本方加减专病专方随证加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方法。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ppt课件
非药物治疗
鼻腔冲洗
通过清洗鼻腔,减少过敏原和炎 症因子,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
如激光、微波等,可改善鼻腔通 气状况,减轻症状。
避免过敏原
如尘螨、花粉等,减少接触过敏 原可预防鼻炎发作。
特异性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
通过逐渐增加对过敏原的暴露量,提高机体对过 敏原的耐受能力,从而减少鼻炎发作。
免疫调节剂
如益生菌、维生素D等,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预 防鼻炎发作。
特点
以鼻痒、鼻塞、打喷嚏和 流清涕为主要症状,可伴 有眼睛痒、喉咙痒等症状 。
病程
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 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
发病机制
过敏原刺激
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刺 激鼻黏膜,引发过敏反应 。
免疫反应
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 性抗体,与鼻黏膜上的肥 大细胞结合,引发炎症反 应。
炎症介质释放
炎症反应过程中,多种炎 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 释放,进一步加重鼻部症 状。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季节性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较高,全球 范围内约为10%-25%。
部分患儿在特定季节更容易发病,如 春秋季节。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病率存在差 异,可能与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 因素有关。
02
诊断发作的鼻痒、鼻塞 、打喷嚏、流清涕等鼻 部症状。
02
。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 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提高患 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
力。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药物治疗
局部糖皮质激素
用于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长 期使用可能会引起鼻黏膜萎缩、
鼻腔干燥等副作用。
抗组胺药
用于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常 见副作用包括嗜睡、口干等。
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2022版)解读
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2022版)解读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2版的中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是对该疾病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的总结,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针对哮喘等合并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 氧疗、呼吸锻炼和避免诱发因素等。同时,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减少其对哮喘等合并症的影响。
07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现状
01
诊断方法
目前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包括皮肤点
通过过敏原检测进行鉴别。
感染性鼻炎
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炎, 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但病程 较短,且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可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原体进
行鉴别。
激素性鼻炎
长期使用鼻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 鼻炎,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 但停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询问
用药史有助于鉴别。
04
治疗原则和方法
Chapter
进一步揭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 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提供理论支持。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01 02 03 04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研究新的治疗手段,如生物制剂 、细胞疗法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生活质量。
合并症的管理
加强对变应性鼻炎合并症的研究 和管理,降低合并症对患者生活 质量的影响。
鼻痒
患者常有鼻内发痒或蚁行感,有 时伴有眼部、咽部或上腭部痒感 。
清水样鼻涕
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 的特征性表现。
鼻塞
程度轻重不一,可表现为间歇性 或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交 替性鼻塞。
嗅觉障碍
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部分病人 尚有嗅觉减退,多为暂时性,但 也可为持续性。
诊断标准和流程
进行全面的鼻部检查,包括鼻黏 膜的颜色、形态、分泌物等。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高我国变应性 鼻炎诊 疗的总体水平 , 自 同制订了变应性鼻炎诊疗 的相关标准 , 至
了 个 版本 。 同道近
变应性鼻 炎帅 心
山洒
, 即过敏性鼻炎 , 是机
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共
年 底 启 动 了新 版 的 修 订 工 作 , 经 过 学 科
体接触 变应原后主要由 解 介 导的鼻勃膜 非感染性炎性疾
受体激 动剂 、
药物诱发性咳嗽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停药
对 心 因性 咳嗽 则 可 给 予 心 理 疗法
受体阻断剂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茶碱等药物 。 主要用于
、 过敏性鼻炎等的针对性治疗 。 糖皮质激素治疗
及时接种疫苗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呼吸道感染 。 参考文献略 转 自 《中华儿科杂志 年第 期
避免接触变应原 。
岁以上 、由尘蜡导致的变应性鼻炎 。
药物治疗
型
程一般不少于
① 抗组胺药 推荐口服或鼻用第 代或新
周 。 适 用 于 轻 度 间歇 性 和轻 度 持续 性 变应
禁忌证
①合并持续性哮喘
②患者正使用
受体
。抗组胺药 , 可有效缓解鼻痒 、 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疗
阻断剂 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 ④ 岁以下儿童 ⑤ 妊娠 期妇女 ⑥患者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 。
抖州医母
治疗 】
年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
受体拮抗剂或 受体阻断剂 。
·
儿 童 慢 性 咳 嗽 的处 理 原 则 是 明确 病 因 , 针 对病 因进 行
消化 系统药物 主张使用
受体 拮抗剂 如西咪替
治疗匡
阎。 如病 因不明 , 可进行经验性对症治疗以期达 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