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枝条菌种高效栽培平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i b l
e
f u n
g i 2011(3)
平菇这种大宗食用菌在全国食用菌领域已经形成区域化,专业合作化,简单机械化栽培,但仍然处于低级水平的发展。随着栽培原材料和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和市场供应的不断趋于平衡,抓“三伏”,抓“三九”,抓新材料,抓新品种的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为此河南农业大学联合滑县金开食用菌服务中心推出平菇熟料,发酵料和半生料周年化栽培平菇的配套技术。为解决传统熟料栽培平菇劳动人口密集,栽培技术繁琐等问题。我们考察市场,革新技术形成一套以枝条菌种为起点的机械化栽培模式。
1平菇枝条菌种的高效制作技术
平菇枝条菌种的制作不同于以棉子壳,玉米芯为主料的菌种制作方法。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形成了一级试管母种,麦粒培养基母种和枝条培养基栽培原种的生产方法,既解决试管母种直接接种枝条栽培原种菌丝生长慢,易污染,生产周期长等缺点,又避免菌丝经过多次转代造成生活力下降,影响产量的因素。
1.1适宜菌株的选择平菇熟料栽培主要在高温夏季和气温相对较高的早秋,因此栽培品种应该选择高温品种和广温稍微偏高种,另外进行人防栽培的菇农请选用抗CO2能力较强的广温性品种。我们试验选择的品种有:海南2号(高温品种,滑县金开食用菌服务中心自留菌种),夏抗50(高温品种,引自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320(早秋栽培品种,河南农业大学应用真菌试验室自留种),早秋615(早秋栽培品种,引自河南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
1.2菌种生产试管母种的生产。用于转接的试管母种应该是首代母种,不要采用转代过多的母种以免转代过多影响栽培产量。试管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g,葡萄糖20g,琼脂20g,高粱粉10g,水1000mL。按常规方法煮制,过滤,分装,高压灭菌,接种培养生产试管母种。经观察以上品种在25℃条件下恒温培养12h轻微萌发,24h明显萌发,48h定值吃料,5~7d长满斜面。在接种培养48h后检查剔除杂菌感染试管,培养结束后将不直接用于生产的试管于4℃冰箱中保存。
麦粒培养基母种生产:麦粒培养基母种配方:麦粒92%,葡萄糖1%,石灰1%,发酵棉子壳6%。生产工艺:将麦粒漂洗干净根据气温的高低用1%石灰水浸泡8~12h,麦粒浸泡结束后在开水中煮至中间无白心的半透明状态。滤去多余水分并与葡萄糖和发酵棉子壳掺合均匀,将混合的培养基凉至手握无水印后即可装瓶(袋)。装瓶时不宜装过多,以装至瓶肩下4~5cm为宜(因为平菇气生菌丝生长旺盛,容易穿过瓶口棉塞造成污染影响使用)。按常规高压灭菌2h后即可接种培养。在25℃条件下15~20d可以满瓶使用。
枝条培养基栽培原种的生产:枝条菌种是利用紫穗槐,荆条等树种的当年生枝制作成的栽培菌种。鉴于常规树种枝条应用的局限性我们采用一次性筷子和生产冰糕用的冰糕棍进行枝条菌种的生产,试验出一套简便快捷的菌种生产方法。
生产工艺:将一次性筷子截成长15cm的长段(冰糕棍直接使用就可以),用1%的石灰水浸泡10h后用开水煮至吸透水,即可装瓶。将一次性筷子或冰糕棍密密麻麻的装在瓶内,在瓶的中心留直径1cm的小洞穴。按常规高压灭菌1.5h后就可以接种。
按无菌操作规范,将制作的麦粒种接种在预先留好的洞穴内,并覆盖料面。至于25℃条件下培养15~20d可以满瓶,菌丝长满后要继续培养7~10d,让菌丝充分吸收枝条的营养,保证菌棒生产的成功率。
2菌棒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2.1栽培料的配方①棉子壳95%,钙镁磷肥3%,石灰2%,磷酸二氢钾0.1%,尿素0.2%;②棉子壳47.5%,玉米芯47.5%,三元复合肥1%,钙镁磷肥2%,石灰2%;③玉米芯40%,棉渣40%,麸皮15%,石灰2%,尿素0.2%,钙镁磷肥3%,磷酸二氢钾0.1%。
2.2装袋按照配方称取培养料,调水至65%(可用水分测定仪测定)。用自走式菇料翻堆机搅拌均匀并建堆发酵。待料温上升到65℃后维持24h后翻堆,复堆后12h即可装袋(由于今年来食用菌栽培原料的杂菌携带量大,通过简单的发酵可以使杂菌的休眠体转变成营养体提高灭菌的成功率)。菌袋可选用22cm×6cm或24cm×36cm的折角袋。装袋采用传送带上料冲压式装袋机装袋,5人操作每小时生产900~1000袋,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装好的菌袋放置在自行设计的铁制周旋框内,用直径4cm的出菇圈,双层报纸,橡皮筋封口。
2.3灭菌装袋结束后将周转框层层叠放覆盖塑料膜进行常压灭菌6~8h,灭菌结束后闷一夜即可移进接种室。用300W风机强制通风降温为接种做好准备。
2.4接种与发菌培养菌袋冷却后,用汽雾消毒盒熏蒸4h,三人配合操作接种(其中两人揭盖封口膜,用直径1cm的木棒扎孔;另一人接入枝条菌种)。
利用枝条菌种高效栽培平菇
李会杰1刘巧宁1马俊江2段庆虎1申进文1*
(1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滑县金开食用菌服务中心,河南郑州456487)
关键词枝条菌种菌种制作平菇栽培
文章编号1000-8357(2011)03-0045-02
收稿日期:2010-12-07
*通讯作者。
栽培技术
45
d i b l
e
f u n
g i2011(3)
金针菇营养丰富,有增智菇、“一休菇”的美称。江西赣西地区规模栽培金针菇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由于金针菇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又是较佳冬天吃火锅菜肴锅,使金针菇生产、销售一直呈现量多价高的市场环境。进入21世纪后,它的栽培规模超过了香菇、平菇传统品种,成为第一大食用菌主栽品种。由于赣西地区金针菇生产者都是家庭式小户栽培,栽培技术、管理经验缺乏交流,菇农栽培金针菇生物效率相差很大,生物效率最高者可达到150%~180%,低者只能达到80%~100%,严重影响栽培者的生产积极性。笔者多年在基层技术指导积累的经验,摸索出小户栽培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希望对菇农朋友有所帮助。
1栽培时间和场地选择
赣西地区一般选择公历十月开始接种生产,山区可略提前半月左右接种,十二月后停止生产。
栽培场地选择靠公路,有水源,远离畜禽的干净场所,冬暖夏凉的旧式瓦房,有利于金针菇栽培。
2原料准备
塑料薄膜袋的选择:袋栽金针菇一般选择宽、厚、长为17cm×0.004cm×37~37.5cm的塑料袋,每袋装干料300g左右为宜。培养料准备:一般主料选择营养丰富,质地疏松柔软的棉子壳、木屑、甘蔗渣,辅料有麸皮、玉米粉、糖、石膏粉、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木屑需要在室外堆沤半年以上,使木质软化。
3培养料配方及配制方法
3.1配方①棉子壳78%,麸皮17.5%,玉米粉2%,糖1%,石膏粉1%,硫酸镁0.3%,磷酸钙0.2%;②棉子壳68%,甘蔗渣10%,麸皮17.5%,玉米粉2%,石膏粉1%,硫酸镁0.3%,磷酸钙0.2%;③棉子壳68%,木屑1%,麸皮17.5%,糖、石膏粉各1%,硫酸镁0.3%,磷酸钙0.2%。
3.2配制方法按照配方比例准确称重,糖水、硫酸镁、磷酸二氢钾需先溶化在水中,拌料均匀,培养料含水量在60%~65%为宜,即用手紧握培养料指缝中有水珠滴下为宜。
4装袋、灭菌
配制好的培养料需堆闷2~4h让培养料均匀吸足水分,防止料干湿不均。装袋时边装料边轻轻压实,使袋壁四周光滑无空隙,防止从袋周边长菇。装料约17cm高,压平料表面,用折叠法封口。培养料装完后立即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料袋装入灭菌灶内时料面朝上,袋压袋叠放,袋间稍留空隙。在料温达到100℃后保温10~12h停火。
5菌种选择与接种
5.1菌种选择菌种质量是降低菌袋污染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金针菇生物效率的重要因素。菌种有麦粒种和棉子壳种两种,麦粒菌种更好。接种时菌种菌龄不宜过长,在菌丝发至
发菌培养是平菇生产的关键环节,要严格防止高温“烧菌”和虫害的侵入。在搞好卫生的同时每隔5~7d喷施杀虫杀菌剂预防。经过仔细观察5~7d菌丝可以封住出菇圈的料面,30d菌丝可以长满整个菌袋。菌袋长满后严格控制发菌室处于黑暗状态,降低湿度,尽量缩小昼夜温差,延长菌丝生理后熟,为出菇积累大量菌丝体。
3高效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3.1发菌结束后,观察菌袋中出现淡黄色水珠并有部分菌袋已经现蕾。此时,要除去封口膜提高空气湿度,给予光照刺激和加大温差刺激催蕾。
3.2一般经过2~3d的刺激菇蕾就大量发生,此时要协调喷水和通风,既要保证85%左右的湿度又要保证出菇棚内空气的新鲜。当菇蕾长到黄豆子大小时喷施三十烷醇,可以促使菇体生长紧凑,菌盖厚实,朵形美观。
3.3气温高时每天向菌袋喷水4~5次降低袋温,防止高温烧袋,影响出菇和转潮。
3.4出菇两潮后,菌袋内水分严重失水,养分比例失调,要适时补水。
3.5病虫害的防治熟料生产的平菇一般出菇期病害并不严重。预防虫害可以在出菇棚内安装食用菌专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从根源上杜绝虫源。另外,出菇棚四周通风口处用防虫网遮住防止外界害虫的进入。
3.6商品菇的采收当菌盖边缘稍微外卷时是最佳采收期,此时菇体商品性好,耐储运,售价高。
试验表明,该项平菇栽培技术可保证菌棒生产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费用的支出,不足之处是生产设备一次性投资高,更适合平菇的规模化生产。
家庭小户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潘湖生1肖鸿勇2
(1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江西宜春336000;2江西省农业厅经作站,江西南昌330046)
关键词家庭栽培技术方式金针菇
文章编号1000-8357(2011)03-0046-02
收稿日期:2010-11-12
!!!!!!!!!!!!!!!!!!!!!!!!!!!!!!!!!!!!!!!!!!!!!!!!!!!!!
栽培技术
46